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是胃癌高发地区.经过数十年的临床研究和经验总结,使我们认识到想提高手术治疗的整体疗效,必须不断增加早期胃癌的比例,同时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对每一病例,必须详细了解全身情况和肿瘤的局部情况.②根据术前各项检查及手术中仔细系统的探查,制定出适合该病例的合理根治性手术方案.③术中应遵循'解剖学基础'、'无瘤技术'、'整块切除'等肿瘤外科手术原则.④对不能根治的病例,争取作包括原发灶在内的'去负荷'切除术.

  • 标签: 胃癌 手术治疗 胃切除术 癌边缘 切除范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药品安全是人们一直关心的重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药物检测和质量控制也尤为重要。测量不确定度是评估药物试验和试验结果可靠性的最重要依据,有助于提高药物试验和试验过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在本文中,解释了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和含义,检测单位明确了质量控制的难点和优化方向,对药物进行了检测,提高了药物的安全水平。并分析了其具体应用测试中的测量不确定度。

  • 标签: 药检 测量不确定度 评价方法
  • 简介:摘要:中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原始技术资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多数中药都是天然产物,成分复杂,药理作用主要是调节靶,同一种药的不同成分在相应的治疗中的作用不同。例如,常用中药柴胡、柴胡皂苷D可提高肝癌小鼠的抗肿瘤能力,柴胡皂苷A对骨质疏松等疾病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柴胡多糖可提高巨噬细胞的表达,促进鼻咽细胞的杀伤能力,促进中药特定有效成分的提取和临床应用,有效提高疗效。传统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方法耗时、准确度低,急需有效解决。

  • 标签: 活性成分 靶点确定 作用机制
  • 简介:在检验机构,检测结果的符合性判断十分重要,尤其针对微量或痕量物质的检验显得最为突出,如有机溶剂残留、有关物质检验、中药加违禁西药、中药农药残留、药品中的有害元素以及无菌微生物检验等都存在对检验结果进行检出和未检出的判断。

  • 标签: 药物分析 检出限 低浓度 检验机构 有机溶剂残留 微生物检验
  • 简介:非劣效试验是旨在显示试验药物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不比阳性对照药物差的一种设计类型。近年来,由于安慰剂对照试验受到伦理学方面的限制,以及阳性药物的大量存在,使得非劣效试验设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遗憾的是在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善的指导原则的情况下,一些非劣效试验设计存在着包括适用条件不符合、阳性对照选择错误、界值的确定不合理等诸多问题。为此,本文结合国外的一些研究着重就非劣效试验中对照的选择和界值的确定进行总结和讨论,以期为在国内正确使用临床非劣效试验的设计提供参考。

  • 标签: 非劣效试验 对照 界值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行业的发展也迈向了一个崭新的台阶,伴随着药品种类越来越多,为避免有不达标的药品流入市场,开展药品检验工作是尤为重要的。在药品检验中为了保证检验的科学性与精准性可利用等效区间进行检验,基于此本文将深入分析药品检验中等效区间的确定方法与应用效果,为药品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药品检验 等效区间 确定方法 应用效果
  • 简介:中图分类号R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633-01摘要美洛西林是一种广谱抗生素,主要用于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变形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中敏感菌株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等感染。检查杂质并解析杂质结构是确保药物质量的重要步骤,ICH(Th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HarmonisationofTechnicalRequirementsforRegistrationofPharmaceuticalsforHumanUse)指南规定,原料药中含量超过0.1%的杂质必须进行结构鉴定。美洛西林酸作为合成美洛西林的原料药,其中含有的微量杂质直接影响美洛西林产品的质量。因此,美洛西林酸中微量杂质的分离与结构确认对美洛西林酸质量控制和用药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探索影响杂质产生的因素,对美洛西林酸中的微量杂质进行分离并对其进行了结构确证。本研究为美洛西林酸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益的数据,同时也为其他药品中微量杂质的分离和结构确认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标签: 美洛西林酸杂质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1MS1153。摘要目的为面部骨性不对称畸形患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方案,实现面部不对称畸形的定点,定位,定量诊断。方法利用CT三维重建图像,通过人工定点方法选择3个位于面部中线上的解剖标志点构建正中矢状面,提出一种定位容易,可重复性好的构建人体正中矢状平面的方法,为后续的角度及线距测量奠定基础。近年,随着颜面审美要求的提高,患者对其面部对称性的关注日益突出。因此,如何为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治方案是当今正畸、正颌外科学发展的热点。研究颅面结构对称性的方法有很多,如直接观察、人类学测量、头颅定位后前位片,面部照片的间接测量、三维立体摄影测量术、X线立体照相术、激光扫描技术、CT、核磁共振等均可用于颅面部不对称性的分析。[1]以上方法无论三维与二维均为正中矢状面两侧对应部位的线距,角度,面积的测量与比较。也就是必须首先在正中矢状面两侧分别定点。因此正中矢状平面的确定非常重要。虽然关于正中矢状面确定方法很多,但目前尚无公认的对于诊断颅面部不对称畸形较理想的正中矢状平面,本研究提出一种新的确定人体颅面部正中矢状平面的方法

