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沥青抗剥落剂因对改善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作用显著而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工程。分析了抗剥落剂的作用机理,综述了国内外沥青抗剥落剂的研究现状。并指出相对于胺类沥青抗剥落剂,非胺类沥青抗剥落剂耐久性和热稳定性较好。在保证提高沥青路面水稳定性的前提下,沥青抗剥落剂将向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未来有待探求对抗剥落剂处理过的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指标评价方法以及抗剥落剂自身的测试方法。

  • 标签: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水稳定性 抗剥落剂
  • 简介:基于复合相变蓄能的原理,通过理论计算抗凝冰的相变分子合金组成,试验结果表明相变材料正十二烷和正十四烷的物质的量比为1:1时,可调整相变温度为0℃,当相变分子合金材料掺入沥青中会降低沥青胶结料的稠度,随着掺量的增加,沥青胶结料稠度降低越明显,红外试验结果表明无新官能团出现;为改善相变沥青胶结料的三大指标,采用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环氧大豆油作为复合改性剂改善相变沥青的流变性能,通过室内实验研究,确定了抗凝冰复合相变沥青材的组成配比:当相变材料掺量为4%,低密度聚乙烯掺量为10%,环氧大豆油掺量为3%时,能满足抗凝冰及基质沥青三大指标要求。

  • 标签: 抗凝冰 相变材料 相变焓 沥青胶结料 分子合金
  • 简介:以3种煤沥青为研究对象,采用元素分析、平均分子量、核磁共振氢谱(1H—NMR)以及红外光谱分别对其进行表征和分析,使用改进Brown-Ladner法对煤沥青的结构参数进行计算,并构建出各煤沥青的平均分子结构模型。结果表明,煤沥青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稠环芳烃连接烷基侧链并含杂原子,结构单元之间形成缔合体,缔合数为5~9。3种煤沥青的烷基侧链都很短,且均不包含环烷烃。构建的分子模型为煤沥青提供了形象的化学结构,有助于从分子水平加深对其认识和研究。

  • 标签: 煤沥青 微观结构 改进Brown-Ladner法 结构参数分子模型
  • 简介:为全面分析高模量沥青及混合料的疲劳性能,对两种高模量添加剂不同掺量下(添加剂分别为ZQ-2及ECB,掺量分别为占沥青质量5%、7%、10%)的高模量沥青进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研究其疲劳因子随掺量的变化规律;同时,对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进行四点疲劳梁试验,分析其疲劳寿命的规律,并与基质沥青混合料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掺加ZQ2的高模量沥青疲劳因子随掺量提高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即疲劳性能随掺量变大而下降;而掺加ECB的高模量沥青疲劳因子随掺量提高变化规律不明显,掺量为10%时疲劳性能最佳。此外,两种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随掺量提高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但都优于基质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

  • 标签: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 疲劳因子 掺量 疲劳寿命 疲劳性能
  • 简介:据媒体报道,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开展的麻类等纤维预处理、糖化液酵解生成燃料乙醇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其麻类等纤维酶降解生产燃料乙醇技术己于近日通过国家级鉴定。

  • 标签: 燃料乙醇 纤维质 酶降解 麻类 技术 生产
  • 简介:轻集料混凝土因其优异的性能特征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路桥与高层建筑中。泵送匀性是轻集料混凝土研究与应用的重要方面。介绍了轻集料混凝土匀性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包括目测观察法、分层度筒法、界面观察法及综合评定法,认为匀性的测试应简单易行且与混凝土耐久性相结合综合评定,并提出了泵送匀性评价方法的研究发展方向。

  • 标签: 轻集料混凝土 泵送 匀质性 评价方法
  • 简介:开裂是钢桥面铺装层的主要破坏形式。为研究钢桥面沥青混合料断裂特性及裂纹扩展规律,通过小梁三点弯曲实验,应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C)图像采集系统采集试件从加载到破坏的全过程图像。利用非接触式全场应变测量系统(VIC-2D)计算试件在加载过程中的位移场和应变场,并分析出裂缝萌生、发展的规律。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从相对较弱的胶浆区或胶浆-粗集料界面区开裂和发展;当胶浆-粗集料界面与裂纹发展方向垂直时,粗集料对裂纹的发展有阻断作用;胶浆裹覆细集料的运动轨迹与胶浆的运动轨迹一致。

  • 标签: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 沥青混合料 断裂力学 裂缝
  • 简介:日本东北大学发现了一种新的物理现象,固体状态氢储存材料的电导率会以115℃为分界点发生急剧变化,其中的离子成为载体,从而成为具备高电导率的“超离子导电材料”。氢储存材料为硼氢化锂(LiBH4)固体。如果能将这种材料用作锂离子充电电池的电解,则可使电解完全成为固体,从而有可能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 标签: 锂离子充电电池 固体电解质 日本东北大学 物理现象 移动 储存材料
  • 简介:为提高出土脆弱陶文物的强度及抗风化能力,采用丙烯酸盐配合物溶胶(AMC)为加固材料,对考古遗址出土的脆弱陶文物进行了加固试验。采用扫描电镜-能谱、X射线衍射仪、同步热分析、万能材料试验机对加固前后陶文物的成分、结构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AMC加固后的陶试样其弯曲载荷提高了106.5%,耐盐蚀循环、抗冻融能力循环次数均提高约1倍,且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能,是一种性能优异的脆弱陶文物保护新材料。

