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N(2)-L-丙胺酰-L-谷氨酰胺治疗重症患者功能障碍效果.方法将96例重症并发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给予外营养治疗,观察组外营养液中加入N(2)-L-丙胺酰-L-谷氨酰胺0.4g/kg·d,对照组采用传统外营养液,疗程均为10d.治疗前后采用LIFE评分及APACHE-Ⅱ评分对两组患者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LIFE评分及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患者降低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患者功能障碍早期给予N(2)-L-丙胺酰-L-谷氨酰胺治疗,能有效地预防肠道黏膜萎缩,增强小肠和结肠黏膜细胞活性,改善肠道结构和吸收功能.

  • 标签: N(2)-L-丙胺酰-L-谷氨酰胺 重症患者 肠功能障碍 疗效
  • 简介:家族高胆固醇症(familialhyperch01esterolemia,FH)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基因变异是该病发病重要原因之一。其临床常见特征主要是血浆低密度胆固醇(LDL-C)升高,皮肤/肌腱黄瘤出现和早发冠心病(CAD)。FH患者患CAD风险极高,因此早期做出正确诊断并同时给予适当治疗控制LDL-C水平是至关重要,这些成为全世界亟待解决问题,本文对目前国内外FH致病变异基因,FH诊断标准、治疗目标及治疗方法研究进展做了相关综述,期望该文对FH患者提供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案有一定

  • 标签: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载脂蛋白B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 人类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 冠心病(CAD)
  • 简介:目的探讨和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临床效果,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80例,两组均给予营养支持、糖皮质激素治疗、吸氧、止咳、化痰、平喘以及抗感染和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72h动脉血气以及生命指征.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24h、72h后动脉血气以及生命指征都较治疗前改善.且实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可以很好地改善呼吸情况、提升呼吸舒适度,延缓病情发展,同时还具有快捷方便、无创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慢性肺阻塞性疾病 治疗
  • 简介: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老年期痴呆类型。人们对此病认识越来越深入,但迄今针对AD药物治疗种类尚比较有限,且总体欠缺规范化。本文对AD合理用药进行了较系统讨论,以期通过相对合理化用药尽可能改善或延缓AD症状进展。

  • 标签: 老年人 阿尔茨海默病 治疗
  • 简介:目的:比较难治胃食管反流病(RGERD)与非RGERD食管动力特点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消化科进行高分辨率食管测压GERD患者86例,其中RGERD组44例,非RGERD组42例,比较2组患者食管动力特点差异。结果:RGERD组与非RGERD组食管下括约肌(LES)长度分别为(2.6±0.7)和(3.5±0.9)cm,LES静息压分别为(16.3±8.0)和(20.3±8.6)mmHg(1mmHg=0.133kPa),远端波波幅分别为(65.7±30.1)和(80.1±34.9)mmHg,食团内压(IBP)分别为(11.6±4.0)和(13.6±3.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8、2.235、2.044、2.400,均P〈0.05)。2组LES残余压、蠕动波持续时间、远端收缩积分(DCI)、收缩前沿速度(CFV)、远端收缩延迟(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小型蠕动中断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大型蠕动中断百分比和无效吞咽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LES长度较短、LES静息压偏低、远端波波幅偏低、IBP偏低及小型蠕动中断百分比增加是RGERD主要食管动力障碍,调控这些因素或许可以为RGERD治疗提供新方向。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 食管动力
  • 简介:目的总结我中心对心脏术后出现高胆红素症患者使用血浆置换治疗经验。方法2012年2月-2014年7月2800例心脏术后患者中,有6倒(0.2%)出现肝功能衰竭,并出现持续严重高胆红素症,对这6例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患者均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包括心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及呼吸衰竭。结果6例患者共进行10次血浆置换治疗。每次血浆置换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TB)、结合胆红素(CB)、谷丙转氩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有一定下降,其中TB和CB下降可显著下降(具体结果加P值);血细胞、白蛋白、肾功能、电解质变化不明显。在治疗1-2次后3例患者治疗有效,TB在数天内降至100umol/L左右(P〈0101),余3例患者胆红素升至治疗前水平。6例患者中4例死亡(2例成功更重要,应该写:经过血浆置换治疗,2/6例最终抢救成功,….出院?)。结论心脏术后出现严重高胆红素症常患者预后差,装置换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清胆红素,对预后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血浆置换 心脏术后 高胆红素血症 多脏器功能衰竭
  • 简介: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一种临床上最常见持续心律失常,发病率高,危害大。近年来,房颤非药物治疗取得了较快发展,其中肺静脉隔离(PVI)就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这种方法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治愈率较高,而在持续房颤和长时程房颤患者中疗效一般。本综述主要探讨针对持续房颤患者最新辅助消融策略及其机制,包括线性消融、复杂碎裂心房电位(CFAE)消融、神经节(丛)消融、主频率消融、转子消融和与房颤触发相关其他解剖位点消融。

