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广东省委党校县处级干部培训班学员300份问卷调查和典型调查,开展互动式研讨,获得了县处级干部层面关于出生人口性别比现状、问题、原由及对策的第一手资料和研究成果,对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有所裨益.

  • 标签: 县处级干部 出生人口性别比 认知
  • 简介:最近在农村调研发现,该村(行政村)3000多人中,“五保户”有53位,其中42位分散供养,11位集中供养(在敬老院);“低保户”24户,83位受益人;二女户和独生子女6户。三者似乎未有直接干系,但联系目前各地农村正在着力推行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笔者找到了三者之间的差距。

  • 标签: 利益导向政策 计划生育 优惠政策 例析 分散供养 集中供养
  • 简介:本研究在对上海各区县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描述了家庭随迁流动人口的住房性质、居住社区类型和居住区位等多方面的基本特征,综合探讨了个人及家庭因素、社会及制度因素和社会融合因素对流动人口住房选择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上海流动人口家庭随迁特征明显;流动人口仍以租赁住房为主,主要聚居在远郊、近郊的农村社区和城中村;家庭随迁流动人口在住房拥有率方面凸显优势;由流动人口自身素质所形成的社会分层对住房选择影响显著;制度性因素和社会融合因素对住房选择也具有显著性影响。针对分析结论,本文在政府、社会以及个人等多方面提出解决流动人口住房问题的对策建议。

  • 标签: 家庭随迁 流动人口 住房选择 影响因素
  • 简介:<正>人口与房地产关系十分密切,人离不开房地产,房地产的开发建设又是为了人们居住生活的更好、更美。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流动人口这一群体对房地产业的发展也将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本文以广州为,着重对流动人口如何影响房地产业发展作初步探讨。

  • 标签: 流动人口 广州市区 房地产业发展 出租屋 外来工 高流动
  • 简介:文章首先指出超大城市日益严重的土地资源短缺迫切要求城市土地的优化配置,然后以广州为,具体阐述了在超大城市的土地优化配置中要如何重视与人口分布、管理的协调.

  • 标签: 超大城市 土地优化配置 人口再分布 人口管理
  • 简介:青年人的性行为主要取决于社会影响,而且全球都惊人的相似。结论来自于250篇有关青少年性行为的分析。全世界15-24岁的青少年占了所有感染HIV的一半。我们是应该责备他们不注意危险,爱冲动吗?从伦敦卫生和热带病学院的CicelyMarston和EleanorKing经过研究分析指出,社会影响才是决定青少年性行为的主要因素。他们把这些因素归纳为7个方面:

  • 标签: 性行为 青年人 艾滋病 多伦多 加拿大 社会影响
  • 简介:流动人口的居住空间与居住形态是体现流动人口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标志。本文着重分析了闵行区流动人口居住的基本特征与空间分布,构建了流动人口在城市居住的滞留模式,全面剖析了不同尺度下流动人口的流动机理,揭示了流动人口空间转换的状态与时空特征,提出实现居住分布空间优化的基本对策。

  • 标签: 流动人口 居住空间 流动机理 空间优化 大城市 居住形态
  • 简介:抽取市区三个中心城镇的500外来妇女进行问卷调查。样本点总计外来妇女20364A.占市区的65.52%,占全市的48.00%。调查人数477人(织里镇274人,南浔镇103人,菱湖镇100A),为样本点外来妇女总数的2.34%。调查的重点为外来妇女较多的市场、店面、出租房、砖瓦窑以及各类企业。

  • 标签: 湖州市 外来妇女 中国 浙江 生活需求 生育需求
  • 简介:文章利用国家卫计委2016年福建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从社会性别差异的视角动态考察流动人口流动模式的变动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结果发现,有44.34%的流动人口实现了向家庭化流动模式的转变,其中女性流动人口的转变程度更为突出。流动人口从独自流动演化至家庭化流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个人及其家庭社会经济特征、流动特征与居留意愿和生命历程变动等因素均对其产生显著影响。分性别来看,在影响流动人口流动模式变动的诸多因素中,仅有婚姻状况变化,职业为自营劳动类别对流动模式变动的影响存在性别共性;其他影响因素存在性别差异性。主要表现为:本次流动滞留时间、本地家庭月收入和流入地类型,以及成年状况变化对流动模式转变的显著影响作用仅限于男性流动人口;长期居住意愿增强和子女数量的增加则仅对女性流动人口发生家庭化流动转变的概率有更明显的提升效用。

