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8 个结果
  • 简介:油气藏在地壳中的不均衡分布及油气高速开采和消耗致使陆地上许多含油气区资源枯竭,因而必然造成油气勘探和开采工作开始转向大陆架,然后再转向全世界的海洋。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海上油气田超过2000个,它们的总油气探明储量经估算占全世界的40%,而采油量和采气量约分别相应占全世界的35%和32%。

  • 标签: 油气勘探 大陆架 科学研究 海上油气田 资源枯竭 含油气区
  • 简介:水平井水窜段的封堵涉及2个主要方面:第一,用地质物理方法确定的水窜段不一定准确。水充满了整个水平井段,所以解决这一问题非常复杂;第二,水平井段出水段封堵的过程相当复杂。按传统工艺注入普通的快速凝固剂(聚合物、树脂、水泥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为不能避免水平井段内有残存堵剂。

  • 标签: 水平井段 科学研究院 水窜 封堵 试验 石油
  • 简介:经过短短几年勘查工作,已在吐哈盆地西南部初步落实了十红滩大型砂岩型铀矿床,初步查明西山窑组一、二、三岩性段中赋存的南、中、北三条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带。十红滩矿床外围,大间距钻探证实找矿目的层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稳定分布;地层泥(煤)—砂—泥(煤)结构良好;岩性—岩相—地球化学特征对砂岩型铀成矿极为有利;在十红滩以西南矿带继续向西延伸;在十红滩以东的白石滩、迪坎儿等地段也发现了工业矿孔;西起苏巴什、东到迪坎儿,大量勘查钻孔发现了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化和异常。在哈密坳陷南缘等铀成矿有利地区,钻探查证已初步圈定层间氧化带3~4层,发现了砂岩型铀矿工业矿孔和铀矿化。系列勘查研究成果展示了吐哈盆地南缘良好的地浸砂岩型铀成矿条件和找矿前景,进一步地质勘查工作的思路是:系统开展吐哈盆地南缘勘查评价,继续主攻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适当探寻侏罗系、第三系中与油气有关的砂岩型铀矿的成矿可能性。建议下一步地质勘查工作“深挖细找扩大十红滩矿床规模,探索查证外围新矿带和新层位,预测筛选新的找矿有利区段”三个层次相结合。

  • 标签: 铀矿 地质勘查 吐哈盆地 砂岩
  • 简介:二室在“八·五”期间,围绕寻找四川油气勘探的后备区层,设置了23个课题进行研究。迄今,大部分课题已提交了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不仅在认识上、方法上取得五大主要方面的重要或突破性进展,而且紧密结合生产需要,提出了16个主要勘探目标和46口井位部署建议。本文试图一方面通过综述这些进展以向领导和同行们介绍与推荐这些成果,另方面,欲在他们所提勘探建议的基础上,对勘探目标作进一步比较、分析和排队探讨,以期对四川油气勘探的后备区层问题的解决。

  • 标签: 四川盆地 油气勘探 后备储量 研究
  • 简介:二九О成立以来,广大科技人员在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大胆攻关,填补国内两项空白、提高三项分析技术;在地质我矿工作中,攻深我盲,研究花岗岩、火山岩成矿规律,同时利用新理论、新方法扩大找矿领域,为华南地区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砂岩型铀矿的找矿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标签: 获奖成果 研究所 砂岩型铀矿 分析测试 科技人员 分析技术
  • 简介:俄VolgaGas公司称,俄罗斯伏尔加地区Karpenskiy区块的Uzenskaya-1井和Uzenskaya-2井在钻到垂直总深度1098米处时在侏罗系层段(962.5~975.0米)和三叠系层段(1048.0~1058.0)测试获得两个潜在油藏。

  • 标签: 伏尔加 勘探成果 Karpenskiy区块 三叠系 侏罗系 俄罗斯
  • 简介:2005年12月18日,胜利物探院的3项科技成果顺利通过省级鉴定。“复杂油气储集体地震反演方法及应用研究”是胜利物探院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信息资源学院共同研究开发的一项新技术。其在弹性波动方程反演、弹性波阻抗物性参数提取、同步反演方法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形成了5种复杂岩性(沉积相)类型储层反演配套技术系列,满足了不同勘探开发阶段储层预测和油藏描述的需求。

  • 标签: 通过省级鉴定 物探 胜利 石油大学(华东) 地震反演方法 弹性波阻抗
  • 简介:运用计算机技术、形象地、量化地恢复地质剖面的古构造.是地矿部石油物探研究所一项新的科研成果。这种古构造恢复人机交互系统,为正确解释地质剖面,分析含油气盆地提供了实用工具。科研人员在总结、分析前人多种古构造恢复方法的基础上。在人机联作工作站上使用刚体旋转、

