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种植支抗推磨牙向远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安氏Ⅱ类错牙合轻中度拥挤病例14例,采用微种植支抗推磨牙向远中,进行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应用微种植支抗使磨牙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3.5~50mm,平均4.2mm。直到磨牙为中性或偏近中关系。结论应用微种植作为支抗推磨牙向远中,对安氏Ⅱ类错牙合轻中度拥挤病例有显著疗效。

  • 标签: 微种植体支抗 推磨牙向远中
  • 简介:近年来随着国内口腔正畸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以及健康意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人在接受正畸治疗患者中的比例日益增多。这些患者中不乏有一部分曾经接受过正畸治疗。而这些患者再次治疗时存在着特殊性和复杂性。在生理上,对矫治力反应较慢,口内情况相对复杂,患有牙、牙周、颞下颌关节疾病者比较多,部分还患有全身系统疾病。在心理上,治疗顾虑多,心理负担大,对再次矫治的效果的心理预期过高。

  • 标签: 正畸治疗 成人患者 种植体支抗 全身系统疾病 心理负担 颞下颌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压氧对口腔种植周围牙周炎进行治疗。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经过口腔种植治疗后罹患种植周围牙周炎患者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实验组,分别应用传统常规治疗和传统常规治疗配合高压氧治疗,完成治疗后,比较两实验组受试者牙龈炎症情况、种植松动情度、口腔种植周围牙周袋深度等,将实验数据完成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传统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高压氧治疗组受试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传统常规治疗组受试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种植周围牙周炎的众多治疗方法中,传统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高压氧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种植体 复发甲硝唑膜 高压氧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将微型种植支抗运用于口腔科正畸治疗中,评价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期间,我医院口腔科收入且需展开正畸治疗的患者48例为本次研究样本来源,按照正畸治疗方式差异性,随机纳入对比组与探究组各29例患者。对比组患者采取金属托槽正畸方法,而探究组患者运用微型种植支抗展开正畸治疗,技术后比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情况,并统计患者满意度。结果:在两组患者正畸治疗结束后,从磨牙位移、上中切牙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三项指标,比对两组患者的正畸效果,显然探究组患者改善更佳,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微型种植体支抗 口腔正畸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牙颌畸形矫治中应用微型纯钛种植支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牙颌畸形并行矫治治疗的患者93例,采用随机字母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关闭间隙借助常规矫正方法,观察组患者关闭间隙借助微型纯钛种植支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上齿槽座角(SNA)、上下齿槽座角(ANB)、模型的覆盖(OJ)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且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下齿槽座角(SNB)及模型的覆颌(OB)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1年内种植无松动、脱落现象,面型良好。结论牙颌畸形矫治中应用微型纯钛种植支抗稳定性高,且可有效改善患者面型凸度、覆盖及覆颌关系。

  • 标签: 牙颌畸形 矫治 微型纯钛种植体支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微血管化游离组织移植是肿瘤切除术后下颌骨重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腓骨游离皮瓣移植虽然即刻重建了下颌骨,但牙列修复通常需要6到18个月后才能完成,牙列缺失期间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均造成严重影响。该病例报道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多学科组建的修复重建团队进行的颌骨与牙列同日重建术,即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作的支持下同期完成颌骨肿瘤切除、血管化腓骨肌皮瓣游离移植、牙种植植入及临时义齿修复。颌骨与牙列同日重建术充分贯彻了“以咬合为导向的修复重建”的理念,通过恢复患者的颌骨和牙列,重拾患者自信,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帮助患者术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 作者: 孔庆慈 胡晓均 龚启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3年第01期
  • 机构: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种植科·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广东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广州510055,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广东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广州510055
  • 简介:摘要种植周病是导致口腔种植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与机体代谢异常有关。代谢综合征是一种主要表现为腹型肥胖、高血糖、高血压以及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脂异常的代谢紊乱综合征。既往研究发现,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可能与种植周病有关,但二者的关系及潜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旨在探讨种植周病与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及相关机制,以期为代谢综合征人群种植周病的防治提供有益参考。

