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表面电加热──第2部分:表面电加热系统设计指南目录指南0引言1范围2定义3表面电加热装置和控制设备的最低安全要求4热绝缘5布线系统6系统设计指南附录附录A热损耗计算附录B螺距计算附录C工作示例附录D数学公式附录E气象数据0引言稳定的表面电加热系统是以...

  • 标签: 表面电加热 系统设计 温度控制器 热损耗 热绝缘 加热段
  • 简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是以水为制冷剂,溴化锂溶液为吸收剂的制冷设备。在机组运行过程中,当溶液的浓度偏高或温度偏低时,溴化锂溶液很容易发生结晶故障。当出现结晶时,轻则导致制冷能力下降,重则堵塞管道或溶液泵,使机组不能正常运行。因此,在操作中应经常检查防晶管的发热情况,掌握机组的结晶征兆。遇上结晶情况,应及时分析产生结晶的原因并找到有效的故障排除方法进行故障排除。

  • 标签: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 溴化锂溶液 结晶 故障排除
  • 简介:介绍了水溶液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在水溶液电解质中的电化学性能;总结了近年来水溶液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状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采用不同化合物、不同制备方法和改性方法来提高其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的可能性。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水溶液 电极材料 进展
  • 简介:采用线性电势扫描伏安法、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硫酸铈的硫酸溶液中铅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硫酸溶液中铈离子的添加,抑制了铅电极上氧化膜中Pb(Ⅱ)的生成,提高了氧化膜的导电性;并且提高了电极析氧的过电位,抑制了氧气的析出;同时也抑制了铅电极的腐蚀,提高了电极的耐腐蚀性能,改善了PbSO4/PbO2转化反应的可逆性。

  • 标签: 铅蓄电池 电化学特性 铅电极
  • 简介:密封铅酸蓄电池由于正极极柱腐蚀导致电地报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作者分析过引起密封铅酸蓄电池正极极柱腐蚀的各种因素。其中之一是密封胶中作固化剂的脂肪胺残余。本文以二乙三胺作脂肪胺的代表,通过测量阳极极化曲线研究铅在含二乙三胺的硫酸溶液中的阳极行为的结果表明,在含0.5mol/l二乙三胶的0.1mol/l硫酸溶液中,铅失去了钝化能力。这就解释了使用脂肪胺作固化剂的密封胶可能会引起正极极柱腐蚀的原因。

  • 标签: 阳极行为 H_2SO_4溶液 二乙三胺
  • 简介:分析了不对称结构,热应力及组织应力对热处理件变形的复合作用,研究了热处理工艺改进措施,通过工艺试验,其结果有力地证明加热和冷却工艺方法的改进可有效地减少变形并获得均匀的硬度。

  • 标签: 脱扣轴 局部表面淬火 工艺 热处理工艺 技术改进 电机
  • 简介:英国标准BS6351—1983表面电加热第1部分:表面电加热装置技术要求(续)8.1.11低温弯曲试验注1.本试验目的是要检验力。热电缆,加热带、加热电缆(带)单元和冷接引线是否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柔性使之在制造厂规定的最低安装温度下安装时无损坏。对表面...

  • 标签: 表面电加热 加热电缆 表面加热器 金属包层 加热器单元 技术要求
  • 简介:主要阐述了目前国内防爆电机表面温度的测试方法,并与美国UL674标准所规定的温度测试方法进行比较,从而了解其两者的差异.我国防爆标准规定的温度测试方法与欧洲标准及IEC标准基本相同,适用范围较广;而美国UL674标准规定的温度试验方法较严酷,且试验周期长,还可能对电机本身造成损坏.

