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5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开发了一种简单可靠的HPLC-UV方法用于氟尼酮的测定。生物分析步骤包括从500μL肝微粒体系统中通过甲醇沉淀蛋白质提取氟尼酮。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TC-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10mM甲酸铵(用10%的甲酸调PH至2.9)–乙腈(70:30,v/v),流速为1.0mL/min,UV检测波长设定在245nm。氟尼酮和吡非尼酮(内标物)分别在6.0和9.7分钟洗脱,总运行时间为12分钟。根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生物分析指南,进行了方法验证,结果符合验收标准。氟尼酮在肝微粒体中的标准曲线在0.5–16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氟尼酮内和外间精确度低于9.0%,偏差在±10.0%以内。氟尼酮在肝微粒体中孵育后,该方法成功应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

  • 标签: 美氟尼酮 HPLC分析 药代动力学 肝微粒体 衍生物
  • 简介:目的:评价沙拉嗪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球蛋白水平和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间就诊的UC患者90例病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沙拉嗪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测得值和临床症状总积分值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IgA、IgG水平测得值和症状总积分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gA、IgG水平测得值和症状总积分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gA、IgG水平测得值和症状总积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拉嗪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用对UC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改善了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和症状。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溃疡性结肠炎 美沙拉嗪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症状积分
  • 简介:不稳定型心绞痛为临床常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类型之一,主要是因冠状动脉内斑块不稳定,血管不完全狭窄,致使心肌血流、氧供减少,从而引发心绞痛症状,严重者可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1]。以往临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多采用常规西医疗法,如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等,虽可取得一定疗效,但长期服用,易出现多种药物不良反应,效果并不理想[2]。

  • 标签: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绞痛患者 生活质量 酒石酸美托洛尔 B型脑钠肽 老年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对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慢性心衰患者实施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琥珀酸托洛尔缓释片予以治疗干预后,对其心功能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期间到我院接受诊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慢性心衰10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采取琥珀酸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干预的常规组,另一组为采取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琥珀酸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干预的研究组,每组各50例;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将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琥珀酸托洛尔缓释片实施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慢性心衰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其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沙库巴曲缬沙坦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慢性心衰 心功能 效果 影响
  • 简介:由中国工程院、中国药理学会心血管药理专业委员会、黑龙江省药理学会和哈尔滨医科大学主办、延边大学承办的“2012年中临床和转化医学国际论坛心脑血管病分会论坛(延吉)暨第十二届全国心血管药理学术会议和中俄药理国际研讨会”将于2012年7月27—29日在延吉,

  • 标签: 心血管药理 国际研讨会 心脑血管病 国际论坛 转化医学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