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糖尿病诊断中采用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在该院就诊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证实为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患者采用生化检验,即生化检验组(50例);另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检验,即常规检验组(50例)。比较两组检验方法对糖尿病的检出情况,并对比其诊断有效率。结果生化检验组对糖尿病的诊断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常规检验组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生化检验的诊断有效率更高,利于尽早检出糖尿病,及时控制血糖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糖尿病 诊断 生化检验 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必要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我院血常规检验血细胞异常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0例作为实验组,开展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工作,筛查MCH指标、HCV指标与HCT指标、阳性检出率。结果经过调查实验组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实验组,组间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结论在临床检验的过程中,采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法,能够正确反映病情异常情况,辅助临床诊断工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临床检验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必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临床医学实验室血细胞检测的质量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12月在我中心进行血细胞检测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0.5h在室温和低温,白细胞的索引,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在不同程度增加2h和5h。与此同时,抗凝剂的比例越高,越低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水平,统计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医学检查中,血细胞检测质量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为了有效控制学术细胞检测的质量,需要科学合理地控制血样的储存温度、时间和抗凝比,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为患者提供随访治疗。康复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 标签: 社区中心 临床医学检验 血液细胞 检验质量
  • 简介:摘要在目前社会中检验科经常可能会和患者之间产生一些摩擦或者矛盾,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会对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加强检验科和临床科室之间的交流,有效保证患者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践就检验科和临床交流之间的关系实施研究,并提出一些方法。

  • 标签: 检验科与临床交流 检验科与临床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比较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糖尿病患者9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尿液检验,观察组实施生化检验。比较分析两组检验效果。结果观察组检验有效率为95.11%(428/450),对照组检验有效率为74.22%(334/450),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诊断中采用生化检验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检验,且前者具有较高的诊断效率,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常规检验 生化检验 诊断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检验科接收的尿液检查标本共130例,并同时进行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以及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对所得出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两种检验方法结果均为阳性的标本有21例。以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的结果为标准,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结果假阳性率为12.50%,假阴性率为6.60%;而以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结果为标准,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的结果假阳性率为25.00%,假阴性率为2.94%。结论在临床的尿液潜血的检验工作中,应该将两种检验方法结合应用,互相补充,能够使检验结果更加真实、准确。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尿液潜血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2月,医院门诊以及住院进行尿液检验的患者1042例,来源于门诊、肾内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等科室,均进行尿分析检查以及尿沉渣镜检,以镜检作为诊断“金标准”。结果1042例患者,尿镜检查其中阳性458例,阴性584例,尿分析仪检查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100.00%、90.41%、89.11%、100.00%、94.63%,kappa检验系数k=.94,属于高度一致,尿分析仪与镜检结果分布+、++、+++均存在不一致情况,尿分析检查阴性结果高于尿沉渣镜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分析仪检查存在误漏诊情况,特别是若阳性的患者,可能误诊为阴性,需建立合适的抽检、报警规则,提高复查的水平,合理进行镜检,避免误漏诊。

  • 标签: 尿液潜血 尿液分析仪 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影响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质量因素,并探讨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选取一段时期内自愿接受实验的志愿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活动对象。在保证所有研究对象血型相同的基础上,将可能影响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的因素作为实验着手点。应用对比方法,研究探讨血液细胞临床检验过程中,血标本采集、凝集、存储、检测等相关因素对检测质量的影响,并分析质量控制方法。结果对比发现,不同稀释比的血标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以及血红蛋白的含量并不相同,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血标本放置时间的长短同样会影响到血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标本处理、相关仪器的使用以及实验结果审核都会影响检验结果。结论临床医学血液检验中,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有很多种,不仅有血标本稀释比的影响,同时也存在人为操作处理因素,为保证血液细胞检测质量,应加强血液标本检验的任何一个细节,并归纳、总结好的质量控制方法,尽可能减少检验差错。

  • 标签: 临床医学 血液细胞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检验对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从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接受的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中,随机抽取540名,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270例。分别采取末端毛细血管血液和静脉通道血液为样本进行检测。统计两组患者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据,并将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采取末端毛细血管血液样本检测指数明显高于观察组采取静脉通道血液血样检测指数,组间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进行血常规检验时,应严格按照采血规范进行操作,因静脉通道血液受到外界干扰较少流动畅通对检测结果影响因素较少1,应尽量采取静脉通道血液进行血常规检查,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 标签: 静脉通道血液 末端毛细血管血液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检验和生化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该院收治的11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检验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尿液检验,实验组患者进行生化检验。结果实验组患者诊断有效率为96.4%(53/55),对照组患者诊断有效率为78.2%(43/55),实验组诊断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糖尿病检查诊断中采用生化检验检测,可以更有效的观察到患者血糖的变化情况,提高诊断准确度,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尿液检验 生化检验 糖尿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用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12月本院接诊的糖尿病患者72例,采用数字抽签法将之分成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予以试验组血糖检验,予以对照组尿糖检验。综合分析两组的检验结果,并对各组的检验准确率作出比较。结果试验组的检验准确率为100.0%,明显比对照组的91.67%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施以血糖检验,可显著提升其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检验 应用效果 尿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细菌培养法、PCR检验法应用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5月1日至2017年5月1日在本院确诊的100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细菌培养法和PCR检验法完成阴道细菌检验。对比检出率。结果PCR检验法检出率(85.00%)高于细菌培养法(66.00%)(P值<0.05)。结论PCR检验法应用在阴道细菌检验中效果更好。

