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5 个结果
  • 简介:作为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检察官的职业素能直接影响到检察机关的形象、履行职责的质量,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公平正义;检察官职业素能标准,则是衡量检察官素质能力水平,推动检察官职业能力发展的有力手段。我国目前检察官的职业素能有待进一步提升,检察官职业素能标准建设尚待完善。从检察制度角度通过对德、、日三国及我国台湾地区检察制度的分析,探讨其检察官素能标准异同,以期对构建和完善我国检察官职业素能标准制度提供有益借鉴。

  • 标签: 职业素能 选任晋升 继续培训 考评惩戒
  • 简介:基于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10个城市的在职青年样本,围绕就业质量的6大维度:就业环境、就业能力、劳动收入、就业状况、社会保护、劳资关系等,分析了都市青年就业质量的现状及问题。发现年轻人的就业稳定性普遍较好,就业安全普遍加强;但是,区域间就业环境差异较为明显,社会不公依然存在;年轻人的就业"优势感""获得感"不强,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度亟需调整,自我价值实现和发展超越的需求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就业能力、劳动收入、与雇主等的对话能力有待提高。青年的就业诉求已有从"找份工作"向"体面劳动"的转变,这将倒逼城市不仅要专注于实现充分就业,还要转变传统的"低劳动力成本发展战略",致力于提高青年的就业质量。

  • 标签: 都市青年 就业质量 体面劳动
  • 简介:2013年,北京市将开展300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试点工作。据了解,2012年,首都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开展了百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试点工作。试点工作自2012年6月至12月共办理案件120件。2013年,

  • 标签: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 社会调查 北京市 试点 青少年违法犯罪
  • 简介:合适成年人社会调查是未成年人刑事司法试点项目的重要内容,本文借鉴国外的立法与司法实践,从人格行为理论及再社会化理论和未成年人的特点等方面论证了该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以及在我国的立法与司法解释中的依据,并分析了构建我国合适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设想。

  • 标签: 合适成年人 社会调查 刑事案件 未成年人
  • 简介:未成年人强奸犯罪发生时的空间环境多为室内,被害人多为少女和幼女,被害人(或其监护人)在犯罪发生中多具有一定的责任。鉴于以上特点,为防范未成年人强奸犯罪,被害人应尽量避免单身活动或因自身过错招致性侵害,监护人应切实尽到监护责任,成年女性则可以在犯罪过程中采取各种积极措施进行反抗。

  • 标签: 未成年人 强奸犯罪 情境预防
  • 简介:未成年人犯罪是当今世界性的一大严重社会问题。如何有效遏制青少年犯罪,如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已为社会各职能部门所关注。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即释[2006]1号,简称1号文)的出台,正是顺应了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的发展趋势,为未成年人司法办案人员解决许多实务性的问题,如该文对未年人入几类常见案件的罪与非罪作了界定,对宣告缓刊、免予刑事处罚的条件等情形,都作了较为明确和详细的规定,该文较95年9号文件一步确定了几个理念,着重强化了未成年人的帮教条件和退赔情况,为我国少年的出台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 标签: 未成年人 刑事案件 解释 思考
  • 简介: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一体化的基本思路为:通过方法的刑事一体化达到观念的刑事一体化。要考察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一体化的实质要害、发展得失需要从不同的刑事法律学科之间的关系分析入手。关于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的设计应当体现“保护.教育.矫治”的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关于未成年人的刑事程序与刑事实体法应协调发展,共同服务于优先保护未成年人,维护司法正义。我国少年司法是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与刑事法治相结合的产物,应促使形成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内部与外部运行相协调的机制,以真正实现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一体化。

  • 标签: 新刑事诉讼法 未成年人 刑事司法一体化 保护 教育 矫治
  • 简介:自1991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少年刑事诉讼中确立社会调查制度以来,为保障其落实,全国各地司法实践中涌现出各种制度模式。在经历法官调查、律师调查后,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法院于2007年11月开始在区内探索委托由基层司法行政机构(司法所)从事社会调查并向少年法庭提交社会调查报告的模式。本文采用访谈、发放调查问卷和随机抽取社会调查报告样本等实证分析方法,对此模式的运行状况与效果进行考察评估,认为此模式对推动社会调查工作具有积极意义,提出要从立法保障、规则保障与运行保障等角度进行制度构建。

