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德医风建设是新时期医院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综合医院医德医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医德医风中的应用,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形成环环相扣,不断的循环往复,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标签: PDCA循环 医德医风 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DCA循环管理在提高脑卒中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2年11月到本院治疗脑卒中患者84例,随机分组2组,实验组、对照组,分析护理价值。结果:实验组护理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式对脑卒中患者护理,可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运用。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脑卒中 护理质量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案例对比了解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于血液透析室护理工作的影响以及护理质量的提升效果。方法:选取92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别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血液透析室治疗流程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PDCA循环管理模式下护理干预。结果:接受常规血液透析室治疗流程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中护患纠纷、计划外拔管、穿刺局部出血、感染以及总发生率数据分别为3(6.52%)、2(4.35%)、3(6.52%)、1(2.17%)、9(19.57%),接受PDCA循环管理模式下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对应数据分别为1(2.17%)、1(2.17%)、1(2.17%)、0(-)、3(6.52%)(P<0.05);接受常规血液透析室治疗流程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护理评价中不满意、基本满意、非常满意以及满意率数据分别为15.22%(7/46)、39.13%(18/46)、45.65%(21/46)、84.78%,接受PDCA循环管理模式下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对应数据分别为2.17%(1/46)、43.48%(20/46)、54.35%(25/46)、97.83%%(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开展能够有效提升血透室护理质量。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血透室护理 护理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各30份样本资料进行分析,对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科室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调查分析,包括护理质量、包装质量、收回及时性、供应及时性等进行评价。结果在细节管理PDCA循环实施后,护理质量、包装质量、收回及时性、供应及时性等方面评分均有较大幅度提升,优于管理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融入消毒供应室管理中,有助于提升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效果,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 细节管理 消毒 护理
  • 简介:摘要如今,机械通气技术在不断进步发展,其用途极为广泛,对医学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利用有创呼吸机能够治疗低压氧血症、高碳酸等疾病,使患儿的通气量有所增加,采用此种方法能够提升患儿的安全系数,降低并发症的产生率,并且治疗效果显著,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本文将探讨研究如何对体外循环术后的先心病患儿进行胃肠道管理,以期提升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效果。

  • 标签: 先心病 体外循环 通气 胃肠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房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使用PDCA循环管理法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药房的管理情况。因为在该时间段,中药房使用了不同的管理方法,所以根据这点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结果使用循环法管理的观察组中药房的处方正确率、调配正确率、复核出错率较使用传统管理方法的对照组有了明显的改善。结论利用循环法对中药房进行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用药的正确率,同时保证药品供应的顺畅,减少医疗上的差错发生率。

