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文章立足海派中医重要分支徐氏儿科,探究温阳在中医儿科学中的源流发展以及时代影响,阐述儿科大家徐小圃以及后代传人独具特色的温阳在儿科临床中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徐氏各医家的临证心得,为现代中医儿科学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路。

  • 标签: 徐氏儿科 温阳法源流 学术思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文拉辛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68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36例服用文拉辛,另一组32例服用阿米替林,疗程6周,分别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末以临床总体量表(CGI-SI),症状自评量表(SCL-90)躯体化因子项目评定,并与治疗第1、2、6周末评定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结果文拉辛治疗组起效较快,不良反应较少较轻,疗效与阿米替林治疗组相仿。结论文拉辛是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安全有效药物。

  • 标签: 文拉法辛 阿米替林 躯体形式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医院急诊科内如何运用START对大型车祸批量伤员进行快速有效的检伤分类和处置。方法这起大型车祸共28名伤员,运用START,分出红区人3人,黄区病人6人,绿区病人19人。结果死亡1人,其余27人均入院治疗;预检分诊共用10分钟,其中从入急诊科到护送入院治疗,红区病人共用时20分钟(除死亡病人抢救外其他红区病人),黄区病人共用时40分钟,绿区病人共用时1小时。

  • 标签: 车祸 START法 检伤分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刮吸解剖在妇科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妇科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46例行刮吸解剖手术,其中宫颈癌28例,卵巢癌18例。对照组33例行传统电刀法手术,其中宫颈癌20例,卵巢癌13例。比较两组在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目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中宫颈癌术中出血量为171.8±21.7ml,手术时间为180.8±21.5min,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2.6±2.5个;卵巢癌术中出血量为169.9±18.9ml,手术时间为125.7±21.5min,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9.6±2.8个。传统电刀法组中乳宫颈癌中出血量为204.8±27.9ml,手术时间为210.9±28.9min,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1.5±1.7个;卵巢癌术中出血量为200.8±21.8ml,手术时间为149.9±28.9min,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8.1±2.9个。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刮吸解剖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方面均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刮吸解剖应用于妇科肿瘤手术安全、可行,减少了术中出血,加快了手术速度,提高了手术质量。

  • 标签: 妇科肿瘤 刮吸解剖法 彭氏多功能解剖器
  • 简介:摘要目的静脉采血后2种止血方法效果的对比观察。方法静脉采血后对照组采用护士手压棉签止血,观察组采用弹力带联合棉签加压,2种方法均压迫9分钟,对止血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弹力带联合棉签加压止血效果明显优于护士手压棉签止血。结论静脉采血后用弹力带联合棉签按压可替代护士手压棉签止血

  • 标签: 静脉采血 止血法
  • 简介:摘要目的为在急诊检验中能快速、准确检测HIV抗体,临床探究胶体层析用于抗体筛查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急诊部70例标本分别采用ELISA以及胶体层析对HIV抗体进行初次筛查,同时将结果与HIV质控血清、免疫印迹,检测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胶体层析抗体阳性检出率、敏感性、准确度、特异性为96.0%、96.0%、92.9%、85.0%,ELISA依次为100%、96.0%、97.1%、90.0%,两组抗体阳性检测敏感性、准确度、特异性、检出率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急诊HIV抗体检查时,使用胶体层析准确度高。

  • 标签: 急诊 准确度 胶体层析法 HIV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穿刺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的效果,提高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时的成功率。方法将1000名输液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负压静脉穿刺和传统静脉穿刺,然后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负压穿刺比传统穿刺成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负压穿刺能显著的提高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成功率。

  • 标签: 负压穿刺法 头皮静脉输液 成功率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血液净化室日常管理中引进“五常”的运用。方法运用“五常”的原理对血液净化室的物品、环境、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结果“五常”改善了环境,合理布局,物品管理明确有序,管理制度与时倶进。结论“五常”能有效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 标签: 五常法 血液透析室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改良灌肠,解决病人便秘问题,减少病人痛苦和心律失常、心绞痛、心源性休克、心衰、甚至发生猝死等发作的风险。方法对2010年5月到2011年5月的30例心脏病病人应用改进后的保留灌肠,将传统的粗短的肛管改为细长的吸痰管,插入16~20,以缓慢恒定的速度灌入,平均灌肠时间为十分钟。灌完之后让病人保持左侧体位1~2小时。结论改进后灌肠,临床材料选取方便,经济,使护理操作方便,快捷,清洁,安全,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灌肠效果,也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及心律失常、心绞痛、心源性休克、心衰、甚至发生猝死等发作的风险。

