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治疗专科护理干预防范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并发症等方面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8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PICC静脉输液患者,总计120例。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患者60例,观察组行静脉治疗专科护理干预、患者6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包括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依从性、PICC留置时间。结果:静脉炎、局部渗血、感染、导管堵塞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专科护理干预 PICC 依从性 满意度 留置时间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揭示心血管介入导管室围术期护理过程中精细化护理与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能。方法:2021年4月-2022年6月,将我院94例心血管介入手术围术期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各47例,参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运用精细化护理与临床护理路径,测算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HAMA评分指标和HAMD评分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HAMA评分指标,以及HAMD评分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HAMA评分指标,以及HAMD评分指标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心血管介入手术围术期患者运用精细化护理与临床护理路径,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血管介入手术围术期患者 精细化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 临床效果 测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始治疗联合高剂量布洛芬营救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2021年2月-2022年12月内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者分成对照组(40例,初始对症治疗)及观察组(40例,初始治疗联合高剂量布洛芬营救治疗),记录对比生化检验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接受干预后观察组生化检验指标与对照组对比均明显较低(p

  • 标签: 布洛芬 早产儿 动脉导管未闭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始治疗联合高剂量布洛芬营救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2021年2月-2022年12月内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者分成对照组(40例,初始对症治疗)及观察组(40例,初始治疗联合高剂量布洛芬营救治疗),记录对比生化检验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接受干预后观察组生化检验指标与对照组对比均明显较低(p

  • 标签: 布洛芬 早产儿 动脉导管未闭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肿瘤患者介入术后留置导管行持续性动脉灌注化疗中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80例进行介入治疗的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依从性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满意度评价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依从性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在依从性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上差异显著用P<0.05表示;观察组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满意度评分对比差异显著用P<0.05表示。结论 肿瘤患者介入术后留置导管行持续性动脉灌注化疗中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肿瘤患者介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B超定位联合PICC继发性异位风险评估表预防极早产儿导管继发性异位的效果分析。方法:以我院2022年1月到2023年9月收诊的42例早产儿患者为研究对象,动态分组后对两组患者的B超定位联合PICC继发性异位风险评估表的价值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非计划拔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发生没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留置管时间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极早产儿导管继发性异位采取B超定位联合PICC继发性异位风险评估表评估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发生,并且可以延长导管留置的时间,这种措施有推广使用的意义。

  • 标签: B超定位 PICC继发性异位风险评估表 预防极早产儿导管继发性异位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观测在右侧卧位下,吸气峰压联合PETCO2的变化预判右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管端位置的可行性。方法110例行胸科手术患者插入Mallinckrodt右DLT,在侧卧位后发生导管过深移位共25例。以纤维支气管镜(FOB)确认DLT管端位置和通气方式将观测过程分为正位双肺通气(s1)、右侧过深单肺通气(s2)及右侧正位单肺通气(s,)三个阶段,每阶段均机械通气15min。结果S2的Ppeak比s1增加75.5%,S,比s1仅增加44.1%;S2的PETC02比s1下降17.5%,S3比S1仅减少8%。以单肺通气时的Ppeak≥S1Ppeak的1.6倍,PETC02值比s1下降10%,结合OLV时的Ppeak达到24cmH2O作为判定管端错位的截止值,特异性和预测阳性率分别达到85.7%和90%。结论侧卧位下,用无隆突钩DLT行肺隔离,联合运用动态监测气道峰压和PETCO:的变化综合评估,可提高DLT管端的正确到位率。