  • 标签: 油气勘探技术 古构造恢复 恢复系统 新成果 地质剖面 人机交互系统
  • 简介:20世纪地球科学以及相关领域的飞速发展,不仅使人类成功地解决了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问题,同时也给整个人类提出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进入21世纪,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科学——地球科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围绕人类社会面临韵全球性危机和可持续发展地球观,地球科学领域将出现一系列崭新的前沿问题。这些前沿问题是本世纪固体地球科学有待研究的重大问题。

  • 标签: 固体地球科学 发展趋势 板块构造 数字地球 生物演化 地球化学
  • 简介:想象一个任何想要寻找科学数据的人可以随意地访问、并可以获得想要的科学数据的世界。简单来讲,这是电子地球物理年(eGY)的一个前提,是纪念国际地球物理年(IGY)50周年的“国际科学年”的前提。在地球和太空科学中,如同像其他学科那样,随时和公开地访问大量不断增长的交叉学科的数字信息是了解和回答复杂的、影响到人类生存的地球和太空系统现象的关键。在这一方面,我们有责任建立起一整套的方针和策略并加以贯彻执行,以认识并挖掘出数字信息的全部潜力,为当前和未来的科学发展服务。

  • 标签: 数据存取 虚拟观测站 网络 科学数据 电子地球物理年 e科学
  • 简介:随着油气勘探活动的不断加深,国内外相继发现了许多异常压力油气田.研究结果表明,异常压力与油气分布有相关关系.因此,对异常压力的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作者在广泛收集资料,进行文献系统调研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异常压力的成因,即异常高压的成因主要有不均衡压实作用、构造作用、水热增压作用、烃类生成作用、液态烃类的裂解作用、粘土矿物的转化作用、浓度差扩散作用、水头、浮力等,而异常低压的成因主要有上覆地层的抬升和剥蚀作用、不同热效应、地下水流动的不平衡作用、封闭层的渗漏作用、岩石扩容作用、浓差作用、气体饱和储集层的埋藏作用等.探讨了异常压力与油气分布的关系.本文对加深异常压力的成因研究,进行合理的钻井和油气生产以及有效的油气勘探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异常压力 形成机制 研究 综述 油气分布
  • 简介:随着高精度地震采集技术和大连片处理技术的发展,地震处理资料的数据量越来越大,在普通微机上运行传统的基于SEG-Y格式的地震数据体,在抽取显示剖面的效率方面受到挑战。本文打破了传统的存储方式,学习并应用了一种新的数据体格式LDM。通过LDM文件的存储格式、特点以及转换原理,实现了各种地震剖面的高效率抽取。

  • 标签: 地震数据体 SEG-Y LDM文件 存储格式
  • 简介:储层流动单元研究是国外8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一种综合描述油田开发过程中油水运动差异、水驱油效率差异、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差异等流体分布和变化过程的应用基础学科和前缘学科。开展流动单元的研究对提高油气田开发效果,特别是对二次采油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文中对国内外近20年储层流动单元研究进展和现状作了简要述评,并提出了对流动单元研究一些认识和建议,以期能更好地深入开展流动单元研究

  • 标签: 流动单元 储集层 非均质性 隔挡层
  • 简介:为获取未来产能数据,减少因产能测试而关井对生产造成的影响,利用气藏工程产量递减分析理论,结合在气田实际生产中产能变化与生产时间的关系并不明显的事实,引申定义了三种新产能递减率——压力水平αp、压力平方αp2、采出程度αR,推导得到了它们在不同递减类型下的表达式。同时对某气藏的6口气井进行了产能递减分析,结果表明该气藏压力水平产能递减规律适应性最好,并且大多属于直线递减。这使其就能更准确、更方便地预测产能,为合理配产和生产调控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 标签: 产能 气井 递减类型 地层压力 采出程度
  • 简介:产水气井水侵动态的研究是有水气藏生产管理中最为基础的工作。自2井是缝洞型有水气藏的典型代表,详细研究其水侵动态和产水规律具有重要的工程和理论意义。在核实储量的基础上,详细地研究了自2井的水体能量,应用非线性自动拟合法、视地质储量法等多种气藏工程方法对自2井的水侵动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地下溶洞对气井生产的影响,指出了井底溶洞的储水作用是保持该井后期长期稳产的根本原因之一。

  • 标签: 动态储量 水体分析 水侵动态 自2井 溶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