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关怀照顾行为的协同干预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后遵医行为及家属照顾负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该院先天性巨结肠患儿89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两组均行巨结肠根治术,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基于关怀照顾行为的协同干预,连续护理2个月。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遵医行为、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及入院时、护理1个月后、出院时Heikkinen排便功能评分、主要照顾负担量表(ZBI)、照顾行为问卷评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出院时观察组Heikkinen每日排便次数、大便性状、污粪、直肠感觉、控制排便能力、粪便辨别、是否需要治疗评分均高于对照组,ZBI评分低于对照组,照顾行为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关怀照顾行为的协同干预应用于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后,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排便功能,促进患儿保持良好遵医行为,减轻家属照顾负担,改善家属照护行为,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关怀照顾行为 协同干预 先天性巨结肠 术后遵医行为 家属照顾负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描述国内外照顾参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管理的研究内容、方法等现状。检索从建库至2020年10月26日的CNKI、万方中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英文数据库,筛选出相关的研究,共纳入9篇文献。疾病人群包括骨科、内科卧床、神经外科以及接受PICC置管的患者,通过质性和量性研究方法,聚焦照顾对VTE相关知识的认知行为水平现状和采取的预防措施实施情况2个方面。结果发现,照顾在VTE防治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已经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且有相关研究。照顾参与其中的有效性、可行性均已得到了初步证实,但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亟需拓展研究方向,深入开展临床研究,探索照顾在VTE防治管理中的作用,并推动VTE防治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 管理 照顾者 范围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同伴支持教育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主要照顾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的120名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主要照顾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观察组主要照顾给予基于IMB模型的同伴支持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采用照顾反应评估量表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测量两组照顾压力及情绪状态,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主要照顾照顾反应评估量表自尊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身体健康问题、经济问题、家庭支持缺乏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主要照顾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同伴支持教育能够减轻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主要照顾的压力,降低照顾的焦虑抑郁水平。

  • 标签: 老年人 心肌梗塞 IMB模型 主要照顾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知觉压力对疲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缓解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疲劳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8月于银川市3所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311名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知觉压力量、智谋量表、社会评定量表及疲劳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11份,回收有效问卷308份,有效回收率为99.04%。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的知觉压力、疲劳、智谋及社会支持总分依次为(24.98±6.36)、(5.31±2.86)、(83.98±12.85)、(39.76±6.21)分。知觉压力与智谋、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313、-0.274;P<0.01),与疲劳呈正相关(r=0.261,P<0.01);疲劳与智谋、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305、-0.268;P<0.01);智谋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210,P<0.01)。中介检验结果表明,知觉压力对疲劳的直接效应成立,智谋、社会支持在知觉压力与疲劳间各自的中介效应以及智谋-社会支持的链式中介效应成立,其中介效应量分别为26.92%、15.38%、3.85%。结论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的智谋与社会支持在知觉压力和疲劳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成立,未来可通过提高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的智谋水平以及提供社会支持缓解其身心压力。

  • 标签: 卒中 主要照顾者 知觉压力 智谋 疲劳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频微课健康教育模式在脊髓损伤高位截瘫患者居家照顾中的应用。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脊髓损伤高位截瘫患者家庭照顾8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照顾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视频微课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照顾干预前后疾病认知水平、自我效能、照顾负担、照护技能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照顾疾病认知评分、自我效能评分、照护技能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而观察组照顾负担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视频微课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脊髓损伤高位截瘫患者居家照顾对疾病的认知,提高照顾照顾患者的信心及照顾技能,从而改善减轻照顾照顾负担,提高照顾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视频微课 健康教育模式 脊髓损伤 高位截瘫 居家照顾
  • 简介:在对Heider平衡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该理论在照顾对癌症病人疼痛管理态度影响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应用设想:在照顾对病人的情感态度一定的前提下,照顾对病人疼痛管理态度影响研究可按照“照顾疼痛知识→照顾疼痛管理态度→病人疼痛管理态度”的研究路径进行管理。

  • 标签: Heider平衡理论 照顾者 癌症病人 疼痛管理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误吸高危患者主要照顾对误吸预防了解的知信行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误吸高危患者健康教育和延续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7—12月浙江省宁波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误吸高危患者主要照顾232名,采用住院患者照顾误吸预防知信行调查表进行调查,并分析误吸预防知信行的影响因素。结果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20份,有效回收率94.83%。220名主要照顾的误吸预防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31.41±9.99)、(45.83±5.19)、(40.57±8.92)分。相关分析显示,照顾误吸预防知识与态度呈正相关(r=0.425,P<0.01),知识与行为呈正相关(r=0.554,P<0.01),态度与行为呈正相关(r=0.472,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性别、与患者关系、有无照顾经历、照顾年限、是否接受过培训的照顾误吸预防知识和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与患者关系、照顾年限、是否接受过培训的照顾误吸预防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照顾经历、是否接受过培训是照顾误吸预防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173、-0.181、-0.337;P<0.05);年龄是照顾误吸预防态度水平的影响因素(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179,P<0.01)。结论误吸高危患者主要照顾对误吸预防的态度良好,行为呈中等水平,而知识水平有待改善。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无照顾经历、未培训、非中年照顾的误吸预防照护。

