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和对比创经皮肾镜和大通道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10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55例,进行大通道经皮肾镜治疗)和B组(55例,进行创经皮肾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结石清除率。结果A、B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相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B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A组患者,B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效果更好,通过创经皮肾镜治疗能够减少肾结石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提高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利于患者的后续恢复,因此可以进行广泛的实际应用。

  • 标签: 肾结石 微创经皮肾镜治疗 大通道经皮肾镜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应用创引流术与开颅术式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84例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患者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到我院神经外科就诊,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创组(创引流术)和传统手术组(开颅术式),每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GCS、血肿量、住院时间、医疗费用、颅脑缺损及输血率。结果传统手术组与创组患者的血肿量和GCS评分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与传统手术组比较,创组的医疗费用更低,住院时间更短,输血率及颅脑缺损发生率明显更低,两组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术式比较,创引流术治疗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更具优势,有创伤小、输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微创引流术 开颅术 脑外伤 硬脑膜外血肿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标准与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2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采取的手术方案是不同将其分为A组(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45例和B组(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47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手术为(85.25±12.08)min明显短于B组患者的(117.02±20.87)min,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74.05±13.20)ml,明显低于B组患者的(105.52±21.52)ml,A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8.07±1.74)d明显长于B组患者的(5.15±1.52)d,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结石清除率为91.11%,B患者结石清除率为91.49%,组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44%;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5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相比,标准经皮肾镜取石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住院时间长,两种术式结石清除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需要进行选择。

  • 标签: 标准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 肾结石 治疗效果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对于四肢骨折的患者实施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选择在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肢体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疗效的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根据骨折的位置,对两组患者实施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刚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根据X线片计算骨折愈合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91.07±18.62min),骨科中出血量(94.65±17.12mL),骨折愈合时间(15.03±4.05d),住院时间(9.62±3.02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110,05±22.28min,212.57±33.60mL,17.90±43.87d,15.02±1.34d),差异显著。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3%)明显低于对照组(20.42%),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可以明显地降低并发症风险,有利于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

  • 标签: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 四肢骨折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踝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和骨折手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OLT)的临床疗效,寻找更加理想的治疗手段。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68例OLT患者,随机分为甲组(采取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治疗)和乙组(骨折手术),均在踝关节镜下进行手术治疗,对比两组踝关节疼痛改善及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术后3个月、6个月踝关节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且显著低于乙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乙组的82.35%,两组各指标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和骨折手术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前者在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减轻踝关节疼痛程度方面优势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距骨骨软骨损伤 踝关节镜 自体骨软骨移植术 微骨折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创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对急性胆囊炎(结石嵌顿性)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我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结石嵌顿性)患者,采用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创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伤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创腹腔镜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术后恢复快,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胆囊炎 微创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经无创呼吸治疗后心功能、血气指标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内接收的64例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分别接受无创呼吸治疗、有创机械通气方式治疗。对比治疗后血气指标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aO2水平以及LVEF、6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来说更高,且PaCO2、pH以及BNP、NT-proBNP值较对照组来说更低,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并促进心功能的恢复,临床实用价值较高,值得加以推广。

  • 标签: 肺心病 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手术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胆结石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这76例胆结石患者均分为两组,创组38例患者接受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腹腔组38例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创组38例胆结石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腹腔镜组;创组38例胆结石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腹腔镜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胆结石手术治疗中,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治疗效果更理想,安全性更高,但创保胆取石术具有一定的复发率。创保胆取石术保胆适应症为胆囊功能好、炎症较轻,在临床应用中要重视手术适应症。

  • 标签: 微创保胆取石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结石 价值
  • 简介:摘要研究分析信公众平台在乳腺癌术后患者输液港化疗带管期间延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置入静脉输液港的135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化疗带管期间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建立信公众平台,组建信群,给患者提供在线指导及输液港维护提醒等。3个疗程后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输液港按时维护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输液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信公众平台的建立能够提高乳腺癌患者对输液港的认知,提高患者对输液港的依存性,减少输液管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微信公众平台 乳腺癌 输液港 延伸护理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CT引导创术式应用于脊柱疾病诊治中的切口感染预防价值。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进入我院接受诊治的82例脊柱疾病患者分为2组,均行CT针对,在治疗上,对照组(n=41)、观察组(n=41)分别行切开手术、CT引导下创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诊治效果及术后伤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2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9.76%、56.10%,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显著更低(P<0.05);比较术后VAS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脊柱疾病患者行CT引导下创手术技术检查,可更好获取标本行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在治疗方面,CT引导下创手术技术的应用安全性更好,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更低。

