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应用于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0例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所有患者进行综合检查、常规心电图检查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对诊断准确率进行调查。结果动态心电图对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联律、房性早搏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联律、室性早搏三联律以及矩阵室上速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将动态心电图检查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中,诊断准确率较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冠心病采用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3例冠心病患者,分别采用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对比两组冠心病诊断准确率。结论阳性检出率方面,常规心电图显示67例阳性,检出率80.72%;动态心电图显示76例阳性,阳性率91.57%,动态心电图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诊断中,动态心电图诊断准确率较高,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期间就诊的80例心脏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80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实验组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结果经两组患者诊断效果比较分析,实验组心脏病患者的房室肥大、阵发性室上速与窦性停搏检出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诊断阳性率也远远超过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临床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心脏病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检查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2例,分别对其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比观察两种检测方法对心律失常的检测效果。结果动态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阳性率以及在房室性早搏的二三联律/成对、短阵室上速多方面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可以更容易查出心律失常及其具体状况,在心律失常患者的诊断中具有比常规心电图更为突出的作用及效果。

  • 标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常规心电图联合动脉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 方法: 选择 2018 年 10 月— 2019 年 10 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 98 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测和动脉心电图检测,比较冠心病心律失常采用不同检测方式的诊断价值。 结果: 动态心电图 检测的准确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测,( 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动态心电图 检测在室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室性期前收缩成对、房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房性期前收缩成对、房室传导阻滞和短阵室上速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 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动脉心电图检测冠心病心律失常效果优于常规心电图,将常规心电图联合动脉心电图检测冠心病心律失常可以更好的提升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冠心病心律失常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冠心病分别采用常规和动态心电图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我科的冠心病106例患者作为分析目标,并且分成动态组与一般组,分别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和使用常规心电图诊断。结果:动态组和一般组诊断阳性、阴性率对照,动态组是75.47%、24.52%,一般组是52.83%、47.16%。(x2=19.468,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冠心病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效果优良,可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诊断冠心病伴心律失常中应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定为90例在我院接治疗的的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入院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依据是否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伴心律失常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45例通过动态心电图诊断的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组,45例通过常规心电图诊断的冠心病伴心律失常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经不同类型心电图检测出的结果以及两组患者的阳性诊断率。结果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房室传导阻滞、房性早博早发、室性早博早发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房性早博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短阵室上速、室性早博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冠心病患者的心律失常中,研究组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诊断率更高、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常规心电图 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心律失常伴发的冠心病患者应用常规心电图检查与动态心电图检查价值对比情况。方法对有心律失常伴发的冠心病患者100例进行选择,均为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应用常规心电图诊断方案(对照组,n=50)与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方案(观察组,n=50)检出率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伴心律失常的冠心病患者阳性检出率经统计为84%,对照组经评定为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冠心病有心律失常并发的患者,相较常规心电图,积极开展动态心电图检查,可显著提高阳性检出率,开展价值十分突出。

  • 标签: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诊断 冠心病 心律失常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冠心病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行对比性诊断研究,患者经DSA诊断后确诊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35例,其后引导患者依次接受常规12导联心电图诊断、动态心电图诊断。比较两类心电图诊断效能、心律失常检出率。结果: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敏感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及早发期,二、三联律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早发期房性心律失常检出率均高于12导联心电图,且误诊率、漏诊率低于12导联心电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具有显著诊断优势,且可实现对患者部分室性、房性心律失常的有效筛查。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无症状心肌缺血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临床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病例资料收集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1月,从我院收治且已确诊为心脏病的患者中抽选出220例展开系统调查,全部入院后分别接受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对比两种诊断结果及对心肌缺血的阳性检出率。结果:220例患者经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心肌缺血阳性率为91.82%,常规心电图的阳性检出率为78.18%,两种诊断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心脏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以2021年7月—2022年6月这一时间段为病例纳入时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病发心律失常的患者展开研究,共纳入200例,对所有的患者均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检出情况。结果: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期前收缩及其呈联律情况、异位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颤动、阵发性心房扑动等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结论: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中可获得比常规心电图检查更好的效果,能提高各种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对减少漏诊非常重要,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心律失常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对病态窦性停播的诊断,分析研究心电图在诊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的原则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2000例检测动态心电图的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和研究病态窦性停搏患者的发病年龄、停搏时间、发病时间及诱发原因等。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入组的患者中有120例患者出现病态窦性停搏,发生几率为6.00%,其中窦性停搏时间低于3s患者有28例,发生几率为1.40%,以20~30岁年龄段患者好发病且无明显诱因;余患者窦性停搏时间均超过3s,且合并有心脏器质性疾病或其他多种疾病。结论在诊断病态窦性停搏的过程中应用24H动态心电图,有利于发现患者发病的高位因素,为临床医师的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病态窦性停搏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左心室肥大与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的临床差异。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5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74例左心室肥大患者进行诊断研究。将入选的患者分别进行二维超声诊断心电图诊断,对比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采用二维超声检查的A组,诊断正常者1例,左心室肥厚29例,左心室扩大28例,肥厚+扩大2例,诊断符合率为93.24%;采用心电图检查的B组,无诊断正常者,左心室肥厚70例,左心室肥厚71例,74例均为左心室高电压,诊断符合率为95.95%。经检验X2=0.5286,P=0.4672>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左心室肥大患者检查诊断活动中,采用超声诊断心电图诊断,均有很高的诊断符合率。在检查中,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进行诊断。对可疑病例可选择两种检查方法进行综合诊断,有效降低误诊和漏诊。

