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卒中后患者应用运动性引导想象训练,对患者的睡眠障碍、焦虑及抑郁情绪干预效果进行探究。 方法: 对我院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收治的 60 例卒中后患者展开研究,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运动性引导想象训练,对两组患者睡眠障碍、焦虑及抑郁情绪改善效果进行观察。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 )较对照组明显更低( P<0.05 );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医院焦虑抑郁指数( HADS )较对照组明显更低( P<0.05 )。 结论: 卒中后患者应用运动性引导训练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并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 标签: 卒中后 运动性引导想象 睡眠障碍 焦虑及抑郁情绪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慢性胃溃疡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改善其心理状态的效果。 方法 : 本次实验中,共 48 例研究对象,为我院于 2019 年 1 月至 10 月收治,均符合入组标准,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了参照组和研究组。本次实验中主要应用针对性护理及 正 常规护理,前者应用于研究组中,后者应用于参照组中,并于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 结果 :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无显著差异,不具备可比性, ( P > 0.05 );而在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分别为( 41.69±2.17 )分、( 43.78±3.66 )分;参照组患者分别为( 53.64±2.58 )分、( 52.79±3.49 )分,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 对 慢性胃溃疡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针对性,对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慢性胃溃疡 针对性护理 焦虑 抑郁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1、目的 探讨驻疆部队家庭贫困义务兵的焦虑、抑郁情绪与缺陷感的相关性研究。2、方法 对驻疆某部527名义务兵进行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和缺陷感量表进行统一测评分析。3、结果 贫困义务兵与非贫困义务兵焦虑和抑郁情绪检出率比较无差异;贫困义务兵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显著高于非贫困义务兵及青年常模,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高于青年常模。4、结论 驻疆部队家庭贫困义务兵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其焦虑抑郁状况与缺陷感显著相关,部队要根据不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及预防措施。

  • 标签: 贫困家庭 SAS SDS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究心理干预在 军人 肠易激综合征 ( IBS ) 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 2017-2019 年我院收治军人 IBS 患者 48 例 ,按干预方法差异 分为观察组和 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综合心理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两组均于干预前、干预 4 周后、干预 6 个月后三次时间点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估情绪变化情 况。干预前两组 SAS\SDS 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统计学上具有可比性。干预四周后,两组 SAS\SDS 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组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显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症状,降低负性情绪;同时综合心理治疗对 IBS 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更为显著。干预 6 个月后,观察组测得 SAS\SDS 评分与本组干预 4 周时 SAS\SDS 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P>0.05 );而对照组 SAS\SDS 评分显著高于本组干预 4 周时测得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显示干预 6 个月后观察组愈后良好,而对照组有所反弹 。 结论 综合心理治疗和单纯药物治疗对军人 IBS 患者合并抑郁焦虑情绪均有缓解作用, 但综合心理治疗在改善焦虑抑郁和远期疗效方面显著优于单纯药物疗法。

  • 标签: 心理干预 肠易 激综合征 焦虑 抑郁 远期疗效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产后延续护理对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对于抑郁症发病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将2019年4月-2020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产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后对于生活质量的评价,以及抑郁症发病率。结果: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后,抑郁症评分小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同样高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妇在产后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抑郁症的发病几率,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可以很好的应用到临床医学当中。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护理干预 抑郁症发病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艾司西酞普兰合并支持性心理治疗对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 100例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试验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进行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50例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支持性心理治疗,对照组 50例患者,采取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睡眠质量、症状改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评估、出现不良反应以及独自生活指标情况。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患者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评估以及睡眠质量、独立生存指数,(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评估以及睡眠质量、独立生存指数明显低于观察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合并支持性心理治疗对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有明显的效果,不仅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质量,同时缓解了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布朗反应发生概率,试验研究表明,艾司西酞普兰合并支持性心理治疗对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的。

  • 标签: 艾司西酞普兰 支持性心理治疗 首发老年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后出现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临床使用疏肝解郁汤加减+黛力新治疗的价值。方法:纳入80例确诊病例进行前瞻性的分组方式,分成两组即实验组(n=40)、对照组(n=40),对照组施以血压血糖控制及口服黛力新持续治疗1个月,实验组为对照组治疗方案+疏肝解郁汤加减,同样是1个月的疗程,评价并对比患者疗效及抑郁评分(HAMD评分)变化。结果:比较治疗的效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5.00%、77.50%;治疗后的HAMD分值均下降,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评分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解郁汤加减方式协同黛力新的方式,对于脑卒中伴发抑郁症具备明显干预价值,可以使患者的相应症状有效的缓解,抑郁明显减轻甚至消失,临床疗效及预后满意。

  • 标签: 疏肝解郁汤 黛力新 脑卒中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骨肿瘤患者化疗中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骨肿瘤患者取样65例,入院时间2019年12月至2022年01月,抽签分为参照组(n=31,常规护理)和试验组(n=34,针对性护理),比较不良反应率、SDS、SAS评分,观察应对方式情况。结果:护理后,实验组不良反应率23.53%,SDS(43.24±4.50)分,SAS(44.72±4.65)分,消极应对(28.31±4.23)分,比参照组48.39%、(54.77±6.38)分、(50.08±4.80)分、(32.20±4.25)分低,组积极应对(26.37±4.32)分,比参照组(22.30±4.40)分高,P<0.05。结论:骨肿瘤化疗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可减轻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减少不良反应,改善患者应对方式。

