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膀胱尿路上皮癌中NRP-1基因与MAPK信号通路的相关性,并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NRP-1RNA干扰后的差异表达基因,探讨NRP-1在膀胱癌中的功能机制。方法构建NRP-1干扰载体,包装至慢病毒并感染膀胱癌T24及5637细胞,通过Westernblot检测经典的MAPK信号通路及JNK信号通路在NRP-1干扰后蛋白表达变化情况;使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MARK信号通路中,NRP-1干扰后Ras的蛋白表达量及其下游的p-Raf表达量下降;ERK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量下降,下游金属机制蛋白MMP-9的分泌下降;p-JNK、p-c-jun、CyclinB1的表达量显著下降,Bax/Bcl2表达量比例上升,Caspase3表达量增多。基因芯片筛选差异表达基因1479条,上调599条,下调880条,癌症通路中相关基因BIRC3、CDK2、CDK4、CDK6、CCNE2、FOS等明显改变。结论NRP-1在膀胱癌细胞中可以通过MAPK通路,以及通过调控BIRC3、CDK2、CDK4、CDK6、CCNE2、FOS等基因的表达,调节包括细胞增殖、周期、凋亡、侵袭、迁移等生物学行为,为以NRP-1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和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NRP-1 膀胱尿路上皮癌 基因芯片 MAPK信号通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首都机场口岸特殊物品出入境情况及其监管工作。方法对2014—2016年首都机场口岸出入境特殊物品业务量、种类及监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首都机场口岸特殊物品以入境为主,2014—2016年入境特殊物品分别占总业务量的90.62%、89.60%和89.90%,检验检疫监管批次不合格率分别是1.20%、0.95%和0.42%,3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702,P〈0.05),生物制品批次不合格率分别是1.44%、0.97%和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793,P〈0.05)。结论首都机场口岸出入境特殊物品业务量持续下降,批次不合格率有所下降。应当从统一标准、加快审批、技术支撑和强化监管等方面继续做好出入境特殊物品检验检疫工作。

  • 标签: 特殊物品 检验检疫 监管
  • 简介:目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铜陵市血吸虫病疫情的空间分布特征.方法收集2011~2015年铜陵市血吸虫疫情调查数据,建立GIS数据,应用ArcGIS的可视化和重分类功能,对铜陵市血吸虫病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应用可视化功能,绘制出铜陵市螺点分布图,并添加各螺点相关螺情信息.利用重分类功能,绘制出铜陵市各乡镇2011~2015年活螺密度分布图,该图与铜陵市各县(区)活螺密度年际变化图高度一致.结论应用ArcGIS制作的螺点分布图和活螺密度分布图,能直观、准确、详细地描述全市钉螺分布状况.可视化数据管理系统便于快速掌握螺点螺情,为因地制宜地制定防治策略提供有效依据,有利于提高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效率.

  • 标签: 血吸虫病 地理信息系统 可视化数据管理系统
  • 简介:目的通过对全国2006-2015年公开发表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数据分析文献(简称"AEFI分析文献")进行分析,了解全国AEFI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方法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2006-2015年间公开发表的AEFI分析文献为研究对象,整理分析其发表年份、基金论文比、主要发表期刊、核心作者情况、第一作者单位情况、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等。结果最终纳入文献中,2006-2015年间文献发表数量及其定基比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基金论文共27篇,占最终纳入文献的5.73%,2015年基金论文占比最高,为12.96%;共464篇文献刊登于各种期刊上,其中刊登过8篇及以上AEFI分析文献的期刊共20种。本研究核心作者共52人,所有核心作者共发表AEFI分析文献121篇,占最终纳入文献的25.69%。最终纳入文献的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地分布于30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江苏省最多。最终纳入文献均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研究,97.45%的文献对引起AEFI的疫苗种类分布及报告发生率进行了分析,88.96%的文献描述了研究对象的三间分布特征,85.77%的文献对AEFI个案的临床诊断进行了分析,48.83%的文献对AEFI监测报告质量进行了描述分析。结论2006-2015年间,全国AEFI分析文献发表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以期刊论文为主,基金论文比偏低;作者单位以公共卫生机构为主,文献主要来源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及科研实力较强的中部地区。结合目前状况,监测工作者及各级AEFI监测部门要重视AEFI监测工作、继续加强相关培训、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报告,以加强各部门对监测数据的交流利用。

  • 标签: 文献分析 异常反应 预防接种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I—RADS)分类、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及CEUS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66例患者69个结节均于术前进行TI—RADS分类、CEUS,观察并分析其CEUS表现。采用VTQ测定结节剪切波速度(SWV),绘制ROC曲线获得swV的曲线下面积及最佳临界值。计算3种方法单独及两两联合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结果69个甲状腺结节中,良性37个,恶性32个。3种方法单独诊断时,VTQ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度最高E87.50%(28/32)],CEUS特异度最高E9a.89%(34/37)],两两联合应用时,VTQ和CEUS联合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度最高[93.75(30/32)]。swV以2.55m/s为最佳临界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808(P<0.01)。结论3种方法均对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有一定价值,VTQ联合CEUS的敏感度最高,是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可靠检查手段。

  • 标签: 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 声触诊组织量化 造影剂 超声检查 甲状腺结节
  • 简介:全球家庭血糖管理专家强生医疗宣布与京东强强联手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基于大数据的糖尿病等慢病管理的探索。作为此次合作的第一步,强生医疗隆重推出的首款全彩智能家用血糖仪一一强生稳捷“稳悦智优”今日在京东首发。强生医疗欧洲中东非洲及亚太地区副总裁AmechiNwachuku先生表示:

