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2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80年到90年,虽然只是短短的10年之差,但审美活动却发生了重大变异。80年审美活动主要局限于传统的艺术场域,在艺术作品中,人们用心灵去体验高尚的灵魂,在体验中升华自己的精神。艺术家们关注人民、国家的命运,其作品中“讲述关于一个人和个人经验的故事时,最终包含了对整个集体本身经验的艰难叙述”。而在90年的审美活动中,审美阈限已经突破传统的艺术范畴,走向更为广阔的日常生活,精美的日用品、广告、时装等都成为审美对象。审美活动中,更多的不再是灵魂的提升,而是感官的直接接受,是对于世俗生活的关注,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世俗化的取向。一、生活与审美的同一化:变异中的审美新风格20世纪80年,审美活动高于日常活动,具有神圣性、神秘性。而90年,审美活动已经超出了传统的艺术领域,逐渐地与日常生活同步化、同一化,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日常用品的审美化。80年审美活动多限于传统的艺术领域,强调审美活动的无功利性。作为审美对象,艺术是一种高高地悬浮在物质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它在理想的意义上为人类枯涩的生活增添亮色,为人的精神超越提供通途。马尔库塞曾说:“艺术和艺术人物的纯洁人性所表现出的统一体是非实在...

  • 标签: 世俗化生存 关注世俗化 审美新
  • 简介:“西方现代派”与中国“现代派”文学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当代文学界的研究热点,以往多借助比较文学的方法探讨前者对后者的影响以及二者的差异。本文拟转换设问的方向,将1980年“西方现代派”知识的生产过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袁可嘉定义“西方现代派”方式及其内在逻辑的考察,提出作为1980年中国文坛重要资源的“西方现代派”不能完全等同于Modernism,其知识形态(历史分期、思想特征和艺术观点)需要放置在“文革”后的具体语境中才能得到更清晰的理解;这一清理为进一步认识“西方现代派”与“新时期文学”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可能。

  • 标签: 新时期文学 西方现代派 袁可嘉 知识生产
  • 简介:一、代际想像:被夸大的与被遮蔽的二、长篇小说:文体的“政治”三、童年记忆与个人化写作:虚拟的“窄门”一、代际想像:被夸大的与被遮蔽的吴义勤:《上海文学》今年第3期上发表了洪治纲、李敬泽、汪政、朱小如四位先生的对话《文学“瓶颈”与精神“窄门”——漫谈60年出生作

  • 标签: 长篇小说 中国作家 小说创作 文学批评 代际 出生
  • 简介:在迈入二十一世纪之时,回眸中国90年的文学创作,对于其所获得的成就感到由衷的欣喜,对于其存在的问题也深感忧虑。文学应该如何面对今天的读者?文学应该如何跨入新的世纪?结合90年文学实际,我想谈谈对于如下问题的几点思考。

  • 标签: 21世纪 90年代 文学创作 中国 个人化写作 社会化写作
  • 简介:骆以军作为台湾外省第二作家,其代表作品《月球姓氏》、《西夏旅馆》包含着对国族命运、家族身世、文化认同的深层思考,也有对外省第二身份认同问题的深刻省思。外省第二精神上的漂流、感伤以及被遗弃的痛苦,既是“本源的弃”,也是“历史的弃”。“弃的故事”既是外省第二书写自身命运的叙事美学,也是其自身命运的隐喻。

  • 标签: 骆以军 《月球姓氏》 《西夏旅馆》 外省第二代 弃的故事
  • 简介:昌耀的诗歌是“一部他个人的精神传记”,而这部传记中的主角便是拥有不同气质类型的抒情主体。昌耀诗歌的抒情主体有其一贯连续性,阅读昌耀的过然山势,持续地向上攀爬着,力求攻克万难而达到身体极限程,俨然随同一位灵魂动荡的行者,在文本中踏上不断确认所允许的高度。高峰诱惑着勇者的攀登,却也是无法征服自我的艰难之旅。在一贯连续性的主轴之上,伴随诗人现实境遇和内心世界的激变,抒情主体的精神形象也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有所差异——从被放逐的诗人到负重前行的虔诚僧人,从大山的囚徒到嘲弄命运的当代英雄,从走过荒原的孤独旅者到不隐瞒泪水的挚诚之人,等等。

  • 标签: 诗歌创作 昌耀 80年代 诗歌语言 自由 抒情主体
  • 简介:二十世纪九十年以来,城市正在成为中国当下最重要的人文景观。在城市中,社会价值和生命意识正发生着急剧的蜕变、勃动和生长,对中国来说,这一切是那么陌生、令人震惊而又具有本质性的变革意义。出生于六七十年代,活跃于九十年的一批新生作家,他们的作品大都是以城市青年为主要对象,极力展示青年人浮躁而又复杂的内心世界。

  • 标签: “新生代”小说 新生代作家 七十年 内心世界 生命意识 城市青年
  • 简介:20世纪80年以来,《聊斋志异》与侠文化的专题研究取得了较多成果,主要体现在蒲松龄的侠义思想、《聊斋志异》中侠义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及比较研究四个方面。本文从以上四个方面对这一专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分析。

  • 标签: 聊斋志异 侠文化 研究 综述
  • 简介:作家陈应松,是新世纪以来"底层叙事"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创作,一贯以其尖锐犀利的笔触,直指社会现实种种问题的关键症结所在。这部名为《老知青的故事》的中篇小说,依然保持了他难能可贵的批判本色。小说采用了一种双重的第一人称叙事方式。第一个叙述者"我"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承担着故事转述者的功能。

