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胶体硒法和ELISA法两种HIV抗体技术的检测效果。方法利用ELISA法和胶体硒法对送到本站初筛阳性样本总256份进行研究。结果胶体硒法的灵敏度低于ELISA法,但特异性要高于ELISA法,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体硒法和ELISA法都是常见的HIV抗体技术,都有着非常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确诊符合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应当合理地应用于HIV抗体中。

  • 标签: 胶体硒法 ELISA法 HIV抗体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oneumonia,MP)检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对患儿血清MP进行IgM特异性检测分析。结果本次共检出MPIgM阳性患儿116名,检出率为43.94%;MPIgM以春冬季为主,检出率分别为51.39%和52.50%;支原体肺炎患儿主要发生在4~7岁的学龄儿童,检出率为34.33%。结论MP感染的发生有其季节的特异性,一般以冬春季为主,另外以学龄期儿童为主。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IgM特异性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和输注效果在多次输血患者中的分析。方法从我院选出50例病人,观察血小板输注效果和血小板抗体阳性率观察组效果和输血后血小板指数。结果所有病人在输注24小时后进行检测,输注3~5次病人PTR为29.63%、血小板抗体阳性发生率14.81%,病人进行6次以上输注出现PTR为43.48%、同种抗体阳性率43.48%。结论多次输血病人易发生PTR情况,且随输注次数增高抗体阳率会随之升高,在临床上血液疾病病人需及时血小板抗体筛查。

  • 标签: 血小板抗体 血小板输注 多次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抗体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胸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存在结核将患者分为肺结核并胸膜炎组(对照组)与单纯性结核性胸膜炎组(观察组),分别给予两组患者胶体金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液与胸腔积液中的结核抗体。结果对照组患者血与胸腔抗体积液结核抗体结果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和胸腔积液结核抗体的阳性率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结核抗体与胸腔积液结核抗体分别为阴性与阳性时,检测结核抗体有助于提高对单纯性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准确度,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 标签: 结核抗体检测 结核性胸膜炎 免疫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输血前不规则抗体对提高输血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200例输血前不规则抗体者和200例输血前未进行不规则抗体患者作为对比对象,将检测不规则抗体患者作为观察组,未进行不规则抗体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微柱凝胶检测法进行输血前筛检,并比较两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共检测出阳性患者3例,占据1.50%,抗体类型分布分别为抗-e抗体1例、抗-D抗体0例、抗-E抗体1例、抗-c抗体0例、抗-C抗体1例;且观察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5.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有助于抗体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对患者生命安全有重要意义,应作为输血前检测环节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输血 不规则抗体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人抗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与临床相关问题。方法非密螺旋体抗原试验RPR试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对4130例患者进行血清抗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不同年龄段患者梅毒血清抗体,二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老年人抗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假阳性率偏高。

  • 标签: 梅毒螺旋体 老年人梅毒抗体检测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核分枝杆菌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检查并确诊为结核病患者180例以及非结核病患者156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结核分枝杆菌IgG检测,观察两组患者阳性检测结果。结果肺结核患者IgG抗体阳性率为84.44%显著高于非结核患者IgG抗体阳性率8.33%(P<0.05)。结论在结核病诊断中,进行结核分枝杆菌IgG抗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阳性检测率较高,便于对肺结核患者早诊断,早治疗,及时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使患者快速康复,该检测方法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免疫球蛋白G抗体 结核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近年来商城县麻疹的流行情况。方法对2004年至2008年商城县麻疹疑似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五年商城县共报告180例麻疹疑似病例。实验室检测91例,检测率50.56%,麻疹IgM抗体阳性66例,阳性率为72.53%。(2)≤15岁年龄组发病较多,占91%,且≤8月龄组的年龄组发病率较高。而≥15岁组发病率较低。(3)不同免疫史间IgM抗体阳性率不同,有免疫史的阳性率低于无免疫史及免疫史不详组。结论继续做好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工作,仍然是控制麻疹病例的发生有效措施。

  • 标签: 麻疹 IgM抗体 诊断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LE细胞和抗核抗体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0例,对患者LE细胞及抗核抗体,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经检测LE细胞阳性26例,阳性率52.0%;抗核抗体(ANA)的阳性46例,阳性率为92.0%;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S-DNA)抗体的阳性37例,阳性率74.0%。结论LE细胞检查已成为一重要辅助诊断方法,A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敏感性较高,特异性不高,DS-DNA抗体为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异性抗体,以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准确性。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LE细胞 抗核抗体 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就诊且需要输血的100例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经100例患者不规则抗体验结果研究证实,不规则抗体患者有5例,阳性率为5%。结论患者在输血治疗之前接受不规则抗体验,能够提高其输血的安全性,同样也降低了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几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输血 不规则抗体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地区近期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率及流行病学情况和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在不同时间感染的阳性率,不同年龄段的阳性率以及感染肺炎支原体的重要意义。方法自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共2586例用明胶颗粒凝集法测定肺炎支原体抗体,对不同性别、不同季节、不同年龄Mp感染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占各种呼吸道疾病的34.7%,3岁-6岁发病率最高,冬秋季好发,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儿科门诊患儿抗MP-IgM阳性率为39.6%,女患儿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患儿。冬春季节(11月~次年4月)发病率较高。随年龄增长,抗MP-IgM阳性率逐渐增加。结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对临床治疗极有帮助,是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重要诊断指标。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占有较高比例,阳性率与季节、年龄、流行有关。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 呼吸道感染 流行病学 肺炎支原体抗体 明胶颗粒凝集反应 阳性率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L)和抗精子抗体(AsAb)的血清检测对于女性不孕的诊断意义,将血清标本分为女性不孕患者组和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合微孔板抗原成免疫复合物,再与酶标记物结合,通过酶底物颜色反应检测阳性率。最后发现不孕组抗心磷脂抗体与健康组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4%(72/300)和1%(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66,P<0.05);不孕组抗精子抗体和健康组抗精子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5.7%(77/300)和1.8%(1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71,P<0.05)。不孕组抗心磷脂抗体及抗精子抗体同时阳性率为7.7%(23/300);健康组抗心磷脂抗体及抗精子抗体同时阳性率为0%。因此抗心磷脂抗体及抗精子抗体与女性不孕密切相关。