  • 标签: 疗效评价 情绪观察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骨肿瘤患者化疗中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骨肿瘤患者取样65例,入院时间2019年12月至2022年01月,抽签分为参照组(n=31,常规护理)和试验组(n=34,针对性护理),比较不良反应率、SDS、SAS评分,观察应对方式情况。结果:护理后,实验组不良反应率23.53%,SDS(43.24±4.50)分,SAS(44.72±4.65)分,消极应对(28.31±4.23)分,比参照组48.39%、(54.77±6.38)分、(50.08±4.80)分、(32.20±4.25)分低,组积极应对(26.37±4.32)分,比参照组(22.30±4.40)分高,P<0.05。结论:骨肿瘤化疗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可减轻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减少不良反应,改善患者应对方式。

  • 标签: 疗效评价 情绪观察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肠易激综合征病人采用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对焦虑,抑郁情绪及肠道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9.3~2020.5内接诊的8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选研究对象以临床护理模式差异分为常规组(40例,常规护理)和聚焦组(40例,聚焦解决模式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的聚焦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对肠道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肠易激综合征病人采用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促进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急性脑梗塞后抑郁患者给予肢体康复训练+认知心理护理干预后对其肢体功能恢复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30例老年急性脑梗塞后抑郁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对病患给予基础护理干预)和研究组(常规组基础上,对病患给予肢体康复训练以及认知心理护理干预),各15例;比较两组患者HAMD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以及FMA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结果:护理前,研究组HAMD评分、FMA评分较常规组差异不明显(P

  • 标签: 肢体康复训练 认知心理护理 老年急性脑梗塞后抑郁 肢体功能恢复 抑郁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急性脑梗塞后抑郁患者给予肢体康复训练+认知心理护理干预后对其肢体功能恢复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30例老年急性脑梗塞后抑郁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对病患给予基础护理干预)和研究组(常规组基础上,对病患给予肢体康复训练以及认知心理护理干预),各15例;比较两组患者HAMD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以及FMA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结果:护理前,研究组HAMD评分、FMA评分较常规组差异不明显(P

  • 标签: 肢体康复训练 认知心理护理 老年急性脑梗塞后抑郁 肢体功能恢复 抑郁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重症急性胰腺炎ICU护理中心理干预的效果及对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作用评价。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间来我院实行医治的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掷币法进行分组,组名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照组给以传统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状况。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膀胱癌患者术后实行预防性围手术期护理,并观察患者术后的焦虑抑郁及并发症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7月86名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名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化护理,研究组采用预防性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膀胱癌患者术后实行预防性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恢复,促进术后恢复,是一个理想并值得推广的护理方案。

  • 标签: 老年膀胱癌 预防性围术期护理 焦虑 抑郁 并发症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抗抑郁焦虑药物辅助治疗难治性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对其眩晕或者残余头晕的改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所研究的对象是2019年8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运用耳石复位成功治疗后出现眩晕或者残余头昏的难治性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依照摸球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磺酸倍司他汀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氟哌噻吨美利辛联合甲磺酸倍司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眩晕障碍量表评分(DHI),分析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难治性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的DHI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

  • 标签: 难治性良性位置性眩晕 抗抑郁焦虑药物 眩晕 残余头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ICU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施以心理干预在减轻焦虑和抑郁程度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予以选取,实验时间为2020.3—2021.9,样本共计64例,用完全抽样法作分组处理,分为常规组(32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基于常规组予以本组所纳入对象心理干预,观察和比较组间干预前后心理状态、临床相关指标。结果:组间心理状态干预前类似(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HAMA(8.07±0.91)分、HAMD评分(12.05±0.78)分均比常规组要低(P

  • 标签: 心理干预 重症急性胰腺炎 焦虑 ICU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改善老年冠心病伴发抑郁症患者生活方式的作用。方法:于 2017年 2月至 2018年 2月间本院接治的老年冠心病伴发抑郁症中随机挑选 88例纳入本次研究,并根据患者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尾号为单数的患者为对照组,双数为实验组,两组各 44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通过一年随访记录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改善情况以及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发生率均得到改善,不健康生活方式也发生转变,但实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通过护理患者焦虑、抑郁等评分有所降低,但对照组仍然高于实验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冠心病伴发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中,有助于改善不良生活习惯,让其自觉转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减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发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老年冠心病伴发抑郁症 生活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行乳腺癌切除术的患者在围术期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对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及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分析。 方法: 将 2017 年 9 月- 2019 年 11 月在我院行乳腺癌切除术的 102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51 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 51 例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和满意度。 结果: 护理前,比较两组的 SAS 、 SDS 评分, P﹥0.05 ;护理后,干预组的 SAS 、 SDS 评分优于对照组, P﹤0.05 。 对照组满意率 74.51% ( 38/51 );干预组满意率 94.12% ( 48/51 ),两组有差异, P﹤0.05 。 结论: 对行乳腺癌切除术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改善其负面心理,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乳腺癌切除术 围术期 心理护理 焦虑 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