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对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超声诊断研究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并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诊断。结果在所有患者中,有恶性结节的患者15例,其中有2例为髓样癌,有11例患者为乳头状癌,有2例为滤泡癌;有良性结节的患者35例,其中有6例为腺瘤,有27例为甲状腺结节腺肿,有2例为桥本氏病。结论对甲状腺结节疾病,采用超声诊断的方法,其确诊率较高,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断价值,有利于患者及早了解自身病情,同时能够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运用。

  • 标签: 甲状腺结节性疾病 超声断端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运用传染性疾病控制的理论思维取得的控制效果。方法针对我区传染性疾病防控中心管理部门所管辖区域运用的传染性疾病的控制理论思维为指导理论所取得防控效果。对我区防控管理部门辖区内2012年1月—12月内传染病的发病率和发病类型以及通过运用传染性疾病控制的理论思维进行防控的理论,辖区内2013年1月—12月传染病发病率和发病类型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结果运用该理论思维后传染病发病类型为11种,发病率为11.8%,发病频率降低;没有运用该理论思维前传染病发病类型为14类,发病率为19.2%,两者数据具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运用传染性疾病控制的理论思维有利于控制传病的发病频率,缩小发病种类的范围,取得良性的控制效果,有利于保障人们公共安全,稳定社区环境。

  • 标签: 传染性疾病 控制 理论思维 分析
  • 简介:造血系统对于其他系统疾病过程的反应是相当敏感的。几乎所有的系统性疾病中都可以出现血液学异常,概括性地了解这些血液异常表现的可能性比确切地了解一些罕见血液病更为重要。同时还必须考虑患者正在接受的治疗,因为这些治疗本身可能会引起血液学异常。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可以同时或单独出现异常,可以从全血细胞记数、仔细的血涂片观察或血沉的检查中得到一些系统性疾病的诊断线索。

  • 标签: 系统性疾病 血液 造血系统 血液异常 红细胞 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泪道阻塞性疾病激光的治疗。方法经泪道内NdYAG激光治疗泪道阻塞78例(86眼),泪小管及泪总管阻塞18眼,治愈16眼,治愈率88.8.%,单纯性鼻泪管阻塞64眼,治愈62眼,治愈率96.8%。慢性泪囊炎,治愈2眼,治愈率50%。各组总治愈93%。结论NbYAG激光治疗累泪道具有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痛苦小,患者易于接受,疗效好,颜面留瘢痕等优点,治疗失败后仍不影响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施性。

  • 标签: NdYAG激光 泪道阻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妇科在对感染性疾病进行治疗过程中的用药处方情况。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展开研究,所选择对象为350例,属于在本院妇科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进行治疗的患者。该部分患者在院内治疗的过程中,共计开出处方1200张,系统性分析每张处方的用药情况。结果 结合对所纳入样本病例的处方开具情况分析可知,共计存在有差错处方32张,整体回顾可知导致处方开具差错的因素存在于多个层面,包括医护人员安全意识欠佳、配伍差错、用药剂量不合理以及用药时间不科学等。结论 妇科在对感染性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处方用药存在有一定的不合理之处,在后续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加以重视。

  • 标签: 妇科 感染性疾病 临床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了更好的满足居民生活需求,本地羊养殖正在由散养向规模化养殖转变,并逐年扩大,与此同时,羊细菌性疾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增高,养殖人员需加强对羊细菌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降低经济损失的同时,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 标签: 羊细菌性疾病 巴氏杆菌 沙门氏菌 链球菌病 肉毒梭菌
  • 简介:摘要:目的:为缩短治疗时间,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分析小儿哮喘中开展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筛选2022年5月—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70例小儿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结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哮鸣音、咳嗽、呼吸困难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哮喘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哮鸣音消失、咳嗽消失、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哮喘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哮喘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BA患儿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肺功能。