  • 标签: 丙烯酸盐配合物 水溶胶 脆弱陶瓦 加固
  • 简介:采用高速剪切工艺配制了不同胶粉掺量和不同胶粉细度的改性沥青,通过软化点和粘韧性等指标分析了胶粉掺量和细度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发现胶粉掺量为o.2~0.24、细度为30目时,胶粉可明显改善沥青在5~25℃:的温敏性,大幅度提高其粘韧性。最后从粘弹性力学模型和微观结构形态两个角度对胶粉沥青的改性机理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橡胶粉 改性沥青 粘韧性 软化点
  • 简介:为降低沥青混合料施工过程中大量的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研发了新型温拌沥青改性剂,基于布洛克菲尔德旋转粘度试验,确定了温拌剂降粘特性,采用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试验研究了温拌剂掺量、温度等因素对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热重分析试验(TG)和差示扫描量热试验(DSC)等材料分析手段揭示了新型温拌改性沥青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温拌剂掺量大于1%时,沥青粘度降低约80%,与SBS改性沥青相比,在64-70℃范围内时,温拌改性沥青抗车辙因子提高幅度为28.6%~71.4%,温拌剂的加入不仅降低了沥青粘度,而且改善了沥青高温性能,微观试验分析结果验证了温拌改性剂的降粘机理。

  • 标签: 道路工程 温拌沥青 降粘特性 流变性能 机理
  • 简介:以玻璃纤维、气相法白炭黑、Ti02及结合剂为原料,采用干法成型工艺制备了玻璃纤维增强硅隔热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玻璃纤维预处理技术及其含量对材料导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且观察了其微观形貌。结果表明,纤维表面预处理可有效提高其在基体中的分散性,改善其与基体的界面粘结性;纤维最佳含量为20%;在200℃、500℃和900℃时其热导率分别仅为o.029W/(m·K)、0.033w/(m·K)和0.043W/(m·K),耐压强度为1.38MPa;与未添加纤维的硅隔热材料相比,热导率降低21%~28%,耐压强度提高了116%。

  • 标签: 玻璃纤维 隔热材料 性能
  • 简介:综合利用水泥与沥青和环氧树脂粘附性好,环氧树脂温度稳定性好、粘接强度高及沥青材料粘韧性好的特点,研究水泥、沥青、环氧树脂组成比例与水泥-乳化沥青-水性环氧树脂胶浆(CAE)性能之间的关系,确定原材料的最佳比例,同时研究cAE胶浆的微结构。结果表明:水泥的最佳用量为A/C=2,水性环氧树脂的最佳用量为A/E-5/3;CAE胶浆的动稳定度达到35802次·mm^-1,冻融劈裂强度比大于90%,与钢板粘结强度达到0.84MPa沥青网络与环氧树脂网络依靠水泥连接,水泥起到连接介质的作用。

  • 标签: 水泥-沥青-水性环氧树脂 组成设计 微结构
  • 简介:采用热台偏光显微镜对2种组分不同的煤沥青升温至550℃的中间相的形成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2种煤沥青中间相的形成过程存在差别,原生喹啉不溶物(PQI)对中间相的形成有明显的影响。PQI控制着中间相小球的成核,而且控制着中间相小球的融并。高PQI煤沥青中间相的形成有成核、长大、融并的过程,到550℃左右时复球解体形成域型结构和镶嵌型结构并存的沥青炭。低PQI煤沥青在升温初期没有发现中间相小球,随着温度的升高,在熔融沥青边缘处迅速出现沟槽状结构,并迅速扩展至整个平面,形成流线型沥青炭结构。

  • 标签: 中间相 热台 偏光显微镜 煤沥青 喹啉不溶物
  • 简介:简述了煤沥青的组成、组分以及其组分α、β、γ树脂对浸渍效果的影响。分析了煤沥青的主要性能对其浸渍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了近年来高残炭率、低粘度浸渍剂煤沥青的研究进展。指出浸渍剂煤沥青的开发要兼顾残炭率与其粘度、流动性等因素,以减少浸渍/炭化次数,降低炭/炭复合材料的成本。

  • 标签: 炭/炭复合材料 浸渍剂沥青 QI残炭率 粘度
  • 简介:研究了高纯煤沥青作为粘结剂应用于高纯石墨制备过程中的混捏、辊压工艺,对高纯煤沥青各组分及结焦值进行了测定,考察了配料比、混捏温度、混捏时间、辊压温度、辊压次数等因素对混捏、辊压过程中物料的均匀程度、塑性及成型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混捏配料比为1:0.8、混捏温度为140℃、混捏时间为lh、辊压温度为140℃、辊压次数2~3次。结果表明,采用高纯煤沥青作为粘结剂应用于高纯石墨制备过程中的混捏、辊压工序,其各项性能指标满足国内外煤沥青粘结剂指标的要求,不仅具有较强的粘结性能,且杂质含量极低,能够满足高纯石墨制备对原料纯度的要求。混捏及辊压工序直接关系到后续高纯石墨产品的成品率。在此条件下,所得物料混合均匀、塑性好、糊料成型效果好且产品表面光洁致密度高,为下一步等静压提供了合格的原料。

  • 标签: 高纯煤沥青 粘结剂 混捏 辊压 高纯石墨