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宫腔镜联合妈富隆治疗药物流产不全对子宫内膜保护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门诊2017年4月~2018年4月接受的86例药物流产不全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43例宫腔镜联合妈富隆治疗)与对照组(42例宫腔镜下清宫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盆腔炎性疾病发生率、术后残留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阴道持续流血时间、首次月经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清宫后两周子宫内膜厚度与经净后子宫内膜厚度均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药物流产不全患者给予宫腔镜联合妈富隆治疗可有效减轻对个体子宫内膜的损伤,安全性高。

  • 标签: 宫腔镜 妈富隆 药物流产不全 子宫内膜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评价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老年手术病人伴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90例老年手术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以患者手术治疗的时间随机将这9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45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全程优质护理,评判标准SAS、SDS评分、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患者的SAS、SDS评分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患者治疗总依从性的88.89%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2.22%,两组数据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评价全程优质护理模式的实施可显著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我院进行推广。

  • 标签: 评价全程优质护理 老年手术病人 焦虑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利用蒙医槟榔十三味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中的8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接受治疗的不同方式进行分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分别接受蒙医槟榔十三味丸治疗、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P<0.05;观察组治疗后4、8周HAMD评分为(20.16±1.96)分、(11.63±1.27)分,对照组(27.95±2.03)分、(18.54±1.08)分,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选择蒙医槟榔十三味丸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抗抑郁症症状得到更明显改善,值得用于推广。

  • 标签: 蒙医 槟榔十三味丸 抑郁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5月3日~2018年3月6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1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如此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分别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心理状况、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非常满意34例、对照组23例;观察组基本满意20例、对照组14例;观察组不满意1例、对照组18例。观察组总满意度98.2%、对照组67.3%(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疼痛评分全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中全面落实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值得推广。

  • 标签: 功能性子宫出血 人性化护理干预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128层螺旋CT和轴扫技术降低腹部CT检查辐射量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7例腹部CT扫描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A组14例,行128层螺旋CT扫描,B组13例,行轴位阶段扫描。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两组扫描的图像质量、噪声水平以及辐射剂量。结果两组平扫和增强扫描的图像质量及噪声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X线的辐射剂量明显比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使用128层螺旋CT和轴扫技术所获得的图像均有较高质量,但是轴扫技术的腹部CT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128层螺旋CT扫描,更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128层螺旋CT 轴扫技术 腹部CT 辐射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急性胰腺炎肝胆湿热症患者应用清肝泻热汤治疗的临床作用并作分析。方法将100例急性胰腺炎肝胆湿热症患者划分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药治疗,研究组接受常规西医药治疗联合清肝泻热汤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的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更短,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清水平及尿淀粉酶水平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较之前有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更明显(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局部炎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清肝泻热汤治疗急性胰腺炎肝胆湿热症临床效果佳。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肝胆湿热症 清肝泻热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异丙酚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塞患者2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拟行数字减影选择性脑动脉内溶栓术,随机分为观察组(n=15)和对照组(n=10)。观察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和异丙酚1mg/kg,继之以异丙酚4~6mg/(kg?h)和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维持麻醉。对照组仅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继之以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维持麻醉。分别于麻醉前即刻(T0)、再灌注后1h(T1)、再灌注后3h(T2)各取静脉血测定内皮素(ET)和丙二醛(MDA)浓度。结果术前两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正常值有显著性升高(P<0.05),T1时两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术前均有显著升高(P<0.05),T2时观察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2h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而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T1和T2时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脑动脉内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塞时,异丙酚麻醉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丙二醛浓度,对人体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异丙酚 脑梗塞 缺血再灌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颅内压监测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实施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35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后均进行颅内压检测,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对症支持处理,分析颅内动脉压监测的作用。结果本组的35例患者中,25例颅内压在5-20mmHg之间,生命体征平稳;8例术后颅内压范围在20-40mmHg之间,其中有5例出现脑血管痉挛、3例出现急性脑水肿,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2例患者颅内压急剧升高超过40mmHg,经颅脑CT检查显示动脉瘤破裂出血,经开颅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后3d死亡。结论对颅内动脉瘤术后患者续监测颅内压,并根据症状变化及时行影像学检查,可为病情诊断和对症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颅内压 脑血管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子宫根治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40例子宫根治手术病例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诊断方式和康复指导,观察组实施的临床护理路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FIB)、D-二聚体(DD)值、血小板(PLT)等动态检测。结果观察组在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抑制子宫根治术后DD和PLT值增加,能够降低FIB含量,从而有效降低子宫根治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

