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元朝自元世祖时就下达诏令,禁止汉人担任达鲁花赤一职,有元一代这一规定未变。但实际上,蒙元时期有很多汉人担任过达鲁花赤。本文主要讨论了两个问题:一、汉人都是在什么状况下出任达鲁花赤的?二、朝廷的这一法令在多大程度上得以实施?

  • 标签: 达鲁花赤 蒙元时期 《元史》 有元一代 总管府 蒙古人
  • 简介:本文主要探讨《墨经》的作者、版本问题及其文化史意义。《墨经》的作者应为宋人晁季一(字贯之)而非晁说之。《墨经》的写作相对于宋代晁氏“大家之风流”可谓别开生面。楝亭藏本扬州诗局重刊本《墨经》为活字版,系曹寅奉康熙御旨刊行《全唐诗》时的副产品。以楝亭藏本扬州诗局重刊本《墨经》与四库全书本《墨经》对校,兼参《津逮秘书》、《夷门广牍》、《学津讨原》诸本进行比勘发现,诸本都存在一些错误。四库全书文渊阁写本《墨经》校对不够精审,存在漏抄的较大疏失。两江总督采进本与楝亭家藏本没有直接关系。

  • 标签: 《墨经》 作者 版本 校勘
  • 简介:目前,续修第二届社会主义新方志已逐步展开,在这承先启后的关键时刻,地方志理论研究及运用显得十分重要。在诸多方志理论研究中,对续修方志的详略记述问题又是颇具普遍性的问题,且又无法回避。现就有关详略记述问题谈一管之见。

  • 标签: 续修志书 记述方法 地方志 方志学
  • 简介:我市在完成县志稿编纂工作后,侧重对专业志(含部门志)稿的修改和铅印出版工作。1988年以来,本人通过10多本专业志的编写和修改,对编修专业志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因此,我认为,一部质量高的专业志必须是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整体融汇,即以正确的思想观点统率事物的素材,以科学的态度分类归纳各方面的史料,以翔实的资料晓以历史题材。下面就谈谈资料的审核及志体的体例、文风、特色等几个主要问题

  • 标签: 志书质量 志体 编纂工作 志稿 分类归纳 出版工作
  • 简介: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地方综合年鉴,是指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编写记录好县级年鉴,是新时期地方志工作的主体工程,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对宣传地方、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如何提高年鉴资料质量,更好发挥年鉴存史、资政作用,是我们每个编纂人员共同努力的方向。

  • 标签: 县级年鉴 《地方志工作条例》 地方经济建设 条目 地方综合年鉴 行政区域
  • 简介:意识形态在当代国际关系中仍发挥着影响。冷战时期,由于意识形态在国际关系中居于绝对的支配地位,中欧关系的发展受到了影响和制约,20世纪50-70年代基本上处于隔绝状态;70-80年代由于国际大环境的变化和双方利益的需要,中欧建立了外交关系,但双方并没有把对方放在应有的高度加以重视,双边关系中仍然带有冷战的深深络印。冷战结柬以后,随着意识形态因素在国家利益中的作用淡化、经济利益的加强,中欧关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 标签: 中欧关系 意识形态问题 国际关系 外交关系 经济利益
  • 简介:殷商时期的自然灾害种类很多,旱、水、蝗、雹、震等灾害频频发生,这些灾害肆虐的根本原因主要是殷商王朝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区域内的气候因素所造成的.面对众多自然灾害,殷人首先寄希望于神祖的保佑,同时,也采取了一些力所能及的防灾救灾措施.

  • 标签: 殷商时期 自然灾害 地理环境 神祖 气候因素
  • 简介:  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总理不仅为全国几亿人民的衣食住行日夜操劳,还时刻惦记着侨居在世界各地的千百万华侨,为维护华侨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而殚精竭虑.……

  • 标签: 华侨双重国籍 双重国籍问题 周恩来总理
  • 简介:<正>南书房在清康熙年间,一度起过中枢机构的作用。入直南书房的内廷翰林,随侍皇帝身边,为之出谋划策,起草制诰。清人吴振棫,在其所纂《养吉斋丛录》一书中,讲到南书房与中央其他机构的关系时指出:“章疏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若特颁诏旨,由南书房翰林视草”。可见南书房地位之重要。

  • 标签: 《清史稿》 书房 内阁 中枢机构 起居注 时间问题
  • 简介:资料的整理出版以求全求真为上,这是衡量资料科学性与否的最重要的标准。求全,就是要无遗漏。求真,就是要保持反映本来面貌。比如整理出版中共中央的文件、毛泽东文稿等,能做到求全,研究、利用价值就高。中共中央民主革命时期的文件出版了“选集”,新中国成立后的文件出版了“选编”,都不是“全集”。毛泽东的文稿,出版了早期文稿及《选集》、《文集》、《建国以来文稿》。

