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慢性病患者开展药学服务的具体措施与实践体会。方法:纳入我院 2017 年 5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接受药物干预的慢性病患者 40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 20 例)及对照组( 20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用药治疗与指导,研究组患者联合开展药剂科药学服务干预,连续干预 12 周后,对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用药依从性等进行评价比较。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 QOL评分均有一定程度升高,研究组患者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用药总体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对慢性病患者开展药学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病变 药学服务 用药依从性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治疗直肠下段较大广基占位性病(良性病,和原位癌)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强生吻合器切除广基占位性病。结果16例患者术后经病理学诊断确诊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8例,直肠炎症性息肉2例,直肠腺瘤恶变2例,直肠癌3例,直肠类癌1例,均未发生远处和局部转移;16例患者经治疗后,门诊随访1年,均无复发,治愈率为100%。结论吻合器技术治疗直肠广基占位性病疗效安全、可靠。

  • 标签: 肛门 直肠下段 病变
  • 简介:摘要:甲状腺结节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属甲状腺内独立病灶,一般用手可触及,也可用超声发现甲状腺结节与正常周围甲状腺组织有着明确界限。一般甲状腺结节触诊检出率约3%~7%,高分辨率超声检出率约20%~76%。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当前医学常用影像学技术,具有可重复操作、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在早期即可发现甲状腺结节,具有一定应用价值。但随着甲状腺结节发病率的提高,有学者尝试建立一个规范、科学的超声诊断标准,也取得超声诊断共识,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优势。本研究探讨超声诊断在早期发现甲状腺良恶性病中的应用价值,旨为临床超声诊断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报告如下。

  • 标签: 超声 甲状腺良恶性病变 敏感度 特异度
  • 简介:摘要以中药为主、艾灸为辅治疗膝关节退行性病的疗效观察。方用中药加艾灸法,辅以必要的临床护理,可取得显著疗效。

  • 标签: 膝关节退行性病变 中药 艾灸 疗法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超声诊断措施实施后,甲状腺占位性病各指标状况,评估该措施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入选样本:100例甲状腺占位性病患者;时间:2020年6月-2021年6月。所有患者均给予超声诊断,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诊断价值。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超声诊断措施在各类甲状腺占位性病中的检出率差异较小,P>0.05,统计学分析有意义;两组肿瘤性质检出评测结果对比显示,研究组、对照组对比无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措施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可以显著提升疾病诊断准确率,为后续针对性治疗措施的落实打下坚实基础。

  • 标签: 超声诊断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肾脏占位性病使用两种检测方式(CT和MR)的诊断效果。方法:参加研究的患者共30名,病例来源于影像科电子病历系统,抽取时间为2021年1月至9月,分别使用不同的检测方式对以上研究对象进行检测,研究组代表核磁检测法数据、对照组代表CT检测法数据,对比两种检测方式的最终检出率。结果:两组检查方式的最终检出率相比较,研究组略高于对照组,经软件分析可得P值大于0.05。结论:在肾脏占位性病的检测中,核磁检测法最终检出率略高于CT检测法,两种方法均对疾病诊断具有一定意义,需要结合患者病情进行选择。

  • 标签: CT MR 肾脏 占位性病变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CT和MR诊断肾脏占位性病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57例肾脏占位性病患者(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为研究对象,进行CT与MR检查。比较病变良恶性诊断结果。结果:MR诊断肾脏占位性病良恶性的准确性比CT高,但两者差异不大(P>0.05)。结论:CT和MR诊断肾脏占位性病的效果相当。

  • 标签: 肾脏占位性病变 CT MR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及造影参数在肺周占位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肺周占位患者62例,进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并记录病灶的常规超声特征,包括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CDFI观察病灶内血流情况,血流特征分为:无血流、点状血流、线状血流、树枝状血流,超声造影观察病灶的增强模式,分4类:向心性增强、离心性增强、树枝状增强、混合增强,分析病灶的增强时相及病灶-肺组织增强时间差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2个病灶,平均大小为(5.2±2.3)cm,其中良性25例,恶性37例。良性病常规超声特征:病灶多呈等回声,以楔形或三角形多见,边界不清晰,内多见支气管征,多呈树枝状血流信号,表面胸膜较平整。恶性病常规超声特征:病灶多呈低回声,多呈球形或不规则形,边界较清晰,病灶内部支气管气相少见,多见点状或不规则血流信号,表面胸膜凹陷或呈“兔耳征”,二者的病变形态、血流特征及支气管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变的大小、回声及边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增强模式:良性病多均匀增强,呈树枝状及混合灌注模式,恶性病多不均匀增强,呈向心型及混合性灌注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病开始增强时间及病灶-肺组织时间差均低于恶性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灶周边正常肺组织开始增强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超声结合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及病灶-肺组织时间差可显著提高肺周占位的诊断率。

  • 标签: 超声造影 肿瘤
  • 作者: 张蓓琪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3-05
  • 出处:《大健康杂志》2023年20期
  • 机构:长兴县人民医院  浙江省湖州市  313000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性质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到2023年7月院内60例疑似甲状腺占位性病患者资料。院内研究患者均实施超声诊断,对比病理诊断结果,判断超声诊断效能。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诊断准确率96.67%,特异度90.00%,敏感度98.00%。同时,检查显示,甲状腺囊肿患者3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14例,滤泡性腺瘤患者8例,乳头状癌患者7例,经过检查显示,与病理检查进行比较(P>0.05)。结论:经超声诊断,对于甲状腺占位性病诊断准确,可判断患者具体疾病类型,检查价值显著。

