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维纳卡兰转复心房颤动(房颤)有效及安全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2000年1月至2013年6月公开发表关于维纳卡兰治疗房颤[或心房扑动(房扑)]前瞻对照研究。按照预先设定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文献,采用Jadad评分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由两位研究者独立提取纳入文献资料,使用Revman5.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有7篇前瞻临床研究满足纳入标准。总共1133例房颤(房扑)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维纳卡兰组668例,对照组465例)。Meta分析显示:维纳卡兰组房颤转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8.3%vs.14.1%;OR=5.73;P<0.0001),尤其是在新发房颤患者当中其转复率可达52.2%(95%CI:46.9%~57.4%),中位转复时间为11min。对于持续房颤维纳卡兰转复率为8.3%(95%CI:3.1%~13.6%)。房扑终止率为2.6%。尽管维纳卡兰延长QRS波时限和QT间期,但在观察期内未增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结论现有循证医学证据显示维纳卡兰可以安全、有效、快速地转复新发房颤,维纳卡兰对房扑转复效果不显著。

  • 标签: 维纳卡兰 心房颤动 系统评价
  • 简介:目的对原发性胆汁肝硬化与病毒肝炎肝硬化进行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方法在我院自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接受治疗原发性胆汁肝硬化和病毒肝炎肝硬化患者各60例,分为原发组与病毒组,观察与分析两组患者超声诊断特点。结果原发性胆汁肝硬化患者腹腔琳巴结肿大、肝内细颗粒状回声以及胆管壁增强发生率都大于病毒肝炎肝硬化患者;而肝实质回声呈弥漫结节状增生以及肝脏呈现缩小征状发生率小于病毒肝炎肝硬化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胆汁肝硬化与病毒肝炎肝硬化超声诊断具有明显差异性,可作为临床上鉴别依据。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病毒肝炎性肝硬化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叶酸、VitB12对有心血管病史老年患者吸入N2O导致术后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影响。方法232例ASAII-III级、有心血管病史老年患者,EF≥50%,麻醉前根据治疗组患者情况11配对相似对照组,麻醉后第2日,治疗组均予口服FA3次/天,VitB12500ug肌注,隔日1次,共4周;对照组则口服安慰剂及肌注容生理盐水。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心血管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N2O干预前与干预后血浆半胱氨酸比较明显升高,且有统计学差异;叶酸、VitB12干预前后血浆半胱氨酸比较明显降低;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结论叶酸及VitB12明显改善N2O导致急性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并减少期间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

  • 标签: 一氧化二氮 半胱氨酸 维生素 老年 心血管疾病 全麻
  • 简介:黄伯中风了!这个意外令他家人不能接受,因为虽然黄伯患有高血压病,但经过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血压得到了控制,自我感觉亦很好,家人完全没有料到他会发生脑卒中。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医学界对这部分治疗失败高血压患者研究中,发现一个重要而易于被忽略方面,

  • 标签: 血压控制 治疗失败 家人 自我感觉 高血压病 中风
  • 简介:目的观察系统硬化(SSC)心电图特征。方法对116例SSC者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116例中有心电图异常改变者36例,异常发生率31%。其中ST-T改变者11例(占30%);窦性心动过速者6例(占16%);束支传导阻滞者5例(占14%);窦性心动过缓者4例(占11%);房室传导阻滞者3例(占8%);低电压、房期前收缩、室期前收缩各2例(各占5%);窦性心律不齐者1例(占2%)。结论SSC者心电图异常改变常见,提示应将心电图作为常规检查。

  • 标签: 系统性硬化 心电图 心脏损害
  • 简介:医生说小剂量地高辛对控制心律是安全。地高辛(Digoxin)是一种通常用于治疗最常见心脏节律紊乱之一心房纤颤药物。这种紊乱现象会造成你心脏快速和不规则地跳动。地高辛可以降低心率,有助于对其进行控制。

  • 标签: 地高辛 节律紊乱 心房纤颤 小剂量 心脏
  • 简介:脑发育静脉异常(developmentalvenousanomaly,DVA)最早由Lasjaunias提出,并已经替代以前“脑静脉畸形”、“脑静脉血管瘤”。DVA是一种常见脑血管畸形,由引流正常脑组织穿髓静脉先天发育异常造成

  • 标签: 发育异常 静脉 综述文献
  • 简介:报告了1例大疱表皮松解症患者护理方法。对患者皮肤创面和黏膜进行专科护理,并配合病情观察、环境准备、饮食护理、心理护理护理措施。患者病情得以控制,经1月余临床治疗痊愈出院。讨论大疱表皮松解症(epidermolysisbullosa,EB)是一组较少见以皮肤黏膜起疱,以水疱、大疱为基本皮损皮肤病,可分为遗传、自身免疫和其他三类,患者皮损严重,临床上缺乏有效治疗方法,护理显得更为重要。

  • 标签: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消毒隔离 护理
  • 简介:患者女,31岁.无器质心脏病证据.图示Ⅱ导联.窦性P波有P3、4、6、7、9、10直立状、外形正常,可测出之窦性P-P为1.16~1.28s(51~46次/min),为窦缓(SB).

