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患者参与式护理对骨折患者压力性损伤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3年3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骨折患者96例,采用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联合患者参与式护理,比较组间压疮发生情况、股静脉血流速度峰值、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股静脉血流速度峰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参与式护理可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减轻严重程度,提升股静脉血流速度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患者参与式护理 骨折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肘关节骨折病人术后实施早期功能康复治疗的价值。方法 筛选本院骨科开展手术治疗的86例肘关节骨折患者,时段2016年2月至2023年2月。将所有病例使用数字随机表法划分2组,每组平均43例。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康复,观察组术后采取早期功能康复治疗。从肘关节活动度(ROM)、肘关节功能情况评估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相比组内干预前均有显著增加(P<0.05);同时观察组得分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肘关节ROM康复效果对比,观察组优良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 在肘关节骨折病人术后实施早期功能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 标签: 肘关节骨折 早期功能康复治疗 肘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身麻醉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落实全身麻醉,对比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更高,各临床指标都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全身麻醉能够改善临床指标,镇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全身麻醉 老年 股骨颈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利用骨科护理临床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当中踝关节骨折患者60例作为对象研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利用骨科护理临床路径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与护理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治疗效果明显要比对照组更理想(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利用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可以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还可以让患者更加满意,临床上值得广泛运用。

  • 标签: 骨科护理临床路径 踝关节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伤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于 2017年 12月至 2019年 2月本院收治的骨伤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 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各 44人。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3.18%)较高( P<0.05)。结论:骨伤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后,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骨伤科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我科8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17.5%,两组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干预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脑出血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性管理采取护理干预后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21年6月至2021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双下肢气压泵治疗预防产后血栓性疾病的有效性。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存在产后血栓性疾病高风险的产妇125例分成两组,针对参照组62例产妇实施单纯双下肢气压泵治疗,针对治疗组63例产妇实施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双下肢气压泵治疗,对比两组产妇的预防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产妇治疗后的产后血栓性疾病发生率、血浆黏度、股静脉平均速度、股静脉血流高峰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实施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双下肢气压泵预防治疗产后血栓性疾病的有效性较为显著,改善血液黏度及血流循环情况,促进产妇预后。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钠 双下肢气压泵 产后血栓性疾病 预防效果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周血管超声结合D-二聚体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ASO)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就诊的100例疑似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均接受外周血管超声诊断、D-二聚体诊断及外周血管超声结合D-二聚体诊断,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该联合诊断的效能。结果:联合诊断敏感度、准确度均高于血管超声、D-二聚体诊断(P<0.05),特异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外周血管超声结合D-二聚体诊断,可提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外周血管超声 D-二聚体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10-2021.10月,1年内收治的74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为常规组(37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和康复组(37例,实施早期康复治疗)。结果:康复组上下肢功能恢复效果、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效果,可促进上下肢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观察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60例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式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应用干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为(88.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为(68.00%), 经统计学对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研究组的护理干预模式能够为患者起到极为显著护理效果,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应该大力推广与使用。

  • 标签: 重症监护 护理干预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两种麻醉方式对行骨科下肢手术患者应激反应与不良反应的影响差异。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1月来我院行骨科下肢手术的54例患者进行分析,根据麻醉情况分成2组,对照组予以插管全麻,研究组予以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术中应激指标及术后24h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术中各项应激指标较对照组均更加平稳(P<0.05),两组应激反应差异显著;研究组术后24h不良反应发生率7.41%,对照组术后24h不良反应发生率29.63%,两组受麻醉影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用药小、阻滞可靠的优势,应用于骨科下肢手术效果确切,可减少患者应激反应,术后不良反应小,建议临床普及。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全麻 下肢手术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产褥期接受预见性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采取剖宫产术治疗的产妇116例纳入研究,根据护理方案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接受预见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后下肢静脉血流量、血流平均速度、血流峰速度均升高,且上述指标观察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血清中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均升高,且上述指标观察组升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9.43(5/53)低于对照组22.64(12/53)(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降低剖宫产术后产妇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这可能与该护理模式能够改善产妇血流动力学以及凝血功能等有关。

  • 标签: 剖宫产术后 产褥期 预见性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骨盆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作用。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 2018年 2月 -2020年 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80例骨盆骨折手术患者分为研究和参照两个组别,每组各 40例患者进行分析。对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结束治疗 1年后的康复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并分析。结果 在进行手术 1年以后研究组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优良率为 87.50%( 35/40)明显优于参照组的优良率 65.00%( 26/40),且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常规术后治疗的基础上对骨盆骨折患者进行综合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加快患者的恢复并且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的提升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 标签: 骨盆骨折 术后康复 护理干预
  • 简介:【摘 要】研究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治疗期间,运用运动康复安全评定帮助患者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某院 2015年 1月 -2019年 12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 185例,按照随即分析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 81例患者,康复组 8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方式,观察组采用运动康复安全评定方式制定运动方案,并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 x线检查患者的治疗情况,运用 HSS膝关节功能评估系统评估患者康复情况,评估周期为 12、 6月。结果:手术结束 6个月后随访患者,根据 HSS评价两组患者, 6月后康复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的概率为 93.8%,对照组康复的概率为 73.8%, 6个月后膝关节优良概率为 81.5%,对照组康复优良的概率为 66.2%.本组研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出现的概率明显高于康复组,康复组康复失败概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运用运动康复安全评定方式能够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在临床骨科治疗期间,运动康复安全评定方式的应用范围较广。

  • 标签: 运动康复 安全评定 胫骨平台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开始时间为2019年11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11月,研究期间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共计64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为了分析远端骨折手术和保守治疗的效果,本次使用对比的研究方法,将所有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n=32例)、观察组(采用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n=32例),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并记录治疗期间的相关数据,主要包括:临床治疗效果、恢复指标等数据,同时将两组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93.75%(30/32)、75.0%(24/32)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两组相比前者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恢复指标明显优于采用保守治疗的对组,存在显著的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高于保守治疗,可在今后的治疗后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