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锥体束CT建立中国人群腭中缝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态特点分期方法,并研究该分期个体生理年龄的分布情况,探索该分期方法应用于传统牙支持式上颌快速扩弓时机选择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收集1076例样本,其中,女性675人,男性401人,年龄6.0~20.9岁。观察其锥体束CT影像的水平位腭中缝区域,归纳生长发育中形态特征并建立分期方法。统计该分期方法与个体生理年龄的频数与比例分布。结果(1)中国人群腭中缝形态特点分期共5期,其中第4期分为4s1与4s2两个亚期。(2)6.0~10.9岁,女性1~2期占81%,男性1~2期占87%。11.0~12.9岁3期占比最大,为60%。13.0~13.9岁3~4s1期占比最大,3期占比超过4期(女:3期46%而4s1期38%,男:3期54%而4s1期36%)。14.0~14.9岁者仍为3~4s1期占比最大,但4s1期超过3期(女:3期29%而4s1期54%,男:3期26%而4s1期56%)。15.0~20.9岁者中女性5期者占94%,男性5期者占90%。结论依据本研究建立的腭中缝形态特点分期方法,13.0~14.9岁传统牙支持式上颌快速扩弓适应证患者治疗前有必要加拍锥体束CT以明确腭中缝骨化闭合状态。

  • 标签: 腭中缝 形态特点分期 闭合 生理年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不良反应及生理应激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5于本院进行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针对纳入研究患者扫描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生理应激等情况,综合评价优质护理对接受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不良反应及生理应激情况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1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应激反应发生率为9.33%,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有利于降低行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生理应激反应,值得应用。

  • 标签: 64排螺旋CT 优质护理 不良反应 生理应激
  • 简介:摘要听神经发育不良(cochlear nerve deficiency,CND)患儿可受益于人工耳蜗植入术(cochlear implantation,CI),但其术后听觉言语效果具有较大差异,目前还没有有效的临床工具来预测CND患儿CI术后效果。挑选适合人工耳蜗植入的CND患儿、植入侧别的确定以及术后听觉言语效果的预测一直是学术界的焦点、难点。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评估听神经发育不良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着重介绍影像及电生理学方面特点对CI术后效果影响特点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耳蜗神经 耳蜗植入术 电生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烯酰胺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特征、电生理检查结果、治疗和预后。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金华市中心医院9例丙烯酰胺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资料,对患者的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结果等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患者以肢体远端麻木为主要特征,伴有痛觉减退或过敏,深感觉减退,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脱皮等表现,其中1例存在肌力减退,1例存在小脑性共济运动障碍。肌电图检查1例患者存在自发电位。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波幅下降34条(38.6%),传导速度下降2条(2.3%)。感觉神经波幅下降30条(57.7%),运动神经波幅下降4条(11.1%),感觉神经波幅下降的比例明显多于运动神经(P<0.01)。经维生素B类药物、鼠神经生长因子、激素等治疗后,患者麻木有减轻,但是未完全消失,痛觉、深感觉、腱反射恢复差,其中3例复查肌电图结果较前进展加重。结论丙烯酰胺中毒性周围神经病以肢体远端麻木和感觉神经轴索损害为主,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做好防护至关重要。

  • 标签: 丙烯酰胺 中毒 周围神经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心理、生理应激反应及术后 VAS评分的影响评价。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 50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所有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的收取时间( 2015年 10月 18日 -2017年 12月 26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 (25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 )、对照组一组 (25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 ),分别实施围手术期护理以及常规护理,对 2组心理、生理应激反应及术后 VAS评分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 SAS( 29.65±1.31)分、 SDS( 28.64±1.13)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 P值< 0.05。观察组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呕吐发生率、头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2组间相比较, P< 0.05。观察组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2组间相比较, P< 0.05。结论:护理干预对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心理、生理应激反应及术后 VAS评分均具有重要影响,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研究。