  • 标签: 脊柱疾病 CT检查 微创手术技术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腔镜创术联合复元活血汤化裁对严重胸部创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严重胸部创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在胸腔镜创术后服用复元活血汤化裁方予以治疗,对照组仅施行胸腔镜创术,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d、3d、7d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C3、C4。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天IgA、IgG、IgM、C3、C4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7天后比较两组IgA、IgG、IgM、C3、C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胸部创伤后施行胸腔镜创术,术后服用复元活血汤化裁方,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促使患者恢复。

  • 标签: 胸腔镜 微创 复元活血汤 严重胸部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创保胆取石术对胆囊结石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胆囊结石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创保胆取石术,对照组行胆囊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胃肠道功能。结果术后对照组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均明显多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6.7%,明显高于观察组的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比胆囊切除术效果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且手术安全可靠、创伤小、出血少,利于预后。

  • 标签: 腹腔镜 微创保胆取石术 胆囊结石 胃肠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青年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90例青年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联合组和MPCNL组各45例,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碎石手术成功后,观察组清除结石率为97.78%,对照组清除结石率为75.56%,观察组的清除结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0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07%,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青年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肾镜碎石术 输尿管软镜 嵌顿性 输尿管上段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球蛋白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与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想分析,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体检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尿液检查中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以及β2球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尿液检查中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以及β2球蛋白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球蛋白指标含量水平与患者糖尿病病情程度密切相关,并且其操作简单,生化检测结果准确,可以作为糖尿病临床诊断与检查中的医学参考依据。

  • 标签: 尿白蛋白 免疫球蛋白 微球蛋白 老年糖尿病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颅内创血肿清除术与传统开颅清除血肿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9月~2017年9月间收治的9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传统开颅清除血肿手术,实验组行颅内创血肿清除术,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FAM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t=6.794,P=0.013);两组ICP评分差异无统计显著性(t=0.755,P=0.243)。实验组患者手术治疗优良率为7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肾功能不全、再出血、肺部感染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颅内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降压效果确切,同时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对患者预后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开颅手术 微创血肿清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创疗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7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7年03月至2018年09月,按照抽签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给予腹腔镜创疗法、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各37例。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腹腔镜创疗法应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与开腹手术相比,优势更大,即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腹腔镜微创疗法 开腹手术 胆囊结石 胆囊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运用维生素C预冲透析器对炎症状态所带来的影响和护理方式。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所接收的8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六个月以上)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采用维生素C预冲,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运用维生素C预冲透析器,效果良好,值得运用。

  • 标签: 维生素C预冲透析器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微炎症状态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小剂量泵滴注奥美拉唑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此次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将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应激性溃疡新生儿6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基础治疗,观察组用基础治疗+持续小剂量泵滴注奥美拉唑治疗;对两组新生儿各项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比对照组短,治疗后胃内pH值水平比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优,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应激性溃疡选择基础治疗+持续小剂量泵滴注奥美拉唑治疗效果显著,可充分改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及pH值水平,未见相关不良反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持续小剂量微泵滴注 奥美拉唑 新生儿 应激性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闭合复位髓内钉创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创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术前及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术后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创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效果显著,可加快术后患者骨折愈合,改善髋关节功能。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闭合复位髓内钉微创固定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对比前侧入路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与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医治的54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开展研究,分组依据为计算机表法,平分为参照组(n=27)与研究组(n=27),参照组实施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实施前侧入路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以围手术期各项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作为评价标准,探讨前侧入路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与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并无太大差异,且P>0.05,不存在探析价值,研究组平均手术用时(62.19±7.48)min、平均愈合时间(88.21±11.85)天、并发症发生率3.70%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在肱骨干骨折时,应用前侧入路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改善治疗情况以及患者预后,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临床治疗 肱骨干骨折 髓内钉内固定 前侧入路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 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