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患者女,22岁。左大腿褐色斑片伴毛发增多22年。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深层可见大量纵横交错的肿瘤组织,增生细胞大多呈梭形,平行排列,胞浆嗜伊红染色;部分细胞大小不完全一致,未见核分裂像,肿瘤组织内可见散在的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中央可见较多散在毛囊。免疫组化染色示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阳性。诊断:先天性平滑肌错瘤。

  • 标签: 平滑肌错构瘤 先天性 文献复习
  • 简介:患者女,31岁。右前臂屈侧暗红色斑块伴疼痛、多汗3年。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中下层可见丛状分布、数目增多的成熟小汗腺腺体,并见丛状分布的血管增生伴成熟管腔形成。诊断:小汗腺血管瘤样错瘤。

  • 标签: 错构瘤 小汗腺 血管瘤样
  • 简介:一71岁韩国男性前额出现孤立的红色斑块。该斑块出现已有1年,并缓慢增大。体检发现前额上正中线部有一轻微隆起的、1.5cm×1.5cm红色斑块。体力活动或情绪应激反应均不诱发该斑块出汗。皮损无疼痛或触痛。患者前额部无外伤史。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外分泌腺数目增加,真皮深部和皮下组织血管沟扩张。免疫组化检查显示外分泌腺对S100和癌胚抗原(CEA)染色呈阳性,血管沟对抗第Ⅷ因子相关抗原染色呈阳性。上述结果符合小汗腺血管瘤性错瘤的诊断。随访1年皮损无改变。

  • 标签: 血管瘤性错构瘤 小汗腺 前额 迟发性 癌胚抗原(CEA) 第Ⅷ因子相关抗原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15岁,双手近端指关节肿胀3个多月。3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右手中指近端指间关节两侧肿胀,逐渐加重,随后右手食指、无名指,左手中指、无名指均出现类似症状,持笔受影响而来就诊。患者平素健康,无慢性疾病史。无家族史,父母非近亲结婚。体格检查:患者发育正常,足关节及四肢大关节未见异常。

  • 标签: 厚皮指症 皮肤组织病理 临床表现
  • 简介:报告1例骨膜增生厚症。患者男,31岁,因“头面部、手足皮肤增厚,双侧膝、踝关节肿胀10余年”就诊。皮肤科检查:头面部皮肤增厚,手足皮肤增厚肥大,双侧膝关节、踝关节肿胀。X线显示双侧股骨及胫腓骨内外侧骨皮质明显增厚、关节腔积液。诊断为骨膜增生厚症。

  • 标签: 骨膜 增生 厚皮症
  • 简介:报告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瘤病Ⅲa型1例。患者男,70岁。躯干部大片色素性皮疹70年。皮肤科专科查体:后腰背部右侧大片暗红色斑片,边缘逐渐移行为正常皮肤,压之褪色,部分可见毛细血管扩张,符合鲜红斑痣表现;胸腹部、右后背上方和腰部后正中线左下侧可见淡褐色斑片,境界清楚,表面散在大小不等的棕褐色斑点,符合斑痣表现。本病一般不需治疗,鲜红斑痣和斑痣可采用红宝石或Q开关脉冲染料激光治疗。

  • 标签: 斑痣性 错构瘤 色素血管性
  • 简介:报告2例女性外阴血管角瘤,患者分别为58岁和69岁,临床表现均为大阴唇出现多个紫红色、蓝黑色类圆形丘疹。病理表现均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不规则增生,真皮浅层可见扩张的血管腔,内充满红细胞。诊断:血管角瘤。

  • 标签: 血管角皮瘤 女性外阴
  • 简介:性骨膜病又称骨膜增生厚症、特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是一种罕见的皮肤病,病因不明。其临床特征包括皮肤增厚、回状颅、骨膜肥厚、关节肿胀、杵状指(趾)等。现将我院最近诊断的一例厚性骨膜病报告如下。