  • 标签: 抗精子抗体 抗心磷脂抗体 不孕 酶联免疫吸附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和胶体金法在肺炎支原体抗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94例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采集其血清样本并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胶体金法检测其肺炎支原体抗体,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结果94例患儿中,ELISA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28例,阴性66例,阳性率29.79%;胶体金法检测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16例,阴性78例,阳性率17.02%,两种方法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ELISA法检测所需时间明显长于胶体金法(P<0.05)。以ELISA法为标准,发现胶体金法有12例假阴性,其假阴性率12.77%。结论ELISA法与胶体金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互有优缺点,胶体金法操作简易,检测所需时间短,但其假阴性率高,极易漏诊;而ELISA法检测阳性率高,但其操作耗费时间长,且操作要求高,因此,临床可将胶体金法作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初筛检测手段,ELISA法则作为胶体金法显示阴性但临床诊断有阳性支持的复检方法。

  • 标签: 肺炎支原体抗体 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SLE)疾病,应用不同方法诊断效果的探讨。方法选取66例来我院进行SLE疾病检查和体检的患者,进行研究,分组后给予所有患者ENA抗体,以及血清体液免疫方法的身体检查,记录、比较分析所有人相关指征的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检出率较高,数据较之于对照组,差异大,有意义,P<0.05。结论SLE疾病的确诊难度较大,需要在临床诊断中,采用多种方法联合检查与确诊。

  • 标签: SLE ENA抗体检验 血清体液免疫检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影响因素,提高质控水平。方法采用ELISA标准步骤检测HBsAg,分析、总结检测过程可能存在的影响检测质量的因素和质控方法。结果血清标本、试剂盒、操作过程、结果研读、药物等因素是影响ELISA检测HBsAg质控的主要原因,加强质控可以提高检测质量。结论针对ELISA检测HBsAg的影响因素加强质量控制,可以提高检测质量,为临床提供可靠参考。

  • 标签: E L I S A H B s A g 影响因素 质控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与评价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AutoLumoA2000)检测巨细胞病毒IgM抗体的性能。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系列文件和相关文献,并结合厂家要求对AutoLumoA2000化学发光测定仪测定巨细胞病毒IgM抗体的分析灵敏度、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干扰试验进行验证。结果灵敏度为0.001AU/ml;高值和低值批内精密度分别为4.27%、4.36%,批间精密度分别为6.75%、5.03%;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回收实验回收率R为94.21%;临床样本添加1000mg/dl血红蛋白、20mg/dl胆红素、3000mg/dl后测得结果满足偏差均不大于±15%。结论经验证,巨细胞病毒IgM抗体定量检测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均合格,能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

  • 标签: 性能验证 CMV IgM 化学发光AutoLumo A2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规则抗体验在输血中的临床意义以及对输血安全的影响。方法实验时间为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实验对象为在我院进行输血的80例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输血前的不规则抗体验,分析患者的阳性检验率以及抗体类型鉴定结果。结果通过比较发现,所选的80例患者中,阳性患者6例,阳性检出率为7.5%,其中男性2例,阳性检出率为2.5%,女性4例,阳性检出率为5.0%,女性患者的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患者,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输血患者实行不规则抗体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有效的保障患者的输血安全性,降低溶血性输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不规则抗体检验 输血 临床意义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验的临床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进行分析讨论,防止输血患者在输血的时候出现溶血症等相关并发症,为临床输血患者安全保障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5年10月的300例需要进行输血治疗患者,在对这些输血患者进行输血之前进行不规则抗体验。分析这300例输血患者的检验阳性率,同时对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抗体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300例输血患者的不规则抗体验结果进行分析。300例输血患者中一共出现5例不规则抗体患者,患者阳性率达到1.67%。其中,180例男性输血患者当中有2例患者不规则抗体验为阳性,男性不规则抗体阳性检验率为1.11%;120例女性患者中有3例患者不规则抗体验为阳性,女性不规则抗体阳性检验率为2.5%。从不规则抗体阳性检验率来看,男性患者抗体阳性检验率低于女性患者抗体阳性检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血前对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验可以有效保障临床输血的安全性,有效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出现。

  • 标签: 输血 不规则抗体检验 临床意义 实际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癌胚抗原(CEA)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胃癌患者80例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查体的健康人群8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80例患者,根据胃癌国际TNM临床分期标准,分为Ⅰ期16例、Ⅱ期24例、Ⅲ期23例、Ⅳ期17例。检测所有入组患者Hcy、CEA水平。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以及实验组不同分期血清中Hcy、CEA水平。结果实验组Hcy、CE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胃癌的不同分期中Hcy、CEA水平也不同,Ⅳ期Hcy、CEA水平最高,而Ⅰ期水平最低。结论血清CEA和Hcy的检测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均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