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宋元明诸多学者对"大同小康"之论提出各种质疑背景下,清初王夫之明确指出"大同小康"之论存在错简。其后,清代学者任启运、姜兆锡、李绂、孙希旦、黄式三、邵懿辰等,现当代学者钱基博、任铭善、徐仁甫等,围绕错简问题亦各有阐发,只是缘于视角不同,提出见解彼此不尽一致。不过,将各位学者"纠错"主张代入"大同小康"之论文本之后,不难发现,问题并不能有效解决,更常见"按下葫芦起来瓢"。这说明,"大同小康"之论"其言杂乱,……其文不次"问题固然客观存在,但归咎于错简却不恰当。事实上,在"其言杂乱,……其文不次"表象背后,"以注为经"当是症结之所在,只要把注释与原文区别开来,"大同小康"之论逻辑不通、文气不顺问题也便不复存在了。

  • 标签: 《礼运》 “大同小康” 错简 王夫之 “以注为经”
  • 简介:<正>天人关系先秦哲学一个重要问题,对此各家各派都有自己见解。总的说来,“天人合一”先秦哲学家最普遍观念。荀子虽然提出“明于天人之分”,但最终归于“天人合一”,这一矛盾源之于荀子“天”二重性:自然之天与意志之天。在其整个哲学体系中荀子轻自然之天,重意志之天。这也反映出先秦哲学家一个总致思倾向。就此,笔者作一初步探讨,希望得到批评指正。

  • 标签: 荀子 先秦哲学 天人之分 自然之天 自然界 天人关系
  • 简介:几年前,在中国学术界爆发了一场关于儒家“亲亲互隐”讨论,这场讨论导火索刘清平教授发表于《哲学研究》2002年第2期文章《美德还是腐败?——析〈孟子〉中有关舜两个案例》,引发了该杂志同年第10期郭齐勇教授商榷文章《也谈“子为父隐”与孟子论舜》,此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在杂志上公开反复辩难文章达30多篇,涉及辩论学者有30多人。这场争论一些文章收录在由郭齐勇主编《儒家伦理争鸣集——以“亲亲互隐”为中心》(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版)一书中。从收录文章状况看,如果我们将捍卫儒家“亲亲互隐”一方称为“正方”(以郭为代表),将批判这一原则为“腐败之源”一方称为“反方”(以刘为代表)的话,那么这部70万字文集中“反方”只占12%篇幅,约8万余字,其余60余万字全是“正方”,形成了对“反方”“围攻”之势,“反方”在文集中意义似乎只是充当“活靶子”。当然。我并不是说主编者有意造成了这种“围攻”。但这种现象至少客观上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国内学术界捍卫儒家传统学者们在涉及到自身“安身立命”根本问题上有一股不可遏止热情;相反,批判这一传统学者则比较相信逻辑力量,只要这种逻辑没有被驳倒,就无意于反复纠缠于一些没有理论意义口水仗中,只限于坚持自己逻辑一贯性。所以笔者在通读这部文集之后,深感双方在所争议问题上并没有形成真正有利于推进理论本身对话,而是存在着严重语言障碍。问题主要在于,“正方”多篇文章中包含太多自相矛盾和逻辑错误,并且由于情绪化色彩太浓而发现不了自身这些错误;而“反方”虽然文字大大少于“正方”,但实际上基本立场并没有被动摇,�

  • 标签: 儒家伦理 郭齐勇 “亲亲相隐” 腐败 争鸣 主编
  • 简介: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产业知识经济时代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现在国际间竞争,核心在高新技术上较量。江苏经济要持续稳定地发展,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须根据世界经济、科技环境及江苏具体情况,确定自己高新技术发展对策,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其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 标签: 科技投入 高新技术企业 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趋势 江苏 科技成果转化
  • 简介:蔡元定主张"河十洛九"、"河先洛后",与刘牧"河九洛十"、"河洛同出"说相反。蔡元定强调河图与洛书区分,与朱熹"虚中为易、实中为范"说企图融合河图、洛书也不同。其目的加强十数图与《周易》八卦关联,九数图与《洪范》九畴关联,进而将《洪范》纳入易学系统。其子蔡沈《洪范皇极》以《周易》为象学,对应河图,以《洪范》为数学,对应洛书,正是这一目的体现。这一区分对刘牧河图、洛书说发展,蔡氏父子由此构建了其范数之学。

  • 标签: 蔡元定 蔡沈 河图 洛书 洪范 范数之学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冲击,文学所负载价值观和审美韵味出现了感官化和娱乐化倾向.面对文学作品中商品经济欲望主义泛滥和道德精神荒芜,山东作家刘玉栋密切关注社会发展中道德痛苦和人性变异,在复杂文化语境下,立足现实,努力挖掘儒家文化现代价值.本文拟从社会转型期价值重构角度,梳理刘玉栋小说中蕴含儒家文化基本内涵:“仁者爱人”“积极入世,讲求弘毅之道”和“义利情观”,旨在凸显市场经济条件下,儒家文化依然价值重建主要理论来源和文化依据.

