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加替沙星(gatifloxacin)是日本杏林制药株式会社继诺氟沙星、氟罗沙星之后研制开发的又一新型氟喹诺酮类合成抗菌剂,为氟喹诺酮的G7位用3-甲基哌嗪基取代的衍生物.1999年12月其口服和静注制剂首次在美国、墨西哥和波多黎各获得许可并上市.在美国其商品名为tequin[1].1998年底申请在中国作I期临床研究.国内也相继研究开发了加替沙星的片剂、胶囊、注射剂等,现正在进行临床试验.本文就其构效关系、体内外抗菌活性、药动力学、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作一综述.

  • 标签: 加替沙星 构效关系 抗菌活性 药代动力学 药物适应证
  • 简介:国产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172例细菌感染性疾病,临床有效率和细菌阴转率均超过90%。和对照组诺氟沙星相比,无显著差异。169株细菌纸片药敏试验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和其它假单胞菌20%耐药(6/30),大肠杆菌21.6%耐药(11/51)。药物副反应9.4%。测定3种不同给药途径血药浓度,口服和静脉组和文献报告一致,肌注后药浓度偏低。

  • 标签: 氧氟沙星 药物敏感 药代动力学
  • 简介:目的:研究20(R)-人参皂甙Rg3人体药动力学.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一紫外检测.结果:8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3.2mg@kg-120(R)-人参皂甙Rg3,其药时曲线符合口服吸收有滞后时间的二房室模型,Tmax为0.66±0.10h,Cmax为16±6ng@mL-1,Tinα为0.46±0.12h,T1/2β为4.9±1.1h,T1/2(Ka)为0.28±0.04h,AUC0-∞为77±26ng@mL-1@h;6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0.8mg@kg-1Rg3,由于血药浓度低,可测数据点少,未进行模型模拟;两组给药剂量与相应Cmax实测值比较,二者成正比关系.结论:本品口服吸收快,消除也较快,但血药浓度很低.在所试剂量范围内,20(R)-人参皂甙Rg3属一级动力学吸收、消除过程.

  • 标签: 人参皂甙RG3 口服 药代动力学 健康志愿者 单剂量 血药浓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肩难产的预防和Gasbin对肩难产的处理。方法根据Gasbin操作标准对临床3例肩难产孕妇进行助产,并对操作过程的成功和失败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结果Gasbin成功用于3例肩难产病例,除1例出现新生儿头皮血肿外,未出现其他母儿并发症。结论Gasbin可有效处理巨大儿的肩难产,减少了肩难产中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肩难产 Gasbin法 巨大儿
  • 简介:救心药是百姓们针对缓解冠心病突发状态的药物的一种称呼。常用的药有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消心痛等。有些人在突然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时,用这些药很快就能缓解,但有些人却疗效差一些,这是为什么?有关资料显示,排除病情等因素外,服用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关系。如何让救心药的效力更强呢?

  • 标签: 救心药 速效救心丸 硝酸甘油 冠心病 消心痛 缓解
  • 简介:活性污泥是一种以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和金属氢氧化物为主的污泥状褐色絮凝物。活性污泥是在废水中以有机污染物作为培养基,在充氧曝气条件下,对各种微生物群体进行汇合连续培养而成。污泥中至少有50种细菌繁殖生存。它具有凝聚、吸附、氧化、分解废水中有机物的性能,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

  • 标签: 活性污泥法 适用性
  • 简介:摘要:细菌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上的脂多糖,在极微量( 1- 5ng/kg体重)的情况下便可引起人体发热、白细胞减少、微循环障碍、全身炎症反应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不良反应,所以在药物生产中,尤其是注射剂的生产中,细菌内毒素的控制与检测非常重要,关乎人们的生命安全。本文对 细菌内毒素检查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 标签: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鲎试剂 微量凝胶法 重组 C因子法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华林与其他药物的合用情况,分析其合理性。方法:调查统计我院2005年11月~2006年10月的377412张处方.抽出应用华林的处方148张,进行分析。结果:148例华林使用中,合并用药为79种,占使用例数的53.38%。其中有相互作用的药物为16种,占使用例数的20.25%。结论:强调规范使用华林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华法林 处方分析 相互作用
  • 简介:最近几年来,我们时常收到一些消费者的来信,反映吗丁啉片的质量值得怀疑。为此,我们对吗丁啉片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全面抽查,并设法和西安扬森制药公司取得联系,索取该药的检验标准和吗丁啉对照品。仅今年上半年我们就查出了45批不合格的吗丁啉片。在检验过程中,我们认真总结经验,最后得出了检验该药的简易方法,可供条件不太具备的地方参考使用。

  • 标签: 吗丁啉片 对照品 不合格 检验 制药公司 简易方法
  • 简介: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川芎中阿魏酸和藁本内酯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川芎药材中阿魏酸、藁本内酯的质量分数为考察指标,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以及提取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对结果进行二项式拟合,用效应面选择较佳工艺条件,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确定较优提取工艺为83℃下,14倍量73%乙醇提取2次,每次2h,含量实际值与预测值偏差为-1.37%。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川芎提取工艺,方法简便,结果可靠,预测性良好。

  • 标签: 川芎 阿魏酸 藁本内酯 效应面法 提取工艺
  • 简介:目的:研究离心沉淀集菌的准确度。方法:以《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录的离心沉淀集菌为基础,对已知活菌数量的菌液或人工污染定量活菌的药品溶液进行离心操作,测定回收率。结果:3000r·min^-1离心20或30min,活菌细胞损失较大,不利于准确计数;500r·min^-1离心3min,各试验菌的回收率可在60%以上。结论:离心沉淀集菌不宜收录在微生物限度检查中,在菌数测定等定量试验中应慎用或不用。

  • 标签: 离心 回收率
  • 简介:摘要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有 4088项采用 TLC进行中药鉴别,可见薄层色谱技术操作的普遍性。但很多药学人员常常会由于操作技术不够规范而导致结果的不准确性,尽管其具有操作简便、结果直观的优势。本文将对薄层色谱操作技术控制要点进行概括分析,旨在为实际鉴别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薄层色谱法 操作技术 控制要点
  • 简介:目的筛选渗漉提取川贝母总生物碱的最佳工艺。方法用正交实验设计,以浸泡时间、渗漉速度、收集渗漉液体积、乙醇浓度为因素及条件进行优化;总生物碱中贝母辛作为评价指标,HPLC法测定贝母辛。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浸泡24h,渗漉速度为3ml/(kg·min),收集10倍的渗漉液,贝母辛提得率为0.016%。结论用70%乙醇12倍量浸渍24h,渗漉速改为3ml/(kg·min)提取的,贝母辛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浓度。

  • 标签: 正交实验 渗漉法 川贝母 贝母辛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 综述国内外报道华林与常用中药的相关文献,为临床安全应用华林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华林与常用中药相互作用的研究情况及对可能发生的仙湖作用及机理归纳分析。结果 部分中药会影响华林的抗凝作用。结论 多种中药与华林存在相互作用,提示在临床应用华林的同时,重视中药对抗凝作用的影响,提高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华法林 中草药 药物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