  • 标签: 哮喘 优质护理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卓玛益西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1-15
  • 出处:《科学与生活》2022年19期
  • 机构:西藏那曲市班戈县青龙乡农牧综合服务中心,852500
  • 简介:摘要:随着养殖行业的快速发展,养羊业也逐渐朝着规模化、集约化以及标准化的方向发展。而羊产品又具备很高的使用用途,无论是人们食用的羊肉、羊奶,还是人们穿着的羊绒等,都具备较高的需求量。但是,羔羊在养殖过程中,易感染腹泻性疾病,尤其是1~6月龄的羔羊,其感染几率更大。该种疾病危害性极高,常常会损害羔羊的胃肠功能,导致整体的免疫能力下降,倘若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就会导致大批羊群的死亡,以此就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就应有效剖析羔羊腹泻性疾病产生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确保能够降低腹泻性疾病的感染几率,保障羔羊的养殖安全。

  • 标签: 羔羊 腹泻性疾病 病因分析 防治对策
  • 简介:摘要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极易和其他疾病相混淆,误诊漏诊的情况并不鲜见。在进行哮喘鉴别诊断时,最常考虑的是左心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上气道阻塞等器质性疾病,但对非器质性病变认识不足。实际上,2018—2020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提出的居于前列的需要鉴别的病种,更多的是功能性疾病比如呼吸调节紊乱/过度通气综合征、声带功能障碍,而不是器质性疾病。本文就呼吸调节紊乱和声带功能障碍的概念及与哮喘的鉴别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过敏性疾病主要是由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可以贯穿人的一生,有遗传易感性。由于我国大多数医院没有独立的过敏反应科,因此,由多学科专家制定的本共识将为过敏性疾病诊治和预防提供指导。本文为共识的第一部分,内容包括名词定义、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伴随疾病。过敏性疾病患病率呈快速暴增趋势,患者越来越年轻化,带来严重危害。先天免疫、卫生假说、微生态失衡、菌群失调、空气污染等参与发病。根据典型病史、家族史、症状、体征、过敏原检测、辅助检查等可明确诊断。必须检测过敏原。过敏性疾病经常伴随慢性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鼾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 标签: 过敏性疾病 诊断 治疗 预防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本文是共识的第二部分即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原则是“防治结合、四位一体”:环境控制可避免或减少过敏原,是首选;过敏原疫苗脱敏治疗是对因治疗,已经被认为是一线治疗方法;靶向药物阻断过敏或抗过敏药物控制症状是目前常用的对症治疗方法,需要参照慢病管理方式用药;健康教育可改变患者的错误认知,提高患者主动性和依从性,改变行为方式,提高疗效。

  • 标签: 过敏性疾病 免疫治疗 抗过敏药物 健康教育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神经酰胺作为结构骨架可构成各种复杂鞘脂,是脂毒性发挥作用的核心鞘脂代谢物。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肠源神经酰胺在多种代谢性疾病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通过激活不同组织和细胞的线粒体氧化应激、内质网稳态失调及炎性反应机制等影响疾病进程。肠组织能够直接感知肠道微环境变化(如饮食结构变化、菌群结构及其代谢产物改变等),响应多种不同的信号刺激(如胆汁酸、低氧和炎性反应信号等),激活包括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XR)、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等信号调节通路,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调控神经酰胺代谢。因此,深入探究肠源神经酰胺对不同代谢性疾病发展过程的影响,将为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 标签: 肠源神经酰胺 代谢性疾病 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 缺氧诱导因子-2α
  • 简介:当前,随着新药源源不断上市,多药并用、滥用、误用致使药物反应呈上升趋热,引起一些"药源性疾病".抗生素类药物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这类药物所产生的药源性疾病已成为临床用药中的严重问题,现将抗生素在临床上可能引起的药源性疾病,简述如下:

  • 标签: 性疾病防治 抗生素药 源性疾病
  • 简介:美同耶鲁大学医学院的神经科学家和免疫生物学家发现,吃得太咸不仅会让血压升高,还会导致一系列自体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如多发性硬化症、I型糖尿病、牛皮癣、类风湿性关竹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等。

  • 标签: 性疾病 免疫 诱发 强直性脊柱炎 生物学家 耶鲁大学
  • 简介:摘要智力发育落后是高度异质性疾病,具有复杂的遗传学病因。拷贝数变异和单基因疾病是导致智力发育落后发生的主要病理性遗传改变。而染色体微阵列技术和外显组测序技术的临床应用则显著提高了智力发育落后患儿的病因诊断率。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