  • 标签: 护理干预 甲状腺腺瘤切除术 心理 生理应激反应 术后 VAS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 乳腺肿瘤患者等待病理报告期生理与心理应激状态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 :取 2 01 7 年 10 月 -201 9 年 5 月 本院收治的 66 例 乳腺肿瘤 标本切除 等待病理报告患者 开展研究,随机分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 33 例用常规护理,基于此,试验组 33 例增加心理护理,对比 生理应激指标与心理应激指标 。 结果:心率、血压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较低( P<0.05 ) ; 焦虑与抑郁心理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较低 ,( P<0.05 )。 结论:在 乳腺肿瘤患者等待病理报告期 采用心理护理指导,对改善生理与心理应激状态具有积极作用 ,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NM)辅助下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55例CSR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9例应用多模式NM辅助下PECD治疗(NM组),26例单纯应用PECD治疗(PECD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出血量、平均住院日、并发症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与末次随访时颈部和上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等指标。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两组所有患者均获得至少18个月的随访。术后1个月NM组和PECD组颈部疼痛VAS分别为(2.1±1.2)、(2.0±1.1)分,上肢VAS分别为(2.4±1.2)、(2.2±0.8)分;末次随访时两组颈部VAS分别为(0.8±0.5)、(0.7±0.5)分,上肢VAS分别为(0.8±0.7)、(0.8±0.5)分,均较术前[颈部:(6.0±1.0)、(5.9±1.0)分,上肢:(7.1±0.9)、(7.4±0.9)分]明显降低(t=12.670~27.305,均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07~0.917,均P>0.05)。术后1个月NM组和PECD组JOA评分分别为(12.7±0.8)分、(12.6±0.8)分,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4.6±0.7)分、(14.4±0.8)分,均较术前[(11.1±1.0)分、(10.9±0.8)分]明显升高(t=-11.074、-14.829、-9.603、-13.086,均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42、0.003,均P>0.05)。NM组出血量、手术时间与PECD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15、-0.922,均P>0.05),但住院时间、并发症均显著减少(t=-2.815,χ2=4.755,均P<0.05)。结论多模式NM辅助下PECD治疗CSR获得满意疗效的同时可降低平均住院日、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

  • 标签: 椎间盘切除术,经皮 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电生理 颈椎内镜 钥匙孔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冰冻输液控制性降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术中脑温、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1月 1日 -2019年 12月 31日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手术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实验组患者术中冰冻输液控制性降温管理。对比两组术中、术后脑温、颅内压情况以及术后 3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GOS)。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脑温以及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 3个月 GOS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控制性降温,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利于术后颅内压控制,改善预后,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控制性降温 重型颅脑损伤 脑温 颅内压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 患者围采用手术室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 。 方法: 选择我院于 201 9 年 4 月 -20 20 年 4 月收治的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患者 141 例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对照组( 70 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 71 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 手术室优质护理 ), 收集两组患者术后 12h 心率水平和 VAS 评分 。 结果: 观察组患者 心率水平、 VAS 评分 均明显 低 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 结论: 对于行 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 患者围采用手术室优质护理,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 生理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改良旁路肝素钠生理盐水溶液对新生儿 ABO 溶血病换血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2 月来我院治疗的 50 例新生儿 ABO 溶血换血患儿,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各 25 例,对照组放血通路选用传统体外肝素化换血方法,研究组选用连接三通管的改良旁路肝素方法。比较两组血清指标、换血总体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输血反应发生率等。 结果 进行换血之后,可以看出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以及 C 蛋白研究组低于对照组,( P<0.05 ) . 结论 将其改良旁路肝素钠生理盐水溶液运用到新生儿 ABO 溶血病换血治疗中,能有效减小血清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而缩小换血时间等,非常值得在临床中大范围推广。

