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经腹部实施的心肺复苏法在患者胸路不通时另辟腹路,让胸外按压的禁忌成为了过去。起腹心动、起腹呼吸,在建立有效循环的同时,体外腹式呼吸也满足了心脏骤停患者呼吸支持的需求,开启了心与肺复苏并举的新篇章提起心肺复苏,很多人并不陌生,但您知道胸外按压该如何操作吗?若说到腹部心肺复苏,

  • 标签: 心肺复苏 胸外按压 有效循环 心脏骤停 腹式呼吸 负压装置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急诊科的专科特点和人才优势,组建全院后备急救护理梯队。方法制订培训计划、内容与方法,择优选定培训对象,进行为期一年急救知识技能培训。结果自2014年至今急诊科共为28个临床科室培训考核合格护理人员36名,学员培训后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显著优于培训(P<0.01)。结论全院后备急救护理梯队建设是提高全院护理人员急救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 标签: 培训 急救知识 急救技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镜直视下气管内插管以及纳络酮对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抢救中的作用。方法75例重度窒息新生儿分为3组,每组25例,1组在喉镜直视下气管内插管控制或辅助呼吸,并给予纳络酮0.1/kg三角肌注射;2组在喉镜直视下气管内插管控制或辅助呼吸,不用纳洛酮;3组面罩纯氧正压控制或辅助呼吸。其它治疗措施三组相同。结果1组和2组新生儿出生后5minApgar评分较高,与3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1组与2组比较,出生后5minApgar评分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气管内插管是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一种重要方法,它能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效果并改善其预后,是减少围产儿死亡的关键措施之一,辅以纳络酮能迅速有效逆转内源性阿片肽导致的新生儿无呼吸状态。

  • 标签: 气管插管 纳络酮 新生儿窒息 复苏
  • 简介:目的观察小儿高热惊厥之后的急救措施,进一步梳理我院开展该病患儿急救护理的流程。方法选择了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我院急救的高热惊厥患儿26例,进行其病例档案的整理和后期家长随访。结果急救护理之后,患儿家长情绪得到了有效疏导和控制,其满意度提高,体温恢复正常。结论本院开展的急救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控制小儿高热惊厥,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操作流程。

  • 标签: 高热惊厥 急救 体温 满意度 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羊水栓塞的临床急救护理措施。方法以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30例羊水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采用急救护理的观察组(15例)和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15例),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较高,和对照组相比优势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羊水栓塞患者实施急救护理,效果显著,患者死亡率较低,母婴结局得到了有效改善,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羊水栓塞 急救护理 体会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士对于羊水栓塞的患者实施急性护理的措施。方法选择在2007年5月—2011年9月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3例分娩中患羊水栓塞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护理。结果除了1例患者死亡之外,其余患者均抢救成功,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7.4±0.6)d,总有效率为92.3%。结论对分娩期妇女进行全面的评估,提高医护人员对于各种不良情况的预见能力和洞察力。我们根据患者的病情需求要及时、有效、冷静、准确地实施各项急救护理,最大限度地缩短患者的急救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命率,以及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羊水栓塞 急救护理 预见能力和洞察力 急救 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命率 促进早日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骨科下肢创伤的临床急救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84例下肢创伤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患者42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急救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急救方法上实施损伤控制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统计学分析均P<0.05。结论在骨科下肢创伤患者急救时,实施损伤控制法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骨科下肢创伤 临床急救 损伤控制
  • 简介:摘要现代化的医院服务理念是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合理收费,降低医疗费用为落脚点,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医院的临床工作纷繁复杂,想要深入掌握医院感染控制的落实情况,不真正下沉至临床一线,是难以实现的。而感护士正是实实在在地工作在病房,时刻与医护人员穿梭于临床一线,能最真实且及时地发现临床上的感控问题,以实现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监测和处置关口移,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 标签: 护士 院感 服务理念 措施方法
  • 简介:为部队服务是军队医院的根本任务,也是其建设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介绍某着力从坚持教育引领凝共识、多措并举促发展、倾心保障送关爱等三方面入手,提高大家为部队服务的热情,养成良好服务保障习惯,有效提升上门服务保障质量,从而切实做好为部队服务保障工作。

  • 标签: 部队 服务保障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手术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确保手术安全。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11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管理,不对患者实施手术室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管理,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发生切口感染的人数为1例,占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例,占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手术室感染管理,能有效保证医院感染的控制,提高手术室的环境,确保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强化管理 手术室 医院感染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乡镇卫生药剂科的处方点评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处方点评工作的不足之处,剖析原因,进行整改,以便通过处方点评工作能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提高临床合理用药,规范性用药。方法笔者通过回顾性的分析本院药剂科多年来的处方点评工作,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查找出相应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结果乡镇卫生药剂科处方点评工作存在许多问题,有待于提高和改善。结论加强制度建设,人员队伍建设,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卫生药剂科的软件和硬件的建设,乡镇卫生处方点评工作一定会大大的提高,并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专业帮助,认真做好乡镇卫生处方点评工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处方点评 现状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突发群体伤救治过程中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32例突发群体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6例。以接受常规急救护理管理者为对照组,以接受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救入院至接诊时间及预检分诊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可有效的提高突发群体伤的临床救治效果。

  • 标签: 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 突发群体伤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治疗急性食物中毒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急性食物中毒患者的治疗过程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急救治疗,患者均痊愈出院,痊愈率为100%,平均住院时间为3.23±0.47天。结论对急性食物中毒患者进行及时、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有利于挽救患者的生命。

  • 标签: 急性食物中毒 治疗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