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类症患者在出院后进行延续性护理的干预效果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精神病理症状。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SQLS评分和PANS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对照组的心理社会、精力动机、症状及不良反应评分较入院时出现提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心理社会、精力动机、症状及不良反应评分较入院时出现降低,且低于干预后的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两组患者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精神病理评分较入院时出现下降(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临床运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首发,精神分类症 延续性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轻症急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从2009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轻症急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个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予以观察组患者行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予以对照组患者行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和费用以及术后病情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均无病情复发的情况发生;观察组患者手术中使用的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显著优于对照组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症急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能有效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具有临床治疗意义,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轻症急症胆源性胰腺炎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肾病综合征患儿主要照顾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主要照顾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采取KAP模式健康教育,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评估患儿主要照顾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采用MMAS-8量表评估患儿的依从性,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儿的负性情绪。结果健康教育后,实施健康教育后,两组研究对象各维度疾病知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O5),干预组得分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得分,干预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2=17.227P=0.000);焦虑抑郁评估干预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7.865P=0.000,t=4.323P=0.000)。结论与常规健康教育相比KAP模式健康教育能显著性提高肾病综合征患儿主要照顾者的疾病知识水平和患儿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其负性情绪。

  • 标签: 知信行模式 肾病综合征 照顾者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慢性肾衰竭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在其护理工作中开展人性化护理的具体方法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所产生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慢性肾衰竭患者资料100例开展对比分析,所选患者全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人性化护理,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在其护理工作中开展有效的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应该在临床中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人性化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护理方案选择中,让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对于其康复效果的具体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当中收治的7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出院之后护理方式的差异将其均分成传统组与分析组,传统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分析组患者则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症状行为情况与生活质量。结果分析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症状行为情况均要好于传统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临床护理工作开展中,给予患者延续性护理的效果较好,该护理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首发精神分裂症 康复 延续性护理 症状行为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实施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循证护理实施后)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27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设为观察组,予以循证护理措施;回顾查找2010年1月-2011年12月(循证护理实施前)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25例,设为对照组,护理措施为常规措施。比较两组的临床结局、吻合口瘘愈合时间、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除对照组1例患者中途转院治疗外,两组术后吻合口瘘痊愈率均为100%。但观察组吻合口瘘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t=4.68,P<0.05),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t=4.29,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字2=4.53,P<0.05)。结论循证护理运用于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患者的临床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细化了护理照顾措施,提高了基础护理工作质量,也增进了和谐的护患关系,患者吻合口瘘痊愈时间有效缩短,体现了护理工作的知识价值。

  • 标签: 食管癌 吻合口瘘 术后并发症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应用于困难性胆囊切除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确诊并收治的110例困难性胆囊切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实施腹腔镜胆囊全切术,研究组实施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中转开腹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切口感染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胆道损伤、胆瘘、大出血发生率及中转开腹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应用于困难性胆囊切除患者在保障手术预期的同时显著减少手术创伤及并发症,避免中转开腹。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全切术 胆囊次全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對提升护理管理质量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护士60名,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A组与研究A组,每组各30名;另选取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B组、研究B组,每组各60例。对照A、B组开展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研究A、B组开展分层级管理模式。对两种不同模式的管理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A、B组在各项指标评分(护理理论知识、技术操作能力、沟通能力、护理文书书写、护理总体满意率)均优于对照A、B组(P<0.05)。结论分层次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可进一步提高护士护理管理质量,改善医患关系,增加护理满意度,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分层次管理模式 常规护理管理模式 护理管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实施于小儿腹腔镜疝气修复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疝气修复术的患儿6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其中34例设为对照组,开展氯胺酮麻醉,剩余34例设为观察组,开展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分析和对比两种药物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而诱导时哭闹以及切皮时体动情况均比对照组良好(P<0.05);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手术过程中血氧饱和度下降低于90%的患儿例数相比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实施于小儿腹腔镜疝气修复术中,不仅诱导效果好,而且不影响患儿呼吸,且术后苏醒快,镇痛以及镇静作用均非常好,因此建议在临床上使用该种方法。

  • 标签: 七氟烷 舒芬太尼 疝气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器械清洗消毒一体化管理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的3200件手术器械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将手术器械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1600件,对照组使用常规管理,观察组使用一体化管理,对两组手术器械清洗效果以及20名医生满意情况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及消毒合格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清洗消毒一体化管理的效果比较突出,能够显著提升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的质量,提升合格率,减少手术感染的几率,预防医患纠纷,临床中可以广泛使用。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手术器械 清洗消毒工作 一体化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实施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天幕切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4月—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2组,一组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称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天幕切开术治疗,称为观察组,观察两组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患者的脑干周围池改善率(P<0.05,χ2=9.5426)、术后3周(t=11.1840,P<0.05)、6周(t=26.0610,P<0.05)及8周(t=47.8285,P<0.05)的GC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实施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天幕切开术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脑干缺血状态,提高预后质量。

  • 标签: 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 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天幕切开术 效果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探讨医护康一体化的快速康复模式在脊柱外科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脊柱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着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脊柱外科手术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康复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采用医护康一体化护理措施,观察两组脊柱外科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压疮、下肢静脉血栓、便秘、泌尿系统感染以及废用综合征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非常满意度为7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3.3%(P<0.05),试验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3%(P<0.05)。这表明在脊柱外科患者围术期护理期间采取有效的医护康一体化快速康复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脊柱外科患者疾病的治疗和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 标签: 医护康一体化快速康复 脊柱外科患者 围术期护理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股骨头坏死全髋节置换术中实施优质护理联合系统性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并行股骨头坏死全髋节置换术的56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常规组28例,研究组28例。常规组患者实施一般常规的护理方法,研究组实施护理联合系统性功能训练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及训练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在股骨头坏死全髋节置换术中实施优质护理联合系统性功能训练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使得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得到恢复,进一步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优质护理 系统性功能训练 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实施个体化饮食、运动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0例为观察目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实施个体化饮食、运动管理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0例仅给予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连续干预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血脂指标、用药情况进行评定比较。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FBG、2hPBG、TC及TG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期间减药例数及用药调整例数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药物使用剂量显著降低,而对照组则显著升高。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实施个体化饮食及运动管理,能够显著降低治疗相关用药的使用剂量,提高血糖、血脂的控制水平,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糖尿病 药物治疗 个体化饮食 运动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与系统性功能训练在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股骨头坏死患者96例,收治时间为2015年6月15日-2016年6月15日,其中一组采取一般护理,另外一组采取优质护理+系统性功能训练,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髋关节各个维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股骨头坏死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系统性功能训练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实践推广。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系统性功能训练 优质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50例)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能够提升患者对慢性盆腔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提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个体化健康教育 慢性盆腔炎 健康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气阴两虚夹瘀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实施益气化瘀通痹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10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A组50例,利用常规西药实施治疗,B组50例,选择益气化瘀通痹方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A组总有效率74%有明显提升,P<0.05;B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为(5.20±0.76)分,A组治疗后积分(10.47±4.16)分,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阴两虚夹瘀证治疗中采用益气化瘀通痹方能够更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气阴两虚夹瘀证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益气化瘀通痹方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