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9 个结果
  • 简介:在关于认知与经验主体的本性的明确假设之下,我们试图仔细检验克里普克反驳类型物理主义的模态论证中的前提。当主体被设想为一个超自然的、视整个自然世界为外部世界的“自我”的时候,克里普克的这些前提都显得很合理、可接受。但物理主义蕴涵着认知与经验的主体自身应该是自然世界中的生物一物理系统,在这个物理主义的主体观下,克里普克的这些前提之一就成为假的。

  • 标签: 克里普克 超自然 模态 英文 证论 物理主义
  • 简介:基于机会同化模型,采用催化范式,运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比较有准备阶段和无准备阶段汉字字谜理解过程中准备效应的脑内变化。结果发现,在200ms-900ms内,准备效应引起了一个正的ERP成分(P200—900),大部分脑区得到激活;在900ms-1400ms内,准备效应主要在额区、中央区引起了一个P900—1400成分,在枕区引起了一个N900—1400成分。结果表明,准备期的加工影响了对字谜的理解,准备效应对字谜理解的作用是促进与抑制作用并存。

  • 标签: 准备效应 理解 字谜 ERP
  • 简介:《周易》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最为独特的一部典籍,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基元性和范导性的作用。在今天,以《周易》为核心对象的易学研究,可以说是中国古典学术研究中的“显学”,横跨哲学、史学、考古学、语言学等诸多领域。随着出土文献研究的深入和新的思想观念的兴起,近年来易学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既有传统问题的推进,也有新问题的发现,多有精彩之笔,值得重视。有鉴于此,我们以近三年为限,对公开发表的易学成果略作总结与思考,学养所限,难免挂一漏万;议评不当,祈望方家批评指正。

  • 标签: 易学研究 中国思想文化史 述评 证据 中国古代文化 《周易》
  • 简介:目前,在广州,雕塑成为公共艺术概念首先进入大众视野的关键类型,公共艺术的民主与否成为广州公共艺术社会学转向中的新类型标准,并且,各种新式公共艺术类型不断涌现。在对广州市民的调研中发现,50%的广州市民认为公共艺术就是指雕塑、景观、装置、建筑、新媒体这些类型,而鲜少有人将水景、绿植、花卉、城市建筑和环境小品归属到公共艺术的行列。对广州公共艺术类型的这些新变进行类型学研究,可以引出对广州公共艺术更加科学、明朗、实效的研究角度、研究成果。

  • 标签: 广州 公共艺术 类型 研究报告
  • 简介: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用侧抑制任务探讨了刺激和反应冲突的脑内时程动态变化。行为数据表明,冲突条件的反应时显著长于无冲突条件,表现出明显的干扰效应;脑电数据表明,在300-450ms内,反应冲突比无冲突诱发了一个更负的ERP成分(N300-450),主要分布于额顶部,偶极子溯源分析发现,这一负成分可能主要源于ACC;而刺激冲突与无冲突相比在350-450ms内,也诱发了一个更负的ERP成分(N350-450),该负成分可能主要源于丘脑附近。这一结果表明,刺激与反应冲突所涉及的大脑机制可能并不相同。

  • 标签: 侧抑制任务 反应冲突 刺激冲突 事件相关电位(ERPs)
  • 简介:历史是在思想之中得到把握的人类生存活动之整体。它不是一般的过去,而是有意义的、能被我们所理解的过去。而历史虚无主义就是对这种整体意义的一般否定。虚无主义并不是泛泛地关注于“无”本身,而是要将一切存在者在根据或结果上归结为“无”。它是一般的、普遍的东西,是消灭了内在结构与自身发展的东西,是可以被想象出来的最为一般的无规定性的东西。