  • 标签: 厚皮性骨膜病 症状和体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68岁,因“右下颌部肿物10余年加重4个月”就诊。患者10余年前右下颌出现1个米粒大小类侧形的黑色肿物,增大缓慢,无痒痛不适,术曾诊治。4月前开始发现黑色肿物表面破溃,中央逐渐长出淡黄色疣状赘生物,一直不愈,

  • 标签: 皮内痣 寻常疣
  • 简介:柚皮具有抗氧化、抗炎、抑菌、抗过敏、吸收紫外线等作用,在皮肤美容中具有广阔市场及发展前景。本文通过整理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柚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柚皮 皮肤美容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48岁。主因左手中指近端指间关节两侧梭形肿胀伴皮肤增厚、粗糙5年,于2011年4月2日来我科就诊。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手中指近端指间关节两侧肿胀,周围皮肤逐渐增厚、粗糙,但无关节疼痛,手指关节活动正常。近1年有局部反复摩擦病史,未予诊治。患者既往体健,家族

  • 标签: 厚皮指症 局限型
  • 简介:目的研究局部瓣在面部皮肤手术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83例面部皮肤肿物患者,切除后设计局部瓣进行缺损修复,观察术后伤口愈合情况,术后6个月随访修复效果。结果除5例出现伤口分泌物或浅表溃疡外,其余均1期愈合。术后6个月随访到71例,恢复效果均较满意。结论局部瓣是修复面部皮肤手术缺损的理想选择。

  • 标签: 局部皮瓣 修复 面部
  • 简介:目的:了解牙源性瘘临床特点,减少误诊。方法总结2011年3月—2014年2月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牙源性瘘临床特点、误诊、治疗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9例因面部皮损到皮肤科就诊的患者,经口腔科治疗牙病后,皮损均治愈。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牙源性瘘患者常因牙齿症状不明显而在皮肤科、外科等诊治,最终被误诊、漏诊。早期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可使患者避免服用不必要的抗生素及手术治疗。本病应与多种皮肤病相鉴别,接诊时应详细询问病史。

  • 标签: 皮瘘 牙源性 临床分析
  • 简介:报告1例儿童线状IgA大疱性病。患儿,女,8岁。全身红斑、水疱伴痒6个月。皮肤组织病理:表皮下疱,疱内嗜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真皮乳头保持完整,血管周围淋巴组织细胞浸润。免疫荧光:基膜区IgA线状沉积。诊断:儿童线状IgA大疱性病。

  • 标签: 儿童 线状 IGA
  • 简介:坏疽性脓病是一种反应性炎症性皮肤溃疡,为副肿瘤性皮肤损害,伴发肿瘤多为血液系统肿瘤、淋巴瘤,实体性肿瘤少见,我院2017年11月诊治1例疑诊为糖尿病手感染的坏疽性脓病合并肾脏肿瘤远处转移的病例,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男,60岁,因"口渴多饮8年,消瘦4个月,右手背部溃烂15d"于2017年11月21日入住内分泌科。

  • 标签: 坏疽性脓皮病 肾脏肿瘤 糖尿病感染
  • 简介:线结位于切口内的内双层缝合法作为标准缝合技术,十多年来在美容外科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该技术由一个浅层和一个深层的真皮连续缝合组成的内双层缝合组成,除了长度大于40cm的长切口之外,没有内定位缝线,

  • 标签: 双层缝合 缝合技术 切口 皮内 美容外科 连续缝合
  • 简介:报道1例单发的肢端型血管角瘤。患者,女,64岁,右手无名指腹起紫红色角化性斑丘疹约8年,病理组织示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充血,部分被向下延伸的表皮突所包绕。

  • 标签: 血管角皮瘤 肢端型
  • 简介:目的探讨局部瓣修复面部基底细胞癌(basalcellcarcinoma,BCC)切除后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基底细胞癌患者在全麻或局麻下,行皮损扩大切除,根据缺损的大小、部位、深度采取各种局部瓣修复创面,术后观察瓣成活及外观。结果62例面部皮肤缺损,瓣修复成活良好、美观,达到了较理想的效果。结论通过局部瓣修复面部基底细胞癌术后皮肤缺损,结果满意,瘢痕不明显。

  • 标签: 皮瓣 面部 基底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