  • 标签: 中篇小说 故事 知青 人生悲剧 底层叙事 小说创作
  • 简介:昆明市西山区船房社区户籍人口4300余人,流动人口约7.1万人,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比例近1:17。针对流动人口第二中少数“失学、失业、失管”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突出问题,2011年以来,船房社区整合社区政法综治、教育、群团组织力量,共同实施了涵盖3至24岁青少年的“流动人口二城市融入及和谐社会构建”工程,加强对辖区内流动人口青少年群体的服务管理,收到了良好成效。

  • 标签: 流动人口 社区整合 昆明市 城市生活 青少年群体 违法犯罪现象
  • 简介:父亲出生于解放前夕,童年时代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度过;我的童年,恰好处于改革开放之初;我孩子的童年,正享共和国改革开放30余年丰硕成果。

  • 标签: 代比新中国 农村发展 发展变化
  • 简介:《一个中国人民读了新民主主义论后欢喜的话》是废名写于1949年初的一篇长文。当年1月31日,解放军进城,北平宣布"解放",4月1日,废名即完成此文,并托湖北老乡董必武转交当局最高层。事后却没有音讯。文章也一直未正式发表,直至2009年收入王风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废名集》中。

  • 标签: 废名 40年代 北京大学出版社 刊文 新民主主义论 1949年
  • 简介:上世纪50年的台湾女性创作在一段"仓促"的时间里,在一个逼仄的小岛内这番"异军突起",实在可视为奇谲.而长时间却难以获得命名,显而易见的,其间隐藏着多重话语霸权的排挤和"压制".根本上说,女性主体对于政治霸权与文化霸权及其男权话语"结盟",并衍化为无所不在的"权力""压迫"的质疑,正未有穷期;同样,台湾50年女性创作远不是男性主导的文学史的陪衬,而在事实上开创了女性文学的新风,并如何继续引领新的创作向度,也正未有穷期.

  • 标签: 多重语语霸权 女性文学 台湾50年代女性创作 生态追思
  • 简介:背景:告别机会主义如果说八十年代热闹非凡的美术争论有着过多的虚假概念的话,联系当时的实际情形,我想无论如何都是可以理解的,原因是在那个年代整个中国美术界其实并不具备可以和外部世界平等对话的条件。我们不了解同时代国外艺术界的潮流与走向,更不了解他们的运作规律。不管是老一辈艺术家还是新一的学画者,在解放思想的大背景下,都过于匆忙地为自己所以为大师的东西下肯定性的结论,都以为自己所了解的是最好的。较早忙于吸取外来思想的那些人很快就走向了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稍迟的则迷恋于为艺术而艺术

  • 标签: 机会主义 九十年代 架上绘画 艺术家 外部世界 艺术界
  • 简介:自上世纪90年以来,中国社会和诗歌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我曾在一篇长文《在非诗的时代展开诗歌》(《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中描述过这种变化:90年的诗歌是一种转型的、反省的、无主流、无典范诗歌,它最大的意义不是产生了多少具有社会一致公认、众望所归的诗人和诗作,而是在被迫承受的边缘处境中开始了诗歌与世界关系的重新检讨。这种检讨,直接面对的虽然是80年的诗歌问题,但更深刻的意义却在动

  • 标签: 做诗人 小妮年代 年代诗
  • 简介:百年汉语新诗的发展已然形成了其与古典诗歌相异的自身传统,但不容忽视的是汉语新诗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语言问题。学界对1949年开始的“当代”主流诗歌在语言上存在的明显弊病已经达成了共识,但是却普遍忽视了在新诗史叙述和相关研究中被经典化且声誉日隆的“地下”诗歌、“今天”诗歌甚至“第三”诗歌在语言层面上仍然存在着僵化的主流诗学的“惯性”机制和惯性思维。

  • 标签: “地下”诗歌 “今天”诗歌 “第三代”诗歌 惯性机制
  • 简介:<正>进入20世纪90年,诗人辛笛已年近八旬。尽管日渐年迈体衰,但作为诗坛一棵长青树,他仍然笔耕不辍。就诗歌创作而言,这一时期辛笛的诗歌主要以旧体诗为多,《听水吟集》即收录了其自1990~2002年创作的旧体诗一百三十余首。辛笛在这一时期同时创作了近30首新

  • 标签: 断春 诗歌创作 现代主义诗歌 冯至 中国新诗 古典诗词
  • 简介:1980年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引发了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经济分化造成的社会重新分层是其中最为显著的部分之一。在后社会主义时期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时期决定社会阶层的政治标准为经济标准所取代,市场经济结构决定并规划了新的社会结构,个体的经济地位决定着个体的社会地位和文化认同,阶级分化和阶级意识成为一个不能回避的社会问题,新兴的权贵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正在成为社会整体的意识形态准则。而广大的市民、农民正堕入社会的最底层,成为这个社会经常忽略却又不得不时时注目的阶层,他们的存在和作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的稳定与否,同时也影响着权贵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1990年后期以来,对于底层民生的关注其实就是社会整体性的阶级意识的浮现,而文艺作品中所谓的底层意识、底层经验以及底层表述其实也是一种新的具有自觉的阶级意识的文艺观。虽然由于历史的原因,阶级的字眼在当下中国的社会话语建构中讳莫如深,不得不以匿名性的话语表达加以掩饰,譬如以底层指代无产者,以下岗指代失业等等,甚至以性别、种族等其它话语形态遮蔽阶级话语的存在,但是“匿名”的状态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在社会重构过程中阶级问题的凸显,以及这个问题在当代中国社会语境中的意义和价值...

  • 标签: 命运阶级 底层影像 时代盲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