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用于肢骨折的疗效。方法经过对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65例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观察组33例,对照组选择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选择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不仅可以显著地提升疗效,而且还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并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愈合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四肢骨折 微创经皮锁定 加压钢板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应用于肢软组织创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骨外科治疗肢软组织创伤的患者70例进行研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时间和感染发生率等情况。结果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4.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4.3%,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为骨外科患者治疗肢软组织创伤时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比常规的治疗方法更能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临床疗效佳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骨外科 四肢软组织创伤 负压封闭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青霉素与氯霉素、环素类药物联合使用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2月本院100例青霉素与氯霉素、环素类药物联合使用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100例患者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与其产生不良反应的类型。结果药物施用不合理的各项情况中,药物联合使用而导致治疗效果下降占据58%,明显高于药物使用剂量与使用方法不合理(20%)、重复用药(5%)、溶媒不合理(8%)、药物联合使用导致药物毒性增加(9%);不良反应类型中,全身性反应所占比例为38%,高于肝器官损伤(9%)、低血压(22%)、肾器官损伤(11%、尿潴留(16%)与精神状况(4%)。结论在青霉素与氯霉素、环素类药物联合使用下若出现不良反应,会导致药物的治疗效果下降,不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不良反应的类型主要包括肝器官损伤、低血压、肾器官损伤、全身性反应等。

  • 标签: 青霉素 氯霉素 四环素 联合使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应用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技术问题治疗肢骨折的经验和临床疗效。方法从2016年3月2016年12月,对80例肢长骨骨折的患者应用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技术进行了手术内固定治疗。其中男56例,女24例;年龄21~72岁,平均36岁。结果本组病例切口均顺利愈合,术后7~21d出院。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10个月。分别按Neer、和评分评价术后相应肢体功能,优55例,良21例,中4例,总体满意率95%。结论应用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技术治疗肢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 标签: 微创 钢板 内固定 四肢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脊柱损伤并肢骨折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脊柱损伤并肢骨折患者31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实施内固定手术及常规护理干预,并将同期接收的另外31例脊柱损伤并肢骨折患者设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之后,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率相比较对照组更低,住院时间更短,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在脊柱损伤并肢骨折患者中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而且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围手术期综合护理 脊柱损伤 合并四肢骨折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损伤控制对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肢多发骨折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肢多发骨折患者66例。依照单双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骨科损伤控制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治疗,对比其治疗效果和复位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和复位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讨论采用骨科损伤控制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肢多发骨折,功能恢复较快,复位情况较好。

  • 标签: 骨科损伤控制 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在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后,发生尿潴留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从2015年8月至2017年6月间收入的肺癌患者132例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并且所有患者在手术完成后均未进行尿留置,观察所有患者发生尿潴留的状况,并搜集患者住院期间的相关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分析后,判断影响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危险因素状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史、高血压史、泌尿系统相关病史、术中护理不当等因素都会影响患者的康复,导致患者尿潴留的发生。结论肺癌患者在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发生尿潴留危险因素,主要与患者的泌尿系统疾病和,糖尿病高血压疾病有所相关,并且患者在进行手术时,术中和术后护理不当,都有可能导致患者发生尿潴留,所以在进行手术时,应当格外注意患者的手术护理。同时在进行手术时,也需要注意患者的相关疾病病史,才能保证患者的康复,避免患者发生尿潴留的情况。

  • 标签: 胸腔镜肺叶切除 围手术期 无尿管留置 尿潴留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流经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术的方法及并发症的防范。方法400患者均选择锁骨下静脉行中心静脉置术,统计穿刺成功率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400例患者穿刺成功率达96%,其中发生并发症率7.03%,并经妥善处理恢复。结论经锁骨下静脉是中心静脉穿刺置的较优选择。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深静脉置相关感染患者中采用规范化护理流程法进行干预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深静脉导管治疗出现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规范化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相关指标及护理满意度、感染发生时间。结果观察组CRBSI、导管堵塞、非计划性拔管及外周血培养阳性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经检验表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发生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规范化护理流程运用于深静脉导管治疗发生的相关感染患者中能有效的改善感染症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缩短了感染时间,临床运用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感染 规范化护理流程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密闭式吸痰插入的不同深度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吸痰效果。方法将我科近来收治的45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给予密闭式吸痰法,按吸痰插入的不同深度随机分为浅部吸痰组(A组)、深部吸痰组(B组)和标准吸痰组(C组),每组各15例。比较三种吸痰法的安全性、有效性。结果B、C组较A组肺部痰鸣音明显减少、气道峰压显著下降、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肺部感染发生率减少(χ2=10.31、8.98、12.43、21.44,P均<0.05);A、C组较B组引发的剧烈咳嗽、心率加快、气管损伤的程度低(χ2=10.23、20.34、14.45,P均<0.05)。结论标准吸痰法可安全、有效的清除气道分泌物,减少、气到损伤、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 标签: 密闭式吸痰 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标准吸痰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评价在急性牙髓炎中实施一次性根治疗与常规根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急性牙髓炎患者,随机编号后分为一次性组与常规组,分别实施一次性根治疗与常规根治疗。观察指标为近期总有效率、远期成功率及总治疗费用。结果一次性组与常规组近期疗效分布经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总有效率稍高于后者,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性组远期成功率稍高于常规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性组总治疗费用远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一次性根治疗急性牙髓炎与常规根治疗的近远期效果相近,两者均疗效确切,但是前者所用的费用更少。

