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禽流感护士压力源进行分析,为促进护士工作效率和减轻护士工作过程中的压力系数提供参考,提出了部分应对方式。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禽流感病房7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一线护士存在前四位主要压力源为工作环境艰苦,工作量大,不能顾及家庭,经常倒夜班。结论面对突发的疫情被抽调护士的压力源是多方面的,针对不同的压力源采取具体措施,减少工作压力,增加工作效率。

  • 标签: 禽流感 压力源 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识别和分析电子产品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找出该类企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明确电子产品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结果该企业主要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有二氧化锡、苯、甲苯、粉尘、异丙醇、氧化锌和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该企业除喷金岗位氧化锌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4.460~5.294mg/m3超过国家标准外,其他各岗位化学有害因素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该企业工作场所噪声超标率达57.1%,噪声危害较重的是溶接、喷金、拆带、赋能等岗位。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显示,噪声作业人员纯音听阈测试结果异常率为23.81%(25/105),且检出异常人数随噪声强度增高而增多(P<0.01)。结论电子产品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岗位为溶接、喷金、拆带、赋能、涂装和切断岗位,可通过综合采取防控措施减少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发生。

  • 标签: 电子产品 职业病危害 关键控制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术期保温措施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行TUR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标准的全麻诱导、维持程序。研究组采用围术期综合保温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方法。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体温以及患者入麻醉恢复室(PACU)时的平均动脉压(MAP)、Steward苏醒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前、术中及入PACU后60分时体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入PACU时、入PACU30分时的体温均低于研究组(P<0.05);两组患者在入PACU时,MAP、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Steward苏醒评分低于研究组而VAS评分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围术期保温措施可有助于维持TURP患者麻醉恢复期体温平稳,降低其疼痛程度,防止患者的苏醒延迟。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围术期 保温措施 麻醉恢复期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在水痘疫情预测与防控措施效果评价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调查。方法对连续传染病动力学模型进行离散化处理,根据水痘的潜伏期长短和传染期状况建立离散模型,同时配合不同的控制措施来拟合模型,比较发病人数,从而对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模拟情况中理论发病人数为81例,理论易感人群为24例,发病率为12.9%;实际发病人数为73例,易感人群为25例,发病率为11.6%,实际情况与模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拟患者隔离率为100%,早期采取隔离措施后虽然疾病会得到控制,但水痘疫情在潜伏期即存在传染性,因此疾病控制情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模拟患者在工作当日进行接种,接种率为100%,根据疫苗起效时间进行推算,所有易感人群在接种疫苗后10天即可转变为恢复人群,且越早接种疫苗效果越好。结论应用传染病动力学模型模拟得到的数据可以疫情进行模拟,其结果可以作为疾病现场控制效果的评价指标,对水痘疫情进行预测和控制。

  • 标签: 传染病动力学模型 水痘疫情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缓解后维持治疗阶段中三氧化二砷(ATO)的毒副作用及防治措施。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完全缓解的21例APL患者采用ATO维持治疗方案10mg.d-1×21-28d,共巩固5个疗程,记录患者发生的毒副作用及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患者发生了心脏损害(61.9%)、肝脏损害(28.6%)、中性粒细胞减少(66.7%)、低钾血症(9.5%)、高脂血症(9.5%)、胃肠道反应(4.8%)、皮疹(9.5%),但毒副作用轻微、可逆。治疗期间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APL的维持治疗阶段采用ATO安全有效。

  • 标签: 三氧化二砷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维持治疗阶段 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