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医院感染管理周活动”,领导对感工作更加重视,全院员工也对感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各科室在平常的工作中能够把医院感染管理措施落实到位,促进了医疗安全管理,规范了医疗服务行为,确保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

  • 标签: 基层医院 院感周 医疗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急救护理流程在前急救中的作用。方法对比我院前急救护理流程优化前后院前急救的各项指标。结果护理流程改造后,前急救效果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急救中优化前急救护理流程有利于缩短出诊反应时间,改善抢救效果,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 标签: 院前急救 护理流程 急救时间 抢救成功率 出诊反应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腹部外伤患者的前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自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腹部外伤患者68例,所有患者都经由医护工作者前急救处理,入院后进行手术。结果有1例患者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时已经死亡,有1例患者由于伤势严重在转运过程中死亡,死亡人数共2例,其余的66例患者均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抢救成功,前急救有效率高达97.05%。结论给予腹部外伤患者积极、恰当的前急救处理,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对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腹部外伤 院前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前急救的管理,重新对急救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提高院前急救服务能力。方法2013年我院急救中心加强急救管理,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后与前一年进行对比分析急救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2013年加强前急救管理和优化资源配置后,前急救质量明显提高,与2012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满意度对比析,2013年患者的满意度为96.4%,2012年患者的满意度为85.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我院对急救加强管理,重新对急救资源的配置,明显提高了前急救能力,提高了服务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急救管理 资源配置 急救质量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心脏性猝死患者给予前急救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2月~2015年06月心脏性猝死患者104例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针对所有心脏性猝死患者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针对最终的临床治疗效果加以观察。结果在所有患者中,在8分钟内实施救治的患者24例,成功完成救治的患者9例,治疗成功率为37.50%;在8分钟以上实施救治的患者80例,最终成功完成救治的患者6例,治疗成功率为7.50%;对救治成功率进行比较发现,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前猝死患者,临床对其猝死类型进行分析发现,主要表现为心脏性猝死,对此针对心血管疾病需要积极有效治疗,降低出现心脏猝死的概率。对于部分非医疗行为特殊救助人群,针对心肺复苏术技能需要进行有效普及,最后将前猝死急救成功率显著提高。

  • 标签: 心脏性猝死 院前急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乡镇卫生护理工作实施情况直接影响整个乡镇卫生的整体医疗水平,影响其社会形象。在今后的护理过程中,乡镇医院必须要立足本院发展实际,一切以患者需要为出发点,树立主动服务的护理观念,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同时,引导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护理法律知识,减少护理纠纷,不断优化基层护理人员薪资待遇,提高其工作热情。另外,要科学优化人员配置,保证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真正实现优质护理的目的。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优质护理 服务意识
  • 简介:摘要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适应和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前急救人员即专业从事前急救工作的人,整个工作性质体现了一个“急”字。由于前急救工作社会性强,急救活动涉及社会各个方面,跨出了纯粹的医学领域以及救治对象的复杂性和救治现场的多变性,使从事前急救工作的人员每天承受方方面面的压力。为此,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于前急救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有效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 标签: 心理健康 急救人员 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疗保洁的感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其控制对策。方法选择院内所在的保洁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利用现场调查、访谈等方法进行调查。结果保洁人员均为临时工,大多来自农村,对保洁相关知识培训的接受能力差,自身防护意识不强,保洁人员在上岗前大多没有接受过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的培训。结论建立医疗保洁的行业标准;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按要求规范医疗保洁工作是避免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加强和完善保洁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的管理,才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医疗保洁 院感 控制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急救技能培训对乡镇居民急救水平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镇年龄在60~79岁的738名居民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抽取100名居民,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传统的培训模式,观察组在传统培训的基础上,予以分组模拟训练。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2人为一小组进行互相模拟练习,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干预3个月后,从理论和实践操作两方面对两组进行考核。结果培训前两组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及总成绩比较无差异(P>0.05);培训后两组在理论成绩方面成绩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在技能成绩及总成绩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的急救技能培训模式相比,分组模拟训练能够更好地提高乡镇居民的急救技能水平。

  • 标签: 培训效果 乡镇 老年人 急救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沟通技巧在和谐前急救护患关系中的运用。方法运用科学的沟通技巧对前急救中非昏迷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急救患者均取得较好护理效果,显著提高患者对前急救服务满意度。结论良好的沟通技巧适合于前急救中,并有利于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

