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当今世界,突发事件经常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总要表态,发表声明,让公众知道自己的立场。下面将国外应对突发事件的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 标签: 突发事件 国内 国外 安全教育
  • 简介:利用AERONET(AerosolRoboticNetwork)榆林、北京、香河、兰州四站点的数据分析中国北方大气气溶胶的光学和物理特性。分析内容包括:气溶胶光学厚度、单次散射反照率、复折射指数、散射不对称因子、Αngstrom波长指数、气溶胶体积尺度谱分布。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光学厚度为四季中最大;沙尘源区的Αngstrom波长指数和光学厚度的关系较为简单,且随光学厚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下游地区Αngstrom波长指数和光学厚度关系较为复杂;所有站点的体积谱分布均呈双峰分布,夏半年积聚态为主模态,冬半年粗模态为主控模态;粗粒子的散射不对称因子大于细粒子的。

  • 标签: 大气气溶胶 微物理特性 光学厚度
  • 简介:根据藏系羔羊成活率与气象资料对比分析,研究了气候变化对羔羊成活率的影响,从而建立羔羊成活率气候预报模式,提出羔羊保活措施

  • 标签: 藏系绵羊 成活率 气候分析 预报模式
  • 简介:本专题为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之第2课题"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技术研究"的第2专题(2001BA513B02-2).专题旨在针对目前农业气象服务中面向政府的宏观决策服务和常规书面报告的服务形式已不能满足信息时代政府、农民对农业生产气象信息需求的状况,研制基于WebGIS的农业气象信息共享技术,开发全国农业气象信息网络化服务系统,使农业气象信息能直接、迅速、便捷、有效地传输到农业生产第一线,为农业生产服务.

  • 标签: 农业气象信息 开发 共享 计算机网络 数据库系统 GIS
  • 简介:1长江流域中尺度暴雨系统的物理模型分析了梅雨锋上两类低涡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动力、热力结构差异,发现边界层对降水模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值试验表明低空急流和水汽输送为扰动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燃料”,动力过程可能在扰动发生阶段有重要贡献,而热力过程可能在低涡的发展阶段作用更为明显。诊断研究表明降水强弱与对流有效位能大小有较好对应关系;中β尺度环境表现出对流层中部为暖,而

  • 标签: 长江流域 暴雨 中尺度运动 天气灾害 形成机理 预测理论
  • 简介:根据青海省近40a(1962~2002年)冰雹灾情统计资料,研究了青海省雹灾发生频次、受灾面积及成灾率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雹灾发生频数自上世纪60年代逐渐上升,80年代出现高峰值,90年代后有逐渐减少的趋势。青海省冰雹灾害发生的时间为5~10月,其中6、7、8月,占总雹灾频次的89.83%;冰雹灾害属夏季多雹区类型,呈单峰型变化,东北部共发生雹灾620次,占总雹灾频次的86.35%,成为全省雹灾高峰区,但是雹灾高峰区与冰雹发生高值区并不一致。雹灾面积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与全省雹灾发生频次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丽序列间存在较好的相关,即年雹灾受灾面积与年冰雹频次之间关联度较为密切。雹灾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受灾程度随冰雹直径的增加而增加,成灾率也随之增大;冰雹直径超过40mm后,对作物的灾害是毁灭性的。

  • 标签: 青海 冰雹灾害 发生频次 受灾面积 成灾率 时空分布
  • 简介:根据当前国内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地质时期第四纪(距今250多万a)以来黄土高原演变与气候变迁之间的关系,其主要关系可归纳为:①第三纪以来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引起的中国大陆一系列差异性升降构造变化是黄土高原形成的决定性因素;②更新世时期青藏高原隆起所引起的强西风气流把中亚内陆沙漠地区的大量粉尘带到今天的黄土高原地区,形成了黄土高原;③现代季风是更新世时期青藏高原上升到某个高度之后的产物,但随着青藏高原高度不断增长,它对湿润夏季风的屏障作用越来越强,黄土高原气候开始由温暖湿润向干冷和干旱化方向发展,相应地植被种类和分布发生调整;④黄土高原植被对气候波动的适应具有重复性,即植物随着气候冷暖干湿的波动,生长区域南北移动;⑤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在更新世时期主要是自然侵蚀造成的,全新世时期在遵循自然规律继续进行的基础上,又叠加了人类活动影响,使之呈现加速发展的特点;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受地质、降水、植被与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空间差异极其显著.