  • 标签: 血糖仪 病管理 强生 医疗 首发 健康
  • 简介:目的:通过对北京世纪坛医院2016年内分泌科门诊糖尿病患者的联合用药数据进行合理性分析,发现最具临床价值的药物相互作用,依据循证药学提供药学建议,为内分泌科临床药师深入开展药学监护服务提供工作思路。方法:对北京世纪坛医院内分泌科门诊2016年全年处方进行随机提取,每周抽取1d,共48d,对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情况、用药种类、合并症、用药频次等进行整理,并对具有潜在相互作用的药物联用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统计得到门诊糖尿病患者使用频次最高的前10位降糖药、联用的非降糖药及发病率前10位的合并症,并从降糖药、降压药、降脂药3个角度,发现9对联合用药有潜在风险。结论:临床药师可以从治疗窗较窄、影响肝酶代谢、互相影响药效、增强不良反应等药物相互作用方面加强药学监护,并根据循证证据提供客观、科学、前沿的用药建议。本方法有望对内分泌临床药师有针对性的在医疗机构开展药学监护服务,促进临床个体化合理用药提供值得借鉴的研究思路。

  • 标签: 糖尿病 药物相互作用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循证药学建议
  • 简介:目的:挖掘和评价氟喹诺酮类药物(FQNs)中相关神经系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风险信号,为临床提供用药参考。方法:调取解放军ADR数据中FQNs相关ADR报告,对涉及神经系统ADR报告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比例报告比法、报告比值比法、英国药品和保健产品管理局的综合标准法和贝叶斯可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法4种数据挖掘方法,获取FQNs相关神经系统ADR风险信号,及中枢神经系统(CNS)和周围神经系统(PNS)的风险信号。结果:研究共纳入2008年7月到2017年6月期间FQNs相关的有效ADR报告11988例,涉及神经系统的1322例。相关FQNs共14种,其中引发神经系统ADR频次最高的前5种药物为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和依诺沙星。出现神经系统ADR阳性信号的药物为莫西沙星、氟罗沙星和芦氟沙星。结论:FQNs相关神经系统ADR的主要引发药物为莫西沙星、氟罗沙星和芦氟沙星,应针对性强化临床应用中相关警戒意识并予以防范。

  • 标签: 氟喹诺酮类 神经系统 药品不良反应 药物警戒 数据挖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背景:精确的术前计划是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获得成功的重要基础。目的:对基于三维数据的术前计划指导THA髋臼假体植入的准确性进行分析。方法:纳入20例拟行THA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髋部CT薄层扫描。术前以Mimics17.0软件对所有髋部CT扫描数据进行处理,生成髋部三维模型;利用Rhinoceros4.0软件生成180°半球型三维CAD髋臼杯模型,在三维模型上进行模拟髋臼假体安放,预测臼杯大小、臼杯外展角、旋转中心位置,预测结果与术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应用三维软件进行术前计划,85%(17/20)的臼杯预测型号与实际型号一致,15%(3/20)相差一个型号。术前预测的臼杯外展角39.40°±4.18°、髋臼旋转中心位置的水平距离(82.89±5.17)mm和垂直距离(47.38±6.95)mm,与术后实际外展角39.77°±4.76°、水平距离(82.14±5.80)mm和垂直距离(48.32±8.40)mm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基于三维数据的THA术前计划,能提高臼杯型号选择和植入位置的准确性。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术前计划 三维 髋臼假体
  • 简介:背景:去骨瓣减压治疗后需进行缺损颅骨的修补。既往使用的自体骨、异体骨、有机材料等存在塑形效果不理想、感染等风险,而钛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颅骨修补材料,数字化三维成型可以使其与颅骨缺损完好匹配,较好地还原患者缺损部位的解剖原貌。目的:探索三维塑形钛板颞肌下修补额颞区颅骨缺损修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南通大学附属吴江医院(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进行治疗,应用三维塑形钛板颞肌下修补治疗的颅骨缺损患者38例的手术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评价指标为术后12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次要评价指标为修复后1,6,12,18,24个月时格拉斯哥预后分级评分、卡氏功能状态评分、NIHSS评分和头颅CT检查结果。试验方案已于2017-10-11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注册号为ChiCTR-IOC-17012947。结果与结论:目前已完成的部分数据分析结果:38例患者已进行6-24个月不等的随访,未见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头颅CT结果均显示钛网及钛钉固定良好,颅骨形态对称,未见皮下积液及颅内出血。通过额颞区颅骨缺损患者并发症、神经功能及影像学的结果,为临床定制三维塑形钛板颞肌下修补额颞区颅骨缺损提供了试验依据。

  • 标签: 颞肌 颅骨 组织工程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 简介:目的:观察预防性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输注对既往脑卒中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161例既往合并脑卒中病史、术后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老年(≥65岁)患者,从入ICU起到术后次日晨随机接受小剂量右美托咪定[0.1μg/(kg·h),右美托咪定组,n=82]或安慰剂(生理盐水)(对照组,n=79)持续输注。采用ICU意识模糊评估法每日2次评估术后7d内谵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7d内谵妄发生率右美托咪定组(12例,14.6%)明显低于对照组(23例,29.1%,P=0.026)。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输注仍然是术后谵妄风险降低的独立影响因素(OR=0.36,95%CI0.15~0.89,P=0.027)。试验药物输注期间低血压发生率右美托咪定组(35例,42.7%)明显高于对照组(19例,24.1%,P=0.012),但低血压干预的患者比例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既往合并脑卒中、术后进入ICU的老年患者,术后预防性输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术后谵妄的发生,但需监测低血压的发生情况。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既往脑卒中 老年人 术后谵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