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7 个结果
  • 简介:近20年来,我国城市化的进程飞速发展.目前,全国有大中城市660多个,建制镇20000多个,城镇面积50000多平方公里,人口近亿,城市建设的速度是当今全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但从城市未来发展前景来考虑,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的角度着想,我们正面临着不少问题有待研究.

  • 标签: 城市建设 环境艺术 公共艺术 城市雕塑 审美价值
  • 简介:在艺术的殿堂里,当艺术家把生机和活力注入其作品,使作品充满生命的元气时,这作品便获得了永恒。在建筑艺术的长廊中,雕塑和雕刻几乎成了建筑物的孪生兄弟,特别是在西洋古典建筑中,雕塑与雕刻更起着其他艺术样式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经过了多少年的文化碰撞和人们视觉符号的变迁,但它们益发显示出一种穿越时空的概念和人类文化的底蕴。但是,随着时代的

  • 标签: 中的应用 城市建设 应用发展
  • 简介:《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白皮书中将智能城市定义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突出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在此背景下,未来智慧城市将承载越来越多的人口与社会老龄化现象,老年群体数量增长和老年人产品落后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 标签: 城市建设 智慧 行为设计 产品 智能化 创新2.0
  • 简介:本文通过实地考察与文献资料研究,以英国伦敦泰晤士河南岸特别是旧发电厂改造利用为例,探讨了现代城市建设和工业遗迹的改造与利用等问题,提出了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工业遗迹的改造利用的再生设计,应当既有利于保护重要的工业遗迹,又能促进城市建设的双重目标,将保护与更新、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 标签: 工业遗迹 城市建设 再生设计
  • 简介:现代理性主义设计思想没有在上世纪影响中国,对于中国设计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城市迅猛发展,让人来不及对城市建设深思熟虑,来不及思考创建有别与西方现有经验的,适合中国人的文化、伦理道德、生活习俗的,符合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超级人口大国的新的社会形态的城市结构。将城市的容量与现在城市发展的模式结合来看未来的发展,那么一定给我们的现实生活提出更大的挑战,同时给我们的后代以及城市的未来带来更多的忧虑。

  • 标签: 城市化进程 节约型社会 生态建筑 传统建筑美学
  • 简介:城市景观是个有机的整体,必须是统一规划、设计,并要由权威的组织领导实施.而我国目前城市建设体制仍有严重的"各自为政"现象,建筑、园林、市政和公共艺术的建设管理互相分家,没有一种有效的整合机制,因而,一个本来应是完整的城市景观设计硬是被割裂开来,使整体规划形同虚设.这与其说是设计问题,不如说是城市机构组织过程中的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科学发展观迫切要求城市规划建设相关部门权利的整合和组织领导的统一.城市雕塑已成为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遵循城市建设的一般规律,有必要对其实施的组织形式、投资方式和工作要点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 标签: 城市雕塑建设 实施问题 建设实施
  • 简介:通过对我国城市道路景观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思考,针对问题,笔者总结出一些方法以及在未来设计中应当强调和注意的问题。

  • 标签: 道路景观 景观设计 城市道路
  • 简介:金玉甫,1967年生于河南濮阳。1990年就读于浙江美院国画系书法进修班,从师于刘江、陈振濂诸师,1998-2000年于中国美术学院主攻美术史论,现为安阳师范学院美术系讲师。书法作品曾获第四届中原书法大赛三等奖,全国青少年书法银河大赛三等奖。书法作品入选第四届全国书坛新人作品展,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新飞杯”河南高校书画作品展,河南省千人临书大展。书法论文《从“声无哀乐论”到书初无意于佳乃佳》、《汉画像石书法艺术》、《龙门二十品与清人的尚碑情结》、《朗香教堂的建筑风格》、《两周金文风格论》、《抽象与移情——从另一角度谈甲骨文书法艺术》、《笔变者,界也——谈殷商甲骨文的空间构筑》先后发表于《书法研究》、《美术报》、《殷都学刊》、《书与画》、《董作宾与甲骨学研究2003学术论文集》、《安阳师院学报》。□金玉甫档案

  • 标签: 金玉甫档案
  • 简介:陈智,1969年生,安徽肥东人。别署棹雪斋,一默。长期从事书画创作、理论研究、书法教育和出版工作。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书法展览和国际性交流活动,有大量作品和论文发表于《中国书法》、《书法报》、《美术报》、《中国书画报》等各大专业报刊杂志,并有作品被国内外美术机构收藏,有编著多种公开出版发行。现为中国书法家研究所研究员、合肥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合肥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陈智档案

  • 标签: 陈智档案
  • 简介:卢国联,1960年11月生于上海。现为中国书画艺术百科全书编委,全国青少年书法教育学会副主任,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杨浦画院画师,上海浦东新区青年联合会委员。书法作品先后入选上海市书法篆刻系列大展、上海市书法展、中国近现代书画展,获《书法报》第三届“黄鹤奖”书法篆刻大赛金奖。1998年在上海举办卢国联书法作品展。□卢国联档案

  • 标签: 卢国联 联档案
  • 简介:南京,中国名城,十朝古都,特色非凡的民国建筑,古香古色的明长城,郁郁葱葱的紫金山,繁忙繁华的新街口商业区,充满绿荫的街道。每一处每一个角落都在宣告这座古城的文化底蕴与生命力。相信任何一个南京人,都对这片土地充满着感恩与热爱,包括它的一砖一瓦,一花一草。

  • 标签: 城市基础建设 南京人 改造 设计 民国建筑 文化底蕴
  • 简介:过去几十年,与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迅猛扩张不相匹配的是城市文化建设的落后,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艺术雕塑,成为代表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随着城市的扩容,在数量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大城市的街头巷尾,一个城市的发展,如果没有几件城市雕塑作品,就体现不出城市的品位和价值,无论是新建小区大门建筑中的古希腊柱、胜利女神,还是各大广场出现的罗马武士等都无不彰显着小区的高贵和城市建设的成效。

  • 标签: 城市雕塑 艺术家 社会职责 城市文化建设 城市公共空间 出现频率
  • 简介:陈振濂,号颐斋,原籍浙江鄞县,1956年2月26日生于上海,198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任杭州市政协副主席,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艺术

  • 标签: 陈振濂档案
  • 简介:梁德水,1964年11月生于安徽省濉溪县新蔡镇。1989年在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学习书法篆刻专业,受业于刘江、章祖安、陈振濂诸先生。2000年9月考入天津工会管理干部学院艺术系。2002年就读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中国教育学

  • 标签: 梁德水档案
  • 简介:艺术档案展览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管理学、传播学、心理学、美学等多个领域,21世纪以来,各种档案展览如同档案咨询、档案编研、档案出版,多依赖纸质档案配以文字说明的形式,然而如何以公众意识为轴去创意性的策划档案展览、以观者为中心构想策展主旨、分析确定展览内容的选题、找准艺术档案的职责定位,是艺术档案展览需要尝试并建构的。在档案展览的过程中通过系统的收集、整理、分类、保管等各个工作环节,进一步丰富馆藏及馆藏结构。

  • 标签: 艺术档案 档案展览 整体性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