  • 标签: 第四纪 黄土高原 演变 气候变迁
  • 简介:基于中国606个地面台站1951~2008年的逐日降水量和气温资料,采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统计分析了中国全国及十大江河流域近60年的干旱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60年来,从整体来看,中国干旱面积呈现出弱的增加趋势。干旱持续时间长的几个中心分别位于北方的辽河流域西部、黄河流域东部、海河流域、西南诸河流域东南部等地,最长持续时间可达4个月以上;北方江河流域干旱面积一般表现出增加趋势,其中松花江流域、辽河流域、海河流域干旱面积出现显著的增加趋势,辽河流域、海河流域、黄河流域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前期连续数年出现大范围干旱,南方大多数江河流域干旱面积的变化趋势不明显,只有西南诸河流域有显著的减少趋势。

  • 标签: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 江河流域 干旱面积 气候趋势 中国
  • 简介:从高温热浪、极端气候事件、空气污染、海平面上升等角度综述了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就气候变化对媒介传播性、水源性、食源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及部分慢性非传染病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该领域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研究重点,包括法律体系的建立、机理的研究、疾病负担的测量以及成本效益分析等。

  • 标签: 气候变化 人体健康 极端气候 传染病
  • 简介:对气象条件和牧草长势、绵羊体重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利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月日照时数对绵羊理变化进行了模拟。建立了绵羊膘情变化的模拟模式。为监测放牧绵羊体重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气象条件 牧草长势 绵羊膘情 气温 降水量 日照时数
  • 简介:2005年,科技部在“生态与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专家组”基础上,吸收了来自有关部门的部分专家,组成“大气成分本底”初评专家组,根据国家野外站申报指南、遴选方法、遴选指标和评分标准,配合终评专家组,具体指导、实施国家野外台站的评审和遴选工作,新增了3个大气成分本底国家野外站(北京上甸子、浙洫临安、黑龙江龙凤山)。2006年,青海瓦里关大气成分本底站通过科技部组织的评估认证,正式进入了国家野外站系列。

  • 标签: 大气成分 科学观测 本底 台站 专家组 评分标准
  • 简介:本文在分析总结已有利用气象卫星资料遥感监测草地雪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放弃了以往一直试图建立卫星资料与积雪深度直接关系的思路,从积雪掩埋地面和牧草程度这一新的视角出发,提出了适于遥感监测草地黑白灾的白度和雪深指数的概念及其表达式,并且在实际的雪情监测中得到了应用。与地面实况数据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其监测结果可以客观地反映草地雪情的客观状况。

  • 标签: 气象卫星 遥感 白度 雪深指数
  • 简介:对云量的诊断方案作了深入的分析,证明了无论云量与其他变量的关系是离散型还是连续型,只要云量与其他变量的关系是由凸函数描述的,则云量会系统性地偏少;反之,如果云量与其他变量的关系是由凹函数来描述的,则云量会系统性地偏大。故Slingo型云量方案中,大尺度云量会系统性偏少,而积云对流所对应的云量会系统性地偏大。同时还证明了如果其他气象变量是高频振荡型的,则云量与该气象变量的关系在局地相关较好,而长期时间平均后则相关程度急剧下降;如果其他气象变量是稳定型变量,则云量与该气象变量的关系在局地相关长期平均好,但就短时间而言相关较差。故云量方案(含Slingo型)存在系统性误差,应被新的物理上更合理的方案所代替。

  • 标签: 云量 诊断 系统性误差 高频振荡
  • 简介:西北地区强沙尘暴研究的进展陈敏连王锡稳(兰州中心气象台730020)引言沙尘暴是大风扬起的地面沙尘,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m的恶劣天气。西北地区是沙尘暴的多发区,在全球范围内是中亚沙尘暴区的一部分。强沙尘暴天气成灾重,突发性强,成因复杂。...

  • 标签: 特强沙尘暴 西北地区 沙尘暴天气 中尺度模式 统计特征 中尺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