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神经元病(MMD)的神经肌电图特征。方法对15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对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增宽、巨大电位、运动单位数量减少检出率高,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大多属正常范围,少数稍减慢,可见末端潜伏期延长、复合动作电位波幅降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可在正常或低限。结论运动神经元病的电生理显示广泛神经源性损害,肌电图(EMG)阳性率高,能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运动神经元病 肌电图 神经电图 神经源性损害
  • 简介:动作一:头颈伸缩训练(功能:有效放松颈部肌肉,改善“久坐族、低头族”肩颈痛症状)开始姿势:下颔微收,腹部收紧,背部挺直端坐于办公椅上结束姿势:呼气缓慢抬头,头颈部与双手成对抗头颈部充分抬起恢复至开始姿势

  • 标签: 办公室 运动 头颈部 颈部肌肉 肩颈痛 姿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期运动护理干预对孕妇体重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本院进行孕期检查的2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进行运动干预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00例孕妇,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孕期运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孕妇体重增加情况、骨密度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体重增加超标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骨密度含量正常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孕妇运动护理干预,既可控制体重超标,又可使骨密度保持在正常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孕期 运动护理干预 孕妇 体重 骨密度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9岁。4年前活动后出现右上腹隐痛,不伴有心前区疼痛,放射痛,无心慌、胸闷,持续10~20min渐缓解,当地按“浅表性胃炎”治疗,仍时有发作,近半年自觉症状加重。既往有高血压4年余,高脂血症2年余,吸烟史40年。

  • 标签: 心绞痛 平板运动试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经实验探究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从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当中随机抽选出100例患者纳入本次实验研究,均依据计算机表法进行分组处理,分组之后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加以评价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与平衡能力的恢复情况均要比常规组好(P<0.05),检验值有确切的统计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积极介入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其运动功能的尽早恢复,对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卒中 偏瘫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更好的发挥普通高校体育在教育过程中的功能与作用,以达到培养新时期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标,防止和避免运动猝死事件的发生,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出现的运动猝死的发病原因和预防措施进行了剖析和探讨,为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动性猝死 防范 对策
  • 简介:摘要为了研究识别不同类型脊髓神经元参与躯体运动的调节作用,我们采用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鼠的脊髓片,进行形态观察和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结果表明荧光标记神经元为中小型中间神经元,其胞体位于脊髓中央灰质第VII层、VIII层和中央管细胞群(X层),其细胞的静息膜电位为-63.5±1.5mV,这些神经元没有自发放电,但当一个去极化电流脉冲注入细胞可引起神经元的兴奋,发放动作电位,并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发放动作电位的频率也增加,部分神经元表现出L型钙通道电流,这有助于理解脊髓中间神经元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作用。

  • 标签: 绿色荧光蛋白 脊髓中间神经元 运动调节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康复运动护理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康复运动护理措施,目的在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运动护理前SAS评分为(56.58±8.15)、护理后评分为(50.34±8.16);观察组患者康复运动护理前SDS评分为(61.97±8.35)、护理后评分为(55.46*±6.57*)。对照组患者康复运动护理前SAS评分为(56.96±9.25)、护理后评分为(53.29±8.22);对照组患者康复运动护理前SDS评分为(62.88±8.67)、护理后评分为(58.78*±8.53*)。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康复运动护理措施,消除了患者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稳定老年透析患者心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康复运动护理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前,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手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手术中,将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有效的鉴别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研究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在手术中的鉴别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的关系,详细阐述了在手术中鉴别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的意义,最后提出了鉴别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的方法。

  • 标签: 感觉神经 运动神经 手术中 鉴别 前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康复运动治疗前后血糖的变化,为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将2011年4月~2011年8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7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36例采用快步走的有氧运动;对照组36例采用饮食和药物治疗。结果试验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治疗4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快步走,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无任何副作用,还能较好的控制血糖,值得在糖尿病病人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运动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时间:2018年1月-2019年4月,对象:本院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样本量68例,对患者随机编号,抽签法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进行康复护理,比较护理效果和运动功能评分。结果: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4.12%,与对照组76.47%比较更高,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FM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较小,护理后均较护理前升高,P<0.05,组间相比试验组更高,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能够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护理效果突出,值得借鉴。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康复护理 运动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动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脑卒中患者被纳入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康复治疗,而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运动康复治疗,对两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FMA)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均有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运动康复治疗有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ADL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运动康复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通过运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某社区医院2020.1-2021.1期间符合选择标准的COPD患者一共96例,并运用红蓝圆球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运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康复下实施呼吸运动康复护理方式。结果:出院时,观察组COPD患者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OPD患者的各自我护理能力指标均比对照组得分高(P<0.05)。结论: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呼吸运动康复护理方式,不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各方面自护能力,同时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在慢阻肺的运用中起到关键性作用。

  • 标签: 呼吸运动 康复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 简介:摘要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由衰老引起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作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规律的运动可通过多种神经生物学机制改变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改善学习记忆能力,促进认知功能,延缓脑衰老,实现健康衰老。本文系统梳理了衰老的典型生物学特征及运动干预脑衰老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为运动干预促进脑衰老认知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缓解人口老龄化负担提供依据。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