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将把增加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投资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双重拉动作用。我区一方面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国内市场容量增加的机遇,努力调整产品结构,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另一方面也要创造性地扩大区内消费需求,实现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促进自治区经济快速增长。一、自治区消费现状近年来,随着自治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全区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相应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1998年城镇、农牧区居民消费支出分别为3106元、1577元,比1990年分别增加了2124元、1085元,平均每年增加266元、136元,扣除价格因素,消费支出年均实际提高53%、63%。居民消费以吃

  • 标签: 内蒙古 消费需求 经济增长 对策 消费体制改革
  • 简介:基础设施投资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表现为拉动材料、设备和劳动力等投入增加连锁反应的“乘数效应”,因激励学习要求、知识外溢和技术进步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促进GDP的增长,而增长周期约为6年,至第4年达到高峰。

  • 标签: 基础设施 投资流 经济增长
  • 简介: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我国"九五"期问和2010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计划和远景目标的建议,其中特别突出地提出了两个"根本转变",即实现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问题。包头铝厂是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影响的老企业,实现这两个"根本转变"难度很大,但经过学习文件精神,我们感到只要采取切实有力措施,这一艰巨任务是可以逐步实现的。近期,在增长方式转变方面,我们已经和正在开始准备采取如下措施:1、盘活企业现有存量。目前我厂还有较大的一部分富余存量,如技术、设备、劳动力、生产

  • 标签: 根本转变 增长方式转变 社会发展 经济增长方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措施
  • 简介:内蒙古经济增长的需求贡献度分析杨澄华安士玲高海云九十年代以来我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1990年—1997年年均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0.1%,高于八十年代经济年均增长8.4%的水平。我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及其构...

  • 标签: 经济增长 贡献度 需求贡献率 最终消费需求 投资需求 净出口
  • 简介: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是粗放式的,这与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不相适应.应该从体制创新入手,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 标签: 经济增长方式 体制创新 体制改革
  • 简介:经济的每一次增长都是循环过程中某一环节的更新。经济发展是多种环套啮合系统,当某个环节滞后,失去对其他环节的适应,生产力就要暂时遭到破坏。经济运动每个网格、每个侧枝循环都不可忽视,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价值系统的循环,集中表现为生产、分配和消费的相互作用、相互平衡及螺旋式发展。当生产力发展超过居民消费的增长,增加国民收入成为“生产、分配和消费”循环中的击发性环节,由此牵动经济增长点的出现。在解决生产关系、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之后,依据国民经济总值的增长,以按劳分配原则及时向劳动者提供充足的消费基金,保证供需双方旺盛,是经济增长的支撑点

  • 标签: 经济循环 居民消费 经济增长点 消费基金
  • 简介:文化创意产业因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以及环境污染少,具备典型的低能耗、高附加值、绿色环保等特征,为国民经济的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提供了经济新动力,为推动国民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美好前景和爆发出巨大的增长性,文化经济政策始终围绕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关系而不断进行调整.

  • 标签: 文化创意 国民经济 城乡居民 文化创意产业 产业融合
  • 简介:能源是经济增长主要的驱动因素。过去10,印度保持了7%以上的年均经济增长,造成能源供求矛盾突出,不仅表现在能源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大幅增加,而且造成印度能源消费结构、消费强度和消费弹性发生了显著变化。为了解决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矛盾以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印度政府不断调整能源政策,采取了国内开源节流和国外扩大油源的能源战略,以实现能源安全和能源独立的战略目标。印国内开源节流的政策措施包括大力发展新能源、改进煤电生产管理、加强油气勘探开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完善环境污染治理,国外扩大油源的措施则包括积极开展能源外交和构建全球能源网络。这些政策措施已经取得明显的成效。

  • 标签: 印度 经济增长 能源消耗 现状 措施
  • 简介:民间投资对需求的扩大和经济的长期增长具有拉动作用,但由于融资制约、产业准入制约和环境制约,使民间投资的后续跟进不足,制约了需求的进一步扩大.因此,我们应加大对非国有经济的融资支持,拓展民间投资的发展空间,加快存量资产的流动,建立民间投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 标签: 政府投资 民间投资 经济增长
  • 简介:近几年来,在我国农副产品市场初步摆脱短缺,供给较为充足的形势下,出现了丰产不丰收,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普遍情况。1997—2000年农民年均纯收入增长分别为2090元、2160元、2240元、2285元,年增长速度分别为4.6%、4_3%、3.8%、2.1%,增速持续下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表层原因是:市场疲软,农副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农民出售农副产品总量虽增加,但售后实得却下降了;乡镇企业效益下降,农民非农劳务收入随之减少;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加速,城镇对农民的需求锐减。究其深层原因,其根本在于体制障碍。本文从经济学理论上分析当前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体制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增收对策。

  • 标签: 中国 农民收入 体制障碍 分配制度 农业政策 组织制度
  • 简介:政治文明建设加速发展是当前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与中心环节.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应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制度建设,实现我国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应按照十六大及其三中全会的部署,从当前改革开放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加快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努力造就政治文明建设新的增长点.

  • 标签: 政治文明建设 中心环节 创新 增长点
  • 简介:在经济和技术全球化的大环境下,知识产权领域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制度,成为一国能否摆脱短期技术困境、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本文从经济增长理论出发,对知识产权制度作用于经济增长内在机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详细梳理和评述,并指出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标签: 知识产权制度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影响机制
  • 简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航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不过总的来看,我国航空公司十多年走的还是以粗放经营为主的发展之路,主要是依靠不断增加投入、提高运价来发展生产,但粗放经营的问题制约了航空公司的健康发展,如何实现航空公司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航空公司 经济增长方式 转变措施
  • 简介:从经济学视角研究城市化主要是借鉴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新经济增长这三个经济学分支的相关理论.从发展经济学角度研究城市化应用了结构变动模型和托达罗模型来解释由经济结构变化引起的城乡人口迁移规律;从区域经济学角度研究城市化是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从新经济增长理论角度研究城市化则是用知识和技术外溢与人力资本积累来解释城市化过程中的经济收益递增规律.

  • 标签: 城市化 发展经济学 区域经济 新经济增长理论
  • 简介:高伟华在《人文杂志》2011年第5期撰文认为,基于改革开放前中国财政分权实践历史,产生了一个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时滞效应的假说,并利用1953年至2009年全国层面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短期内过于剧烈的财政分权化会给经济增长带来负面作用,但分仅化改革对未来的经济增长却具有显著的正面怍用,分权的增长效应的释放存在时滞,

  • 标签: 经济增长带 分权改革 国家财政 时间序列数据 财政分权 时滞效应
  • 简介:<正>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作出"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逐步实现整个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的战略决策。科学地揭示了信息化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本质联系,本文从当前世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论证两者的关系和结合问题。一、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邓小平同志指出: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发展是时代的核心问题。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其主要的标志是人类社会逐步向信息社会过渡。西方未来发展学认为,人类社会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将顺序经历农业经济社会、工业经济社会和信息经济社会,当前各主要发达国家早已进入工业经济社

  • 标签: 世界信息化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信息技术 信息社会 信息化进程 信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