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  我站在午后的阳台上.三月的太阳照过来,这是乍暖还寒的季节,还是冥想与回忆的季节……山河寂静……一种喜悦来到我的心头.这时我想起了吕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没有听到他的消息了.……

  • 标签: 迷离倾诉
  • 简介:<正>我在这里要研究几个句子。我把对句子的研究看成是“诗学语言学”的基础。传统诗学,也就是所谓的“文艺学”,所关注的是艺术作品的整体意义和艺术效果,偶尔也会涉及作品的语言因素,但往往是将话语方式归结为“风格”范畴中加以探讨。除此之外,句法、句式仅仅是为了传达某一内容信息而采用的手段。当研究者一旦获取了这些信息之后,句子便可以像“药渣’一样地抛弃掉。这样,句子的功能便沦为一种“修辞”,而对句子的研究也就自然而然地划给了一般语言学。一般语言学自然会关注句子。句子是一般语言学的最大研究单位。句子中包含了语言学的全部成分,任意截取一个句段,即可完成语言学研究的全部工作。因而,一般语言学到句子为止。诚然,我们也可以将一部作品看成是一个句子的扩大,但是(从诗学立场上看)一

  • 标签: 一般语言学 句子结构 诗学语言学 “自我” 鲁迅 《野草》
  • 简介:许多人,包括以前的我,总是对“青楼”一词不怀好意心存暧昧,认为是妓院的代称——青楼总是与烟花脂粉、浪荡娼妓联在一起的不洁之所,而现在我终于知道:像许多在流传中意义发生改变的词语一样,“青楼”也大抵经历了漫长的语义演变.

  • 标签: 青楼凄凉
  • 简介:谁能想到,这些活着时被否定、被侮辱、被流放、被逼自杀与瘐死的诗人(我是说曼德尔斯塔姆、茨维塔耶娃、阿赫玛托娃和帕斯捷尔纳克),死后倒成了那个世纪文学与人性的巅峰?自然是在今天看来。越是高拔的巅峰,越是需要退远了来看。越是高拔的巅峰越是险峻,而险峻本身也是所付代价的积累。

  • 标签: 帕斯捷尔纳克 茨维塔耶娃 阿赫玛托娃 曼德尔 活着 诗人
  • 简介:一我的生活是出生前的犹豫——被称为现代世界先知的奥地利作家弗兰茨·卡夫卡在一篇笔记里透露出这一短促的内心闪电。他对世界既感到恐惧又充满好奇,仿佛洞穴之中的鼹鼠那样,想象里的世界永远比真实的世界更强大,它既想窥探又被自已的孤独冥想堵回巢穴。出生前的来自母胎的绝对黑暗,覆盖着毕生的紧张可怕的期待。光明既诱惑他,又可能刺瞎他的双眼。然而出生是不可避免的,戏剧总要上演。卡夫卡的犹疑不决仅仅是他现时生活的内心状态,未来不可能被一个人的心所断绝。他所感到的,乃是世

  • 标签: 卡夫卡 现代世界 出生前 虚像 内心 生活
  • 简介:丹尼洛·契斯(DaniloKis,1935—1989)可以说是20世纪南斯拉夫最伟大的作家,其作品虽然小众,但是备受布罗茨基、昆德拉、桑塔格等大家的推崇。景凯旋先生曾在《地下——东欧萨米亚特随笔》中收录他的部分随笔。2014年,中信出版社也推出了契斯的三部小说。在此翻译的这篇随笔,译自桑塔格在契斯身后编选的《诗的人:随笔和访谈》一书。——译者手记

  • 标签: 纳博科夫 乡愁 中信出版社 南斯拉夫 20世纪 布罗茨基
  • 简介:否定入秋,心中的无明被滤清。天空瓦蓝——赐予我与世无争的一个眼神。我随性而动的几行诗句向经典靠拢,里尔克的谦逊也在其中。

  • 标签: 柠檬 里尔克 诗句
  • 简介:让鲁迅弃医从文的著名“幻灯片事件”,是现代中国一段重要的集体记忆。1922年在《呐喊·自序》中,鲁迅提及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课堂“画片”上,见到替俄国人做军事侦探的中国人正要被日军砍头,周围是“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四年后,这一段经历在《藤野先生》中得以重述,课堂电影放日本人枪毙中国人,围着看的也是中国人,而“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 标签: 鲁迅 “看” 阴影 《藤野先生》 中国人 弃医从文
  • 简介:带着一种缅怀的情绪追忆青春岁月,于漫长的历史跨度中全景扫描乡村与城市,在文学潮流的季节轮换中“以旧为新”,思考中国乡村向何处去,并以此清理和反省我们的知识以及所谓的知识界,

  • 标签: 知识界 反省 乌托邦 文学潮流 乡村 情绪
  • 简介:五味杂陈的中年倏忽将过。黄土汹涌,眼睁睁已漫至胸际。随着两鬓飞霜,前额日显空旷,脑袋和目光也越来越多地被扭向身后。这里的“被扭向身后”,意指受控于某种无意识的力量;这种力量通常被称为“回忆”,但也可以更积极、主动一些,谓之“生命的反向追寻”。诗人们肯定更倾向于后一种说法。对他们来说,一边任凭“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的悲风在心中盘旋,一边想象史蒂文斯的钻石在不远处烨烨闪光,未尝不是另一种倜傥风流危险的平衡。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子川诗集《虚拟的往事》让我更多感受到的,就是混合着些微苦涩的清明与冲淡平和。

  • 标签: 虚拟 诗集 诗学 隐逸 水深 史蒂文斯
  • 简介:1860年代的俄国知识界对莎士比亚的态度有了一个大转变,文学的巨人竞不如一双耐用的皮靴,个中缘由值得探究。本文立足文学论争史料,结合俄国社会思想史背景,详尽分析了莎翁在俄国那一历史时期的命运。

  • 标签: 莎士比亚与俄国 186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