  • 标签: 牙种植 种植体周病 代谢综合征 肥胖症 高血糖症 高血压 血脂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含量锌加入钛种植表面涂层后对骨整合的影响。方法随机将钛种植分为PEO-Zn组(n=36)和PEO-Ca/P组(n=36),应用等离子电解氧化法(PEO)在其表面制备磷酸钙活性涂层,PEO-Zn组采用含锌涂层,PEO-Ca/P组为不含锌的涂层。应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两组涂层表面形貌,X线衍射仪分析涂层晶相结构。将种植72颗植入18只日本大耳白兔双侧下颌骨,每侧2颗。术后对大耳白兔进行双荧光标记,分别于植入术后4周、8周与12周取两组带种植的骨组织,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新骨形成,采集图像测量荧光条带间距计算骨矿化沉积率;应用亚甲基蓝-碱性品红法染色观察骨组织与种植结合长度,计算骨接触率。结果扫描电镜可见两组等离子电解氧化膜内层致密,外层呈粗糙的多级孔洞状结构。X线衍射仪分析显示PEO-Ca/P组中钙元素主要以CaO和羟基磷灰石(HA)存在,PEO-Zn组中锌元素主要是以Zn3P2和ZnO存在。各时间点两组种植周围均显现二甲酚橙与钙黄绿素标记的荧光带,呈条状,两荧光带间距离明显。植入后4、8、12周PEO-Zn组的骨矿化沉积率均高于PEO-Ca/P组(5.25±0.59比4.79±0.43,4.62±0.54比4.18±0.50,4.90±0.54比4.44±0.53,均P<0.05),4周时PEO-Zn组骨矿化沉积率最快(P<0.05)。两组种植在植入后各时间点均能与骨组织不同程度紧密连接,呈骨性结合。植入后4、8、12周PEO-Zn组的骨接触率高于PEO-Ca/P组(32.69±7.43比28.06±8.15,51.95±5.41比47.03±6.13,73.91±8.15比61.73±11.84,均P<0.05),12周时PEO-Zn的骨接触率最高(P<0.05)。结论PEO法制备的含锌磷酸钙涂层,提高了种植生物活性,加速了骨组织的形成与改建,促进了种植-骨界面的整合。

  • 标签: 磷酸钙类 活性涂层 牙种植体 骨整合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
  • 简介:种植材料在口腔医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种植材料有很多种类,不同种类的种植材料会产生不一样的口腔修复效果。本篇文章主要阐述了不同种植材料在口腔医学上的应用,希望对口腔医学起到借鉴价值。

  • 标签: 不同种植体材料 口腔医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型种植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到2015年7月到我院牙科接受微型种植支抗治疗的23例口腔正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访了解本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对微型种植有较好耐受性,治疗完成后均可正常覆牙合和覆盖,面形正常,未出现感染和不适感。结论在口腔正畸治疗中采取微型种植具有较好的支抗效用,操作简便,矫正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微型种植体 口腔正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种植进行缺牙修复的长期效果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0例缺牙行种植修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种植不同而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8)。其中短种植患者为观察组,常规种植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即刻、术后(3~5)个月、3年、5年时的边缘骨高度。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边缘骨高度相差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短种植进行缺牙修复对于骨量不足无法进行常规种植的患者而言是一种可以取得稳定的长期效果并相对简单易行、容易接受的手术方式,在临床应用中有着重要价值。

  • 标签: 短种植体 缺牙修复 长期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正畸临床诊疗中微种植支抗技术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90名口腔正畸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名患者,治疗组患者应用微种植支抗技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选择应用传统正畸治疗方法。9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口腔正畸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1%,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种植支抗技术在口腔正畸临床诊疗中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拥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正畸 微种植体支抗技术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对于口腔治疗来说,口腔种植技术在临床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种植周围骨缺损的现象已经成为了口腔种植治疗当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富自体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ConcentrateGrowthFactors,CGF)在牙种植的周围骨缺损修复当中作用比较明显和突出。本文主要对CGF在牙种植周围骨缺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总结。