  • 标签: 市场经济 儒家文化 精神家园
  • 简介:本文分析重点在于将社会运动研究放置于历史社会学视域之下,对社会运动研究代表人物之一梯利有关社会运动(集体行动)理论进行论述,并以其一部著作为个案,探讨社会运动(集体行动)研究所关注主要问题及分析理路,从而回应社会运动研究过程中内在理论关怀。

  • 标签: 梯利 历史社会学 社会运动 集体行动
  • 简介:德国汉学界对中国哲学理解和研究长期以来存在重视先秦、轻视宋明倾向,但德语世界对朱熹思想译介活动和阐释工作也并非没有其积极一面,这主要体现在其译介活动悠久历史和阐释工作层出不穷上。对朱熹思想在德语世界中接受进程考察有助于我们为一场真正对话做好准备,然而目前所看到德语世界朱熹思想研究大都不能令人满意,都还难以经得起学术性严格推敲,这一现象反过来必然促使我们去深入思考思想对话真正本质。

  • 标签: 朱熹 理学 德国汉学 中国哲学
  • 简介:郭简《五行》篇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主要对其对儒学形而上体系之建构作出理解和诠释,着重通过对《五行》篇内在结构分析,阐明《五行》所建立儒学形而上体系内部结构,说明和论证此体系正是儒学“一以贯之”内在结构和形而上体系,《五行》思想思孟之间一个不可或缺重要过渡环节,它继承孔子以来儒学内在精神,使儒学形而上体系得以明晰,并为孟子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从而推动了儒学进一步发展。通过《五行》“形于内”和“不形于内”分析,对天人合一也作出新理解。

  • 标签: 儒学 形而上系统 《五行》 研究价值 帛书 内部结构
  • 简介:本文以江苏Z镇389份调查问卷为依据,探讨乡镇公共服务社会满意度问题,深入了解农村居民对乡镇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以及影响评价结果因素。本文认为,乡镇居民对农村公共服务需求具有一定层次性和阶段性,而居民满意度根据其需求状况具有一定次序性。伴随着基础公共设施建设成熟以及社会保障制度日渐完善,文化娱乐、教育、科技、信息等方面的需求逐渐增大,同时对于政府行政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 标签: 乡镇 社会满意度 问卷调查
  • 简介:关于孔子研究,强调从宏观方面考察孔学为当前国外学者所重视这一新趋势,认为应引起人们深刻反思;并从东方文化代表多层次性归结到孔子以“仁”为核心古代人道主义思想,得出东西方不同价值观比较,以说明国外孔学崛兴之思想和时代原因。微观方面,即以此为基点,深入剖析“仁”学体系中反神权主义、反禁欲主义、反蒙昧主义、反主观主义、反专制主义和反侵略主义等等积极因素,论证其对中国传统思想和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所产生深厚影响,值得我们科学地予以批判继承和发扬,为加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

  • 标签: 孔子研究 批判继承 多层次性 价值观比较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人与人
  • 简介:《周易》非常重视“交”和“感应”,咸卦很好地体现了《周易》当中“交感”思想.我们认为“交感”思想具有丰富哲学内涵:天地交感化生万物就是一种宇宙生成论,讲述了世界上万事万物如何产生;男女交感始有人伦一种社会伦理学,凸显了社会伦理在中国古代社会重要作用;而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则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占代知识分子理想境界。“交感”思想在中国哲学上有重要价值.对宋初周敦颐和二程道学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 标签: 咸卦 交感 阴阳
  • 简介:本文对郭店楚简儒家文献进行了宗教性诠释.文章认为,郭店儒简以"天道流行"灌注而下成为人性命,而性情修炼又是对天道回归.天与人上下摩荡、身与心内外互证构成了一个人化宇宙整体.儒家心性学提升过程就是人在下学上达、天人谐和自我转化中实现终极实在过程,主体性由是而得到了极大弘扬.儒家心性学哲理解析与宗教体悟相得益彰一种理论机制,这是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何以产生巨大影响根本原因.