  • 标签: 沟通技巧 院前急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急救在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救治中的方法及效果,研究如何形成科学、规范、及时有效的急性脑血管意外前急救的方法,尽量使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患者的病残和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为急性脑血管意外院内进一步诊治争取时间、创造条件。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急救中心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前急救急性脑血管意外639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前急救中急性脑血管以男性为主,中老年居多,病情判断以危为主,0.49%的患者现场死亡,99.51%的患者均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前急救并安全及时转运到医院进一步治疗。结论充分的急救准备、合理的调度、科学、规范、及时的现场救治、安全及时的转运,并与院内急救紧密衔接才能使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患者的病残和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急性脑血管意外 院前急救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卫生处方调配差错的常见原因,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分析我院的调配差错处方,归纳出错原因以及改进措施。结果卫生处方调配的差错有药品剂量或调剂、药物配伍禁忌、药品名称调配、给药途径或剂型等差错,原因主要是操作不规范和人为疏忽。结论卫生要针对各种处方调配差错情况,完善相关制度,规范操作行为,加强人员培训,提升调配质量,为患者的疾病康复提供保障。

  • 标签: 卫生院 处方调配 差错原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车祸伤患者前急救转运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方法选取市急救中心我院分站于2013年8月~2014年8月急救的372例车祸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86例和对照组186。分析其转运入院时存在的风险和影响患者安全的因素,针对这些风险和因素分析应该采取的预防措施和相应对策。观察组采取转运前风险评估措施,对照组则选取常规措施。结果本组患者中转运入院362人,入院率为97.3%,转运中死亡2(0.5%)人,转运前死亡8(2.1%)人。其中因病情危重死亡9(2.4%)人,转院途中意外死亡1(0.2%)人。入院和死亡人数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观察组患者入院184人,死亡2人,入院率为97.3%,对照组患者入院178人,死亡8人,入院率为95.6%.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车祸伤患者因其病情多样性,在转运途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及时有效的采取预防措施和相应对策能帮助患者接受更好的治疗,成功完成转运急救过程。

  • 标签: 车祸伤 转运入院 防范对策 风险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提出城市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的具体办法与措施,对口支援后取得的成就。然后对城市医院对口乡镇卫生的实践进行思考,提出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希望本文可以促进城市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的继续推进,并取得良好的实践成果。

  • 标签: 城市医院 对口支援 乡镇卫生院 实践 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养老院里的养老对象的级别照护与照护服务需求的一致性,探讨准确客观的老年人照护的护理等级评定方法。方法对160例等级照护的照护对象按医嘱照护分级、标准照护分级及Barthel指数分级法,分为自理(一般照护)、介助(半照护)、介护(全照护)三个级别,对不同分级法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医嘱照护分级与标准照护分级、Barthel指数分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标准照护分级与Barthel指数分级比较,有差异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医嘱分级法与中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有比较大的差距,在改进措施(增加医护人员、改善客观条件)的同时,将Barthel指数分级法作为标准分级的补充替代医嘱分级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中老年人的养护需求。

  • 标签: 养老院 养老对象 分级护理 差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正确有效进行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和心理护理。方法针对我中心收治的10例宫外孕患者,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急救与护理干预措施,降低患者死亡率。结果经急救和护理均能平稳送到医院,无一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急性宫外孕患者如果能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宫外孕 失血性休克 院前急救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急救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救治中的方法及效果,研究如何形成规范、及时、有效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前急救的方法,尽量使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得到早期诊治,尽量减少毒物的吸收,尽快促进毒物的排泄,尽早使中毒症状缓解,减少患者死亡率。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院内进一步诊治争取时间、创造条件。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急救中心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前急救急性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2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前急救中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以女性为主,病情判断以危为主,5.93%的患者现场死亡,94.07%的患者均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前急救并安全及时转运到医院进一步治疗。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起病急、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充分的急救准备、合理的调度、科学、规范、及时的现场救治、安全及时的转运,并与院内急救紧密衔接才能使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得到早期诊治,尽量减少毒物的吸收,尽快促进毒物的排泄,尽早使中毒症状缓解,减少患者死亡率。

  • 标签: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院前急救 分析
  • 简介:摘要提供良好的沟通服务是检验科获得患者认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重大法宝,本文将通过妇幼保健检验窗口沟通的特殊性和难点、沟通的原则、如果进行有效沟通等方面进行归纳和分析,使得沟通变得简单、有效,并获得和谐的医患关系。

  • 标签: 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窗口服务 沟通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护理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患者及家属急躁,紧张的心情,要注意防范和解决护理纠纷,维护患者权益,密切护患关系,不断加强病房的安全管理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探索安全管理措施和对策。本文结合我院外科病房发生的护理纠纷情况进行分析。

  • 标签: 外科病房 护理纠纷 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