  • 标签: 未成年人 社会调查 保障模式
  • 简介:<正>199工年7月10日-8月10日,我们对天津港下属四个公司——天津港储运公司,劳动服务公司,轮驳公司和中国船舶燃料供应公司天津分公司进行了调查,主要围绕承包经营责任制与搞好国营大中企业这一主题来进行。通过调查,我们认为,承包经营责任制(以下简称承包制)在新形势下为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开辟了一定前景,但同时也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 标签: 承包经营责任制 天津港 承包制 企业发展 储运公司 大中型企业
  • 简介:在审判实践中,外地犯罪未成年人在司法保护方面比较本地犯罪未成年人存在一定差距,包括羁押救济不平等、庭审法定代理人缺位、辩护救济力度不够、实体处罚“同城不同判”、判后帮教不到位等诸多问题。鉴于这种情况,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法院于2009年起在全省率先推行了旨在解决外地未成年被告人实体救济与程序救济问题的“公益代理人”制度与“同城待遇”制度,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从全面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出发,我们认为国家有必要构建程序与实体并重的外地未成年被告人司法保障体系,在宏观制度与操作细节方面予以精心设计,使之配套协调。首先,应当构建羁押救济保障机制,以使得外地未成年被告人在相同情形下有获得取保候审、防止超期羁押的权利。其次,有必要推广公益代理人制度,并发挥公益代理人对未成年被告人的教育促进作用。第三,应当扩大指定辩护人适用范围。对开庭时已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一律为其指定辩护人,并将指定辩护前延至侦查阶段。最后,要创造帮教条件平等适用缓刑,确保同罪同罚。同时,加大外地少年犯跟踪帮教力度,充分调动社会资源,设立以法院为中枢机关,集民政部门、社区街道、司法机关及社会志愿人员于一体的帮教协作联合机制,对外地未成年犯提供物质、心理以及判后安置等全方位的帮助。

  • 标签: 外地未成年人 刑事被告人 司法保护
  • 简介:本次调查以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现状及居住服务需求为主题,在上海3个外来人员集中居住的社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显示,外来人口的租房比例高、居住质量差。上海作为外来人员最为集中、人数最多的大城市之一,亟需完善现有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以应对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诉求。

  • 标签: 外来人口 居住现状 居住需求
  • 简介:文章对2014年北京市“211”高校教学科研岗应届毕业生(博士后)招聘公告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健康歧视、年龄歧视、学历歧视、阅历歧视普遍存在,还部分存在着社会身份歧视及其他制度性歧视。博士毕业生供求失衡,高校的自利性、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对就业歧视界定的不明确,高校行政权力泛化以及高校人事管理部门缺乏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是高校招聘歧视产生的主要原因。对此,可通过强调高校自律,完善高校人才评价体系,完善相关反就业歧视法律体系,积极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消除高等学校的等级观念来克服招聘歧视的产生。

  • 标签: 高校青年教师 招聘歧视 应届博士毕业生
  • 简介:从司法实践的角度,结合北大法宝、中国裁判文书网和无讼案例中收录的典型案例对未成年在校学生人身损害案件中教育机构侵权责任的重要问题进行探讨。结合立法和司法实践,对《侵权责任》第39条中的“在校学习、生活期间”、教育管理机构的“教育管理职责”进行了认定。对未成年学生在校遭受人身伤害若干典型情形下教育机构的责任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和分析。

  • 标签: 教育机构 侵权责任 责任主体
  • 简介:与当前和谐社区建设的需要相比,大学生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方面还着专业化程度偏低、人才性别结构不合理、职责不清、专长得不到发挥、待遇较低、职业满意度较低、工作吻合度比较低、对职业环境不满意、对职业发展前景不乐观、职业前景定位迷茫等问题。大学生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政策完善、落实不到位;工作内容繁杂,缺乏专业性;缺乏培训和督导,专业提升困难。为了解决大学生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当积极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法规;继续推进职业化进程;贯彻按劳分配提高薪酬待遇;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引导大学生社区工作者端正自我认识。

  • 标签: 大学生社区工作者 队伍建设 现状 发展思考
  • 简介:由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主办,中共广西钦州市委、钦州市人民政府、钦州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和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少年司法制度专业委员会承办的“新刑事诉讼实施与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一体化”研讨会,于2013年7月30日至31日在广西钦州市召开。会议主要内容是回顾展望各地探索建立和完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

  • 标签: 刑事司法制度 未成年人 刑事诉讼法 一体化 研讨会综述 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