  • 标签: 清洁灌肠心脏病便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层缝合分期拆线在面部裂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面部裂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缝合拆线,实验组给予双层缝合分期拆线,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00%;实验组50例患者中甲级愈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6.00%。结论双层缝合分期拆线应用在面部裂伤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愈合效果,更具有美观价值与实用价值。

  • 标签: 双层缝合分期拆线法 面部裂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复合功能锻炼促进乳癌术后患肢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到2015年12月间接收的84例乳癌术后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复合功能锻炼干预,观察两组效果并比较。结果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低于对照组14.28%;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合功能锻炼促进乳癌术后患肢功能康复的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情况,减少并发症发生,因而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复合功能锻炼法 乳癌术后 患肢功能 康复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方法学评价试验,选择一种检测血清总胆汁酸的方法。方法Thio-NADH黄色发光系统酶循环检测血清总胆汁酸。结果本法线性达150mol/L,精密度,批内CV0.98%,0.85%,批间CV4.58%,4.13%,本法与普通酶显示比较Y=0.903x-1.45r=0.9955,n=50,配对t检验P>0.05,胆红素<830umol/L,血红蛋白<50g/L,肝素钠<100mmol/L,枸橼酸钠<120mmol/L,乳酸<30mmol/L,抗坏血酸<280mmol/L,对测定结果无显著干扰。结论本法线性好,精密度高,结果无明显干扰,对仪器管道、比色杯基本无色素沉着污染,是测定血清总胆汁酸的一种理想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酶循环法 血清总胆汁酸(TBA) Thio-NAD
  • 简介:摘要目的以马来酸氯苯那敏片为例,从药物分析角度对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的质量进行对比研究,浅析药品质量评价的几点原则。方法从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3个基本要素出发,选择具有临床意义的含量均匀度、溶出度和含量三个指标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所检测的9个生产企业的12批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均符合规定,但有一批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的含量均匀度的(A+1.80S)为14.1,略为偏高,一批含量为93.11%,稍为偏低。结论说明市售的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剂基本能达到药典要求。

  • 标签: 马来酸氯苯那敏 含量均匀度 溶出度 含量 质量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外科治疗成人洛四联症的风险与得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治疗成人洛四联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治术23例,主-肺动脉分流术3例,死亡2例(7.7%),室间隔缺损残余漏1例(3.8%)。平均随访22.1(5~60)个月,24例存活,19例(79.2%)心功能NYHAⅠ级,心功能Ⅱ级5例(20.8%)(P<0.01)。结论外科手术治疗成人洛四联症是可靠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法洛四联症 成人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 升主动脉肺动脉分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个案追踪在年轻护士临床能力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工作10年以下在临床工作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在2015年1月—12月应用常规考核方法,设为对照组;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应用个案追踪考核,设为观察组,评价两组考核结果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能力考核评分(7.7±1.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考核得分(6.5±1.8)分,患者满意度评价得分(95.2±1.5)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得分(90.8±1.1)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护士临床能力评估考核中应用个案追踪可以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及服务满意度,有助于临床上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

  • 标签: 个案追踪法 临床护士 能力考核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肝癌的治疗中采用综合介入与瘤内注射醋酸结合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肝动脉温热化疗栓塞术(TAHCE)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皮瘤内注射50%的醋酸(PA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肿块直径、AFP(甲胎蛋白)以及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肿块直径(3.15±0.93)cm和AFP(199.02±35.45)?g/ml明显小于对照组肿块直径(8.03±1.58)cm和AFP(1466.52±121.67)?g/ml,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观察组1年、3年、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介入与瘤内注射醋酸结合在肝癌的治疗中疗效明显,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综合介入法 瘤内注射醋酸 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新生儿泪道阻塞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新生儿泪道阻塞患儿120例(137只眼),男性41例(46只眼,其中5例为双眼),女性79例(91只眼,其中12例为双眼),以“三步”治疗,均收到满意效果。结果120例(137只眼)中32例34只眼通过按摩后治愈,占24.8%,18例24只眼通过加压冲洗治愈,占17.5%,68例77只眼一次性探通后治愈,占56.2%,2只眼未能一次探通,总治愈率98.54%。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新生儿泪道阻塞通过“三步”治疗收到满意效果总治愈率98.54%。随访6-36个月无复发。此方法操作简单,疗效可靠,无需全麻,并发症少,患儿痛苦较小,费用低,适合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泪道阻塞 &ldquo 三步法&rdquo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的改进过程。方法采用PDCA循环。结果我院供应室的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不断改进,逐步规范。

  • 标签: PDCA 灭菌效果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