  • 标签: 历史虚无主义 种类 整体意义 生存活动 一般否定 内在结构
  • 简介:类型文学的角度来说,王小波的小说创作是严肃文学、纯文学、精英文学,有后现代小说文本的特质,具有独创性,也就是充分的反类型化;但其小说的题材、结构、人物塑造、美学风格等方面则有类型化的因子。从本体意义上来说,王小波小说就是在类型化和反类型化的矛盾张力中发展的。一方面,其小说题材的趣味和刺激性、故事情结的戏剧性、人物塑的模式化,在显性的层面上难逃俗趣;另一方面,其小说通过运用影射与戏仿、开放叙事空间的构筑以及文体的杂糅等手段,在隐性层面上具有了反类型化的雅韵特质,使得俗趣和雅韵在王小波小说中超越雅与俗,满足了读者的多层次需要。

  • 标签: 小说诗学 严肃文学 王小波 雅俗 人物塑造 小说题材
  • 简介:采用边界范式,以60名小学生为被试,探讨了小学生不同词语类型的预视效应。结果表明:(1)五年级学生表现出更高的阅读效率;(2)预视类型的主效应显著,出现明显的预视效应;(3)不同词语类型的预视效应差异不显著;(4)未出现副中央凹-中央凹效应。研究结果支持阅读眼动的序列加工模型。

  • 标签: 中文阅读 预视效应 边界范式 小学 眼动
  • 简介:目的:了解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其依恋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采用修订后的成人依恋自陈量表与孤独感(UCLA)量表,对300名在校大学生调查研究,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偏中高孤独水平占72.3%,依恋类型与孤独感呈显著相关。结论:大学生多以惧怕型依恋为主,依恋类型和孤独感密切相关。

  • 标签: 大学生 依恋类型 孤独感 相关
  • 简介:一、班级性格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具有独特而又稳定的个性特征。班级和人一样,也存在着性格,即具有稳定的、有别于其他班级的,并在各个方面都能体现出来的特征。马卡连柯认为,教育工作的基本对象是集体,而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是集体教育,为此,必须建立合理的集体,建立集体对个人的合理影响。也就是说,每一个班级都存在学生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外部之间的融合过程,而个体性格、个体心理及个体情绪因素的不断融合将最终表现为群体的面貌、气质与信念,这就是班级性格,而良好的班级性格能内生出一种极好的教育力量,使每个班级成员都受益。

  • 标签: 气质类型 班级性格 班主任
  • 简介: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和语义启动范式,考察身体清洁刺激启动后对道德纯洁词加工的影响及其内在神经机制,探讨身体清洁信息与道德纯洁信息的认知加工特征。研究通过启动词(清洁词VS非清洁词)与目标词(道德纯洁词VS非词)四类刺激类型在N400波幅和潜伏期上有无差异来进行判断。结果发现,启动词(清洁词VS非清洁词)与目标词(道德纯洁词VS非词)四类刺激类型所诱发的N400成分差异显著,与非清洁词-道德纯洁词相比,清洁词-道德纯洁词所诱发了更小的N400波幅。结果表明:身体清洁词与道德纯洁词之间存在紧密的语义联结。身体清洁词启动后,个体更关注道德纯洁信息。

  • 标签: 身体清洁 道德纯洁 N400
  • 简介:采用语音意识测验、语素意识测验、正字法意识测验和快速命名测验对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和阅读水平匹配组儿童进行测验。采用标准差切分法对阅读障碍的主要亚类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具有语音意识缺陷的人数比例最大,其次是正字法意识缺陷。结论: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主要亚类型为语音意识缺陷和正字法意识缺陷,快速命名缺陷和语素意识缺陷在汉语阅读障碍儿童中存在,但只是次要缺陷。

  • 标签: 发展性阅读障碍 阅读障碍亚类型 语音意识
  • 简介:在心理学研究中,等级评定量表是研究数据的常用测量工具。然而,研究者们使用的等级评定量表的版式并不一致,尤其表现在使用的反应项的数目不同。关于最佳反应项数目的研究只局限于从被试的最终反应结果来进行分析,而没有从被试对量表的反应过程来进行分析。根据前人相关文献,设计6种反应项的量表,并通过眼动实验来测量被试的信息处理过程。通过对反应时、净默认反应方式、极端反应方式和选项比例变化的综合比较,我们得出最佳的量表反应项数目是5。