  • 标签: 临床路径 子宫根治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奥美拉唑联合血凝酶对老年胃溃疡伴出血的效果与作用机制。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的60例胃溃疡伴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取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血凝酶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3.33%)明显超过常规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80.00%),统计学结果显示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血凝酶对老年胃溃疡伴出血的效果显著,能够在更短时间内达到止血目的,对老年胃溃疡伴出血的临床治疗价值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凝酶 奥美拉唑 胃溃疡伴出血 临床疗效 作用机制
  • 简介:目的:探讨聚维酮(PVP)在体外加阿霉素(ADM)后诱导EJ细胞发生凋亡的情况以及一些相关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ADM诱导EJ细胞的凋亡率、PVP十EJ细胞的凋亡率以及PVP+ADM对EJ细胞的诱导凋亡率的情况。结果:PVP对ADM诱导膀胱癌EJ细胞凋亡无影响。结论:PVP在整个诱导过程中并没有协同作用,只起到粘附作用,使得药物停留在EJ细胞表面的作用时间延长,从而达到大量杀伤EJ细胞的作用

  • 标签: 阿霉素 细胞凋亡 聚维酮 粘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的作用探讨。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7年1月-2018年2月90例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沐舒坦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沐舒坦联合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治疗转归效果;咳痰、咳嗽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吸痰量、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呼气峰流速;用药安全特点。结果观察组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治疗转归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咳痰、咳嗽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吸痰量、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呼气峰流速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吸痰量、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呼气峰流速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安全特点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沐舒坦联合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肺功能和减少痰液量,改善症状,缩短疗程,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 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Stathmin1基因表达对微管药物抑制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分析Stathmin1基因表达与微管药物联合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0.5μM紫杉醇和去氧鬼臼毒素作用A549细胞时,细胞存活率分别为28.5%、45.8%,Stathmin1与0.5μM紫杉醇、DPPT联合作用A549细胞时,细胞存活率有所下降。结论Stathmin1基因表达与微管药物结合,能够起到抑制细胞增殖作用,降低肿瘤药物用量。

  • 标签: Stathmin1基因表达 微管药物 抑制细胞增殖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对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并给与患者相应康复训练治疗对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本次参与研究患者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于我院就诊并确诊为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312例,并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试验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临床治疗和相应护理措施,对于疾病导致吞咽障碍且符合鼻饲营养指征患者给予鼻饲饮食;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和护理基础上评估病人吞咽障碍程度并在患者评估的吞咽功能等级基础上分别指导患者进行专业性康复治疗包括吞咽相关肌肉和反射的训练、食物摄入训练以及应用吞咽障碍治疗仪进行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的变化从而判断进行早期吞咽功能评估以及相关康复治疗对于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相比于治疗前均明显增高,且试验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除此之外,患者于住院4周以及出院3月时检测卒中相关性肺炎显示试验组患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并据此做出相应恢复治疗可以较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有效地降低了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因此这种治疗方式应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为更多的患者带来更高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卒中相关性肺炎 吞咽功能评估 综合治疗 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总结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方法及经验。方法将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90例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常规护理,实验组除了基本护理之外,还同时给予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干预30d后,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展情况、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疼痛程度及患者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栓发展情况、关节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也明显比对照组有所缩短(P<0.05)。结论有效的,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并且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以及住院天数。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改善乳腺癌患者负面情绪和提升其生活质量上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所选择的护理干预模式,将2015年1月~2017年4月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乳腺癌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在A组护理基础上,行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护理,两组患者SAS评分各SDS评分均显著下降,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较之于护理前,差异显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相比,B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效果更为理想,差异显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改善其负面情绪,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常规护理 延续性护理 乳腺癌 负面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梗塞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作用。方法抽取特定时段内我院接诊的58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资料,依据健康教育措施的差异按一定的比例将其分为2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措施的为对照组,观察组则成立品管圈管理小组并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比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率和健康教育实施措施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未掌握仅3人,总知晓率高达89.5%,对照组仅为65.5%;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高达93.1%,对照组仅为68.9%,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成立品管圈管理小组,并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对脑梗塞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率,还能提升其健康教育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临床护理路径 脑梗塞 健康教育 作用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革兰阴性杆菌体外抗菌的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收集的样本,将样本中分离出来的992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革兰染色,鉴定以及纸片扩散试验,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后,大肠埃希菌的敏感性是93.9%,肺炎克雷伯菌敏感性92.1%,奇异变形菌的抗菌敏感性为91.7%。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奇异变形菌感染的治疗效果比较优秀,在体外抗菌使用中能够发挥较好的效果,对因革兰阴性菌导致的感染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头孢哌酮/舒巴坦 革兰阴杆菌 抗菌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早期治疗对改善临床症状及预后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8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治疗,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6min步行距离、血压、心率及超声心电图指标等。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无肝肾功能异常、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佳;治疗后研究组6min步行距离、LVEF、FS、SV四项指标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实施早期治疗可显著缓解心衰、肺部感染症状,改善心功能,提升预后,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应用推广。

  • 标签: 老年心衰合并肺部感染 心功能 预后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