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9 个结果
  • 简介:美术史论家、美学家路教授,原名光植,1926年生于陕西定边。自幼喜爱文学,中学时期就发表过短篇小说和新诗作品。1947年在北平华北文法学院国文系求学期间,参加学生运动,曾是平津大学新诗社社联成员。1948年从鲁迅散文诗《路》取义更名路,奔赴解放区华北大学学习。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入城后曾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交际处、政务院人事局、中央人事部工作。1953年调中国美术家协会,任《美术》月刊编辑;1961年受聘吉林艺术学院,执教中国美术史;1979年受聘北京大学哲学系,在美学教研室担负中国美学史和书画美学的教研工作。从路的艺术经历可以看到他从文学专业转向美术领域,完全是由工作需要决定的。路踏踏实实在中国美术史论和美学园地辛勤耕耘数十年,锲而不舍,汗水与心血终于浇灌出学术研究的累累硕果:80年代出版了专著《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中国绘

  • 标签: 中国绘画美学 中国艺术 绘画理论 中国美术史论 中国古代绘画 山水画
  • 简介:书号:978-7-568-04149-2出版发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1月1日定价:268.00元本书荟聚了来自日本和全球范围内精彩的饰北斋画作,完整收录了两个主题特展《巨浪》(2017年大英博物馆展出)和《富士》(2017年大阪阿倍野美术馆展出)展出藏品,是一部着重展现饰北斋晚年生涯独特艺术价值的鸿篇巨制。

  • 标签: 巨浪 华中科技大学 大英博物馆 出版发行 艺术价值 出版社
  • 简介:不久前,翻阅一份书法报刊,见到有位作者愤愤不平地写道:“如今的书家介绍文章千篇一律,被评者大名换成谁都可以。而且,多肉麻捧场之词,不能给读者丝毫的有益之启示。”对此,笔者亦深有同感。故,笔者接受介绍鸿桢先生一文的任务时颇感为难——如何去做才能不重蹈旧辙呢?

  • 标签: 葛鸿桢 笔者 书家 故尔 有位
  • 简介:去年春天,电子媒体的先锋、敦厚可亲的韩国激浪派首领白男用其一生心血所创作的作品布满了古根海姆博物馆所有的展厅。展厅里,不停地有画面的律动与回闪,似有泼溅出来之势,加之嗡嘤的声响,整个博物馆都像是在摇摆颤动。

  • 标签: 白男准 韩国 艺术家 艺术形式 艺术创作 艺术模式
  • 简介:安东尼·姆雷(AnthonyGormley)认为人的身体是记忆和变化的载体。他早期大部分作品是以自己身体为基础创作的。身体是他作品的主题、工具和材料。在近期的作品中.他采用抽象或间接的方式来处理人体.并关注人类所处的环境。这些大型的作品对集合体,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在个体与集体.抑制与扩展,所见和所感之间寻求调和。这些作品超越了观念与方法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它们扩展了人体雕塑的疆域.跨越了人体雕塑的物质边界.将人体雕塑与周边世界的相互作用涵盖进来。所谓的周边世界,既可以是社区、空间、能量、记忆,也可以是某种建筑形式。姆雷的雕塑和装置.考验着雕塑这种表达方式的法则和极限。他的作品一直在寻求更高的参与度,并探讨人的自由。

  • 标签: 安东尼 虚无 对话 自我与他者 相互作用 建筑形式
  • 简介:“相约艺术家“是一档以独特创新的美育理念,轻松自由的方式向老师、家长、孩子们介绍世界各国艺术家的专栏。栏目中,每期邀约一位独具特色的艺术家和老师、家长、孩子来一次艺术之旅,做一次心灵的对话。

  • 标签: 阿佩尔 造物 回归 艺术家 美育理念 老师
  • 简介:《采石工》描绘了两个实体大小的人物,一老一少——阿尔法与欧米茄,他们日夜劳作。一个贫苦的少年,大约12至15岁之间的年龄,修剪过的头发,面色苍白,因为痛苦而显得迟缓,与其实际的面貌极不相称。这个15岁的少年极费力地提着一大筐石块,也许是要去过秤或是用来铺路。一件褴褛的衬衫,裤子在臀部以上用一根绳子系住,膝盖上打着补丁,裤脚处早已开裂,全身破破烂烂,脚上穿着粗劣邋遢的鞋子,因为年深日久而泛着红褐色,一如你看到的贫苦采石工的鞋子,这就是那个少年。

  • 标签: 葬礼 欧米茄 少年 鞋子
  • 简介:费谢作品残忍的爱的结果1996年假如死亡有耳1996年费谢作品...