  • 标签: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 超声诊断 甲状腺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性质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到2023年7月院内60例疑似甲状腺占位性病患者资料。院内研究患者均实施超声诊断,对比病理诊断结果,判断超声诊断效能。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诊断准确率96.67%,特异度90.00%,敏感度98.00%。同时,检查显示,甲状腺囊肿患者3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14例,滤泡性腺瘤患者8例,乳头状癌患者7例,经过检查显示,与病理检查进行比较(P>0.05)。结论:经超声诊断,对于甲状腺占位性病诊断准确,可判断患者具体疾病类型,检查价值显著。

  • 标签: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 超声诊断 甲状腺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及研究超声引导下介入性治疗妇科囊性病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时间为2023年1月份至2023年12月份,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80例患者当中包括59例非盆腔性囊肿,30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5例单纯盆腔囊肿;盆腔包裹性积液14例,盆腔脓肿21例;所有患者均提供超声引导下介入性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80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非盆腔脓肿患者有51例治愈;8例患者治疗有效;盆腔囊肿患者有31例有27例患者治愈,4例患者治疗有效;结论:为妇科囊性病的患者提供超声引导下介入性治疗,治愈率较高,而且安全有效,值得提倡。

  • 标签: 超声引导下 介入性治疗 妇科囊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诊断婴幼儿腹部巨大囊性病的价值以及鉴别要点。方法对我院2009年~2013年收治的42例腹部存在巨大囊性病的婴幼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儿中,各种囊性病都有其发病部位以及特征性均不相同的CT表现。结论CT是正确诊断婴幼儿腹部囊性病的基本影像学方法。

  • 标签: CT 婴幼儿 腹部 巨大囊性病变
  • 简介:目的:研究我院2009年颅内占位性病患者的用药情况。方法:利用药历管理软件.对我院2009年颅内占位性病患者的使用药品的数量与金额进行统计,并计算DDDs、DDC和B/A。结果:颅内占位性病患者的药物治疗集中于对症治疗。结论:我院在颅内占位性病的治疗当中.药品使用基本合理。

  • 标签: 颅内占位性病变 临床用药 DDDS DDC B/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超声造影在心脏占位性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到2015年9月在我院诊断的心脏占位性病患者42例,对患者分别进行胸部超声心动图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心脏占位性病的形状和大小,以及患者心脏内部的回声情况,分析占位性病对患者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通过超声心动图的检查,42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的占位性病类型表现为血栓,16例患者的类型为肿瘤,患者的肿瘤情况不明确。同时,经过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和心动图诊断一致,对患者的肿瘤情况也进行了有效的诊断,其中良性肿瘤患者11例,恶性肿瘤患者5例。结论临床中,使用超声造影检查和诊断心脏占位性病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提高了诊断准确性,因此,可以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超声造影 心脏 占位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肝脏局灶性病诊断中展开超声弹性成像方案应用有效性。方法选择100例因肝脏局灶性病而于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老年患者,均进行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再于术后观察病理结果,并以此为标准,分析两种诊断技术准确性。结果常规超声技术准确性70%,超声弹性成像方案是86%,(P<0.05)。结论临床诊断老年肝脏局灶性病时,开展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实践价值突出,推荐选用。

  • 标签: 常规超声技术 超声弹性成像 精准性 老年肝脏局灶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及MRI检查对胰腺囊性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9例胰腺囊性病患者分别进行CT及MRI检查,均经病理明确诊断。结果CT、MRI检查符合率与病理检查无明显差异(P>0.05)。CT检查时间较MRI检查时间短(P<0.05)。结论CT及MRI检查对胰腺囊性病的诊断准确率均较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 标签: CT MRI 胰腺囊性病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宝石CT三维及多平面后重建在双下肢动脉闭塞性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年来42例双下肢动脉闭塞性病的宝石CT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的表现,帮助临床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结果宝石CT能清晰显示双下肢动脉血管内栓子,明确栓子的部位、范围及周围侧支血管情况。结论双下肢动脉闭塞的宝石CT三维及多平面重建能清晰的显示血管内栓子形态及血管管腔内的情况,帮助临床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宝石CT 三维重建 多平面重建 双下肢动脉闭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总结对可疑颅内占位性病患者应用核磁共振造影诊断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2009年11月~2010年9月收治的可疑为颅内占位性病的9例患者核磁共振造影检查临床护理资料。结果经检查前后及检查过程中全面精心护理,所有患者确诊为颅内占位性病并均获得1次造影成功。所有患者均顺利进行检查,无1例患者发生过敏反应、心血管意外及空气栓塞等。结论必须加强对进行磁共振造影检查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做好检查前、检查时及检查后等各个层面全面护理工作,有助于患者积极配合检查并取得成功。

  • 标签: 颅内占位性病变 核磁共振 造影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孤立性肺结节性病的CT诊断。方法抽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69例孤立性肺结节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CT诊断疾病。结果CT诊断孤立性肺结节性良性病,检出率为49.28%。CT诊断孤立性肺结节性恶性病,检出率为46.38%。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患者多可见结节边缘不光滑(76.67%)、胸膜凹陷征(86.67%)、分叶征(83.33%)、血管集束征(73.33%)。与良性病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CT诊断用于孤立性肺结节性病诊断,可明确鉴别结节性质,检出率值得肯定。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性病变 CT诊断 结节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