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9 个结果
  • 简介:胡适的中西文化观是奠基于一定的文化学理论基础之上的。他关于文化的一般性与时代性、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文化的创造与模仿、文化的惰性即保守性等的看法,是其中西文化现的理论前提。

  • 标签: 胡适 中西文化观 文化理论
  • 简介:胡适在20世纪初使用“活的文学”一词来提炼新文学的本质,概括新文学在语言工具、精神内涵等两个方面的文学性,认为文学语言要“活”,需用浅显生动的白话进行创作;文学精神要“活”,需有真情感和真思想的贯注,而具有这种文学性的文学在胡适眼中就是白话文学(民间文学)。在当时中国文学的实情和时代使命的要求下,胡适所倡导的“活的文学”,功绩主要体现为语体革新。民间文学研究者多把胡适的言论作为逻辑起点或常识,继承其全新的文学史观,在使用白话文写作时,因受到西方民俗学的影响,对“活的文学”作为精神内涵的一面逐渐遗忘,而把民间文学导入具有学科意味研究的同时,民间文学的文学性日益被遮蔽。

  • 标签: 胡适 “活的文学” 民间文学 文学性
  • 简介:一、引言胡适新诗创作的成功与其翻译美国诗歌的经历密不可分。从多元系统理论视角解析这一影响之因果关系,将视野投向了更为广阔的文化多元系统。这一舶来理论的优点在于:多元系统论把翻译研究引上了文化研究的道路,它把翻译与译作与所产生和被阅读的文化语境、社会条件、政治等许多因素结合了起来,

  • 标签: 多元系统论 翻译研究 新诗创作 胡适 解读 多元系统理论
  • 简介:“坏学校也出好学生”是胡适先生晚年形容曾经偷听他上课的安徽老乡黄晖之言。事见胡颂平编著的《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1960年1月22日的记载:先生今天谈起黄晖,说:黄晖是北京中国大学的学生,他曾到北大偷听我的课,但他毕业后写了一部《论衡校释》,算是很标准的著作。坏学校也出好学生。这个人现在不知去向,可能是去世了,也许跟刘叔雅在云南呢。

  • 标签: 胡适之 论衡校释 刘叔雅 谈话录 颂平 《论衡》
  • 简介:被人称为“南天王”的陈济棠和“一代宗师”的胡适,一南一北,一武一文,本来是八竿子都打不到一块的名人,却存1935年1月发生了一场激烈的“尊孔读经”的争论,真是匪夷所思。时至今日,这场争论还是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的思考。

  • 标签: 陈济棠 争论 读经 尊孔 胡适
  • 简介:胡适认为"新文学"的白话是由古代白话发展而来,因此写了《白话文学史》;但是如果按照胡适的推论发展下来,民初的白话文正宗应该是鸳鸯蝴蝶派,新文学的白话其实是欧化白话。对于欧化白话文在中国古代、近代的存在及其发展线索、对后来国语运动的意义,目前还缺乏研究。梳理近代欧化白话文的存在,追问其对中国语言转型和社会文化转型产生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古代白话 欧化白话 胡适 鸳鸯蝴蝶派
  • 简介:文章通过郭沫若与胡适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眼光对武汉大学的赞美、以及对蒋介石的不同态度,分析了两人的立场、观点的根本差异。

  • 标签: 武汉大学 胡适 郭沫若
  • 简介:1923年2月,周恩来以“飞飞”的笔名,在中共旅欧支部创办的刊物《少年》发表了《评胡适的“努力”》一文,批评热衷于政治改良的胡适所鼓吹的“好政府主义”。周恩来在文中以“革命救国”论批评胡适对军阀统治的“迷信”,抨击胡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的幻想。其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高潮已过,胡适已经和周恩来等马克思主义者在政治上、思想上分道扬镳。从周恩来这则评论看出,五四新文化思潮发生的这种分化是不可避免的。从中分化出的革命救国论者与社会改良论者在政见上既“异中有同”,又“同中有异”,而最终则他们之“异”大于他们之“同”。

  • 标签: 五四新文化思潮 周恩来 胡适 好政府主义
  • 简介:在东西文化和思想的语境之下,非常自觉地抵制形而上学的胡适,由于以"自然"为宇宙和万物的存在及其何以如此的最后根据,他实际上又建立了一种形而上学──即"自然主义"的宇宙观和世界观,只是他自己没有意识到罢了。同样,胡适以"自然"为中心来构建他的科学认知理性(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和技术实践理性(改造和利用一切自然),以人的"自然"为中心来建立伦理和道德价值。这些又构成了胡适科学技术上的自然主义和伦理上的自然主义。

  • 标签: 胡适 自然主义 科学 技术 伦理
  • 简介:胡适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上聚光灯式的人物。胡适对先秦法家的理解,既是其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重新认识中国法治与中国法家的一个切入点。胡适以西方学术的视野理解法家,以“讲法治的书”与“法理学家”定性法家。胡适对法家之名的质疑,对法家身份的认定,对法家人物的辨析,对法家哲学的分述,对法治逻辑的梳理,对“韩非学”的概括与归纳,都具有思想史意义。胡适关于法家的著述主要集中在1917年前后。在一百年后的今日回望胡适描绘的法家思想肖像,不仅有助于接续先哲学思,而且可以为法家学说与法治理论的再研究确立一个不容忽视的思想参照。

