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院消毒供应室是专门负责消毒和管理回收医疗器械以及传染性物品的场所,消毒供应室护士的工作职责之一就是将所有物品、器械彻底清洗消毒,避免院内感染和疾病传播,由于长期工作在危险易感的环境中,因此职业危害风险也更高,针对此类职业人群必须加强专业培训,提高其安全防护意识,严格规范日常操作,采取科学的手段避免职业危害。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机体局部组织受到压迫,持续时间长,皮肤正常生理功能丧失,血液循环受到影响,组织或坏死或破坏,引发压疮。针对神经内科患者,其大多为老年人,卧床时间较长,缺乏自主活动,影响肢体功能,压迫局部组织,更易出现压疮。基于神经内科,压疮为多发并发症。压疮主要表现有皮肤红斑、肿痛等,影响后续治疗,故而做好预防护理至关重要。

  • 标签: 神经内科 压疮 护理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CT增强检查适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但其具有放射性,容易为患者造成恐慌紧张情绪,影像检查配合能力,因此本文探析CT增强检查的护理配合及放射防护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接受CT增强检查的患者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不同护理措施的两组患者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不良情绪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却显著降低,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综合护理配合及放射防护管理对CT增强检查患者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护理配合 CT增强检查 放射防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助产士是医院这一特殊环境为特殊人群服务的群体,职业暴露与职业安全已经成为医护人员日益关注的话题,加强艾滋病的职业防护意识,落实防护措施,是当务之急。本文针对助产士在助产过程中如何对艾滋病采取防护措施及自我保护意识,从而缓解职业压力,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助产士 艾滋病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了解去污区的职业危害让防护做的更好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去污区的工作人员长期在受各种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等危害的环境中,采取了避免生物污染、化学污染、防止噪声损害、防止锐器伤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结果提高去污区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健康。结论减少或清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做好防护是保护去污区工作人员健康的关键。

  • 标签: 去污区 职业危害 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精神科病人是一群特殊的群体,护理人员不仅要面对普通护理人员所面临的各种职业风险,同时还要承受随时可能造成身心伤害的潜在危害,本文将精神科护理潜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和防护措施加以归纳,以便更好地提高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安全意识。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职业风险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手术室是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和发生锐器伤的高发科室,是易发生职业暴露的科室。手术室气体交换差,空气中弥散着多种对人体有害的挥发性物质,如器械消毒液、器械酶洗液、使用电刀产生的蛋白焦糊气味以及麻醉机产生废气等。C型臂的X射线也悄然袭击着人体的健康。手术室工作人员在这种高危环境中工作,加之工作性质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容易使工作人员身心受到伤害。为此手术室护士应掌握职业危险因素的相关知识与防范措施,培养职业安全意识,加强自身防护,将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职业危险因素 防护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科护士在进行医疗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职业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对80名外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外科护士的职业安全造成的危害因素依次为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和心理性因素。结论外科护士的职业对外科护士造成了极大的生理、心理损伤,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 标签: 外科护士 职业性危害 防护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柔道是一项竞技激烈且对抗性强的运动,然而这项运动中运动损伤时有发生,对运动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以及竞技水平有着显著的影响,甚至长期影响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在治疗损伤的同时,预防损伤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本文旨在分析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防护策略,以减少损伤的发生率和对运动员的负面影响。实践证明,运动防护的干预可以极大地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和对队伍的影响,从而延长运动员的职业寿命。

  • 标签: 柔道运动 竞技体育 运动损伤 运动防护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方法总结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存在职业危害的因素,以及采用的一系列防护措施。结果增强了手术室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完善各种防护措施,减少了环境污染。结论手术室护士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如果不注意自身防护,极易造成自身损伤,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这就要求对手术室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需加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教育,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对手术室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临床护士针刺伤相关因素的分析研究,探讨应采取的针对性的职业安全防护措施。方法采用任意抽样法对全院160名临床护士进行针刺伤专题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160名护士中80%发生过针刺伤;操作后整理用物时刺伤率38.4%;护士在取静脉血及输液时常规戴手套率7.5%,回套针帽率57.5%;刺伤后及时上报率10.6%。结论临床护士职业防护意识薄弱,加强“全面性安全防护”的教育、建立并规范执行全面性防护措施可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

  • 标签: 临床护士 针刺伤 防护
  • 简介:摘要通过对护士的服务理念的树立、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沟通技巧的培训,在工作中注意构建和谐的医护关系、护患关系、护士和家属之间关系,从而大大减少了护患纠纷,提高了病人满意度,提升了护理工作质量、重新塑造了护士的职业崇高感。

  • 标签: 有效沟通 预防 护患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常见原因,针对原因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对2010年1-12月本院手术室护士40人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暴露的种类,次数,职业防护的实施情况。结果能规范实施标准预防率只37.5%,防护用品的使用率50%,锐器伤的正确处理80%。结论手术室护士面临职业暴露的严重威胁,医院应加强标准预防培训,规范操作,提高防范意识,减少职业暴露的危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抽血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措施。方法以2015年全年~2016年全年为研究时段,将2015年1月~12月设为对照组,2016年1月~12月某医院抽血室针对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开展了有效防护工作,设为观察组,对两组的防护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锐器刺伤、血液污染、病毒感染、与家属冲突和心理压力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抽血室护士危害较大,严重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意义显著。

  • 标签: 抽血室 护士 职业危害因素 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