  • 标签: 房性早搏 房性并行心律 心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胰腺炎CT表现与临床症状相关,提高对创伤胰腺炎诊断认识。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和临床随访证实15例闭合腹部外伤致胰腺损伤CT表现。男11例,女4例,年龄16~53岁,平均年龄(28.6±11.32)岁。结果胰腺局限性或弥漫肿大10例,明显局限性血肿形成2例,网膜囊积液8例,胰周积液及左侧肾前筋膜增厚11例,其中3例主胰管损伤中仅1例CT检出。假性囊肿5例,于伤后5-7天内出现3例,于外伤3周后出现2例;而其中1例患者于1周内出现囊肿基础上,在3周后出现多发囊肿。本组囊肿位于胰体部2例,胰尾部3例,多发囊肿1例。4例首次CT检查阴性。结论多层螺旋CT在胰腺损伤诊断中有重要价值,早期可对多数病例明确诊断。

  • 标签: 胰腺 创伤性胰腺炎 假囊肿 体层摄影术,X 线计算机
  • 简介:患者女性,15岁。自诉近来学习紧张、精神压力大、睡眠差,时有心前区不适、胸闷、头晕。查体:血压正常,脉搏64次/分左右。心尖搏动不弥散,无震颤,心界不大。心律齐,无病理性杂音。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检查示正常。肺部听诊未发现异常。受检前常规心电图正常,未曾服用药物。行3导联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示:心率在60~160次/分时,MV5P波直立,P—R间期0.13s,下传R波呈qRs型,时限正常。当心率46~61次/分时,P—R间期〈0.12s,MV5呈R型,时限0.13s,起始部有δ波。患者出现心前区不适、胸闷、头晕,并随心率减慢上述症状也随之逐渐加重。在心率逐渐增快时,预激波也随之逐渐消失。

  • 标签: 慢频率依赖性 预激综合征 24H动态心电图检查 短阵性 心前区不适 心脏超声检查
  • 简介:室性早搏在房室交接区产生隐匿传导比较常见,但3种现象出现在同一患者同一时间情况比较少见,不加识别可能会导致诊断错误,为加深对隐匿传导认识,做好与房室传导阻滞鉴别诊断,现将我院1例心电图报告如下。

  • 标签: 隐匿性传导 室性早搏 房室阻滞 干扰性 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交接区
  • 简介:目的报道房心动过速心肌病1例。方法持续心动过速心肌病导致心衰。于2011年2月17日行射频消融术。常规置入冠状窦电极,希氏束电极和右心室电极。体表心电图示:V1导联P波向下,ⅠⅡⅢaVF导联P波向上。aVL导联P波双向。心内电图示A波2:1下传室波冠状窦近端A波早于远端,希氏电极A波最早。考虑房速来自右房上部。从右股静脉进8.5SR0血管鞘用IBI90cm中弯温控大头在三尖瓣11点(左前斜45度)处标测到大A小V波A波较冠状窦远端提前110sm。用功率30W,温度55度消融。10秒内房速终止。但消融过程中温度很快达到,功率却不到5W。巩固消融160ms。反复心房刺激未诱发房速。第二天复发,房波频率稍慢,位置不变。故改用IBI110cm中弯冷盐水大头在同一靶点消融,功率30W温度43度,盐水流速为12ml/分。消融成功。一周后又发,改用三维(EnsiteNavx)系统标测,证实为右心耳中部房速。功率30W温度43度,盐水流速为20ml/分。反复消融成功。结果消融成功。结论持续心动过速心肌病射频消融成功后预后佳。

  • 标签: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射频消融术 持续性 房性 冠状窦电极 功率
  • 简介:目的研究内皮单核细胞活化多肽Ⅱ(EMAPⅡ)及其受体CXC型趋化因子受体3(CXCR3)在糖介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表达变化及潜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糖处理血管内皮细胞72h,建立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血管内皮细胞慢性损伤模型,其中分为4组:1组正常糖浓度组(对照组),其他3组由不同浓度糖组成。应用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不同糖浓度对细胞活性影响;应用检测试剂盒测定细胞损伤相关指标;应用qPCR和Westernblot方法分别检测EMAPⅡ及其受体CXCR3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CK-8法细胞活性检测结果显示,各葡萄糖浓度处理组细胞吸光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3组糖处理组细胞活性均显著下降,随糖浓度升高细胞活性逐渐降低。炎因子和过氧化物检测结果显示,糖环境可诱导细胞大量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和活性氧(ROS)介质,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和qPCR结果显示,糖环境可使细胞EMAPⅡ及其受体CXCR3表达显著上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处理可使血管内皮细胞EMAPⅡ及其受体CXCR3表达上调,进而介导TNF-α、NO和ROS介质释放,最终造成细胞损伤。