  • 标签: 谢尔 年费
  • 简介:本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艺术史学科内部兴起了对学科的目的、研究范围、方法论等问题的讨论,对一百多年来艺术史家传统进行反思.在此背景下,英语国家艺术史界兴起了对德语艺术史传统的批评性关注,其关注的中心人物有李格、帕诺夫斯基等.李格之所以引起当代学术兴趣的原因,不但在于他作为维也纳艺术史学派创始人在艺术史理论上作出过重要贡献,以及他的宏观形而上把握与微观经验主义考察相统一的方法;还在于他有关艺术作品形式句法的结构分析,在于他关于观者与艺术作品关系的理论对近来西方艺术史乃至社会科学界的影响.

  • 标签: 李格尔 西方艺术史 艺术科学 历史决定论 艺术作品 装饰纹样
  • 简介:我听到了人们在《奥南葬礼》前的评论,我有勇气去阅读他们关于此画的外行的指责,于是我写下了这篇文章。就如同在政治中,一个人发现敌对的各方竟然联合起来对付他们共同的敌人。这些众所周知的批评中最卤莽的指责,已经开始波及各类无知者,并严重遮蔽了真相。

  • 标签: 奥尔南葬礼
  • 简介:加拿大《英特》《关于马克·卡尼翁工作的一些思考》教堂地下室的三百把苹果绿、青绿斑点和黑色斑剥的椅子堆积在空间中心。它们相互之间交错着,有的腿向上,有的腿冲下,就象一片沼泽里茂盛的草木,是根据泻湖出现的恐龙类的曲线而安排放置的。三百只按同样主题着色的...

  • 标签: 加拿大 英特尔 创作室 金字塔 废旧物品 艺术家
  • 简介:贝的《画室》[法]热拉尔·巴里埃陈剑维译1853年6月22日,拿破仑三世皇帝签署了一项决定,将1854年美术年展推迟至下一年,与万国博览会合并举行。这将是一个异乎寻常的大大轰动的事情。库贝兴奋地等待着,一直渴望被更广大的观众所公认。但政府却担...

  • 标签: 库尔贝 作品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拿破仑三世 万国博览会
  • 简介:现代学者对库贝的研究多致力于阐释这位艺术家1850-1851年在第戌和巴黎沙龙展之后创作的作品。但若想要完整理解库贝的艺术发展脉络,并切实地明了库贝的现实主义概念,就必须关注他在1850年以前完成的作品,特别是他在家乡弗朗什-孔泰的经历与其艺术之间的关系。

  • 标签: 艺术发展 现实主义 艺术家 作品 文化传统
  • 简介:本文主要针对艺术史家阿弗雷德·巴的艺术理论观念,即在现代主义语境中如何阐释现代艺术的发展。巴通过他著名的现代艺术关系图《1890~1935年风格衍变图》,采用形式分析的方法构建现代艺术叙事模式。本文重点讨论该图表背后的艺术史观念,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其现代主义谱系的理论条件和艺术史价值。

  • 标签: 现代艺术 抽象艺术 形式分析 叙事模式 主义
  • 简介:陈传席:朱培的篆刻.确切地说是治印,因为他有时不用篆字。但他是从篆书学起的。他和一般篆刻家一样,从秦玺汉印入手。秦的力健,汉的气厚,都奠定了他以后治印的基础。尔后.吴派、前后皖派、前后浙派的治印,朱培都曾涉猎过。这在他早期治印中皆有流露。

  • 标签: 篆刻创作 朱培尔 书法 治印 陈传席 篆刻家
  • 简介:费谢的意大利时光[美]弗雷德里克·塔顿王小胜译艺术家与作品在这次话题广泛的访谈中,费谢讲述了他的艺术发展道路并讨论了他对近期在罗马所遇到的宗教艺术的反应塔顿:你的新作中有种我在你早期作品中从未看到过的阴郁和暗淡,在罗马的停留是否是这些神秘绘画的一...

  • 标签: 艺术家 具象绘画 意大利 极少主义 作品 谢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