  • 标签: 细菌培养法 PCR检验法 阴道细菌检验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有了更高的重视度,同时,政府也在对食品药品的检验体系与机制进行逐步的完善,在本文中,笔者简要分析了县级食品药品检验所药品检验现状,并根据所指出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见解,以期为我国县级食品药品检验工作的良好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县级 食品药品检验所 药品检验现状 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时段进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所得的检验阳性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2017年3月—2018年7月两个时间段进行临床检验的3660份临床标本作为本研究样本,严格按照标本类型分类,均遵照微生物检验标准检出其阳性率,并给予比较分析。结果2017年3月—2018年7月期间的呼吸道(27.92%)、其他标板的检验阳性率(24.76%)显著低于2016年3月—2017年6月期间的呼吸道(34.73%)、其他标本的检验阳性率(31.65%)(P<0.05);2017年3月—2018年7月期间的血培养标本的检验阳性率(13.38%)显著高于2016年3月—2017年6月期间的血培养标本的检验阳性率(8.99%)(P<0.05);两个时间段的粪便标本的检验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不同时段的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进行分析,便于为各科室提供可靠的流行病学信息,显著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同时为临床疗效及改善预后提供提供指导。

  • 标签: 不同时段 临床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常规检验、生化检验应用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取电脑随机编码法将2016.09.01日至2017.09.01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分成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分别采取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将诊断结果和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比较两组一致率。结果观察组诊断结果一致率(94.00%)高于对照组(76.00%)(p值<0.05)。结论和常规检验相比,利用生化检验技术诊断糖尿病更加准确。

  • 标签: 糖尿病 诊断 生化检验 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在高血压肾损害中的检验价值。方法收集20141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30例同期到本院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将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疾病诊断标准分为观察A组(Ⅰ期28例)、观察B组(Ⅱ期31例),观察C组(Ⅱ期19例),利用散射比浊法测定尿al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以及尿转铁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尿微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随着病程的不断加重患者各项尿微蛋白水平指标均明显升高。结论尿微量蛋白各项指标在高血压肾损害的诊断中十分敏感,联合检验在高血压肾损害中具有很高的检验价值。

  • 标签: 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 高血压 肾损害 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0月—2017年3月收治的68例接受糖尿病患者为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所有患者晨起的尿糖、血糖与餐后2小时的血糖进行采集、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患者空腹尿糖与空腹血糖的关系,血糖浓度随着尿糖浓度的增高而增高,两者具有正相关。存在尿糖检查结果为阴性但存在血糖异常情况。对患者空腹的尿糖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进行对比分析,血糖浓度随着尿糖浓度的增高而增高,两者具有正相关,存在尿糖检查结果为阴性但存在血糖异常情况。结论尿糖检验与血糖检验均可作为诊断糖尿病患者的依据,尿糖与血糖同时进行检验,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糖尿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上使用及推广。

  • 标签: 血糖检验 尿糖检验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诊断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本院接诊的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之分成A、B两组,每组60例。A组行生化检验,B组行常规检验。综合分析两组的检验结果,并对各组的检验有效率作出比较。结果A组的检验有效率为96.67%,明显比B组的80.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糖尿病诊断中积极应用生化检验法,可取得比常规检验法更显著的成效,且其也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糖尿病 生化检验 诊断 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检验中实施免疫检验质控措施的机制及准确性。方法将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接受免疫检验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成普通组和实验组,其中普通组对血液检验实施常规质控,实验组患者则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对比两组患者的免疫检验质量问题情况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实验组患者检验质量问题的发生率为0,普通组患者检验质量问题的发生率为12.20%(5例),两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68%(38例),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3.17%(30例),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检验中实施严格免疫检验质控,分检验前、检验中和检验后三个步骤进行控制,可以有效减少检验误差,提高检验质量,这对于促进患者的治疗疗效大有裨益,建议积极落实推广。

  • 标签: 临床检验 免疫检验质控措施 准确性分析 控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