  • 标签: 改良旁路肝素钠生理盐水 新生儿 ABO 溶血病 换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引导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联合阻滞(IINB)与全身麻醉对腹股沟疝手术患儿生理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解放军空降兵军医院麻醉科进行开放式腹股沟疝疝囊内环高位结扎术的患儿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患儿对照组基础上增加IINB。观察并比较2组患儿手术情况、不良反应及生理参数、免疫应激水平。术后麻醉恢复室(PACU)内滞留时间、苏醒时间、手术时间、以及免疫应激水平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术后不良反应如呕吐、穿刺点出血或血肿、局麻药入血或延迟苏醒的患儿例数等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腹股沟疝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6例(10.91%),对照组为4例(7.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股沟疝患儿术后PACU滞留时间、苏醒时间和手术时间分别为(8.63±1.97)min、(3.42±0.67)min、(28.31±3.23)min,与对照组(9.79±2.58)min、(3.49±0.52)min、(27.83±2.77)mi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苏醒时观察组患儿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分别为(88.72±13.16)次/min、(64.25±4.64)mmHg,与对照组(94.17±10.11)次/min、(67.16±4.71)mm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观察组患儿HR及MAP分别为(85.51±10.31)次/min、(63.10±3.89)mmHg,与对照组(89.88±11.23)次/min、(65.14±5.21)mm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苏醒时,观察组腹股沟疝患儿皮质醇(Cor)、白介素-6(IL-6)水平分别为(14.68±2.73)mmol/L、(5.92±1.64)pg/L,与对照组(19.12±3.29)mmol/L、(11.03±2.07)p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观察组腹股沟疝患儿皮质醇(Cor)、白介素-6(IL-6)水平分别为(13.42±2.64)mmol/L、(4.59±1.28)pg/L,与对照组(17.69±3.16)mmol/L、(7.23±2.21)p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身麻醉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IINB对腹股沟疝手术患儿不会增加患儿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但其术后应激反应影响小,患儿生命体征更为平稳。

  • 标签: 疝,腹股沟 开放手术 疝囊内环高位结扎术 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自暴发以来,已造成全球大流行。其心血管损伤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心律失常、心原性休克和急性心肌损伤等。而合并心血管基础疾病的COVID-19患者疾病进展更迅速,死亡率更高。本文对细胞因子风暴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表达失衡导致心脏损伤进行文献复习,希望对制定临床对策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心肌损伤 细胞因子风暴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 简介:摘要本研究以美国执业医师考试(united state medical licensing examination,USMLE)为导向,构建了经典案例教学(classic-CBL)与简化案例教学(simple-CBL)互补的C+S模式案例教学法,并配套以评价体系的改革,在医学留学生生理学教学中予以探索和实践。通过学生的满意度评估及授课教师的问题反馈对该教学模式予以反思。以期能够增强留学生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为医学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开拓道路。

  • 标签: 案例式教学 美国执业医师考试 生理学 MBBS教育
  • 简介:【摘要】人体的肠道内携带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细菌群,它们与宿主之间形成了互利共生的关系,对宿主的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肠道菌群的深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总是和宿主保持动态平衡,但如果这种动态平衡被打破,则会引起各种生理疾病,导致人体功能紊乱。本文讲述了人类肠道菌群的主要生理功能以及疾病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 标签: 肠道菌群 生理功能 疾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颅底CT重建联合神经电生理的应用对三叉神经痛(PTN)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4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均为本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患者均实施经皮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通过颅底CT重建与神经电生理进行卵圆孔测试定位,观察应用效果。结果 本次手术经过1-2次的调整,均顺利定位卵圆孔,穿刺成功。组间对比,术后2d、7d、1m以及2m完全好转率不断提升,且比较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颅底CT重建 神经电生理 卵圆孔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及探讨房室结双径路合并间歇性 C型预激综合征时心电图表现及治疗。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主要回顾了一例患有房室结双径路传导合并间歇性 C型预激预激综合征的患者在食道电生理检查中的心电图表现及治疗情况,并进行研究与分析。 结果 经过食道电生理检查,患者所患疾病为窦性心律、房室结双径路、间歇性预激综合征( C型)。随后进行心内电生理和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结论 进行房室结双径路传导合并间歇性 C型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检查时,需要行食道电生理甚至心内电生理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 标签: 房室结双径路 间歇性预激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前臂内侧皮神经桥接至尺神经深支的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的早中期电生理恢复情况。方法自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我们收治全臂丛神经损伤患者40例,其中20例行健侧颈7神经根通过带蒂尺神经和前臂内侧皮神经桥接同时修复正中神经及尺神经深支(实验组),20例行健侧颈7神经根通过带蒂尺神经桥接修复正中神经(对照组)。行肌电图检查评估疗效,获得患侧拇短展肌、小指展肌、背侧骨间肌的神经电生理早期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9~30个月,平均24.9个月。对照组中4例患者可于拇短展肌记录到运动单位电位(motor unit potential,MUP),募集相少量,其中1例患者还可于拇短展肌记录到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所有患者均未能在小指展肌及背侧骨间肌记录到MUP。实验组中5例患者可于拇短展肌记录到少量MUP,其中2例患者还可于拇短展肌记录到CMAP;5例患者可于小指展肌记录到少量MUP,2例患者可于背侧骨间肌记录到少量MUP,1例患者可于小指展肌及背侧骨间肌记录到CMAP。两组患者患肢肌电图检测结果中小指展肌的MUP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桡侧腕屈肌及拇长屈肌的CMAP潜伏期及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臂内侧皮神经桥接至尺神经深支的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在不影响正中神经恢复的前提下,从神经电生理角度证实该术式使全臂丛神经根性损伤患者更多的手内肌功能得到了早期恢复。

