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3 个结果
  • 简介:康健丽同志,高级工程师,宁城县气象局天气预报员。参加气象工作28年来.她始终在业务第线,先后从事过地面气象观测、农业气象、生态监测、天气预报和科技服务等工作。在工作中她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民族团结,模范遵守法律、法规,遵守职业道德,立足岗位,开拓创新,勇于奉献,在群众中具有很高的威信。

  • 标签: 县气象局 先进事迹 共产党员 宁城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赤峰市
  • 简介:“粒径××,粒子数××,粒普××,PM2.5浓度××”,通过电子触摸屏,工作人员每隔3S就能采集次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和PM10)的浓度和粒径分布。3月29日我国首台可实时检测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及粒径分布的仪器(LD310和LD320)在京通过了专家鉴定。

  • 标签: PM2.5 颗粒物浓度 监测仪器 实时检测 采集 3S
  • 简介:张喜林同志,高级工程师,巴彦淖尔市气象局局长,为全面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他提出了在全市农村牧区设立气象专职助理员。此举在全国属于首创并在全国气象部门广泛推广。2008年他又提出建立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并在2009年初步建立了市县(旗)乡(镇、苏木)村(社)的政府防灾减灾组织机构,将全市所有村、社长聘为气象助理员。

  • 标签: 气象局 先进事迹 领导干部 气象防灾减灾 创新 政府主导
  • 简介:通过教育培训与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关系的分析,提出在各级气象部门构建教育培训与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相结合的组织环境,以更好地激励组织成员完成组织目标,并顺利推进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强调教育培训与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相结合,需要组织管理系统的整体支撑。

  • 标签: 组织成员 教育培训 规划 职业 环境 构建
  • 简介:全球气象合作活动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这种合作,实际上从气象科学诞生之初就已经开始,就像是大气层呵护我们的地球家园那样,为人类的幸福安康起到了重要的保驾护航作用。有组织的国家问气象活动,起源于闻名的1853年布鲁塞尔气象会议及随后的国际气象组织(IMO)开展的全球气象协调合作。IMO更是将早期的气象合作引向极致,并最终促成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世界气象组织(WMO)的诞生,并成为世界科学和技术合作和应用的典范。本讲综合介绍WMO成立前的国际主要气象活动。

  • 标签: 气象科学 协调合作 国际组织 WMO 世界气象组织 框架
  • 简介:本研究应用经济学经典的生产函数法,拟将气候因子作为个生产要素加入其中,构建个关于气象-经济敏感性的模型,并据此做出相应的敏感性评估。本文将主要介绍第部分工作:引入生产函数法和气候因子构建。经过系列计算处理,共得到全国31省(区、市)的1980—2004年共25年的度日资料、季节和全年的降水量、季节和12个月逐月的降水量距平、以及季节和全年的干旱指数等共计30个气候因子的资料序列。

  • 标签: 生产函数法 敏感性分析 气象因子 气象经济 气候因子 生产要素
  • 简介:2003年,青海省气象局依托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遥感中心和54个气象台站,建成了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并投入业务化。5年来,广大气象科技工者将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工作作为服务生态立省战略的切入点,在草地、水资源、土地沙漠化、土壤水分、土壤侵蚀、大气沉降、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碳通量、雪情及雪灾、草原和森林火灾、湿地、湖泊等方面开展动态监测,实时发布监测产品,直接服务于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标签: 生态 监测 评估 服务
  • 简介:防雷减灾是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共气象服务的主要内容之,更是促进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确保安全生产,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青海省防雷减灾工作逐步从实践总结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防雷减灾在构

  • 标签:
  • 简介:人才资源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生态环境的竞争。在对人才资源生态环境的含义、构成等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从创新人才观念、体制机制、创业环境等方面对构建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资源生态环境进行了探析。

  • 标签: 经济欠发达地区 生态环境 人才资源 气象 人才观 竞争
  • 简介:《大众科技报》报道:2006年1月12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寸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开宗明义指出.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加快气象事业发展是应对突发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是应对我国资源压力、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若干意见》这“三个应对”、“三个保障”、“三个迫切需要”令人深思,发人深省。

  • 标签: 气象事业发展 记者采访 科技 大众 博士 全球气候变化
  • 简介:采用静态暗箱采样气相色谱/化学发光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晋南地区盐碱地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裸地土壤夏、秋季(2008年6-10月)的甲烷(CH4)、二氧化碳(C02)、氧化亚氮(N20)和氧化氮(NO)交换通量进行了原位观测。结果表明:观测期内,秸秆全还田(Fs)、秸秆半还田(Hs)和秸秆不还田(Ns)处理土壤大气间CH4、C02、N2O和NO平均交换通量分别为-0.8±2.7、-1.4±2-3、-6.5±1.8ug(C)·m^2·h^-1(CH4),267.1±23.1、212.0±17.8、188.5±13.6mg(C)·m^2·h^-1(CO2),20.7±3.0、16.3±2.3、14.7±1.7μg(N)·m^2·h^-1(N2O),3.9±0.5、3.4±0.5、3.0±0.4μg(N)·m^2·h^-1(NO)。交换通量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灌溉、降雨和温度变化是影响该趋势的主要因素。相对于NS处理,FS和HS处理降低了累积CH4吸收量(66%和59%),增加了累积CO,(42%和12%)、N,O(41%和9%)和NO(30%和13%)排放量,因此,秸秆还田促进了农田土壤总的温室气体排放。计算得到FS和HS处理小麦秸秆的CO2、N2O、NO排放系数分别为73.4%士1.6%和43.3%士1.0%(CO2)、0.37%士0.01%和0.17%士0.00%(N2O)、0.06%士0.00%和0.05%±0.00%(NO),FS处理的排放系数显著高于HS处理,且均低于同实验地种植玉米、施肥农田的小麦秸秆排放系数(N20和NO排放系数分别为2.32%和0.42%)。可见,在采用排放因子方法估算还田秸秆CO2、N20和NO排放量时,应考虑秸秆还田量、农作物种植和施肥因素的影响。

  • 标签: 秸秆 裸地 温室气体 累积排放量 排放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