  • 标签: 胡适 法家 法治 法理学 韩非
  • 简介:"死"与"活"作为一对不太清晰的价值区分概念,其实用主义的倾向成为胡适文学与国语观的哲学基础。"文言"与"白话"的语体区分,其进化论色彩成为胡适文学与国语观的历史基础。而文学革命以及文字改革的主力都在小老百姓的动力来源成为胡适文学与国语观的平民主义态度。当然,实用主义、进化论、平民主义弥漫在胡适关于文学与国语的所有论述中。"文学"与"国语"的结盟,即以"国语的文学"造"文学国语",成为胡适文学与国语观的本体论部分。

  • 标签: 新文学 国语 实用主义 进化论 平民主义
  • 简介:胡适作为“五四”时期戏剧改良运动的发起者,发表过关于戏曲改良和话剧引进的重要观点,这些观点以对戏剧戏曲的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基础,以文学进化观念为理论依托,以理性的哲学方法为思维模式,力图使戏曲和戏剧朝向“活的文学”和“人的文学”的方向发展,所以至今对于中国戏剧和戏曲的发展仍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但是,由于“五四”时期特有的文化语境和时代所造就的急功近利的文学观的双重制约,又使胡适思想的意义与价值未能得到充分的展现。

  • 标签: “五四”时期 戏曲观念 戏剧改良 胡适思想 价值 人的文学
  • 简介:耿云志在《胡适的两首情诗》中初次论断《水调歌头》一词(词牌名系耿先生所加)应写于1937年10月-1938年7月,寄情对象为韦莲司。周质平在《胡适与韦莲司——亲情五十年》中亦采此说。陈漱渝后根据"赫贞江上第二回之相思"非写给韦莲司而是写给罗维兹及其他疑点推测《水调歌头》写于1933年8月-9月间。本文将从班夫会议日程等北美资料入手,对此进行梳理。

  • 标签: 胡适 陈衡哲 班夫会议
  • 简介:胡适在多篇论及他的文学革命思想形成过程的文章中,都曾谈到~-,1915年8月所写的一篇英文论文《如何可使吾国文言易于教授》。但在迄今为止所有公开出版的胡适著作文集中,都未收录这篇文章。笔者从当年的《中国留美学生月报》中检得此文,现将其译成中文,并就这篇文章对于胡适文学革命思想的意义作一初步探讨。

  • 标签: 胡适 文学革命 白话文运动 史料研究
  • 简介:在美国留学期间,胡适形成了“多党政治”的思想。回国后,鉴于国民党一党专政的事实,胡适分别于1932年、1948年和1950-1952年提出让国民党自由分化的政治主张。但是,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胡适的这一主张并没有得到实行。

  • 标签: 胡适 蒋介石 多党政治 一党专政 国民党 自由分化
  • 简介:摘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人人都清楚施工质量的重要性,但对于施工技术却难以进行过多的了解和研究。事实上施工技术的应用对于施工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展开研究,探讨了我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现状以及创新的必要性。同时对如何进行技术创新进行简单的论述。

  • 标签: 土木工程 建筑施工 现状 创新
  • 简介:1923年,钱玄同提出六经与孔子无涉,六经之配成当在战国之末的观点,并对六经的性质做了全面的阐述。在此后很长时间里,钱玄同与顾颉刚、傅斯年、胡适等学者,或通过私人间的书信、或通过公开发表文章的形式,对《春秋》一书的性质有过多次讨论。这些讨论反映了钱玄同对《春秋》性质认识的变化过程。

  • 标签: 钱玄同 《春秋》 顾颉刚 傅斯年 胡适
  • 简介:"五四"时代是中国"破旧立新"的时代,也是继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又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当时的知识分子纷纷叛离传统,走入西方,学习西方文明,以图改造发展中国社会。本文即以胡适和傅斯年为例,从他们幼时接受传统教育到青年叛离传统再到暮年回归传统,来分析"五四"时代的知识分子群体与传统文化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 标签: “五四”知识分子 传统文化 胡适 傅斯年
  • 简介:一、前言:胡适·雷震·蒋经国“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这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七言绝句《桂源铺》,原写万山群岭中有一条小溪,越阻拦它喧哗声愈大,小溪奔流不息,

  • 标签: 蒋经国 胡适 清算 七言绝句 宋代诗人 杨万里
  • 简介:胡适1934年发表《〈西游记〉的第八十一难》(九十九回),改写了吴承恩所著《西游记》第九十九回,细腻地描写了唐僧遭遇劫难之时舍身度群魔的心理活动,突显出一个功成行满、佛性充分彰显的高僧形象。胡适的改写,表现了作者有深厚的文学艺术素养,对佛教有精细、深入的研究,以及以人为本、以科学为基础的博爱之心。

  • 标签: 胡适 《〈西游记〉的第八十一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