  • 标签: PDCA循环法 中药房 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密闭式循环预冲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25例患者上机前透析管路的预冲交替采用密闭式循环预冲方法与传统的预冲方法。每例患者各预冲6次,透析期间监测在线尿素清除指数Kt/V值,观察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比较两种方法的透析器及管路凝血发生率、肝素用量、“首次使用综合征”的发生率、Kt/V值。结果两种预冲方法在使用相同肝素用量时,密闭式循环预冲方法对透析器凝血状况达到0级的100%,采取传统式预冲方法对透析器凝血状况达到0级的92%。在肝素总量减少10%时,密闭式循环预冲方法透析器凝血状况达到0级的97%,采取传统式预冲方法透析器凝血状况达到0级的86%,凝血分级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线尿素清除指数Kt/V和“首次使用综合征”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密闭式循环预冲法能减少了透析器凝血的发生率,减少肝素用量;避免透析膜的有效面积减少,保持Kt/V值的稳定,能有效地提高血透患者的透析充分性,同时降低了污染的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预冲 密闭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早期疗效和经验。方法本组80例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34例。冠脉造影提示左主干病变20例,单支病变4例,二支病变24例,三支病变36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5%~56%,平均49.5%。手术在常温全麻下进行,取胸骨正中切口,备体外循环,在心脏不停跳下行CABG。术中使用固定器及冠状动脉塞子,连续缝合搭桥1~4支。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均顺利恢复,出院时心绞痛完全缓解,心功能Ⅰ~Ⅱ级。结论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CABG安全性好,减少了体外循环的并发症。CABG早期效果较好,再血管化充分,能解除心绞痛[1],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冠状动脉搭桥术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PDCA循环管理方案对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择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已开展PDCA循环管理方案)该院12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研究组,择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未开展PDCA循环管理方案)该院12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案。结果在护理安全、质量监控、护理文书、消毒隔离、人文关怀、环境管理各项手术室护理安全指标比较中,研究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50名手术室麻醉师及手术医生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评价中,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方案可以有效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适于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手术室 护理 安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后的监测与护理。方法对288例入住ICU的60岁以上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进行监测与护理。结果经过有效的术后监测与护理,288例患者中3例死于呼吸衰竭,6例死于顽固性心律失常,3例出现精神症状,其余患者病情稳定均转入普通病房。结论对老年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施行有效的术后监测与护理,提高OPCAB患者的护理水平,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 标签: 老年患者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术 监测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218例重症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CPB)管理。方法常规CPB方法。218例全部采用中度低温,中度血液稀释,部分病例术中血色素偏低,给予术中超滤,全部病例采用含血冷灌注液进行心肌保护。结果218例CPB总时间57~138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34~85min,死亡3例。结论对重症瓣膜病患者,要充分做好术前准备,选择膜肺氧合器,合理的血液稀释,并做好术中心肌保护及复跳后平稳过渡停止CPB。

  • 标签: 体外循环(CPB) 心脏瓣膜疾病 心脏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泌尿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中采用PDCA循环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泌尿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与实验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PDCA循环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共进行护理操作2130次,发生护理缺陷226次,占10.6%;护理总满意率为78.3%;实验组患者共进行护理操作2150次,发生护理缺陷78次,占3.6%;护理总满意率为93.3%;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考核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DCA循环在泌尿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促进护理质量与满意度的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PDCA循环 泌尿外科 护理风险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发生精神障碍的高危因素及临床护理。方法分析14例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出现精神障碍病人的临床表现和转归。结果本组14例中表现谵妄7例,抑郁5例,认知障碍2例,均治愈出院。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术后精神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进行精神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整体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体外循环 心脏术后 精神障碍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药氧应用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丁咯地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药氧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86.7%,对比有差距(P<0.05)。结论中药药氧治疗方法应用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后循环缺血情况,改善眩晕症状,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药药氧 治疗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心内科护理质控中应用PDCA循环原理的实际价值,并总结质控体会。方法在我院心内科利用PDCA循环理论实施护理质控前后接受治疗的患者病例中,各随机选择7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护理记录质量实施对比分析。结果与实施前相比,病案甲级率显著提高,而乙级率、不合格率以及返修率相应降低。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内科护理质控中应用PDCA循环理念,可使护理记录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 标签: 心内科 护理质控 PDCA循环理念 护理记录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升低温低流量的体外循环(CPB)管理方法在动脉导管未闭(PDA)手术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鼻咽温度降至200C—220C,动脉灌注流量(5-10ml/kg-min)。结果本组病例CPB转机时间62-138分钟,升主动脉阻断时间21-84分钟,18例病员16例自动复跳,2例除颤后复跳,全组病例脱机顺利,无死亡病例。结论深低温低流量的CPB管理方法在PDA直视缝合术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深低温低流量 体外循环 动脉导管未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 PDCA循环法在临床检验危急值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120例检验科检出危急值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危急值管理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 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检验结果回报时间与临床干预时间。 结果:采用不同方式管理后,研究组患者在检验结果回报时间与临床干预时间中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PDCA循环法在临床检验危急值质量管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减少抢救的时间,确保患者能够尽早接受治疗,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检验危急值 质量管理 PDCA循环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在降低产后尿潴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2019年2月~2021年1月80例正常分娩产妇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PDCA护理)与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对比排尿情况,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排尿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可有效减少产妇尿潴留的发生,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PDCA 尿潴留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