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微肺结核患者实施健康管理模式的价值。方法:以我区定点医院2021年1月-2023年2月收治92例肺结核患者为例,随机分常规管理对照组和健康管理观察组,对比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服药依从率、痰菌转阴率、治疗成功率更高(P<0.05)。结论:健康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且对后续治疗能够做好科学指导,为延续性治疗做好配合,能够提升肺结核整体治疗水平,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肺结核 健康管理 依从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20年 1月医院实验室分离出 92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进行鉴定,并总结其药敏测试结果。结果:通过鉴定发现 92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中有 32株肺炎克雷伯菌, 30株大肠埃希菌, 18株克雷伯菌, 12株阴沟肠杆菌。药敏测试发现, 92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曲松、哌拉西林、氨曲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性最低。结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存在多重耐药的特点,导致临床治疗难度增加,因此需要加强临床检查和药敏试验,从而选择高敏抗生素治疗。

  • 标签: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耐药性 药敏试验
  • 简介:目的:调查鲍曼不动杆菌污染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情况。方法:选择10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采集其切口棉拭子标本进行检测,同时检测经低温蒸汽甲醛灭菌和压力蒸汽灭菌的敷料和手术器械,另检测经医用内窥镜灭菌器进行灭菌处理的腹腔镜手术器械,调查了解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污染情况。并鉴定污染菌。结果:在开展腹腔镜手术时,手术人员手生、物体表面和手术室内空气的卫生质量均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并没发现鲍曼不动杆菌。敷料和手术器械无细菌生长,满足灭菌合格的相关要求。10例腹腔镜手术器械中,细菌培养表现为阳性的共有8件。鉴定发现污染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其来源和切口所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相同;检测结果显示还存在一定量的粪肠球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菌片上培养结果均表现为阴性,阳性对照均表现为有菌生长,生物指示剂检测结果显示全部均合格。结论:选择医用内镜灭菌器对腹腔镜手术进行灭菌处理,无法彻底灭菌,不容易规范灭菌处理过程,本次检出的污染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可能导致院内感染。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污染 腹腔镜 手术器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25)予以兰索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n=25)予以兰索拉唑三联疗法联合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组间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效果更佳。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0%。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232,P<0.05)。结论三联疗法联合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不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Hp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 三联疗法 疗效
  • 简介:摘要:幽门螺旋杆菌属于螺旋形的轻度厌氧菌, 对生存条件要求较高,是 在人类胃脏中属于唯一能够生存的物种。幽门螺旋杆菌对 消化道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以及胃癌的危害已得到国内外认可,所致的慢性炎症状态与肿瘤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其持续感染会导致胃泌素分泌异常增多。 结直 肠息肉约半数无临床症状,伴随并发症时可表现为 间断性便血、大便表面带血、腹部隐痛、腹部不适等症状,成年人在内镜下结合病理多表现为腺瘤性息肉,其不断进展、形成癌变为结直肠癌发病的主要病因。已有较多研究指出,幽门螺杆菌 感染、胃泌素释放与 结直 肠息肉特别是结直肠病腺瘤的发病 机制有相关性。因此, 本文主要就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特征及现状、对结直肠息肉的认识、幽门螺旋杆菌的病原学、致病因素以及幽门螺旋杆菌跟胃泌素与结直肠息肉发病几个方面 展开以下 论述。

  • 标签: 结直 肠息肉 发病机制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胃泌素
  • 简介: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对CRE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和鉴定,采用BD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检测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对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采用改良Hodge方法进行碳青霉烯酶确证实验,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药敏试验采用E试验进行复核,统计CRE的耐药情况和临床分布。结果2016年共检出肠杆菌科细菌1730株,其中CRE38株占2.20%,包括阴沟肠杆菌(ECL)9株占0.52%,大肠埃希菌(ECO)5株占0.30%,肺炎克雷伯菌(KPN)24株占1.39%。神经内科和ICU各8株均占21.05%,泌尿外科7株占18.42%,神经外科和康复科及呼吸内科各4株均占11.43%,肾内科2株占5.26%和内分泌科1株占2.86%。药敏结果显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科细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最低为7.9%,其次为阿米卡星57.9%,再为左氧氟沙星76.25%;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00%、94.5%、97.3%和94.8%。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大肠埃希菌分别为100%、80%,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83.4%、95.8%,阴沟肠杆菌分别为77.8%、100%。结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科细菌对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严重限制临床抗感染治疗有效药物的选择。CRE菌株在ICU、脑科综合区和泌尿外科较为集中,应采取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以遏制此类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播散。

