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5 个结果
  • 简介:主要采用美国艾里尔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系统(ArielPerformanceAnalysisSystem,APAS)对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中男子乙组前6名铅球运动员的背向滑步推铅球完整技术录像进行解析,重新确定左侧技术在推铅球的完整技术中的重要作用,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最佳成绩的取得是靠身体各部位协调用力取得的,在今后的教学与训练中,使左侧技术得到充分重视,为运动员完成正确合理的完整技术动作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男子 大学生 铅球 左侧技术 运动学
  • 简介:运用教学实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通过对200名体育舞蹈课学生进行为期16周的俱乐部制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实验,结果显示:俱乐部制体育舞蹈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能提高大学生自尊自信、人际交往能力。但学生参与频度与外表评价、外表取向、体能评价、体能取向和体重关注、乐于交往、敢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等维度呈正相关。由此对体育舞蹈课程改革提出相应建议。

  • 标签: 课内外一体化 自尊自信 人际交往 大学生
  • 简介:在体育锻炼心理领域对旅游专业大学生体像认知与职业认同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体像认知是否可以有效预测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方法:采用《多维自我体像关系调查问卷》(MBSRQ)和《旅游专业大学生职业认同问卷》对浙江旅游职业学院284名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T检验和方差分析表明:体像认知各维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职业认同在性别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职业意愿维度上,在年级上和生源上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在体像认知各维度中,健康评估是影响男生职业认同的主要因素,相貌评估和身体部位满意是影响女生职业认同的重要维度。

  • 标签: 旅游专业 大学生 体像认知 职业认同
  • 简介:研究旨在探讨定向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适应和人格的促进效应,以期为普及和推动定向运动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采用教育部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中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CCSPS)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随机抽取丽水职业技术学院134名学生进行为期近一年的实验观察,并对实验前后的心理健康、适应和人格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适应和人格的大多数维度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定向运动能有效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和适应,积极影响大学生人格。

  • 标签: 定向运动 大学生 心理健康 适应 人格
  • 简介:目的:为探讨不同项目对女大学生骨密度和体成分的影响,以及探讨大学生身体成分与骨密度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法国产UBIS5000型定量超声仪和韩国产BiospaceInBody3.0体成分仪对校羽毛球队、武术队、篮球队、定向队、健美操队和游泳队共计56名女大学生进行左跟骨骨密度和体成分(去脂体重,体脂率)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①篮球项目的女大学生跟骨BuA与其他项目(除羽毛球外)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跟骨SOS与游泳和武术项目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羽毛球项目跟骨BUA和SOS与游泳和武术项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健美操项目跟骨BUA与游泳、SOS与武术和游泳项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②不同项目去脂体重以篮球项目最高,武术项目最低。体脂率以游泳项目最高,羽毛球项目最低;③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女大学生跟骨BUA,SOS与BMI、去脂体重、体重均存在非常显著性相关(P〈0.01);BUA与体脂率存在低度负相关(-0.29,P〈0.05);SOS与体脂率无相关关系。结论:①不同运动对女大学生跟骨骨密度(BUA)和骨强度(SOS)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以力量性项目和冲击性项目对提高骨密度最有帮助,参与篮球、羽毛球和健美操项目的大学生骨密度相对较高。②不同运动对女大学生体成分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结合大学生去脂体重与骨密度的关系,建议女大学生在身体成分上应增加和改善去脂体重量以达到增进机体骨密度的效应。

  • 标签: 运动项目 女大学生 骨密度 体成分
  • 简介:为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教育部在对前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于2014年颁布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全新的测试方案将引体向上和坐位体前屈列为了高校男生的测试项目且实测中发现引体向上成绩整体不容乐观。基于此,本文以四川农业大学为例,全面统计了2015~2017年男生体质测试的引体向上、体重指数等各项数据并进行归纳分析,力求找出影响学生在该项目得分的相关因素,为配合学校制定规章和采取措施提高大学生上肢力量提供参考。

  • 标签: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 大学生 引体向上 影响因素
  • 简介:J.理查森连续获得83、84年全美中学生跳远和三级跳远的冠军。最近,还创造了53英呎6.5英寸(16.32米)的全美中学生三级跳远的国家纪录。凭着他那身高1.93米,体重79.4公斤的先天身材,随着各方面的不断成熟,必将成为一名出色的跳跃选手。我们对理查森的整套技术动作进行了摄像分析,发现他的助跑技术存在些错误,但助跑的节奏性很强;他的跳跃技术很杰出,但美中不足之处就是着地前,膝关节有些过分的弯曲。助跑道上的技术并非平常,特别是对中