  • 标签:
  • 简介:有效数字是在测量中所能得到的有实际意义的数字。一个有效数字构成的数值,只有末位数字是估计数字,其他均为准确数字。有效数字与测量仪器的灵敏度有关,如天平的敏感度为0.1mg,那么称重结果12.34mg中,12.3mg为准确数字,0.04mg为估计数字,2项合在一起组成有效数字。

  • 标签: 数值 测量仪器 灵敏度 敏感度 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听诊法确定气管导管套囊压力的效果。方法120名择期全麻手术患者,ASAⅠ-Ⅱ级,性别不限,气管插管后随机分M组和T组,每组60例。M组采用经验法给气管套囊注气,T组采用听诊法给套囊注气,然后两组均用压力换能器测定套囊压力,确定无漏气后机械通气静吸复合麻醉下完成手术。术后24h对患者进行访视,记录患者咽痛、咳嗽、咳痰、声音嘶哑及血丝痰情况。结果M组套囊压力明显高于T组(P<0.05),M组患者术后咽痛、咳痰、声音嘶哑发生率明显高于T组(P<0.05)。结论听诊法确定气管导管套囊压力可在合适的套囊压力下封闭气道,又能明显减少插管后气道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听诊法 气管导管 套囊 压力
  • 简介:什么是不确定感?不确定感通俗地说就是一件事对我们很重要,但是我们自己却无法左右它的发展,或当我们还不知道它的最终结果是好是坏时,我们内心产生的一种感觉。

  • 标签: 焦虑 外科护理学 医学心理学 心理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全口义齿修复中三种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方法方法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40例颌牙列缺失患者为探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A(哥特式弓轨迹顶点)、B(哥特式弓轨迹顶点前1mm)、C(直接咬合法)方法,且对比三种确定水平方法的有效性。结果从左右侧颌力百分比差值角度分析,A法和B法调颌前、后不存在差异性,C法存在差异性;从颌力中心点到中线的距离角度分析,C法调颌前、后存在差异性,A法和B法不存在差异性;从咬合接触时间角度分析,C法和B法调颌前、后不存在差异性,A法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确定水平颌位关系时,使用哥特式弓轨迹顶点前1mm法,能够促使患者全口义齿关节协调一致,利于咀嚼肌功能的发挥。

  • 标签: 全口义齿修复 三种确定水平 颌位关系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确定立体定向放疗(SRT)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计划处方等剂量线(IDL)的方法方法选取8例SRT脑转移瘤患者,靶区体积范围3.5~11.7 cm3(中位数6.1 cm3)。采用VMAT技术,首先对每一个靶区设计相同处方剂量的参考计划。然后,采用原靶区内收一定几何边界生成的新靶区来进行优化计算,从而得到不同IDL的计划。研究不同靶区达到最优IDL范围所需内收的最小几何边界。结果所有靶区达到最优IDL范围所需内收的最小边界均为4或5 mm,其得到的平均IDL为(66.05±0.02)%。最优IDL计划同参考计划相比,平均梯度指数(GI)从4.05±0.39下降到3.37±0.24,下降了20%(Z=-2.521, P<0.05)。正常脑组织中V40、V30、V5以及平均剂量分别下降了11.5%(Z=-1.973, P<0.05)、7.2%(Z=-2.105,P<0.05)、12.8%(Z=-2.521,P<0.05)以及8.1%(Z=-2.382,P<0.05),V20、V10以及适形度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靶区内收生成新的靶区进行计划设计的方法可以用于SRT-VMAT计划IDL的优化。靶区内收4或5 mm进行计划设计可以使IDL达到最优范围,从而可以降低GI值以及更好地保护正常脑组织。

  • 标签: 立体定向放疗 处方等剂量线 VMAT 脑转移瘤
  • 简介:摘要:本个人成长分析报告由自我成长分析、职业行为分析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自我成长分析,描述成长环境以及典型生活事件对成长中的影响;第二部分职业行为分析,分析我为什么喜欢这个职业以及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做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

  • 标签: 个人成长分析 心理学 心理咨询师
  • 简介:摘要:疾病诊疗过程中存在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是相对的,也是相互并存的,面对人类生命和医学的复杂,医者们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全面了解患者信息、采用多种诊断方法、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加强多学科协作、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和教育,完善反馈机制,提高疾病诊疗过程中的确定性,降低其不确定性。

  • 标签: 诊疗过程 确定性 不确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分析常规生化检验不确定度测量中,3种评定方法的结果和作用。方法:研究选取检验科生化室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的80例生化检验病例为观察对象,均接受常规生化检验,并经3种评定不确定度,统计分析各项指标检验结果及不确定度差异。结果:3种方法的生化检验指标不确定度测量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AACB法用于常规生化检验不确定度测量的结果最为准确可靠,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生化检验 不确定度 自上而下法 AACB法 国内文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