  • 标签: 二维超声 心电图 左心室肥大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动态心电图(DCG)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CHD)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较。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所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当中选取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对其使用常规心电图与DCG对其进行监测与诊断,并将两种测量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种监测方式中,使用常规心电图检测方式共诊断出阴性病症38例,阳性病症结果42例,阳性诊断率为52.5%;而DCG检测共检测出阳性病例50例,阴性病例30例,其阳性诊断率为62.5%,两种诊断方式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DCG在室性早搏与房性早搏成对以及室性早搏与房性早搏的二三联率等方面的阳性诊断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诊断结果(P<0.05),而DCG在室性、房性早搏早发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等方面的阳性诊断结果与常规心电图诊断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DCG在检测CHD心律失常方面相比常规心电图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因此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常规心电图 DCG CHD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诊断中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应用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共9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心电图诊断,观察组利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对两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检出率进行科学的比较。结果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和心肌缺血检出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个冠心病的过程中,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有助于提高阴阳性检出率,患者心率失常的情况可以提早发现,进而有助于及时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保证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避免恶化,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应用意义 对照核心 探索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心脏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动态组。常规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动态组患者均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结果动态组患者ST-T异常检出率12.20%、房室肥大检出率12.20%、房颤检出率19.51%、窦性停搏检出率4.88%、期前收缩检出率95.12%、心脏病检出率97.56%,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动态心电图应用到临床心脏病的诊断中,有助于及时发现心律失常,提高疾病检出率。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了我们医院在2017年到2018年这一年间进行治疗的心脏病患者100名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的患者都需要进行心电图的检查,对患者的检查过程以及检查后的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对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对这些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运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的患者的检测出的结果比运用传统的心电图进行检查的患者的检查结果要高,运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的患者,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较高,运用不同的心电图进行检查的患者的检查结果具有很大的不同,此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研究患者的检查结果得出,运用了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的患者,检查结果更加具有准确性,具有很好的效果,所以,动态心电图这一诊断方式值得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临床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介绍与对比。方法为了更好的对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应用价值进行对比,研究人员结合某医院在2011年-2013年中收治的220例心脏病诊断病例,对采用动态心电图以及常规心电图的不同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对不同检查方法的心电检查结果进行了记录。结果在研究的过程中,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对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后发现,实验组对不同心电检查项目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诊断的阳性率为63.6%,对照组诊断的阳性率为50%,两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比发现,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方法比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要高,而且诊断的阳性率也比较高,所以,可以在临床诊疗心脏病时大力推广这种心电检查方法。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心脏病 应用价值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应用于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诊断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12月,回顾性分析按照抽签的方式选取在这个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分别进行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常规组的阳性检出率低于动态组(P<0.05);常规组的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低于动态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诊断过程之采取动态心电图诊断效果理想,临床诊断的准确率较高,运用意义重大。

  • 标签: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对于冠心病患者应用三通道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相较于常规心电图的效果以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就诊后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患者应用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而另55例则为观察组患者采用三通道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方法诊断之后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检出率。结果观察组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应用三通道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可提高检出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三通道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