  • 标签: 流动模式变动 影响因素 性别差异 流动人口
  • 简介:上城区是杭州市的中心城区,是一个东南部濒江、西部临湖、中部有山,集“山、水、江、城”为一地的纯城区,是唯一一个能整体体现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老城区。研究上城区这一城市中心区域人口运行中的有关问题,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城区稳定低生育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杭州市 上城区 中心城区 人口运行模式 计划生育 生育观念
  • 简介:为了解农村贫困地区妇女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随机抽取湖南农村贫困地区妇女540名作为研究对象,使用WHO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从生理、心理、社会支持和环境四个维度考察农村贫困地区妇女生活质量,同时采取自制一般问卷收集研究对象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人口特征资料.在此基础上,构建二元Logit回归模型,考察社会支持变量和妇女人口特征对农村贫困地区妇女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贫困地区妇女生活质量低于全国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年龄、文化程度、夫妻关系、是否有儿子、家庭年人均收入以及获得的非正式、正式支持等多个因素都对农村贫困地区妇女生活质量有影响.

  • 标签: 农村 贫困 妇女 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
  • 简介:文章利用厦门市流动人口系列抽样调查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流动人口工资收入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发现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与性别、受教育程度、原工资收入和在厦滞留时间相关,与年龄、婚姻状况、在外打工年数无关.通过对流动人口工资收入的影响因素(除性别外)进行性别差异分析,笔者得出提高受教育水平是切实有效地解决流动人口工资收入性别差异的关键.

  • 标签: 流动妇女 工资收入 性别差异
  • 简介:利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流动人口统计数据,采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以及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武汉城市圈流动人口的空间体系以及流动人口空间体系与城市体系的相互影响关系。对武汉城市圈流动人口空间结构的研究发现,武汉城市圈的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武汉,武汉是主要的迁入人口的集中地。此外,武汉城市圈的城市体系和流动人口体系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地区间人口流动的增强会使各个城市的人口规模增加,以及人口素质结构提升,同时也会使武汉城市圈各个城市之间的联系加强;城市体系对于流动人口体系的影响相对要大些,城市人口规模、素质结构,以及空间结构都会影响到流动人口的规模和流动人口的空间结构。

  • 标签: 城市圈 流动人口 城镇体系 典型相关分析
  • 简介:本文利用甘肃中部地区10个贫困县的凋查资料,重点研究了农村妇女身体素质、文化素质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半干旱地区恶化的水环境和农业环境以及较差的庭院卫生等对农村妇女身体素质都有明显的负面影响,而农村妇女低下的文化素质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有不同程度的制约。因此,农村妇女素质提高与生态环境的改善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 标签: 半干旱地区 农村 妇女素质 生态环境 甘肃 中部地区
  • 简介:为全面了解独生子女病残儿父母生育第二胎的健康状况,真正掌握这部分特殊家庭对下一代的健康的重视程度及实际需求,作者对诸暨市1987—2000年经医学鉴定确认的801独生子女病残儿父母生育第二胎进行产前诊断及健康状况等情况作了调查分析。

  • 标签: 独生子女 产前诊断 健康状况调查 生育 2000年 特殊家庭
  • 简介:婚姻迁移是人口迁移的一个方面,且增多趋势愈见明显。动机研究是人口迁移相对集中的关注问题。但是关于以迁入地为基点对婚姻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相对较少。本文试图以某地区为,研究其外来人口中婚姻迁移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人、户籍、经济、就业和城市适应五大因素,并引入logistic模型对测量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个人因素对婚姻迁移的贡献最大,除了就业因素外,其他因素的贡献相似。尤其指出的是随着外来人口的城市适应程度提高,婚姻迁移的可能性将会增加。由此说明,外来人口城市生活的再社会化程度将为他们的社会融合奠定基础。

  • 标签: 婚姻迁移 影响因素 个人 城市适应 融合
  • 简介:农村贫困老年人作为现代社会一个传统的弱势群体,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社会位置。随着农村社会转型过程的加剧,该群体的贫困深度和范围均呈现扩大化趋势。本文基于社会排斥视角,探析农村老年人贫困根源,构造弱化老年人遭遇排斥力度和向度的路径选择,对于提高农村贫困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水平,构建新农村有着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 标签: 农村贫困老人 土地 社会排斥 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