  • 标签: 防爆电机 表面温度 测试方法 机座 防爆标准 GB3836.1-2000
  • 简介:一、引言荧光灯作为最重要的人造光源之一,以其高光效、长寿命以及可得到广泛的发光颜色的显著优点活跃在人类的照明舞台上。而荧光粉决定了荧光灯的发光特性。荧光粉的发展从早期的含氧酸盐化合物,到卤磷酸盐以及近2O年来步入实用化的稀土三基色荧光粉。由此,近年来,对三基色粉的研究变得广泛而深入。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就是稀土三基色荧光粉表面特性问题的一个方面,即灯管黑化和荧光粉电性间的关系。在点灯过程中,一般而言,荧光灯的光通量随点灯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其中,由于着色物质氧化汞在荧光粉表面的附着是产生光通量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荧光粉对汞和氧化汞的吸附可能起因于它们带电倾向的不同。依据二种带电物质因所带电荷不同而发生静电引力,所带电荷差异愈大,静电吸引力愈强的原理,可假设不同发光材料对黑化物质吸附程度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各种发光材料表面电荷的不同所引起的。发光材料与黑化物质表面所带电荷差异愈大,就愈易使材料表面吸附黑化物质,从而使材料的老化程度加重,根据这

  • 标签: 荧光粉 带电倾向 表面带电 发光材料 荧光灯 稀土三基色荧光粉
  • 简介:众所周知,电池在便携式电子产品中应用相当广泛。对于便携式电子产品在应用到爆炸性气体环境中,其最高表面温度至关重要。在电池短路的情况下表面温度完全有可能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气体环境而引发爆炸事故。文章提出一种如何保护电池在故障或正常工作情况下的最高表面温度使其不能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气体环境的方法。

  • 标签: 电池 最高表面温度 爆炸性气体环境 防爆
  • 简介:研究了多种消解试剂对LiCoO2样品的消解情况。并通过电位返滴定和EDTA配位返滴定分析了消解后的溶液中钴的价态及含量。结果表明,用浓盐酸并加热至微沸能完全消解LiCoO2样品。消解机理主要是将LiCoO2还原为Co^2+,离解成Co^2+占次要地位。EDTA配位返滴定测得LiCoO2消解液中钴的回收率可达(99.40±3.96)%。

  • 标签: LICOO2 CO 浓盐酸 电位返滴定 EDTA配位返滴定 锂离子电池
  • 简介:采用线性电势扫描伏安法、循环伏安法、计时电势法、交流阻抗法研究了不同铕离子加入量的硫酸溶液中铅锑合金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硫酸溶液中添加铕离子后,改善了Pb与PbSO4间转化反应的可逆性;铕离子的存在提高了铅锑合金电极的析氢量;抑制了铅锑合金电极上氧化膜中高电阻的PbOn的生成,提高了氧化膜的导电性;阻碍了钝化现象的发生。铅锑合金在添加铕离子的硫酸溶液中的电化学特性与稀土-铅锑合金在硫酸溶液中的规律相同。

  • 标签: 铅蓄电池 电化学特性 铅锑合金电极
  • 简介:飞利浦公司于日前宣布,他们成功地发明了一种新型OLED光源材料。这种材料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利用表面整体发光。据介绍,用这种材料制成的窗13在白天可以呈现透明外观;晚上则会亮起,成为照明灯光。

  • 标签: LED光源 飞利浦公司 材料 发光 表面 发明
  • 简介:价格适中、贮量丰富且对环境污染少的LiMn2O4作为未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基材,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但高温下与循环中容量衰减的问题,是制约它商品化的最重要因素。详细阐述了近年来有关尖晶石LiMn2O4容量衰减的机理;介绍了国内外在LiMn2O4正极材料表面修饰改性方面采用的各种方法以及取得的成果。

  • 标签: 锰酸锂 衰减机理 包覆 表面改性
  • 简介:根据相关本安标准对小元件表面温度的要求,阐述了小元件表面温度对本安电路所产生的影响,并举例说明了如何采用热阻公式计算小元件的表面温度,以及所采取的相应处理办法.

  • 标签: 小元件 最高表面温度 热点燃 本安电路
  • 简介:考察了在成型正极表面分别浸聚四氟乙烯(PTFE)和羧甲基纤维素(CMC)对MH-Ni电池自放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MC处理能明显降低镍电极的自放电率,但不能改善电池的自放电性能;相反,PTFE处理虽不能降低镍电极自放电率,但却能明显改善电池的自放电性能。MH-Ni电池的自放电性能可能与负极析出的H2在正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过程密切相关。

  • 标签: MH-NI电池 自放电 镍电极 表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