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经皮脊柱创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从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中抽选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4例,接受经皮脊柱创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4例,接受传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疼痛评分、术后30d疼痛评分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中采取经皮脊柱创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均可以起到比较好的效果,但是经皮脊柱创内固定术治疗恢复快,并发症少,创伤小,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来选择手术方式。

  • 标签: 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 传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 创伤性胸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经皮创入路与Wiltse椎旁肌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在我院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患者90例,将所有患者分为Wiltse组和经皮组各45例,给予经皮组患者实施经皮创入路治疗模式,给予Wiltse组患者实施Wiltse椎旁肌入路治疗模式,对比采用不同治疗模式的两组的治疗效果与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病情均有好转,但是相对于经皮创入路治疗模式,使用Wiltse椎旁肌入路治疗模式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Wiltse椎旁肌入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23G切口行囊袋重建联合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27例40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行囊袋重建联合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临床资料。结果:运用创技术,结合精心护理,27例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均顺利度过手术期,由于切口小,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均未发生眼压增高、感染性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均视力有所改善。结论:加强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手术预后质量,对改善患儿视力有积极的临床意义。通过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先天性白内障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效果。

  • 标签: 23G微切口 先天性白内障 囊袋重建 二期人工晶体植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在双侧上尿路结石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2月双侧上尿路结石患者92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两组术后3d评估患者效果,比较两组手术指标、VAS评分、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3d疼痛明显减轻;观察组手术、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3d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双侧上尿路结石 治疗效果 视觉模拟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在双侧上尿路结石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2月双侧上尿路结石患者92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两组术后3d评估患者效果,比较两组手术指标、VAS评分、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3d疼痛明显减轻;观察组手术、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3d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双侧上尿路结石 治疗效果 视觉模拟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创手术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在我院内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23年9月收治的老年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35例,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腹腔镜创手术治疗老年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疗效明显,恢复状况良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微创手术 老年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应用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前列腺增生症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创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对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4年2月收治80例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并发症发生率指标。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的5%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的25%,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症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创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对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效果明显。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前列腺增生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胸腔镜手术创治疗气胸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负面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纳入80例实施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气胸患者,均于2022.01-2023.01期间入院,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原则分组,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n=40),一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实验组,n=40),观察两组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情况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不良情绪评分对比大致相同,P>0.05。干预后,实验组较低,P<0.05。两组满意度对比,实验组总满意率最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胸腔镜手术创治疗气胸围手术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显著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升其满意度。

  • 标签: 胸腔镜 微创治疗 气胸 临床护理路径 负面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结合醋酸亮丙瑞林缓释球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生殖激素水平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6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探讨对象,以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醋酸亮丙瑞林缓释球进行手术,对比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不良反应与复发率、生殖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高于对照组75.76%(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高于对照组3.03%,但组间对比(P>0.05);观察组12个月内复发人数占比为6.06%,低于对照组24.24%(p<0.05);治疗前两组生殖激素水平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殖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结合醋酸亮丙瑞林缓释球的治疗方案使患者恢复用时更短,可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激素水平,且降低复发概率,较为安全。

  • 标签: 腹腔镜 醋酸亮丙瑞林缓释微球 子宫内膜异位症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L)和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8年1月~2021年3月间收治的152例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式为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对照组术式为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比较2组手术一般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结石清除率)和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术后发热情况、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情况、疼痛模拟评分、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19.36±14.08) min,对照组的(87.75±11.03) min,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为(10.51±3.61)ml,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为(33.71±16.52)ml,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100.00% (72 /72)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1.3% (73 /80) ;观察组术后3天疼痛模拟评分(VAS)为(1.65±1.05)分,对照组为(4.52±1.38)分,两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卧床时间为( 1.69±0.57) d,对照组术后卧床时间为(6.46±0.84) d,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6.71±1.03) 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7.11±0.73) d,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手术时间偏长,但手术效果确切,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重要术式,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后腹腔镜 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复杂性输尿管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