  • 标签: 理查森 助跑技术 全美 单脚跳 技术分析 跳远起跳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实验、逻辑思维等方法,对中国地质大学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认为,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完全符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实现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设计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旨在为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实践参考。

  • 标签: 大学生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 教学实践 课程设计
  • 简介:本文以江苏省高校体质弱势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进行体育锻炼状况和心理健康水平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体育锻炼项目、不同运动量、不同体育锻炼心理体验与体质弱势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丰富我国体质弱势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效应的实践与理论提供依据。

  • 标签: 体质弱势大学生 体育锻炼 心理健康 内在联系
  • 简介:利用表面肌电评估慢性颈痛大学生在颈肌耐力训练前后胸锁乳突肌、上斜方肌的肌电变化,对颈肌耐力训练缓解慢性颈痛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方法:将40例慢性颈痛大学生分成两组,耐力组进行4周的颈屈肌群训练和颈伸肌群训练训练,对照组不予干预。采集颈屈和颈伸两种不同状态下的主观疲劳感受量表(RPE)、胸锁乳突肌及上斜方肌的肌肉疲劳频域指标肌电中位频率(MF)值,对受试者颈肩疼痛、肌肉疲劳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干预4周后,颈屈状态下45s、60s和颈伸状态下90s、120s,耐力组较训练前RPE显著性下降(P〈0.05);颈屈状态下30s、45s、60s和颈伸状态下90s、120s,耐力组较对照组RPE显著降低(P〈0.05);耐力组较训练前及对照组,双侧胸锁乳突肌MF、上斜方肌MF亦均有显著增加(P〈0.05)。结论:颈肌耐力训练能有效减少大学生颈部肌肉疲劳程度。

  • 标签: 颈肌耐力训练 慢性颈痛 上斜方肌 胸锁乳突肌 主观疲劳感受 中位频率
  • 简介:本文以湖南邵阳学院所有在校女学生为研究对象,对2013~2015年女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测试,采用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根据《国家学生体质测试评分标准》及学校实际情况选择了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50米、800米等项目,并对测试的各个项目参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表明邵阳学院女学生体质近三年间存在差异,其中2015年女学生体质测试成绩最差,并针对女大学生身体素质的不足和不利影响因素提出了解决对策与建议。

  • 标签: 邵阳学院 学生 体质 健康 调查分析
  • 简介: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观察等方法对上海市高一学生参加东方绿舟国防教育活动中的户外运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户外运动有趣、有收获、对缓解学业压力有益。"身体练习与户外运动技能相结合"、"身体练习与军事技能学习相结合"与"内容的新奇性"是最大特点,学生最希望增加的内容是"野外生存训练"。超过70%的学生认为对增强体质和健康有益,在耐力方面得到很大提高,对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很有帮助。提高最多的是运动能力、合作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60%的学生对教育组织方面总体满意,认为存在问题最多的是"很多项目只能看,不能玩,很失望"。

  • 标签: 上海市 高中生 国防教育 户外运动 效果
  • 简介: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实验法。通过对西南交通大学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为期一个周的日常体力活动进行测试,收集数据并分析其日常体力活动的情况,找出影响其进行体力活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分析发现:西南交通大学的学生日常体力活动能量消耗量较少、静坐时间较长。

  • 标签: 日常体力活动 能量消耗 对策
  • 简介:为客观评价第三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二级规定动作的运动负荷,以保证其科学性和健身性,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观察第三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二级规定动作运动前后运动员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然后确定符合监控健美操运动前后负荷的生理指标。实验对所有受试对象进行运动前后的HR、能量代谢、血压、RPE等指标测试,得出结论:运用生理指标能对健美操运动时的机能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监控。

  • 标签: 第三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二级规定动作 部分生理指标 分析
  • 简介:本研究采用问卷方法调查了东亚1724名青春期女子对自我体型的错误认识和社会性体型焦虑度的实际状况,东亚四城市的青春期女子在实际体型、对体型的自我评价以及她们的理想体型方面的分布状况具有明显差异,54%的研究对象处于正常体重范围内,但是,大约55%的研究对象对自己的体型作了偏大的评价。另一方面,福冈85.3%的研究对象,大邱70.1%的研究对象,台北46.7%的研究对象以及上海45.7%的研究对象希望自己具有苗条的身材,青春期女子自我感觉有肥胖的体型,表明了她们怀有社会性体型焦虑。最后,在那些具有减肥意向的人群中对体型错误认识的比率和社会性体型焦虑度均较高。

  • 标签: 青春期女子 减肥意向 体型 社会性体型焦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