  • 标签: 耐碳青霉烯类 肠杆科细菌 耐药性 临床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6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吗丁啉与洛赛克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应用中医综合治疗,主要措施有中药汤剂治疗、中医情志护理等。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未缓解的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给予中医综合治疗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整体治疗有效率。

  • 标签: 中医学 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运用呋喃唑酮对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在我院住院患者当中选取 41名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进行实验,使用呋喃唑酮与阿莫西林或者克拉霉素等药物进行临床用药,结果 :在选取的这些患者当中进行碳 13/14呼气检测的时候,结果均都是阳性表现,都是符合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根除的指证。结论 :41位患者进行碳 13检测的结果隐形人数为 37人,阳性为 4人,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达到 90%以上。

  • 标签: 呋喃唑酮 抗幽门螺杆菌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1],HP)感染根除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2022年07月资阳市中医医院接受四联疗法治疗的400例HP感染患者,停药1个月后复查 C-尿素呼气试验,据此分为根除失败组(101例)、[2]根除成功组(299例)。比较两组中不同中医证型对HP根除率的影响。结果[3]  400例HP感染患者总体HP根除率为74.75%;脾胃湿热证、肝胃郁热证、肝气犯胃证、胃阴亏虚证、胃络淤血证、寒热夹杂证、脾胃虚寒证HP根除率分别为91.60%、88.64%、83.64%、82.05%、75.00%、41.86%、3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寒热夹杂证、脾胃虚寒证HP根除率明显低于其他证型(P<0.05)。结论 HP感染根除率与其中医证型有关,其中尤以脾胃虚寒证、寒热夹杂证HP根除率较低。

  • 标签: []  幽门螺旋杆菌 根除率 中医证型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耐碳青酶类阴沟肠杆菌的临床特征与感染相关因素,为预防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6月阴沟肠杆菌感染患者154例为研究对象,Phoenix-M5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实验,单因素及非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耐碳青霉烯阴沟肠杆菌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154名患者中分离出28株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占比18.2%,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主要分离自血液、引流液、腹水,病房主要分布在ICU、肝胆胰外科。分别占比50%和14.3%,入住ICU、腹腔感染、使用抗菌药物≥7天是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检出率较高,尤其关注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减少耐碳青酶类阴沟肠杆菌的发生。

  • 标签: 耐碳青霉烯类 阴沟肠杆菌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本文综合论述了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寻常型银屑病的关系。研究旨在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寻常型银屑病的病因学关系,为临床治疗银屑病提供新思路,并进一步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诱发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机制。

  • 标签: 银屑病 幽门螺杆菌 抗Hp治疗 感染 免疫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双歧杆菌与鼠李糖乳杆菌三联活菌制剂联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2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平均分为益生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益生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生菌冻干粉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3d后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包括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CD4+/CD8+的变化情况。结果益生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生菌组患儿退热时间、呕吐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止泻时间、粪常规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IgA、IgG、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益生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三联活菌制剂联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疗效显著,可在短时间内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免疫功能指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乳双歧杆菌 婴儿双歧杆菌 鼠李糖乳杆菌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置管引流并胸腔内注射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自2021年2月-2022年1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共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胸腔置管引流联合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置管引流并胸腔内注射抗结核药物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积液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胸腔置管引流 胸腔内注射 抗结核药物 结核性胸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置管引流并胸腔内注射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自2021年2月-2022年1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共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胸腔置管引流联合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置管引流并胸腔内注射抗结核药物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积液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胸腔置管引流 胸腔内注射 抗结核药物 结核性胸腔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