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临床检验科的职能是准确、迅速、及时地为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检验信息。临床检验“危急值”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会失去最佳抢救时机,造成严重后果[1]。因此,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建立是十分重要的。

  • 标签: 危急值 报告制度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生化检验前过程对检验质量的影响,并进行分析,从而提高检验质量和作用,有效的保证检验前过程质量。方法对该院进行生化临床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在生化检验前过程对检验质量的影响进行实验、分析和总结,分为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结果质量的保证工作不是非工作人员可以控制的,所以检验前过程对检验质量的影响是主要环节,也是影响临床生化治疗结果的主要原因。结论临床生化检验分析前的准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从临床医生的申请单、样本的采集、检测仪器的矫正、检测方法的选择、患者自身的心理因素等这些无不影响着生化治疗,所以分析临床生化检验前过程对检验质量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步骤也是生化治疗的可靠保障,有利于减少实验误差从而提高检验质量

  • 标签: 临床生化 检验前 检验质量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生化检验前及检验质量控制结果。方法将82例接受生化检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实行常规生化检验,观察组实行质量控制生化检验。结果在检验结果失误率上,观察组9.76%,与对照组29.27%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质量控制能提高生化检验准确性。

  • 标签: 生化检验 质量控制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导致生化标本在临床检验中结果出现异常的主要原因,并总结在检验前应该实施的质量控制措施。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生化检验的体检者及病人300名,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操作生化检验,观察组患者严格进行检验前后质量控制进行生化检验,记录患者有关生理功能指标,并与临床相比较,比较两组样本采集实效性、重现性及误差值。结果观察组与临床不符例数误差值明显小于对照组,重现性及有效性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检测前后的质量控制不但可以提高检测的实效性还能减小误差值,提高重现性,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

  • 标签: 质量控制 检验前 临床检验 生化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生化检验标本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站检验科进行生化检验不合格的生化标本180例,对以上标本的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标本进行复测或者重新采取标本检验,对存在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标本溶血、采血前患者的准备不当、药物的影响、血清样本在样本杯中凝集、生化检验标本放置时间过长等均是造成生化检验质量的标本误差的主要原因,分别占比21.7%、27.8%、20.6%、14.4%以及15.6%。结论影响生化标本检验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必须要提高生化检验标本的质量控制水平,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和科学。

  • 标签: 生化检验标本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临床检验科作为医疗机构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疾病的诊断、治疗效果评价以及健康体检等日常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诊断不同的实验室指标设定合理的危急值并给出报告制度,对于提高患者的诊断率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设置检验科危急值和报告制度的重要性,在具体展开论述的过程中首先从临床检验科危急值的定义及其设置危急值和报告制度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临床检验科危急值和报告制度设置过程存在的问题,最后论述了设置检验科危急值和报告制度的合理化建议并进行了小结。

  • 标签: 检验科 危急值 报告制度 重要性
  • 简介:摘要医学检验分析前阶段又叫做检验前过程,分析前阶段质量的保证是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率和保证临床实验室质量的最重要环节。有学者对检验出现错误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得出[1,所有分析原因不准确的检验报告中,有70%是源于分析前程序的不规范。这就说明保证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就是保证检验结果是否准确的先决条件。所以,分析前质量的保证,有利于减少误差,提高检测的质量

  • 标签: 检测分析前 质量保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响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针对100例医学检验分析前不合格样本进行分析,探究其质量受到影响的可能性因素,该100例样本均为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间采集。结果100例不合格样本存在的影响因素包括检验的申请单缺乏规范、患者自身饮食影响、患者服药影响、患者运动影响、抗凝容器的影响、标本放置过久影响。结论影响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分析发现,其包括患者样本采集前的自身因素、样本采集和保存不当的相关因素、以及检验前送检时间因素等,临床在控制其质量时应该制定相应的标准,针对相关执行操作的医护人员均做好岗前培训,要求按照相关规范对患者进行叮嘱,并及时送检,确保样本的质量

