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测定10生物源类农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并系统地观察家蚕中毒反应症状。对其毒性分级:抗生素类杀虫剂中,阿维菌素和多杀霉素属于剧毒级;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中,虫酰肼属于剧毒级,氟铃脲、吡丙醚属于低毒级;沙蚕毒素类杀虫剂中,杀虫单属于高毒级;植物杀虫剂中,印楝素和苦参碱属于低毒级;微生物杀虫剂中,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属于剧毒级,苏云金杆菌属于低毒级。同时,虽然同属于生物源农药大类,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甚至是相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处理家蚕后中毒表征也存在明显差异;而出现相同的中毒反应症状的家蚕,所对应药剂的作用毒理并不定相同。

  • 标签: 生物源类农药 家蚕 毒性评价
  • 简介:为研究球孢白僵菌对寒地温室4常见害虫防治效果。通过平板计数法确定球孢白僵菌菌种的菌含量,将球孢白僵菌制备成5浓度梯度的菌悬液,分别命名为G_1到G_5,以半致死剂量LD_(50)为实验测定标准,筛选出半致死浓度。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对温室4害虫致死效果显著,其中G_1的致死率高达62%;G_3的致死率为50%;G_5的致死率最低,为34%。在寒地温室害虫的防治过程中,浓度在G_1到G_5之间的球孢白僵菌均可配制成生物农药,用于防治温室病虫害,但考虑到防治效果和生物农药使用剂量等诸多因素,本实验得出浓度为G_3的球孢白僵菌菌悬液较为合适。

  • 标签: 球孢白僵菌 菌悬液 LD50 致死率 生物农药
  • 简介:为了更好地了解螺旋粉虱(AleurodicusdispersusRussell)对寄主植物的化学选择机制,运用H型嗅觉仪和触角电位(ElectroantennogramEAG)反应技术,研究了螺旋粉虱雌雄成虫对印度紫檀(Pterocarpusindicus)、番石榴(Psidiumguajava)、番木瓜(Caricapapaya)、香蕉(Musasupientum)、羊蹄甲(Bauhiniavariegata)、大叶榄仁(Terminaliaesculentum)和散尾葵(Chrysalidocarpuslutescens)等7植物及其挥发物的嗅觉行为及电生理反应。结果表明:螺旋粉虱雌虫对印度紫檀及其挥发物表现出显著的正趋向作用;螺旋粉虱雌雄虫对散尾葵及其挥发物表现出显著的负趋向作用。在剂量反应试验中,螺旋粉虱雌虫的EAG反应随着印度紫檀挥发油和散尾葵挥发油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浓度增加到10mol/L时,EAG反应最强。该研究结果可为开发螺旋粉虱田间引诱剂和驱避剂提供参考。

  • 标签: 螺旋粉虱 植物挥发物 行为反应 触角电位反应
  • 简介:采用田间药效试验方法,比较3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都有定防效。其中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g/hm2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防效最好,防效分别为85.74%、85.19%;43%戊唑醇悬浮剂225mL/hm2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为88.25%。综合防治效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50~225g/hm2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的防效最好,43%戊唑醇悬浮剂225mL/hm2对稻曲病和纹枯病防治效果较好,在实际生产上可广泛应用。

  • 标签: 药剂 水稻 病害 药效
  • 简介:为探讨及筛选对红火蚁(SolenopsisinvictaBuren)高效低毒的氟虫腈有效剂型。将氟虫腈制成液体与干粉饵剂,采用饵剂诱杀的方法评价其对红火蚁的野外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氟虫腈饵剂对红火蚁均具有很好的防控效果。0.05%氟虫腈液体饵剂作用迅速、高效,药后3d,0.05%氟虫腈液体饵剂的蚁巢减退率达72%,且随时间的增长,活动蚁巢减退率不断提高,18d蚁巢减退率、活动工蚁减退率均达100%,而0.05%氟虫腈干粉饵剂作用效果缓慢、持久,药后1~6d内蚁巢未见消退,药后6d蚁巢减退率才逐渐上升,32d后才达100%。由此可见,氟虫腈防控红火蚁效果迅速、高效、稳定;既可以作干粉毒饵,也可以作水剂毒饵。同时建议使用氟虫腈水剂毒饵来防控红火蚁。

  • 标签: 红火蚁 剂型 诱杀效果
  • 简介:螺螨酯是高效的螺环季酮酸类杀螨剂。研究表明,田间害螨对其敏感性差异较大,现已有多种害螨对其产生了抗药性。就三田间常见害螨对螺螨酯的抗药性现状及发展趋势、抗药性机理研究现状及抗性治理策略进行综述。

  • 标签: 螺螨酯 害螨 抗药性 抗药性机理 多功能氧化酶
  • 简介:采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中草药苍耳、黄瑞香提取液对小麦条锈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小麦条锈病降低小麦种子的生活力,影响小麦幼苗的生长发育。不同浓度苍耳、黄瑞香提取液对小麦条锈病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其中0.50g/mL苍耳、黄瑞香提取液其抑制率分别为69.29%和64.44%;不同浓度的中草药苍耳、黄瑞香提取液对小麦条锈病菌丝生长均有抑制,0.50g/mL苍耳、黄瑞香提取液效果最好,抑制率分别为55.44%和44.77%,与对照相比差异都达显著性水平。