  • 标签: 心房颤动 消融技术 辅助消融
  • 简介:老年耳聋已成为影响我国老年人生活质量最主要慢性病之一。助听器是目前帮助听力损失老年人克服交流障碍主要手段。在我国,数字助听器已逐渐取代模拟助听器并且体现出了更好效果。但是老年听力损失患者中使用助听器比例仍然很小。人工耳蜗植入也已被应用在老年患者中。我国针对老年人听力康复服务还有较长路要走。

  • 标签: 老年人 听力损失 听力学 听觉干预 听力康复
  • 简介:目的:建立以超声、检验和临床等多项指标诊断甲状腺囊实结节恶性病变综合预估模型。方法对662个经手术证实病理甲状腺囊实结节超声、检验及临床信息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风险预估模型,并应用ROC曲线评价模型预测诊断效能。结果建立模型为:Z=-3.60+1.40X2+2.47X3+1.05X4+0.57X9+0.07X10+1.02X12(X2为结节内部偏心锐角结构,X3为微钙化,X4为囊实交界面,X9为实部分回声,X10为促甲状腺激素,X12为性别);M=eZ/1+eZ(M为结节恶性概率,e为自然常数2.72)。用该模型对262个验证组进行预测,准确率为96.95%,敏感度为100%,漏诊率为0%,特异度为96.68%,误诊率为3.32%,阳性似然比为30.12,阴性似然比为0。该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8,说明其具有较高诊断效能。结论该预估模型对预测甲状腺囊实结节良恶性具有较高准确率。据M值(M≥0.5预测结节为恶性,<0.5为良性)对甲状腺囊实结节良恶性进行评估。

  • 标签: 甲状腺囊实性结节 回归分析 预测
  • 简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有望治愈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唯一治疗手段,但因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合供体缺乏而受到严重制约。对于HLA相合非亲缘无关供体,不到30%患者能够寻找到合适供者,尤其是稀有人种因受种族背景等影响,找到合适供体概率更低。

  • 标签: 非血缘脐血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血液病
  • 简介:血管疾病是一类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疾病,急性脑血管病又称为脑卒中。老年卒中患者较青年卒中患者预后较差。规范化诊疗有利于降低其死亡率和致残率。药物治疗为脑血管病治疗主要方式之一,但老年人存在代谢慢、血管弹性差、常并发多器官疾病等特点,应考虑其特殊给予合理用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和脑出血(ICH)为老年人中最常见血管病,本文主要针对其合理药物治疗进行总结和概述。

  • 标签: 脑血管障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脑出血 药物疗法
  • 简介:目的了解和掌握老年人马蜂蜇伤临床特点和发病规律,以有效提高急性马蜂蜇伤抢救成功率。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竹山县人民医院收治马蜂蜇伤病例共221例,根据年龄分为两组,老年组(年龄≥60岁)56例,非老年组(年龄<60岁)165例,对两组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预后转归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马蜂蜇伤,老年组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依次为:肝脏55.36%,心血管32.14%,非老年组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依次为:肝脏56.97%,心血管36.97%;老年组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共有35例,发生率62.50%,非老年组共有94例,发生率56.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器官功能障碍死亡老年组2例,病死率5.71%,非老年组2例,病死率2.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急性马蜂蜇伤中毒致器官功能障碍老年患者、非老年患者均以肝脏和心血管最多见;老年患者、非老年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后病死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马蜂 咬伤和蜇伤 中毒 老年人 器官功能障碍
  • 简介:肿瘤血管生成是指肿瘤细胞诱导毛细血管生长以及在肿瘤中建立血液循环过程。肿瘤组织中大量新生血管是恶性肿瘤标志之一。1971年Folkman[1]首次提出肿瘤生长依赖于血管生成,如能阻断肿瘤血液供应,肿瘤可因缺乏供而缩小或消退。此后,抗血管生成治疗从调节肿瘤血管生成过程、阻断或抗血管生成、干扰或改变肿瘤血管生成微环境等多个角度,抑制肿瘤发生、发展。