  • 标签: 医学检验 分析前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质量控制是食品理化检验工作的核心,为保证食品理化检验数据的准确、可靠,现就食品理化检验质量控制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从实验分析前、实验分析中、实验操作流程、实验分析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结果实验分析前,对实验环境、仪器设备、实验用具、实验用水及试剂纯度等按要求进行控制;在实验分析环节对物品称量、标准溶液配置、试样测定等进行控制;实验流程上严格按照GB标准分析步骤进行操作;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误差检验等进行控制。结论将质量控制贯穿于食品理化检验分析操作的始终,从而保证食品理化检验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可靠性。

  • 标签: 食品 理化检验 质量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免疫检验中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的临床价值以及质控措施。方法观察组为检验科进行质量控制的免疫检验血样100份,对照组为未进行质量控制的免疫检验血样100份。将两组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INS、AFP、血清C-P、CEA、CA199、CA125、CA724等免疫生化指标的变异指数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应用在临床免疫检验中能够减少数据偏差,促进免疫检验准确性的提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临床免疫检验 免疫检验分析 质量控制 质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细胞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到我院就诊做血液细胞检验的患者100例,每例患者分别抽取静脉血和末梢血,分为静脉血组和末梢血组,每组100例,分析不同的采血方法及不同时间段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数据之间的差异。结果静脉血和末梢血血细胞检测的几项参数均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标本放置时间愈长血液细胞数据参数准确性愈低。结论不同的采血方法及待检时间均会对血液细胞检验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应加强血液细胞临床医学检验管理力度,从而提升血液细胞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水平。

  • 标签: 血液细胞检验 临床医学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血液样本检验质量结果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2016年10月-2017年3月的3000例血液检验对象资料,统计不合格的血液样本,分析及总结影响结果质量的相关因素,并制定一些应对措施。结果3000份血液样本中,共检出八份样本结果不合格,不合格率为0.27%(8/3000)。其中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采集方法不当、保存时间/温度不当与采血量不足、送检不及时,所占比重依次为50%(4/8)、25%(2/8)、12.5%(1/8)和12.5%(1/8)。结论血液样本容易受采集方法、保存时间/温度及采血量等因素干扰而影响检验结果质量,对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非常关键。

  • 标签: 血液样本 检验质量结果 影响因素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3月~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检验,观察组运用质量控制,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检验指标和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将质量控制运用在免疫检验中效果显著。

  • 标签: 质量控制 免疫检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临床生化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的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8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集血液样本,给予生化检验,自2015年1月起实施质量管理,对比管理前后的质量。结果质量管理后,检验符合率高于管理前,同时医护患满意度高于管理前,差异显著;经分析显示,临床生化检验技术与科室温度、湿度、操作规程、洗液更换、试剂平衡时间等有关。结论临床生化检验技术经质量管理,保证了检验准确性,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 标签: 临床生化检验技术 质量管理 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学检验质量管理在临床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当前医学检验质量管理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结果临床医学检验质量中存在临床医学质量管理中管理意识较差、医学检验人员与临床医生之间缺少良好的沟通、临床检验环境落后、检验人员临床检验质量管理体制不足。结论目前我国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完善,从而更好的为医学诊断提供依据,提高临床治疗疗效。

  • 标签: 医学检验 质量管理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尿常规为临床常用检验手段,其检验结果对诸多疾病的临床诊断有重要帮助,尿液检验已成为多种疾病诊断过程中一项必要的检查内容,可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科学、可靠的参考。临床在对泌尿系统疾病进行诊断时,常用到的两种方法分别是尿沉渣镜检法以及尿干化学法。前者操作较为复杂,但诊断准确度比较高;后者操作更为简便一些,但在实际诊断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诊断准确率相对偏低。本文中对尿常规干化学检验质量控制进行分析。

  • 标签: 尿液 干化学法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于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随机选取采集的患者血液标本500份,常规进行血液标本的生化检验,选择同时期住院患者的正常标本和溶血标本进行生化分析,最后将不同标本所得数据进行综合,并总结其影响因素。结果血液标本不同采集时间、采集部位以及不同血液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均有一定的影响,且差异明显。结论血液标本采集过程对于生化质量有较多的影响,临床上应规范采集操作,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液标本采集环节 生化检验结果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疾病的治疗需要医学检验结果提供参考依据,因此医学检验被广泛运用于医学领域中,并且其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伴随着社会各界对医学检验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如何控制好医学检验质量已经成为医学领域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 标签: 医学检验 质量控制 问题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