  • 标签: 横断面研究 误吸 照顾者 预防 知识 态度 行为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肿瘤临终患者照顾中应用安宁疗护对其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产生的影响。方法择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肿瘤临终患者的主要照顾70名,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安宁疗护,对两组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及护理,研究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生活被打扰、心理痛苦等心理应激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肿瘤临终患者照顾中应用安宁疗护不仅可以改善其负性情绪,还可以缓解期心理应激,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安宁疗护 肿瘤临终患者 照顾者 负性情绪 心理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从性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庭照顾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1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护理部实施依从性干预后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及其照料纳入观察组,将2016年1~12月该院实施依从性干预前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及其照料纳入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接受依从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治疗依从性评分、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项目(WHO DASⅡ)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以及家庭照顾负担量表(ZB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时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出院后3个月治疗依从性评分和ITAQ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WHO DAS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GQOLI-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庭照顾出院后3个月ZB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从性干预能够有效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其自知力与治疗态度,提升预后效果,减轻家庭照顾的负担。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依从性干预 家庭照顾者负担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安宁疗护对肿瘤临终患者的主要照顾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肿瘤临终主要照顾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安宁疗护组与对比组(各51例),对比组采取常规护理,安宁疗护组则实施安宁疗护,共行4周。比较两组主要照顾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家属应激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干预后,安宁疗护组主要照顾的SAS、SDS以及R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安宁疗护对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 标签: 恶性肿瘤 照顾者 安宁疗护 焦虑 抑郁 心理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安宁疗护护理宣教对改善癌症终末期患者家庭照顾死亡态度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云南省某三级综合医院收治的54例癌症终末期患者家庭照顾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安宁疗护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家庭照顾干预前后死亡态度评分和SAS、SDS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死亡态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宁疗护护理宣教可改善癌症终末期患者家庭照顾死亡态度,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

  • 标签: 安宁疗护 护理宣教 癌症终末期 家庭照顾者 死亡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罗伊适应模式在新生儿胆道闭锁Kassi术照顾中的应用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肿瘤临终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将安宁疗护进行运用的作用。方法 遵照对比护理评估的方式展开探究,选入在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所收治肿瘤临终患者88例为对象,并按照计算机随机排序的方式进行1至88编号,任意抽选其中的44例,在治疗过程中落实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在对剩下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则将安宁疗护进行运用,作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在负性情绪以及心理应激情况等。结果 结合对两组患者干预负性情绪以及心理应激反应对比,干预前无差异,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安宁疗护 肿瘤临终患者 负性情绪 心理应激
  • 简介:《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是毛主席在一九五三年六月接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时的谈话。是一篇指导社会主义时期青年工作的极其重要的光辉文献。当时,我国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国内的工作重点正在转到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在新的形势下,青年团如何执行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如何为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个党的总任务而奋斗?毛主席在谈话中及时地给青年团规定了具体的工作路线、方针和方法。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二十多年来,共青团团结教育全国青年,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我们在纪念“五四”运动五十八周年这个光辉节日的时候,在抓纲治国的伟大斗争中,重温毛主席这篇光辉著作,遵照毛主席的指示,把团的工作搞得更好,这对于我们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调动青年的一切积极因素,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夺取抓纲治校、教育革命的更大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团的工作 青年团 照顾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
  • 简介:目的探讨多学科护理照顾模式对脑胶质瘤术后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2013年2月2016年2月进行康复的112例脑胶质瘤术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外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多学科护理照顾模式干预,包括社会文化干预、心理干预、生理康复干预。观察时间为3个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简易智状况检查量表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都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期间的下肢静脉血栓、压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7.1%)明显低于对照组(26.8%;P〈0.05)。结论多学科护理照顾模式在脑胶质瘤术后的应用能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病人的智力与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脑胶质瘤 术后护理 多学科护理照顾模式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妇和新生儿接受共同参与式母婴同室护理的效果。方法:通过电脑随机抽样方法把2021.5.-2022.5间我科室接收的60例产妇进行分组,(30例)常规组:常规护理、(30例)研究组:共同参与式母婴同室护理。观察组间产妇SCL-90(心理)评分、新生儿照顾能力。结果:研究组产妇SCL-90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新生儿照顾能力,高于常规组,组间可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产妇和新生儿接受共同参与式母婴同室护理干预,不仅可以使产妇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缓解,使产妇保持积极稳定心态,而且可以使产妇照顾新生儿能力得到极大提升,推荐临床实践中应用。

  • 标签: 共同参与式母婴同室护理 产妇心理 新生儿照顾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赋能式健康教育对白血病患者照顾焦虑、抑郁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5月的40例白血病患者照顾设为对照组,2014年6-11月的40例白血病患者照顾设为干预组。对照组患者照顾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干预组白血病患者照顾采用赋能式健康教育方法。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照顾焦虑、抑郁和自我效能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照顾焦虑、抑郁得分及自我效能水平情况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6个月两组患者照顾焦虑、抑郁得分及自我效能水平情况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照顾焦虑、抑郁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自我效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赋能式健康教育能有效缓解白血病患者照顾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其自我效能水平。

  • 标签: 赋能式健康教育 急性白血病 照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