  • 标签: 楚简 儒家 文献 宗教性 “天道流行” 心性学
  • 简介:近代老学中国老学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在社会转型、思潮不断、文化急剧变革背景下,许多学者致力于老子研究,并涌现出了一批高水平老子研究著作。相对于古代、传统老学来看,近代老学呈现出了新学术特质。这种特色既表现在研究范式转变,即普遍采用西方学术分科方法研究老子,同时也表现在研究内容与价值追求变化上。对老子之道阐发,老学研究核心问题,因此,本文拟围绕近代老学中有代表性道论进行分析,以揭示其理论贡献与时代精神。

  • 标签: 老学史 近代 道论 老子之道 学术分科 社会转型
  • 简介:<正>(上)《春秋》一书,记载了三十六次“日有食之”,成为世界天文学史上珍贵文献资料。古今学者中,对于这一资料进行研究、考释,不乏其人,研究成果也是得失互见,大致今人胜过古人。汉儒泥古不化而又强辞夺理,对于其中纪时阙文,他们虽说不知推步,却胆敢放言。

  • 标签: 日食 春秋时期 十七年 世界天文学史 推步 文献资料
  • 简介:梁启超清末民初著名学者,一身兼有旧学和新学影响,在《管子》研究上也有所建树。他《管子》研究,正处于变法维新时期,他以今文经学宗旨为指导思想,通过对中西方制度等方面的对比,试图找到改变中国命运一剂良方。《管子》礼法并重、制度以刚柔相济为要,故而十分符合梁启超初衷。他结合自己学术研究,通过《管子》书来评价管仲,并突显了《管子》经济与法治思想,这是其《管子》研究特色,并在《管子》真伪讨论、义理研究和管子形象提升上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 标签: 梁启超 管子 特色 影响
  • 简介:《周易》哲学本质上就是有关"生命"道德哲学。《周易》以"生"为体,从伦理本体论角度揭示了生命本源、意义与价值,从而确证了"顺天"之于之当为根本意义。"顺天"也即"顺性命之理",因为"性"与"命"皆是天道在不同向度上表现或要求。因此"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就是生命存在之应然,也是之生命最完美的终极表现。而其途径即"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也即顺应天道之"正"。"养正则吉"可视为《周易》生命伦理工夫原则,它不同于现代物理与精神"养生",这是一种涉及养万物之生、万民之生、个体身心兼养全面的"养生"。《周易》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在改造自然和处理人工干预生命进程等生命伦理问题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 标签: 《周易》 生命伦理 性命之理 养正则吉
  • 简介:一主体对某种思想、学说和理论等确信态度主体在任何社会实践,在一切能动创造性活动中不可或缺主观特征。由于主体在自己所从事活动中,对于某种思想、学说和理论等总是在主观上面临着“信”或是“不信”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主体又总要自觉或不自觉地取其所“信”,舍弃其所“不信”;行其所“信”,否定其所“不信”。

  • 标签: 演化过程 本质 信仰 创造性活动 “信” 社会实践
  • 简介:魏晋玄学之所以被称为“新道家”,是因为它对老、庄道家思想继承和革新。这种革新具体表现是:王弼、何晏,特别是王弼以其“无”本论对老子“道”抽象性、普遍性革新;裴颁以其“有”本论对老子“道”具体性、特殊性革新;而作为玄学思想发展之终结者和集成者郭象以其“独化”论对老庄“道”“有一无”性内在结构发掘和革新。经魏晋时期玄学家们对老庄“道”继承和革新,先秦道家思想在魏晋时代发挥出了新作用,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发展做出了新贡献。

  • 标签: 魏晋玄学 独化
  • 简介:<正>以章太炎、刘师培为首晚清国粹派,既是革命派一翼,又是一个以古文经学为中坚学术派别。此种一身二任特性,决定了其经学思想包含着两个层面:一倡大古文,以与康有为立宪派经学根据即今文抗衡,反映了革命与改良在经学领域斗争;一主张“夷六艺于古史”,将治经归入单纯学术研究范畴,体现了传统经学向近代转换。要害之,国粹派经学思想体现了革命性与时代性统一,即在更加完整意义上,体现了传统经学终结。

  • 标签: 国粹派 章太炎 康有为 立宪派 孔子改制 革命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