  • 标签: 党史资料 中共中央 民主革命时期 毛泽东 新中国 成立
  • 简介:一、日机轰炸西安是因为要炸死程潜?抗战期间日寇飞机曾多次轰炸西安,已是不争的史实。劫后余生的老西安多能宛然如昨地讲述当年的情景;年轻一点的,也能从祖辈的口授和其他记载中略知梗概。关于日机轰炸西安的原因,一般都认为西安是陕西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之中心,陕西既为西北咽喉和坚持抗战的后方基地,理所当然地也就成为敌人轰炸的主要目标。这是对的。但是近几年却忽然冒出一种观点,说日机之所以要轰炸西安,是因为要炸死驻西安的天水行营主任程潜。如陈利明《程潜传》就说。

  • 标签: 抗日战争 日本 空袭事件 西安市 程潜 历史考证
  • 简介:在清代,丹书克是西藏向皇上呈递的一种公文形式,它为加强西藏地方政府与清中央政府之间的联系、巩固清中央政府在西藏地区的统治起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丹书克是一种特殊的公文形式,不像奏书那样随时呈奏和经常应用,故很少有人专门去研究它。笔者由于工作关系曾接触过许多西藏藏文档案,之后又看到许多已公布的档案,对西藏丹书克有了点初步认识,现结合有关史料,对清代西藏丹书克的有关问题做简单探讨,若有不妥,请予指正。

  • 标签: 档案 有关问题 西藏 形式 联系 藏文
  • 简介:一、何谓新方志的整体性全国各地地方志刊物或多或少地发表过议论新方志整体性的文章,但很少见到论述什么是新方志的整体性。如果不明确新方志整体性的内涵,就难以认定或评论某部新志书是否具有整体性及其体现程度。那么,什么是新方志的整体性呢?笔者认为,新方志的整体性是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三者的统一。

  • 标签: 整体性问题 分志 方志编纂 《反杜林论》 南雄县 方志界
  • 简介:随着方志编纂事业的兴起和方志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方志期刊应运而生。作为期刊的一种,方志期刊在编辑质量、编辑结构、编辑体制、编辑责任心、编辑与作者之间的沟通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方志期刊编辑质量的提高。为此,方志期刊编辑应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着力提高方志期刊编辑质量。

  • 标签: 方志期刊 编辑质量 问题 对策建议
  • 简介:《北史》与《通典》二书对西魏北周'九命'官品的记载中,在官名涉及'左右'时存在着歧异:《北史》以'右'为尚,而《通典》以'左'为尚。本文就此加以考察论证,认为与南北其他政权的官制'尚左'之风都不相同,周官制以'右'为尚,并且自'九命'颁行之初就是如此。

  • 标签: 尚左 尚右 官制 光禄大夫 官品 九命
  • 简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陛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写作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那么,承载着写作教育的习作教学现状如何呢?一、农村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 标签: 写作能力 教学存在 农村小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语言文字 认识世界
  • 简介:《贞观礼》是唐朝官修的第一部大礼书,它修撰于隋礼之后,继往开来,意义不可低估。本文讨论《贞观礼》修撰的背景与理念,认为《贞观礼》是在《开皇礼》基础上修成,因此在总体框架上仍体现了北朝特色,这也决定了《贞观礼》是一部以继承为主体的礼典,在皇帝礼的问题上也没有突破原有的格局。尽管如此,《贞观礼》在对古礼旧制举而不废和刻意保存的前提下,

  • 标签: 《贞观礼》 礼书 文学作品 历史文化 文学评论
  • 简介:《新疆通志·侨务志》是一部涉外志。我们在编写过程中,遇到许多难点。其中,有的是政治敏感问题,如华人问题、民族问题;也有保密问题。对这些难点,必须严肃认真地加以处理,方能保证志书质量而不致影响志稿的生存。一、华人问题。志稿中的华人,非泛指中国人,而是有特定含义的侨务方面的一个专用名词。新疆居民移居国外的历史久远,但与全国其它省(区)一样,清以前历朝历代对定居国外的中国血统人都没有给予关注和保护。直到清代,旅居海外的人数日渐增多,才引起清朝政府的

  • 标签: 侨务志 新疆通志 志稿 志书质量 清朝政府 修志工作
  • 简介:年鉴在中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虽然曾中断较长时间,但从20世纪80年代初重新兴起以来,也有20多年了。因此在我心目中,在栏目用规范化表述上,栏目规范化表述上,应该是无可挑剔的。其实不然,从目前年鉴的现状不难看出,在栏目规范化表述方面、明显存在着弊端。其主要问题是用“事业名称”还是用“事物名称”作栏目标题上,存在着混乱现象。综观多部(种)地方年鉴的栏目设置,绝大多数的一级目名称设置是好的,

  • 标签: 年鉴 栏目设计 规范化 表述形式 编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