  • 标签: 等级评定量表 反应项 反应时 注视持续时间
  • 简介:传统的技术经济预测原理与方法,面对复杂和不确定性现象的发生,其局限性日益显露出来,制约了人们预测的能力。以混沌理论为代表的复杂系统理论,有着不同于传统科学的视角和思维框架,并正在促进预测范式的转换。本文介绍应用混沌理论研究技术经济系统预测所取得的成果,阐述混沌理论关于预测的基本思想和假定,给出基于混沌理论的预测原理。

  • 标签: 预测 混沌 复杂系统
  • 简介:以20名青少年及45名中老年为被试,考察在目标和风险框架下,为自己和亲朋做决策时,人格特征与框架下决策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目标框架下,青少年为自己做决策时,宜人性、外倾性较强者更易做出检查身体的决定,开放性较强者更少决定检查身体;尽责性、神经质较强者越易出现决策偏差.风险选择框架下,青少年为亲朋做决策时,宜人性、开放性越强者越易出现框架效应.中老年群体中,人格特质对框架下决策的预测作用并不显著.

  • 标签: 框架效应 目标框架 风险选择框架 大五人格 年龄
  • 简介:本研究以高中生性别角色同化的现状以及各性别角色的人际关系水平为研究内容,其中,高中生性别角色同化的现状采用性别角色量表(CSRI一50)进行研究,在此之上结合人际关系心理诊断量表,研究不同性别角色类型的高中生的人际关系水平状况,并由此进行分析与讨论。

  • 标签: 高中生 性别角色 人际关系水平
  • 简介:尽管对形名修饰结构的句法生成与语义解释存在异议,但是学者们都将普通名词和形名结构本身赋予〈e,t〉的语义类型。因此,形名修饰结构的研究重心就落在了形容词的语义类型如何确定上。形名结构是自然语言中的普遍现象,而汉语形名结构则体现出自身的特点,比如形名结构中出现虚化成分“的”字等。混合范畴类型逻辑将多模态组合范畴语法的前提敏感特征带入了范畴类型逻辑,使得范畴类型逻辑可以更为准确地刻画自然语言现象,这种逻辑工具对处理汉语这一意合型语言无疑具有值得期待的前景。

  • 标签: 范畴类型逻辑 修饰结构 形名 汉语 成分 虚化
  • 简介:西方有着两千多年的听觉文化理论资源,其发展包括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古希腊时期逐渐形成的通过“看”来认识世界的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为视觉中心主义奠定基础;其次是德国古典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比较重视理性,将二元对立的对象性形而上学体系建设得近乎完善,继承古希腊时期用“看”,而不是“听”的方式认知,以哲学的角度而非艺术美学的角度建构理论体系;在此之后的现代时期,尼采、海德格尔等人反思传统形而上学的危害性,欲将人类从传统的视觉至上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用听觉来影响、平衡或者是替代视觉中心.

  • 标签: 听觉文化 音乐 形而上学
  • 简介:基于长期以来德育工作往往不是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现状,通过文献研究,结合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具体案例,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中学人本德育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当前学校提高德育实效性需要构建人本德育的观点,并为构建人本德育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 标签: 人本主义 人本德育 德育实践
  • 简介:采用多目标视觉追踪任务(MOT),探讨物体颜色特征对视觉追踪的影响,同时记录被试的眼动情况,探讨追踪过程中颜色特征对眼动模式的影响。结果发现,视觉追踪机制能够对物体的颜色特征进行加工,但加工程度受制于目标物与分心物之间的特征竞争关系。在物体颜色特征条件下,视觉系统采用知觉组织加工策略,以被追踪目标构成的多边形中心为注意中心。在对物体颜色特征的加工中,内源性注意与外源性注意相互影响。

  • 标签: 多目标视觉追踪 物体特征 眼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