  • 标签: CGF 牙种植体 周围骨缺损 修复中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型种植支抗在口腔正畸的临床效果,并对结果分析研究。方法抽取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以及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将接受微型种植支抗治疗,对照组患者将接受非微型种植支抗治疗。结合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临床的表现以及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情况,并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上中切牙的切角大于对照组的患者并且切牙的凸距差,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要高得多,而且磨牙移位情况相对对照组患者要好得多。接受微型种植支抗治疗的患者临床表现相对于接受非微型种植支抗治疗的患者较为稳定,患者情况良好,没有恶劣情况发生。结论运用微型种植支抗在口腔正畸方面临床效果较为优秀,而且在治疗过程中简单可靠,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微型种植体支抗 口腔正畸 临床效果
  • 简介:为下颌覆盖义齿提供足够支持所需最少数目种植的相关文献很少。目前,有人认为下颌孔间区域最少放置2个种植。本项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检测老年患者(八旬老人)中单个联合种植能否为下颌全口义齿提供足够有效的支持,以及需要下颌义齿修复的患者对这种综合外科的、修复的,经济的简单概念是否感到满意。有9位患者(平均年龄82.2岁)采用了单个联合种植,并应用球状附着支持全口义齿方式进行修复。一年半内间隔3-6个月对患者回访,采用标准化的检测手段,包括患者反应对种植周围软组织和骨组织改变的观察。研究发现,单个种植支持的修复方式不仅使患者的主观满意度明显改善(P<0.01),而且所述症状也明显减少(P<0.01)。在观察期内,治疗初期种植周围牙周袋深度和骨吸收增加,但6个月后达到稳定。回访期内义齿使用(戴入与摘除)也得到改善(P<0.01)。研究结果表明,可以认为:对于老年患者(八旬老人)的口腔修复来说,单个种植支持下颌全口义齿是一种可以替代传统下颌全口义齿的经济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老年 单个种植体 下颌全口义齿
  • 简介:目的:了解种植挤压植入后界面骨的早期组织学变化.方法:18颗Compress种植挤压植入3头小型猪的下颌骨中,在植入4小时、3天、7天处死动物,切割含种植的下颌骨,制作HE染色的脱钙骨组织切片,光镜观察.结果:3天时髓腔内大量纤维样间充质细胞增生,并部分替代凝血块,7天时在间充质细胞中及骨切剖面有新骨形成.结论:种植挤压植入后的骨结合一周内已开始形成.

  • 标签: 种植体 骨挤压 小型猪 组织学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闭合式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OSSTEM种植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12例上颌后牙区牙槽骨垂直距离不足患者行闭合式上颌窦内提升术(不植骨)同期植入OSSTEM植18枚。术后6~8个月行种植义齿修复。结果所有种植植入后伤口一期愈合,无上颌窦炎发生,12~36个月18枚植上部义齿恢复咬颌功能良好,植稳定无松动。结论闭合式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种植术,短期观察成功率高,手术创伤小,经济简便。

  • 标签: 上颌窦 内提升 种植体 闭合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口腔正畸中应用微型种植支抗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8月间曾在我院接受口腔正畸的患者24例,对这些患者均应用微型种植支抗进行口腔正畸,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所有患者对微型种植均能够耐受,在完成矫正之后所有患者形容良好,牙齿整齐排列,行X线投影测量显示均恢复正常。结论在口腔正畸中应用微型种植支抗可得到理想效果,可使患者畸形形容得到良好改善,可提供较稳定支持,并且患者耐受性比较好。

  • 标签: 口腔正畸 微型种植体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