  • 标签: 一次性根管治疗 常规根管治疗 急性牙髓炎 治疗费用
  • 简介:摘要目的降低留置胃期间因鼻胃固定导致患者鼻部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护士更换鼻贴依从性,从而提升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将144例留置胃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71例,观察组73例。对照组采用同一种固定方法定期(周一、周)更换;观察组采用两种固定方法交替使用,更换周期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局部皮肤损伤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交替应用两种鼻胃固定法可显著降低ICU患者局部皮肤损伤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交替 固定 局部皮肤损伤 非计划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伤治疗仪在肢闭合性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6我科收治的90例肢闭合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一般治疗组和物理治疗组,物理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组的基础上辅以骨伤治疗仪及红光治疗仪治疗,术前3天,使用骨伤治疗仪消肿止疼模式治疗,每天2次,每次20分钟;术后骨伤治疗仪每天治疗频次及时间不变,第1至第3天,采用消肿止疼模式,第4至第7天,采用促骨痂生长模式,同时术后7天再加上红光治疗仪,每天2次,每次10分钟。观察两组患者在患肢疼痛、肿胀及伤口愈合方面的情况并记录。结果物理治疗组在患肢疼痛、肿胀及伤口愈合方面都比一般治疗组情况好。结论骨伤治疗仪和红光治疗仪对肢闭合性骨折治疗有着促进作用,消肿止疼效果好,有利于骨折康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肢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肢骨折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肢骨折患者行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案。

  • 标签: 四肢骨折 微创 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 治疗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接应用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筛选62例因肢创伤骨折、于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间入住我院的患者,均存在骨不连症状,并依据不同疗法分组Ⅰ组32例统一施以带锁髓内钉疗法,Ⅱ组30例施以加压钢板疗法,统计两组病例手术指标及其优良率。结果Ⅰ组32例优良率93.75%(30/32),Ⅱ组30例73.33%(22/30),(P<0.05);Ⅰ组手术指标相较于Ⅱ组表现出优势,(P<0.05)。结论当肢创伤骨折患者出现骨不连现象后,展开带锁髓内钉疗法实践效率高,推荐选用。

  • 标签: 加压钢板疗法 四肢创伤骨折 优良率 骨不连 带锁髓内钉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52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6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骨外固定支架治疗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的护理中,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标签: 系统化护理 骨外固定支架治疗 四肢长管状骨骨折 优良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外固定支架和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严重肢开放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严重肢开放性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取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组使用外固定支架和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严重肢开放性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和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可提升手术各项指标,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封闭负压引流术 四肢开放性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化内镜联合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再出血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入治100例胃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0例使用联疗法单独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消化内镜联合联疗法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结果对比判断治疗效果,并对再出血的影响因素作出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2%,且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对单因素分析中P<0.05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未联合内镜治疗、溃疡AI期、血红蛋白含量低检测为再出血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消化内镜联合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治疗有效率较高,患者治疗后再出血危险因素包括溃疡A1期以及低血红蛋白含量,应该对其加以重视,减小病情复发概率。

  • 标签: 消化内镜 四联疗法 胃溃疡出血 再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经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O)对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状况。方法此研究中所研讨的128例患者均随机从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肢骨折患者中挑选而出,128例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64例)对照组和(64例)研究组进行研讨,对照组治疗方式为开放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研究组治疗方式为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2.19%比对照组79.68%明显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各指数状况,从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上来看,研究组比对照组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肢骨折疾病,疗效提出,创伤性小,术后恢复速度快,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50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25例,常规组使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使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骨折愈合时间以及疼痛情况。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高于常规组高,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常规组,疼痛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的效果明显,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不同植入物 内固定 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 效果 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