  • 标签: 臂丛 神经移位 健侧颈7神经根 前臂内侧皮神经 尺神经深支
  • 简介:摘要: 随着教育的改革,教学 方法 也在不断的改变, 传统 课堂 更多的 是教师为学生们单方面的传授理论知识,学生被动的负责接收和学习,教师在课堂上一直呈现着主体地位 。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当前课堂开始逐渐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开展教学的时候,一定要重视让学生们进行自主的探索和学习,让他们成为课堂上的主体,在这样的主体环境 中 获得能力和 职业 素养的提升。因此,在高职生理学 教学的 时候,教师也应该注重 学生在 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 中心 ,展开相关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 中 负责简单的引导即可。但如何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就成 为 教师 应该 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 标签: 学生 为 中心 5E 教学法 高职生理学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屈螺酮炔雌醇片联合益宫颗粒及抗生素对人工流产术后女性月经恢复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人工流产者116例(2017年10月至2019年1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58)与参照组(n=58),参照组予以益宫颗粒及抗生素,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予以屈螺酮炔雌醇片。对比两组临床总体疗效评分问卷(GGI)评分、阴道出血情况和月经复潮时间、子宫内膜厚度。结果试验组严重程度评分、疗效评分、疗效指数均优于参照组(均P<0.05);试验组阴道出血量较参照组少,阴道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较参照组短(均P<0.05);试验组子宫内膜厚度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人工流产者术后采用屈螺酮炔雌醇片联合益宫颗粒及抗生素治疗效果显著,可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并可改善子宫内膜厚度,缩短月经复潮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屈螺酮炔雌醇片 益宫颗粒 抗生素 人工流产术 子宫内膜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结合术中神经电生理技术在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运动区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癫痫中心行癫痫灶切除术治疗的9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的中位年龄为15岁(2~31岁)。所有患者术前行头颅MRI、弥散张量成像(DTI)及血氧水平依赖(BOLD)成像-fMRI检查,初步定位病灶和运动功能区。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运动诱发电位(MEP)确认运动功能区,同时应用手术神经导航系统定位病灶区域及功能区。手术切除病灶的同时行神经电生理监测,以避开功能区、最大程度地切除病灶。术后复查头颅CT,观察有无水肿、出血。比较手术前后及随访3个月时患者的肌力情况,作为保护运动区效果的评估指标。结果9例患者DTI结果均清晰地显示病灶、病灶周围与大脑脚之间的运动纤维联系。9例患者中,4例术前BOLD-fMRI结果与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MEP定位的功能区一致,1例为部分一致,4例不一致。9例患者的致痫灶完全切除。术后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肌力下降,此5例患者头颅CT出现轻微脑水肿,1周后缓解。无一例颅内出血。术后3个月随访时,8例患者未见癫痫发作,仅1例患者仍有癫痫发作,发作频率下降;8例患者的肌力水平同术前,1例患者的肌力较术前改善。结论术前BOLD-fMRI、DTI结合术中神经电生理技术可定位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运动区,对其运动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 标签: 癫痫 运动皮质 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诱发电位, 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