  • 标签: 黄瑞香 苍耳 提取液 小麦条锈病菌 抑制作用
  • 简介:选用安捷伦7890A-FPD,DB-1701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样品用乙酸乙酯提取,氮吹水浴浓缩温度为45℃,建立14有机磷农药在豆类蔬菜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结果表明:14农药在0.01~1.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在18min内能够完全分离;14有机磷农药的回收率均在80%~100%范围内,其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10,该方法适用于豆类蔬菜中14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同时检测。

  • 标签: 气相色谱 豆类蔬菜 有机磷农药 农药残留
  • 简介: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天然芳樟醇和柠檬醛对柑橘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辣椒疫病菌(Phytophthoracapsici)、胡萝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和柑橘褐色蒂腐病菌(Diaporthecitri)4果蔬采后致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天然芳樟醇和柠檬醛对4供试病原菌的菌丝生长有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天然芳樟醇对上述4采后致病菌的EC50依次为1.2038、3.5027、7.4179和19.5942mg/mL,而天然柠檬醛的EC50分别为4.9381、8.3585、22.8382和104.2514mg/mL。综上所述,天然芳樟醇和天然柠檬醛均对柑橘炭疽病菌抑菌活性最强,而对柑橘褐色蒂腐病菌抑菌效果最弱。

  • 标签: 芳樟醇 柠檬醛 采后致病菌 抑菌活性
  • 简介:神泽氏叶螨(TetrannychuskanzawaiKihide)是南昌市郊区蔬菜生产的主要有害生物之。为此选择大田栽培的茄子、辣椒、菜豆、长豇豆、丝瓜和冬瓜六蔬菜,每种蔬菜上设置化防区、综防区、生物防冶区和对照区,在这些处理小区中,我们对神

  • 标签: 神泽氏叶螨 智利小植绥螨 大田栽培 种群动态 蔬菜生产 综防技术
  • 简介:1987年廖定熹曾描述了3个新:星毛虫柄腹姬小蜂P.illiberidis;长距茧蜂姬小蜂P.yunanensis和松梢螟姬小蜂P.songshaominus。本文共描述17,其中6个新,6个中国新纪录和1个江西新纪录,它

  • 标签: 姬小蜂科 松梢螟 中国新纪录种 杉梢小卷蛾 茧蜂 小蛾
  • 简介:1997年~1998年在江西农业大学农学实验站和江西省彭泽县棉区,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研究了代棉铃虫与寄主植物的关系。结果表明:代棉铃虫的寄主在我省主要有大豆、棉花、蕃茄、烟草、辣椒等;发育历期以大豆饲养的发育最快,其次为棉花(泗棉三号),抗虫棉、辣椒、蕃茄饲养的发育慢;其存活率也是以大豆、泗棉三号最高,抗虫棉、辣椒、蕃茄极低;选定的五寄主植物,代棉铃虫成虫产卵选择依次为大豆、玉米、棉花、烟草、辣椒;饲养过程中前期用寄主叶片,后期用果实作饲料比全期用叶片饲养,棉铃虫发育快、存活率高。

  • 标签: 棉铃虫 寄主植物 发育历期 存活率 产卵选择性
  • 简介:据收集16目228科3431中国农林昆虫的化性资料统计,化性昆虫计1313,占已知化性种数的38.3%;对各目化性种数及在目中的所占比重,亦一一作了剖析,这样使人们对化性与目、科之间的亲缘关系,可以有个初步了解。

  • 标签: 农林昆虫 一化性 种数及比重
  • 简介:稻瘟病的发病程度在年际间常呈定的周期规律,如若能根据历年发病资料,找出发病的周期性,从而作出长期趋势预测,对于稻瘟病的综合防治,提高经济效益,无凝是重要的。本文采用逐次方差分析周期外推法,对婺源县稻瘟病发病程度进行长期趋势

  • 标签: 发病程度 方差分析 发病资料 婺源 外推法 超长期预报
  • 简介:采用形态学观察及ITS序列分析对1株分离自健康茶树叶片的内生真菌进行鉴定,初步确定该菌株为淡紫拟青霉;并通过对峙培养和发酵液的抑菌试验研究其对真菌的抗生作用。结果表明,淡紫拟青霉FHM-1对7茶树内生真菌和10植物病原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发酵液对供试的16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对拟盘多毛孢的生长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内生真菌 its鉴定 对峙培养 抗真菌作用
  • 简介:二化螟越冬场所复杂,除稻田禾蔸外,田埂杂草,春熟作物茎杆,室内外稻草等均发现大量越冬幼虫。由于各种越冬场所食料及温湿度不同,虫量不,二化螟发育进度差异较大。目前各地仅以调查稻田禾蔸虫量和发育进度为依据,进行代二化螟发生期预报,常常预测不准。有经验的植保干部往往根据历史资料及气候等条件综合进行分析来加以修正,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本文以

  • 标签: 发育进度 越冬场所 虫量 模糊综合评判 历史资料 越冬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