  • 标签: 双腔支气管导管 单肺通气 吸气峰压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中老年重症难治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干预后,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中老年重症难治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共102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51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中老年重症难治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中老年重症难治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 中老年重症难治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尿管外固定方法对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神经外科需留置尿管的病人226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18例收集本院手术室或临床科室床旁行气管插管后剩下未使用的气管导管内芯塑型S型钩,将导管芯塑型S型钩挂于床边,然后把集尿袋挂于导管芯塑型S型钩上。对照组108例传统方法使用一次性绷带将集尿袋绑于床边。比较两组留置尿管外固定期间患者或家属使用方便情况和临床护士的护理情况。结果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尿管固定使用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芯塑型S型钩承重力强、坚固、不易脱落、便于取下,使用安全,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易于取材,而且可以回收消毒再利用,便于临床推广,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留置尿管 导管芯塑型S型钩 固定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深静脉导管封管护理中,应用预充式冲管注射器联合无针输液接头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01-2020.1期间,我院进行深静脉导管封管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对研究组采用预冲式冲管注射器联合无针输液接头,对照组采用普通注射器联合无针输液接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深静脉导管留置和操作时间、护理满意度等。结果:比较深静脉导管留置时间,研究组长于对照组(P<0.05),但护士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调查统计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深静脉导管封管患者采用预冲式冲管联合无针输液接头,有利于长期维持渗透压,缩短封管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预冲式冲管注射器 无针输液接头 静脉导管封管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房颤动病人左心耳封堵联合导管消融术一站式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行左心耳封堵联合导管消融术一站式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6例,对围术期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和探讨。结果:本组患者均手术成功,1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了食道黏膜损伤,经及时的治疗及护理后未对正常的恢复及预后造成影响。在术后随访中所有患者封堵器均正常使用,未出现新的栓塞、房性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结论:左心耳封堵联合导管消融术一站式治疗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技术,其治疗的效果和质量也受到了众多医护人员和患者高度的评价与认可,而治疗方法的改变导致患者围术期的护理需求也具有相应的转变,对此临床上应该加强重视,帮助医护人员掌握相关治疗知识从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切实帮助患者安全、顺利、舒适的度过围术期。

  • 标签: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左心耳封堵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胸腔闭式引流与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在自发性气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8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扑克牌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干预,观察组采用改良胸腔闭式引流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自发性气胸治疗中实施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干预可提高患者治疗疗效,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改良胸腔闭式引流 中心静脉导管 自发性气胸
  • 简介:【摘要】总结了华中地区首次一站式实施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ranscatheter edge-to-edge repair,TEER,MitraClip)及左心耳封堵术(LAAO)治疗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术前评估患者做准备完善各项相关检查、术中密切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伤口护理。一站式微创介入手术对于高龄、合并症多(房颤、心衰合并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无法耐受或拒绝外科手术患者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安全性较高的优势,一次性解决患者瓣膜返流及房颤长期抗凝两项手术,开启了华中地区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的“新高地”。对围术期护理过程中,需要加强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流动力学监测,密切观察并发症和处理,伤口护理及用药管理等,做好出院健康宣教和随访。患者经治疗和护理,预后效果较前显著,康复出院。

  • 标签: 二尖瓣反流,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 MitraClip,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中老年重症难治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鼻导管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的作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22年1月~2023年3月接纳的62例重症难治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分组法分成两组,应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定义为参照组,应用鼻导管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的患者定义为试验组,两组均纳入31例,比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气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发绀、肺部啰音及气促等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aO2及SaO2相比于参照组更高,PaCO2相比于参照组更低,临床疗效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 中老年 重症 难治性肺炎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中老年重症难治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鼻导管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的作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22年1月~2023年3月接纳的62例重症难治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分组法分成两组,应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定义为参照组,应用鼻导管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的患者定义为试验组,两组均纳入31例,比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气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发绀、肺部啰音及气促等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aO2及SaO2相比于参照组更高,PaCO2相比于参照组更低,临床疗效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 中老年 重症 难治性肺炎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研究医护一体化风险管理在预防新生儿休克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效果。方法: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共收治了80例接受PICC置管的休克新生儿。这些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两组,每组40例。常规管理组使用常规管理方法,而风险管理组在常规管理组基础上采用医护一体化风险管理方法。对两组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护理后,风险管理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管理组,有差异(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风险管理在预防新生儿休克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中具有显著效果,能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风险管理 新生儿休克 PICC 感染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措施对行经导管血栓抽吸术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作用价值。方法:在2022年3月~2024年3月间,研究样本选自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共16例。分组方式:抽签法,均分为2组,每组8例。所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均接受行经导管血栓抽吸术,以此为基础,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心肌梗死患者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措施,用于行经导管血栓抽吸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ST段抬高型 急性心肌梗死 综合护理 导管血栓抽吸术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中老年重症顽固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探讨行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入我院2018年9月—2019年8月,接收的重症顽固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0例,通过乱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行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比较两组生存质量评分、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重症顽固性肺炎 呼吸衰竭 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鼻梗阻导管植入术在治疗老年人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选取了2021年5月到2022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老年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总计80例,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8例,平均年龄为(58±2.3)岁,并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顺序每组40例分成两组,并命名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将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鼻胃管植入术,研究组患者采用鼻肠梗阻植入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的恢复情况,以及患者对医护照顾的满意程度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身体炎性指标恢复的时间比对照组短,收到患者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性符合P

  • 标签: 鼻肠梗阻 导管置入术 来年患者 综合干预 粘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