  • 标签: 抗血管生成 胃癌 结直肠癌 靶向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在孤立肺结节(SP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价值。方法:收集就诊于我院门诊SPN患者29例,64排螺旋CT胸部平扫后三维重建,并与常规胸部CT平扫对比分析。结果:29例患者中良性结节11例,恶性16例,排除诊断2例。毛刺和血管集束征检出率在胸部CT三维重建中均高于普通胸部CT平扫(均P〈0.05)。结论:胸部CT三维重建在观察SPN形态学方面优于普通胸部CT平扫,对SPN良恶性鉴别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CT三维重建 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评价白介素17E(IL-17E)对过敏哮喘患者嗜酸粒细胞作用。方法:以流式细胞检测方法检测14例过敏哮喘患者、15例过敏非哮喘患者、14名无过敏正常人嗜酸粒细胞IL-17E及受体表达,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IL-17E水平,并比较了不同组别间差异。结果:过敏哮喘患者血浆IL-17E水平[145(64~290)ng/L]显著高于无过敏正常人群[21(0~116)ng/L](P=0.012)。血浆IL-17E水平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呈显著负相关(r=-0.443,P=0.003)。嗜酸粒细胞表面IL-17E特异性受体IL-17RB表达在过敏哮喘患者中[43.08%(33.96%~59.98%)]显著高于过敏非哮喘患者[11.98%(6.33%~27.11%)](P=0.002)和无过敏正常人群[17.70%(10.97%~38.9%)](P=0.01),IL-17RA表达也在过敏哮喘患者中[97.94%(94.25%~98.74%)]显著高于过敏非哮喘者[86.60%(27.48%~97.64%)](P=0.036)和无过敏正常人群[93.24%(42.38%~97.36%)](P=0.027)。嗜酸粒细胞表面IL-17RB表达与IL-17RA表达相关(r=0.809,P=0.001)。过敏哮喘患者血浆IL-17E水平为145(64~290)ng/L,显著高于无过敏正常人群[21(0~116)ng/L](P=0.012),但与过敏非哮喘者[80(42~156)ng/L]比较无显著差异(P=0.275)。结论:过敏哮喘患者血浆IL-17E水平、嗜酸粒细胞表达其受体IL-17RA和IL-17RB增高,提示IL-17E在过敏炎症中嗜酸粒细胞活化中发挥作用。

  • 标签: 过敏性哮喘 嗜酸粒细胞 白介素17E 白介素17受体A 白介素17受体B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DCE-MRI)对卵巢肿瘤血管生成及侵袭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卵巢肿瘤患者术前且未经治疗DCE-MEI影像资料,据药物动力学模型获得病灶对比剂容积转移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Ve)值,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卵巢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并对DCE-MRI参数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VEGF与MMP-2表达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0.05);卵巢恶性肿瘤Ktrans与Ve均值亦明显高于良性肿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trans、Ve与VEGF、MMP-2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DCE-MRI能够无创在体评价卵巢肿瘤血管生成及侵袭情况,对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磁共振动态增强 卵巢肿瘤 血管生成 侵袭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2
  • 简介:益生菌是一类能使其宿主获益活体微生物,应用广泛,但目前并没有大数据支持其临床应用。很多临床研究证实了不同益生菌防治抗生素相关腹泻(AAD)有效,但基于近年数据,回答益生菌是否可降低老年人AAD发生科学依据尚显薄弱。总的来说,益生菌有着非常好安全记录,特定人群包括AAD患者使用益生菌将会获益,但需要个体化。

  • 标签: 老年人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益生菌
  • 简介:隆突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protuberans,DFSP)是发生于真皮和皮下间叶组织低度恶性肿瘤,其多发生于真皮。Darier和Ferrand于1924年首次报道DFSP[1],其可发生于身体上任何部位皮肤,但以躯干和四肢最为常见,而发生于乳腺皮肤者实属罕见。对于DFSP治疗,外科手术完全切除是必要,但在切除具体范围上还没有达成共识[1]。NCCN指南推荐应用扩大切除或显微外科技术对肿物进行完全切除,达到阴性切缘为2~4cm,是治疗最佳选择[2]。本文报道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2014年4月收治1例乳腺DFSP患者,并分别检索国内文献报道较完整临床资料12例,对DFSP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分析。

  • 标签: 乳腺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呼吸阶梯治疗急危重症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急危重症患者21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纽和对照组,每组10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呼吸支持,观察组给予呼吸阶梯治疗。对两组呼吸支持方式、呼吸复苏率及呼吸稳定时间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呼吸支持方式基本类似,应用最多均为鼻导管吸氧、呼吸机支持和复苏体位(P〉0.05);观察组呼吸复苏成功率为81.13%,明显高于对照组66.04%(P〈0.05);观察组呼吸稳定时间为(42.26±4.31)min,显著短于对照组(56.17±4.28)min(P〈0.05)。结论急诊呼吸阶梯治疗急危重症患者,可明显提高呼吸复苏成功率,缩短呼吸稳定时间,值得推广与使用。

  • 标签: 急危重症 呼吸阶梯性治疗 急诊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急诊呼吸阶段治疗急危重症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呼吸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急诊呼吸阶段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复苏率、呼吸稳定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复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稳定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急诊呼吸阶段治疗急危重症患者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呼吸复苏率,加快呼吸稳定,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 急危重症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