  • 标签: EMAPⅡ CXCR3 血管内皮细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简介:目的江西地区先心病发病率相对较高,危害百姓健康。江西省政府已从2010年始,将先心病儿童免费救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为民工程。虽然先心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近年研究发现某些基因突变与先心病发生密切相关。本课题组对局部地区(江西地区)先心病患者进行已知致病基因(EVC,TLL1,TBX5和PTPN11)筛查,以发现与疾病密切相关和显性率致病基因,为将来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必将有助于局部地区乃至中国先心病出生缺陷控制。方法从先心病DNA样本库,按照编号随机按序抽取患者DNA标本46份和100个遗传背景匹配健康对照。根据PubMed文献报道,选择已知4个致病基因EVC,TLL1,TBX5和PTPN11,并设计相关引物,利用DNA直接测序法四个基因外显子及外显子-内含子进行双向测序。若核苷酸变异未在100个正常人群中发现,则定为基因突变。结果散发先心病室缺,房缺,动脉导管未闭、复杂先心分别为24例,12例,5例和5例。基因筛查发现EVC基因突变4个,分别是位于3号染色体L115V突变,6号染色体Y258H突变,10号染色体K445Q突变,15号染色体R760CQ突变,其中Y258H突变出现在房缺患者,其它3个突变见于室缺患者。发现TLL1基因多态2个,分别是位于7号染色体E719E,19号染色体1991A,在房缺、室缺和PDA中均有存在。在房缺和室缺患者中发现PTPN11多态1个,位于3号染色体F19L。46个筛查对象中未发现TBX5基因突变和多态。基因突变患者临床表型与非基因突变者比,症状和体征严重程度、发病年龄均无明显差异。结论EVC基因是江西地区间隔缺损患者常见致病基因。突变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非突变者相比无差异。由于是基因筛查工作前期结果,还需要后期工作中进一步增大样本量,以便对先心病患者基因型和表型关联研究加以客观分析。

  • 标签: 先心病 基因突变 致病基因 染色体 患者 江西
  • 简介:已有研究证实,首个口服可逆ADP受体拮抗剂AZD6140在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中所获得平均血小板抑制水平高于氯吡格雷。美国学者CannonDISPERSE-2研究主要比较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使用氯吡格雷与AZD6140安全、耐受和初期有效

  • 标签: 氯吡格雷 安全性 有效性 耐受性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 口服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非瓣膜心房颤动(NVAF)患者ECGf波特点与血栓栓塞危险关系。方法选择老年NVAF患者69例,根据是否合并血栓栓塞事件,将患者分为栓塞事件组(23例)和无栓塞事件组(46例)。描记ECGV1导联,测量f波振幅、f波时限和f-f间期,并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进行相关分析及logistis回归分析。结果栓塞事件组患者f波振幅较无栓塞事件组低(0.076±0.018)mVvs(0.092±0.033)m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f间期较无栓塞事件组短(0.115±0.009)svs(0.126±0.01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波时限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f波振幅与年龄呈负相关(r=-0.29,P〈0.05),而与左心房、LVEF均无显著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波振幅减低是老年NVAF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CGf波特点有助于评估老年NVAF患者血栓栓塞危险

  • 标签: 心房颤动 血栓栓塞 超声心动描记术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评价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有效及安全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EMbase、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中检索2015年12月以前关于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随机对照试验(RCT),同时对纳入相关研究进行偏倚风险判断,最终纳入结果采用RevMan5.0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表明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与倍他乐克单用治疗室性早搏相比疗效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4,95%CI:1.15~1.34,P<0.001);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与单用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临床症状疗效显著(RR=1.23,95%CI:1.15~1.3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与单用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心电图疗效显著(RR=1.31,95%CI:1.19~1.44,P<0.001);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与单用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7,95%CI:0.42~1.18,P=0.18)。结论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较单用倍他乐克在治疗室性早搏方面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动态心电图表现,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尚需开展大样本、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论证上述结论,建议临床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理治疗策略。

  • 标签: 室性早搏 稳心颗粒 倍他乐克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